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敏
四筒鼓舞,流传于云南省昭通市的一种独特的丧葬祭祀舞蹈,俗称“打四筒鼓”。它在昭通广泛流传并有准确历史记载的时间已经有300 多年了。
四筒鼓舞即四个筒鼓的舞蹈,此处鼓舞就是字面意思。筒鼓得名于“筒”,主要在其与众不同的做法上:用梧桐树材做成长40 厘米,宽5 厘米,厚1 厘米的木片,箍成高40 厘米、直径28厘米的“筒”,“筒”内放两颗小石子,两端蒙上牛皮,钉上铁钉,再箍上铁环扣,系上鼓带。鼓槌是一根20 厘米长的细木棍。
顧名思义,“筒”没有腰身,上下齐平,外形其实不“鼓”。称之为鼓,特质表现在音色洪亮、声音浑厚上。尤其在空旷辽阔没有喧嚣的乡村山野敲响,其节奏鲜明、干净清脆的声音能传很远。筒鼓与一般丧葬仪式上端公(祭师)们念经唱诵时伴奏的各种法器不同,它没有故作神秘,也没有阴阳怪气,就是一种简单质朴的舞蹈伴奏乐器。
筒鼓虽不正宗,但女舞者的表演气势还是很到位的
由于筒鼓的制作工艺比较专业,现在有些四筒鼓舞者手中的“筒鼓”不再是当地手工制作的专业“筒鼓”,转而购买批量生产的现成腰鼓来充当,筒鼓之“筒”也渐渐名不符实,而鼓的外形倒名符其实了。这样,传统手工制作的筒鼓里面那两颗小石子,也不会被放进去了,它所带来的独特音响效果也没有了。
当然,四筒鼓的舞蹈精髓不在鼓形和鼓声,而在持鼓表演的各种动作套路上。表演套路有高桩和矮桩、山区和坝区的区别:山区舞者擅长“高桩”,步伐沉稳、舞蹈粗犷有力,动作特点是弯腰、低头、顺拐(同手同脚);坝区舞者擅长“矮桩”,身体低矮,动作平缓、轻松,表演者直腰、顺拐、平视。随着时代变化 ,如今一些年轻人组织的四筒鼓队,吸纳了秧歌、腰鼓等艺术形式而出现的提胯、甩脚、扭腰、甩头等动作,让四筒鼓的表演更现代、更有激情。
四筒鼓的舞蹈动作脱胎于农民生产劳动时的姿态和对动植物生活习性的模仿,其内容多为生产、生活场景的展示,尤其以模拟鸟兽动作的组合最为形象和丰富,以此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热爱和喜悦。如:“小牛擦背”“猴子捞月”“喜鹊登枝”“新人坐轿”“苦竹盘根”“二龙抢宝”等等。最为特别的是,四筒鼓的舞蹈基础是同手同脚“拐”出动作,其有别于生活常态的“夸张”和“别扭”,将在中国祭祀舞蹈中难得一见的“幽默”和“滑稽”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舞者看到摄影师,即兴跳上一段
遇见同行,争奇斗舞,各自展示绝活
四筒鼓是一种纯碎的鼓舞,没有音乐伴奏,全程由鼓声敲出不同的节奏配合完成动作表演,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为一个套路。据有关部门统计,单是昭通市昭阳区方圆一千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不同名称,不同跳法的套路就有八十多种。加上临近的永善、大关和彝良等县的不同表演方式,种类应该更为丰富。而四筒鼓队的数量就更多了,过去有的一个村子就有几队舞者;现在,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请四筒鼓参与祭祀的人家越来越少。
各个鼓队擅长的套路各有不同,多的能够跳二三十个套路。有些套路只有一个特殊的动作,如“脚勾脚”“脚连脚”“脚踩脚”;有的套路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舞蹈形式,每一个套路都有一个主要的模拟对象和表现内容,如“山羊打架”“蛤蟆晒肚”“犀牛望月”中,山羊、蛤蟆、犀牛就是模拟对象并以此展开舞蹈表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单人、双人、三人和集体舞的表现形式。
四人同时敲打“筒鼓”跳舞,才称“四筒鼓”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四筒鼓的表演形式有了很大变化,除了保持必须有四个筒鼓之外,艺人们还增加了锣、钹、镲、扁鼓、红绸和哨子等乐器;而且对舞者的性别也不再限制,女性不仅可以参加男队表演,而且还有专门的女子四筒鼓队;表演人数也由四人不断增加至十多人。主要的参与者有:身挎“筒鼓”的舞者四人,持小扁鼓和锣、钹、镲、红绸舞者各一人或者多人。其中有“鼓头”一人,一般由持小扁鼓或舞红绸的人担任:“鼓头”既是鼓队的组织者,也是舞蹈中套路变换的指挥者。因为舞蹈动作多有模仿各种动物的表情和动作,一些鼓头故意留上长发以便甩头做动作时更潇洒飘逸,这倒不是非要具备的条件,只是为了好看而已。
在什么场合跳哪些套路,主要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舞者的体力情绪而定,由“鼓头”示意变化。但每个套路都由“攒鼓”来连接和过渡。舞蹈中,四个筒鼓舞者的动作规范一致,这是四筒鼓舞传承下来的灵魂和精华所在,其他在发展变化中增加出来的舞者,则可以根据所持乐器的不同而动作各异,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除了动作幽默滑稽好看之外,四筒鼓的一些表现手法也很有意思,比方有些动物的游戏场景会巧妙地利用道具来表现,如:“蚂蚱舞”表演者用钹捂在头部两侧表示蚂蚱亮晶晶的“眼睛”;“乌龟磕头”则将锣扣在背上,弯着腰弓着背,脑袋前后伸缩,将乌龟演绎得惟妙惟肖;再如:“二龙抢宝”“猴子背瓜”“老虎抱蛋”“猴子捞月亮”“耗子抠油缸”等舞蹈,鼓头手中的扁鼓就分别表示“宝”“瓜”“蛋”“月亮”和“油缸”等形象;加上舞者同手同脚“拐”出来诙谐滑稽,使人捧腹大笑,乐而忘忧。
四筒鼓
四筒鼓舞在昭通民间普遍流传且历史悠久的原因,是它跟丧葬仪式紧密相连。中国人重视孝道,尤其表现在重视丧葬礼仪上。视死如生的观念滋生了各地丧葬仪式中的奇特风俗。老人尤其是高寿老人去世后操办丧事,在昭通称为办“白喜事”,吹吹打打热热闹闹送走亡灵。这也是中国人对死亡的一种超然态度。古时候没有音响设备,也不可能请乐队演奏哀乐,毫无动静地送走亡灵也是不“科学”的。
根据亲疏关系不同,有些亲戚会请一支“四筒鼓”舞队伴随前去祭拜。所以四筒鼓队也就自然成为祭拜的随行“仪仗”之一,他们会一路走一路敲打着筒鼓以壮声威,路上如果主人家需要,也可以即兴表演,但主要任务是到了孝家灵堂前,用清脆激越的鼓声,告诉孝家有至亲来拜祭以便跪迎,这既是昭告也是排场,倍有面子。
有些孝家人丁兴旺,儿女“亲家”多,娘家背景厚、本家侄儿男女多,各自请来的鼓队也就多。三五队甚至十几队相遇都有可能。不同的鼓队,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同行相遇,虽然不会分外眼红,但斗法就难免了,你方跳罢我登场,争奇斗舞、各有绝招,煞是好看。一场丧事上出现的四筒鼓队的数量,也会成为衡量这个葬礼隆不隆重的标准,进而成为衡量孝家的人脉、财力和地位的隐形标准。
虽然是一种祭祀舞蹈,但四筒鼓舞并不悲伤消沉,反而节奏干脆明快,动作幽默风趣,甚至故意滑稽取巧,逗人发笑。如今,随着殡葬改革,丧葬仪式简化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四筒鼓舞的市场越来越小,四筒鼓的舞者也越来越少。现在虽然它成为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但四筒鼓发展延续的土壤越来越少,所以前景依然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