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平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及推广策略

2023-08-16 07:08张海林李彬彬
乡村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苏北平原鲜食

张海林 李彬彬

滨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县农机推广站),江苏 滨海 224500

0 引言

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且其净进口金额占我国净进口总额比值较大[1-2]。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但是目前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大面积增加作物净作面积是不现实的。而加快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提升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粮食缺口的有效途径[3-4]。2020年和2022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两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由此可见该技术落实到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巧妙利用玉米和大豆不同的生物特性,将耗地作物高秆玉米与养地作物矮秆大豆套种,实现一季双收的种植模式[5]。此种模式将玉米边行效应和大豆的“固氮养地”作用充分结合,与净作玉米相比产量不减少,还能同时增收一季大豆[6]。

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种植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1 000 mm,年日照时间2 130~2 430 h。2022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传发〔2022〕44号),以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农业〔2022〕10号)等文件,要求大力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

1 苏北平原地区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必要性

1.1 资源利用合理化、高效化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种植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具有现代化、绿色化的特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苏北平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苏北平原连年长期种植玉米、大豆,需肥单一,加之连年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养分缺失、肥料利用率不高,出现投入大、产出低的困局。玉米是须根系、扎根较深的高秆型耗地作物,大豆是直根系、扎根较浅的低秆型养地作物,将两者带状复合种植可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减少化肥施用。

1.2 田间生态系统多样化,抗害能力增强

传统净作模式下,田间生态系统单一、脆弱,病虫害发生严重。相较于净作模式,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田间生态系统趋于多样化,抗病虫害能力增强。例如,玉米为高秆作物,在夏季高温时期可遮挡部分阳光,避免大豆发生高温热害;大豆为养地作物,可通过固氮作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强玉米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玉米发生叶锈病、褐斑病、大小斑病等病害的概率。

1.3 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玉米种植业、大豆种植业是苏北平原的农业支柱产业,其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每667m2产量在400 kg以上,大豆每667m2产量在90 kg以上,可在玉米产量稳定的情况下增收一季大豆,其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比净作高,每667m2增加净收入200元以上。此外,农业部门在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过程中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如机械租赁、务工等,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1.4 生态环保

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直接相关。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能合理分配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植物间的协同效应,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促进土壤环境恢复,有利于发展生态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2 苏北平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基础。在与净作相比不减产的要求下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考虑玉米对大豆的遮蔽作用等,玉米最好选择株型紧凑或半紧凑、高度适中、籽粒脱水快、适于机械化作业的耐密植、高产品种。由于受玉米的遮蔽作用,光照相对减少,大豆最好选择耐阴、抗倒伏、短日性弱、感温性强的早熟或中早熟、高产及适合机械采收的品种。在满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玉米、大豆品种要求的基础上,农户还应结合当地土地条件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选用品种。苏北平原年高温持续期长,雨季集中,旱涝均有,因此当地农户应选择抗病性强、耐逆境的大豆、玉米品种。

为满足市场需求,取得理想经济效益,农户需要合理搭配籽粒、鲜食、青贮玉米品种。通常,以籽粒玉米为主栽品种,合理搭配鲜食、青贮等玉米品种。笔者根据江苏省下达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推荐农户选用苏科玉076、大华1146、淮玉1606、苏玉42、江玉877、苏玉10号、豫单9953、MC121等籽粒玉米品种,苏科糯1505、苏玉糯11号、苏科糯12、扬甜糯104、中糯2号等鲜食玉米品种,江玉898、苏玉29等青贮和籽粒兼用型玉米品种。农户也要注重粒用、鲜食大豆品种合理搭配,以粒用为主、鲜食为辅。笔者推荐农户选用徐豆18、徐豆20、淮豆13、南农47、齐黄34、中黄301等粒用大豆品种,苏豆18、通豆6号、南农416等鲜食大豆品种。

2.2 种植模式

种植密度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为保持与净作相比不减产,应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应高密度种植作物。农户应根据种植地区光照条件、土壤条件及选用的作物品种等,合理确定作物种植密度。原则上,在光照条件良好、土壤肥力强、作物品种耐密性强的条件下,农户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相反则应适当减小。采用株型紧凑玉米品种、分枝少的大豆品种可以适当增加密度,反之则适当减小种植密度。

在苏北平原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玉米种植密度要和净作相同,株距11~12 cm,每667m2用种量约2 kg。不同地块的肥力不同。一般地块肥力和种植密度呈正相关,肥力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籽粒玉米每667m2有效株数可超过4 000株,鲜食玉米每667m2有效株数可超过3 000株。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的种植密度应为净作种植密度的70%~90%。在苏北平原,粒用大豆及鲜食春大豆的种植株距为9~10 cm,每667m2用种量为4.0~5.0 kg;肥力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加,每667m2有效株数可超过10 000株。鲜食夏大豆种植密度可适当降低,一般株距为12~14 cm,每667m2用种量为3.5~4.5 kg;肥力好的地块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每667m2有效株数可达7 000株。

2.3 播种

播种期会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播种期与当地气候有很大关系,原则上应使作物幼苗避开干旱期,花期避开雨季和夏季高温。若春季播种,因苏北平原梅雨季雨水大,则不利于花期授粉。为避开花期与梅雨季碰头的风险,农户一般在4月中上旬播种大豆、玉米。夏季播种,苏北平原夏秋季高温持续时间较长,为避开花期高温和幼苗期涝害,农户应选择在6月中下旬播种大豆、玉米。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农户应在播前晒种,采用种衣剂包衣。选择适宜的机械实施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节约成本。农户应根据种植密度选择行株距适宜施肥播种机,播种前按照播种行株距、播种深度、施肥量调试好播种机档量。应用“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时,要求轮式拖拉机80马力以上,同时配备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播种机可以使用1+4+1型大豆-玉米播种机,中间播种4行大豆,两侧播种2行玉米;开沟机适宜选择后置式开沟器,玉米播种深度为3~5 cm,大豆播种深度为2~3 cm。播前注意平整土地,观察土壤墒情,必要时可以造墒播种。

2.4 肥水管理

玉米、大豆虽同为旱地作物,但玉米和大豆的根系构造差别较大,需肥特征不同。玉米需肥量大,属于须根系,养分吸收范围广。大豆属于直根系,养分吸收面积较小,且有根瘤固氮。此外,苏北平原降雨集中,农户要在雨季注意防范涝渍害,挖好排水沟,及时排水。

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的有机肥施加量同当地净作相同,其氮肥需求量比大豆大。在苏北平原,籽粒和青贮玉米全生育期667m2施纯氮14~17 kg,鲜食玉米全生育期667m2施纯氮9~13 kg,分3次施入。施基肥时,氮肥施入量约占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40%;第2次氮肥施入在拔节期,氮肥施入量约占全生育期氮肥施入总量的25%;第3次氮肥施入在大喇叭口期,氮肥施入量约占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35%。对于高产田,氮肥可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施入,分配比例为3∶5∶2。基肥以氮磷钾复合肥或玉米专用缓控释肥为主,每667m2配施硫酸锌1 kg。选用缓控释肥作基肥的,氮肥分2次施入,按照“一基一追”的模式,分配比例为1∶1。

大豆可利用根瘤固氮,因此氮肥施入过量会造成旺长及结荚减少。在苏北平原,大豆全生育期每667m2施氮量不宜超过5 kg,高肥力地块控制在2.0~2.5 kg。农户可在大豆分枝期至开花期视长势追肥,节荚期注意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可选择喷施氮磷钾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两三次。

2.5 化学调控

玉米种植密度较大时,易出现生长偏旺、易倒伏的问题。玉米过高,会对大豆严重遮阴。因此,农户一般需要采用化学调控的手段控制玉米株高,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农户一般可在玉米7~10叶期喷施玉米健壮素、金得乐或矮丰等生长延缓剂,以缩短玉米节间,增加茎秆直径,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并降低植株高度和穗位高度,减少对大豆的遮阴。由于玉米的遮阴,大豆光照减少,与净作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大豆茎秆节间变长、直径减小、木质素含量降低、抗倒伏能力下降。因此,农户可在大豆分枝期和初花期每667m2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 g(兑水40~50 kg),以增加大豆茎秆直径,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2.6 病虫草害防控

对玉米种子进行二次包衣,对大豆种子进行拌种或包衣,可有效预防地下虫害及病害。针对草害,农户可在玉米、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667m2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100m L,阔叶草较多时可加入适量乙草胺。除草时若遇干旱,农户可在灌水后喷施除草剂。若除草效果不理想,农户可开展定向除草,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和阔叶类杂草株高3~6 cm时施药。

玉米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大豆虫害主要是蚜虫、红蜘蛛。农户可在成虫羽化期每1.33 hm2安装1台LED杀虫灯杀虫;每667m2用一两种性诱剂,从而影响害虫交配繁殖;在玉米心叶末期,可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白僵菌等生物药剂杀虫。若以上措施防治效果不理想,农户可用杀虫双大粒剂或辛硫磷防治玉米螟,用吡虫啉、氰戊菊酯、氯虫·噻虫嗪防治蚜虫,用阿维菌素、唑螨酯、唑虫酰胺、噻螨酮防治红蜘蛛。

玉米病害主要是玉米小斑病、锈病,大豆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和锈病等。针对此类病害,农户可用广谱性杀菌剂、高效低毒杀虫杀菌剂、农用抗生素进行防治,并注意交替使用。

2.7 适时收获

因产地、作物品种不同,以及玉米、大豆的成熟顺序不同,采收方式也不同。一般分为玉米先收技术、大豆先收技术及玉米、大豆同收技术。①玉米先收技术。苏北平原多采用“2+4”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模式。因此,该地区农户宜选用2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摘穗收获玉米,选用大豆联合收获机收获大豆。②大豆先收技术。农户可用大豆联合收获机收获大豆(整机宽度小于玉米带间距),选用摘穗型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③玉米、大豆同时收获技术。农户可用摘穗型玉米收获机和大豆联合收获机同时收获,一前一后异机错位操作。

农户应根据不同种植用途,选用适宜的机械收获。用于青贮时,玉米、大豆同时收获,采收适宜期一般在大豆鼓粒末期,可以选用自走式青贮收获机、打捆包膜一体机进行采收、打捆包膜,然后集中堆放。用于鲜食时,玉米在乳熟期、苞叶颜色变浅时采收,大豆在鼓粒期、85%左右豆荚充实饱满时采收,选用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专用收获机采收。

3 苏北平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3.1 技术推广难度大

苏北平原是粮油作物老种植区,农户习惯采用净作方式,对于新技术认识不足,加之作业难度较净作模式大,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对新技术接受较慢,因此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3.2 相关配套技术、设备有待完善

玉米属于禾本科,而大豆属于阔叶科,定向除草时对于除草剂的使用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要求无风天气等,否则容易造成作物发生药害。此外,相关配套技术不完善,影响作物生产效益,阻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相关配套设备,尤其是配套机械尚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机械化作业是农业节本增效的必然要求,也是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苏北平原的农业机械设备尤其是收获和播种机械,难以满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要求。

3.3 基层技术推广队伍相对薄弱

各县(市、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人员分配相对不合理。发展规模大的地区人员配置相对不足,推广任务繁重;发展规模小的地区,则工作相对较少。推广经费相对不足,相关奖励措施较少,导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4 加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对策

4.1 大力建设示范田,强化技术服务

农业部门要加强高标准规模化示范田建设,为新技术推广提供典型样板,让农民直观看到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收益,增强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民的应用积极性。农业部门应鼓励从事玉米-大豆生产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新技术。农业部门应强化技术培训、田间技术指导,灵活运用现场直播、线上培训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方法让农户感知新技术的应用效益,提高其应用积极性。

4.2 加快完善配套技术和设备

农业部门应培育和引进适合苏北平原种植的作物品种,灵活推广“2+N”种植模式,综合分析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益、不同配置模式优缺点及关键技术实施成效等,提高关键技术的可操作性、易操作性、科学性、合理性,建立苏北平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此外,农业部门应加大研究力度,开发可应用于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专用播种机械、小型化收割机,解决配套专用机械不足的问题。

4.3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基层农技人员是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对于推动新技术的转化落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技推广队伍略显薄弱、推广经费略显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及经费配套,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为加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政府应加强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设立专用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农机购置成本;推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政策等,对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农户对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性。

5 结语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高产高收益、减肥减药等应用优势,对于调整农业结构、缓解粮食压力、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适合在苏北平原大规模应用。有关部门应该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桥梁作用,以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苏北平原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那一片平原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平原的草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浪起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