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丽
(黔西南州经济研究中心,贵州兴义 5624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与医疗科技等各行业进入规范化管理,检验检测行业应运而生。随着检测市场全面开放,检测行业快速发展,但质量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何确保机构的生存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成为检测机构急需思考的问题。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使检测结果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情况。粮油质检中心是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质检中心的发展要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由于受到水资源、土壤、气候环境、工业生产和农药使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粮油检验任务逐年增加,需要完善粮油检测中心的质量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检验机构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推动粮油检测中心的持续发展。
质量管理体系是按照系统科学的思想,运用控制论等理论,以工程学方法研究解决体系的质量问题。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机构与程序资源管理能力的综合体,具有全面性、动态性、系统性等特点,通过对过程资源进行组织实现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策划设计、编制运行、评审等环节[1]。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为实验室提供持续满足要求的检测数据,体系标准要与检测流程中涉及人员的业务操作、设施环境监控与质量保证等要素协调统一。粮油质检中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满足客户需求,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粮油检测行业得到蓬勃发展。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食品安全受到关注,为检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粮油质检中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其生存发展,建立社会诚信,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以往我国多数检测机构采用计划经济模式管理,检测机构投融资获取及业务范畴规划等方面存在局限性[2]。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提高,很多检测机构得到整合,走上了市场化道路。我国检测市场开放,使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对国内检测行业造成冲击,如何立足生存、寻求发展成为很多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面临的难题。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使检测机构意识到提高质量水平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要求质检中心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包含资源性与管理性要素,管理制度包含资源过程与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控制成本,提高检测质量与效率。
近年来,粮油质检中心规模日益壮大,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接受外部监督,经过持续的改进,体系运行有效[3]。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质检中心内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涉及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检测方法与环境条件控制、外部提供产品服务等方面。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问题主要因为检测人员对体系文件理解掌握不够,对标准准则应用重视不足。质检中心要加强体系文件的宣传,督促检测人员学习,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粮油质检中心起步于计划经济时代,是政府设立的从事粮油产品质量检验的综合性技术机构。在市场经济下,质检中心发展面临基础设施简陋、队伍人员素质偏低、质量管理手册编写不实用的问题[4]。质检中心质量工作存在技术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检测方法落后,拖延服务周期;出具检验报告错误,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等问题。粮油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问题分为规定性、实施性、效果性问题。①实施性问题主要是工作未按文件规定执行造成的问题,检测人员未严格执行体系文件的要求,导致出现很多实施性问题。②质检中心文件更新滞后,查新不及时,造成了规定性问题。③学习不深入,使某些要素实施未达到要求,产生效果性问题[4]。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实施性问题占大多数,主要由于质量管理体系意识薄弱,质检中心某些职能部门未履行好职责职能,人员不熟悉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体系文件不完善,实验室未实现持续学习。
质检中心基于公正检测、科学管理的质量方针,建立实施了管理体系,运行中通过管理评审不断改进和完善。粮油质检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受到数据准确度、人员素质、检验工作效率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质量控制缺乏专门的负责部门,未建立业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等[5]。①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人员问题主要是培训计划内容不全、效果评价考核不完善。②仪器设备记录档案资料不全,保养维护记录不规范。③设施环境监控记录不全,对不相容相邻区域未及时隔离。④检测方法存在作业指导书内容更新慢、标准方法查新工作不及时的问题。⑤质量保证中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内容不全面,缺乏实验室间的对比计划[6]。⑥量值溯源工作存在标准溶液标识缺乏唯一性、设备校准判断不足、稀释记录缺失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质量意识使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检验服务需求增多。各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涌现,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出台系列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目前,第三方检测机构形成市场化,遍及全国各地,检测业务范围覆盖到食品安全、农业、医疗等各领域。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优化质量管理。粮油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控制需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模式,从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检测方法等多方面加强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展质检工作的指导依据,粮油质检中心应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以全面科学的管理要求使质检中心参照规范流程方法落实国家规定标准[7]。质检中心日常工作需要质量管理体系的约束规范。近年来,粮油行业重金属、非法添加等问题时有发生,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有利于检测技术方法革新,是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粮油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控制需要从明确控制对象、制定控制依据、掌握控制方法3方面开展。①质检中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将实验室组织机构等协调优化形成有机整体,控制对象包括对人力物力与方法资源、样品取样制备与检测记录处理等检测过程、管理职责和外部支持服务供应等要素的全过程管理。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通过文件形式表现,程序文件是规定质检中心实验室工作过程方法的文件,质量计划包括内部审核、人员培训计划等,质量管理记录是质检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明,原始记录是对检测数据进行追溯的客观依据。粮油质检中心应针对自身实际的工作情况,策划制定控制方法。③粮油质检中心质量管理方法需要从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与文件档案控制等方面优化。质检中心应建立文件档案编码规则,明确档案管理结构,使中心人员在工作现场使用文件标准方法等受控,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性。质检中心内部由内审人员组成,审核前制定审核方案,明确成员分工及依据范围、方式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管理内审方式,可以在年终集中实施年度内审计划,为下一年的规范运行管理奠定基础。管理评审指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管理评审对评审结果进行质量信息反馈,有助于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使管理体系按照预定目标更好地运行。质检中心应拥有与职责需要相适应的人员数量,技术负责人在非标准方法选用上发挥作用,质量管理人员做好质量计划实施等工作,保证持续有效。
粮油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控制需要贯彻公正科学的方针,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增强检测服务能力,依据客户要求与管理评审结果,制定质量目标。检测中心管理中要确保全员熟悉管理体系文件,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管理制度,持续完善制度。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控制需要从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规范仪器设备管理、完善检测方法与加强设施环境条件控制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改进需要针对实施性、规定性、效果性问题进行改进。
目前,粮油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面临人员不足、培训不到位、相关检测人员培养管理不规范、检测方法与流程不够专业、缺乏自我监督检查意识等突出问题。针对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缺陷与不足,需要明确质量方针目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规划质量管理目标职责,编制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①质检中心人员队伍建设要明确关键部门人员职责要求,加紧人员培训与监督工作。②规范仪器设备管理,确保测量的溯源性,规范配置流程与档案标识的强化维护。③强化数据控制工作,加强检测方法的验证,选择完善的检测方法。④明确管理职责,完善设施环境配置,规范实验室内务与安全管理加强设施的使用,控制环境条件。
粮油质检中心是粮油质量检验监督的重要部门,我国粮油食品生产存在环节多、主体分散、环境恶化等问题。粮油质检中心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控制,从多方面严格质量检测管理,确保质检中心更好地发展。质检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控制需要引入全面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改变管理理念,调整组织架构,完善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改善员工绩效、薪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证样品管理制度的实施,持续改进检测方法,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为粮油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