汪雪平 林国平
“葛源有个红色旅馆主任何坤生,利用红色旅馆的地位收买群众的2两4分金子,买进的价格是每两90元。同时,又借用旅馆的名义,要对外贸易局替他卖出,卖出的价格是每两98元,这样过一下手,就赚到16.32元……”这段话源自1932年11月30日闽浙赣苏区创办的《工农报》第61期刊披露的《生财有道的红色旅馆主任》,何坤生的所作所为被工农检察部揭发出来后,非法所得全部没收,撤职查办,并进行了公开曝光。
在闽浙赣苏区时期,党和红军不仅面临国民党军事“围剿”的重压,还面临着严密的经济封锁。尽管苏维埃政府大力提倡厉行节俭,但由于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冲击,极少数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经受不住各种诱惑,导致苏区内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现象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在工农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
《红色闽北》第17期刊登的《好阔气的铅山县委》提到:“在目前经济动员当中,节省经费充裕战费,是我们目前的重要工作。而铅山县委,过去不但不努力去节省经费,反而浪费,一个月买了12元黄烟用来招待和5元英文水(即墨水)。”该文严厉批评这种浪费是空前未有的事。报道中使用“空前未有”,说明浪费公款12块钱,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红色东北》报开设“铁拳”栏目,曾揭露和批评不少贪污腐败现象。《向着贪污分子开火》一文报道:弋阳县袁家乡白玉黄家村村苏代表对本村每个生产的田瞒二分、消耗的田瞒五分,全村合算共瞒田七十五亩零六分。从1931年起至1933年共计瞒国税七十九石零六斗。因此,这名村苏代表受到《苏维埃法令》的制裁。
团省委机关刊物《青年实话》,还设有“轻骑队”栏目。1933年出版的一期刊登了三则有关贪污腐败的短消息:《花边与花眼》揭露某个区团委书记看到银洋花了眼,贪污大洋8元5角;《分赃不匀》揭露某县团县委的机关干部,拿公款集体做衣服,因分赃不均而起内讧,丑行被暴露;《吃铜打夹帐都是非革命分子》这一篇,揭露某党的特区委秘书长,利用职权贪污大洋7元2角。这三起涉案的党团干部,被认定不是革命分子,都遭到撤职查办。
从《工农报》到《红色闽北》,从《红色东北》报到《青年实话》……一张张90年前的红色报纸讲述着一个个正风肃纪的反腐故事。为巩固和发展新生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争取得到更多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作为当时苏维埃政权的执政党,从自身出发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实现党的自我净化,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党的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由此,开展廉政建设、惩腐治贪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巩固政权的必然之举。
干部的进步是要从斗争中、工作中与党不断的教育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闽浙赣苏区领导人方志敏对于如何从斗争中、工作中去培养坚强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作出了具体规定:“反复耐心地指示他如何去做工作,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就更需要党的耐心教育,不懂的告诉他,错误的帮助他纠正,做成功了奖励他,就是没有做成功的,仍需鼓励他去再做,开始分配他比较简单易做的工作,随着经验的积累,就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了。”当时的闽浙赣苏区还十分注重干部理论学习,规定每七天开一次小组生活会,无故一律不得缺席。
在闽浙赣苏区,凡是要求党员群众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就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论是方志敏、邵式平、黄道,还是余金德、张其德等领导干部都是带头示范,节衣缩食,成为我党廉洁奉公的光辉典范,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苏维埃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教育带动身边的广大党员干部。正因如此,领导干部带头清廉,也成为了闽浙赣苏区廉政建设最突出的特点。
为加强苏区的廉政建设,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还成立了作为监察机关的专职廉政机构——工农检察部,下设控告局。共青团组织成立了群众性的监督机构——轻骑队、工农突击队、群众法庭等,为保证党和政府的清正廉洁、赢得苏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纸风行红土地。为了揭露和批评闽浙赣苏区党政机关存在的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等不正之风,促进工作改进,闽浙赣苏区十分重视党报党刊在日常廉政监督中的作用,将各级政府出现的贪污浪费行为公诸报端,依靠群众力量来肃贪,在群众中起到了强有力的引导教育和震慑作用。闽浙赣苏区各个时期党的报刊名称有所不同,出版大大小小的报刊种类繁多,比如,闽浙赣省委机关刊物《突击》、闽浙赣苏区创办的《红色东北》报、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创办的《工农报》、闽浙赣省苏文化部创办的《文化导报》、闽浙赣省共青团机关创办的《列宁青年报》和《青年实话》、闽北分区委和分区苏维埃主办的《红色闽北》等等。一方面,正面宣传艰苦奋斗、积极工作、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一切为了革命战争,为了改善群众生活的党政机关模范工作者。另一方面,对少数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进行无情抨击和揭露等,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1933年4月30日,《工农报》第76期“突击队”栏目以《贪污分子展览会》为题,将苏维埃工农检查部审察出来的几名贪污分子集中点名曝光。其中有横峰一名村干部贪污村里入社金与银行股金大洋10元;横峰县三名乡干部瞒田四十二亩五分,分赃土地税谷六十八石五斗;葛源区四名村干部瓜分土地税谷三十余石;上饶县两名乡干部从多方面累计贪污大洋四十八元;一名消费合作社采办员贪污四两食盐等。对横峰、上饶等地区的贪污现象进行了集中曝光,堪称红色政权反腐败历史上的一次警示教育展览,既反映了工农突击队、轻骑队的成绩,更显示了舆论监督的威力,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为苏维埃法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推进苏区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闽浙赣苏区廉政建设,是在以方志敏、邵式平、黄道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团结带领苏区人民,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完备的惩贪兴廉举措。闽浙赣苏区时期对于苏区内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腐化分子,一经查出,即给予无情抨击和揭露,甚至进行严厉的制裁。同时,闽浙赣苏区注重调动舆论的宣传和监督作用,类似“集中火力与浪费分子开火”“贪污分子展览会”的标题,经常出现在各种报纸刊物上,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构建起务实管用的监督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方志敏等闽浙赣苏区领导人团结和领导苏区人民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局部执政探索,建立了被毛泽东赞誉的“方志敏式”根据地,并获得“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学习借鉴闽浙赣苏区开展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雪平系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教师,林国平系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