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作家名片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浙江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泰斗地位。
茅盾的文学道路,与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结伴而生。他注重作品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追求对时代社会做一种“全景式”的描绘,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
作品介绍
《子夜》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吴荪甫的悲剧,不是偶然的、孤立的某一个资本家的特殊命运,而是他所隶属的阶级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小说告诉人们,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在当时的情况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更深了。
一、故事梗概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但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計,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开丝厂的吴荪甫在乡下的父亲吴老太爷为躲避战乱来到上海,扑朔迷离的都市景观使这个足不出户、老朽的吴老太爷深受刺激而猝死。吴府办丧事,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吊唁。他们聚集在客厅,打听战况、谈生意、搞社交。善于投机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多头”,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杜竹斋心下犹疑,赵伯韬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钱操纵战局的计划。吴、杜决定跟着赵伯韬干一次。这次合作,虽小有波澜但最终告捷。
因为金融公债混乱、投机的情形妨害了工业的发展,实业界同仁孙吉人、王和甫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力的人,办一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且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这正合吴荪甫的心意。他的野心很大,又富于冒险精神。他喜欢同和他一样有远见的人共事,而对那些半死不活的资本家却毫无怜悯地施以手段。很快,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
这时,吴荪甫的家乡双桥镇发生变故,农民起来反抗,使他在乡下的一些产业蒙受损失。工厂里的工潮此起彼伏,也使他坐立不安。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了一个有胆量、有心计的青年职员屠维岳。他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事发之后,姚金凤被工人看作资本家的走狗,而工潮复起的时候,他使吴荪甫假令开除姚而提升那个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这样一来,姚的威信恢复,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对她的处置。接着,作为让步,吴收回成命,不开除姚,并安抚女工给予放假一天。吴荪甫依计而行,果然平息了罢工。
交易所的斗争也日渐激烈。原先吴荪甫与赵伯韬的联合,转为对垒和厮拼的局面。益中信托公司作为与赵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赵伯韬为“多头”和益中信托公司为“空头”之间的角斗。赵伯韬盯上吴荪甫这块肥肉,想趁吴资金短缺之时吞掉他的产业。几个回合较量下来,益中亏损八万元栽了跟头而停下来。此时吴荪甫的资金日益吃紧,他开始盘剥工人的劳动和克扣工钱。新一轮的罢工到来,受到牵制的屠维岳分化瓦解工人组织的伎俩被识破,吴荪甫陷入内外交迫的困境。
赵伯韬欲向吴荪甫的银行投资控股。吴决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丝厂和公馆都抵押出去做公债,以背水一战。他终于知道在中国发展民族工业是何等困难。个人利害的顾虑,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到了买空卖空的投机市场来。公债的情势危急,赵伯韬操纵交易所的管理机构为难卖空方吴荪甫。几近绝望的吴荪甫把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倒戈转向赵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
二、艺术手法
1.结构
《子夜》的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繁多而又纵横交错。小说深广的社会内容和约八十个人物都集中在两个月的时间、34万字的篇幅中加以表现,情节安排十分紧凑,做到了波澜起伏而又有条不紊。小说一开始,借助吴老太爷的葬礼,作者就让几乎所有的重要人物都露了面,同时又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后面几章以吴荪甫的事业为轴心,几条线索同时推进,经纬交织,形成了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同时,作者又善于根据矛盾冲突的不同发展阶段,运用虚实结合、对比映衬、伏笔照应、首尾勾连、前后呼应等艺术手法,来巧妙地安排情节,做到了既有惊涛骇浪,又有涟漪微波,节奏有急有缓,抑扬结合。
2.心理描写
茅盾对西方文学素有研究,十分欣赏西方19世纪小说中“心理解析的精微真确”,他自己也非常擅长以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深刻挖掘人物的灵魂世界。在《子夜》中,心理分析占了很大的分量,其中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描写尤其突出,如吴少奶奶的内心失落、四小姐的心灵变化等。而小说心理描写最多、最成功的莫过于主人公吴荪甫。像第十七章写吴荪甫濒临崩溃绝境,心情非常复杂,作者用多种笔墨刻画了他那时痛苦、惶惑、挣扎、疯狂、绝望的心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精段选读
他此时的感想可真是杂乱极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刚才勃发的站在民族工业立场的义忿,已经渐渐在那里缩小,而个人利害的顾虑却在渐渐扩大,终至他的思想完全集中在这上面了。可不是李玉亭说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么?弱者终不免被吞并,企业界中亦复如此;吴荪甫他自己不是正在想吞并较弱的朱吟秋么?而现在,却发见自己也有被吞并的危险,而且正当他自己夹在三条火线的围攻中尚未卜胜败。吴荪甫这么想着想着,范围是愈缩愈小,心情是愈来愈暗淡了。
忽然有人惊醒了他的沉思。原来又是韩孟翔,满脸高兴的样子,对吴荪甫打一个招呼,便匆匆地走了。那边桌子上的三位随即也跟着出去。叫作“云卿”的那位月牙须的狭长脸,很滞重地拖着脚步,落在最后。
“都上交易所去了。今天的交易所,正好比是战场!”
李玉亭望着他们的背影,带几分感慨的意味,这么轻声说;同时又望了吴荪甫一眼。
侍者拿上咖啡来了。吴荪甫啜了一口,便放下杯子,问李玉亭道:
“那些大计划的主动者光景是美国资本家,但中国方面是些什么人呢?干这引狼入室的勾当!”
“听说有尚仲礼和赵伯韬。”
李玉亭头也不抬地一边喝咖啡,一边回答。吴荪甫的脸色骤然变了。又有老赵!吴荪甫觉得这回的当是上定了,立刻断定什么“公债多头公司”完全是圈套。他在鼻子里哼了一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可是阴暗的心情反倒突然消散,只是愤怒,只是想报复;现在他估量来失败是不可避免,他反又镇定,他的勇气来了,他唯一盼望的是愈快愈好地明白了失败到如何程度,以便在失败的废墟上再建立反攻的阵势。
和李玉亭分手后,吴荪甫就一直回家。在汽车中,他的思想的运转也有车轮那样快。他把李玉亭的那个消息重新细加咀嚼。近于自慰的感念最初爬进他的头脑。他不能相信真会有那样的事,而且能够如愿以偿。那多半是赵伯韬他们的幻想,加上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夸大狂。不是欧洲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大战后美国资产阶级的夸大狂几乎发展到不合理么?而且全世界的经济恐慌不是也打击了美国么?……然而不然,美国有道威斯,又有杨格。难保没有应用在中国的第二道威斯计划。只要中国有一个统一政府,而且是一把抓住在美国佬的手里,第二道威斯计划怕是难免罢?那么,三强国在东方的利害冲突呢?——吴荪甫狞笑了。他想到这里,车子已经开进了他家的大门,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
◆赏读感悟
作者用贴切的语言袒露人物的内心,把资本家之间的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吞并的真实情况以及资产阶级由于本能的贪心在利欲无法得逞时的焦躁、颓废以及对工农运动的恐惧又大大超过了对买办资产阶级的恐惧心理,刻画得极为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