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2023-08-15 00:47:43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4期

李 玲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甘肃酒泉 736300)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愈加完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加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地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对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维护食品市场的安全与稳定,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1]。

1 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行业的发展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食品行业的发展。但是,在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润,一味地降低食品生产成本,并且为了使食品拥有更好的口味,添加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虽然大部分企业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能够严格地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添加剂也进行了严格控制,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在利益的驱使下使用劣质的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存在不达标的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2]。有一些小作坊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生产环境恶劣,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2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划缺乏完善性,通常以事后管理为主,缺乏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机制,导致我国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时处于被动状态,相关部门的职能无法充分地发挥。②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和政策中规定的一些公开信息内容较少,导致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一些信息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开与透明。③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资源严重不足,相应的体系不健全。目前,全国互通的信息网络体系还没有建成,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不能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相关的决策部门提供食品安全的信息,现有的信息不集中,共享机制欠缺。④食品涉及众多环节和领域,分属不同部门。在与其他部门协同工作时,各部门机构在信息共享或协调方面效率不高,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责任主体不明、管理权责不清晰及重复的问题[3]。

1.3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使用的监测手段比较单一

目前,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所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应用在食品检测中的资金远远落后于食品产业的发展。开展食品检测的机构通常是基层市场监督管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但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不强、仪器功能单一的现象,食品检测所使用的方法比较落后与单一,易使食品检测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相关人员在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时出现漏网之鱼。

1.4 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

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执行力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也影响着能否给人们提供健康合格的食品,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应用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具体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缺乏独立性,各个部门的职能和权责没有划分清楚,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较弱,一些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极大地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4]。

2 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具体解决策略

2.1 加强消费者和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不断地增强消费者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①相关部门要积极地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宣传活动。部分消费者在生活中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没有防范意识,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不合格的食品,不会主动地监督与举报。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地利用微博、报纸、热门App等平台,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使消费者能够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5]。②加强食品企业的主体意识。食品企业需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各种法律规范与条例,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完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对食品生产进行严格管控,仔细选择食品的原材料,绝不超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不仅如此,还需要严格控制食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与生产环境,仔细分析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及时挑选出不合格食品,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2.2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在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时,对食品进行有效的检测能够及时地发现食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不合格的食品不流入市场。①加大资金投入,对食品检测仪器进行维护。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检测水平,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购买新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积极地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从而保证食品检测的精准性。相关人员还需要做好检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制定出完善的检测仪器保养方案,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当发现仪器中存在的故障时,要及时地处理,这样才可以保证检测仪器时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进一步保障食品检测的精准性[6]。②灵活地选择食品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选择食品检测技术,充分地将该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使食品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在选择食品检测技术时,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食品特点、技术操作的难易程度,选择出更加适合并且成本较低的检测技术。③完善检测流程,细化检测操作。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工序和流程比较复杂,注意的要点也比较多,一旦检测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就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食品检测流程,并且要编制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指南,在工作指南中标注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从而保障食品检测工作的精准性。

2.3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并且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从而有效地规避食品安全风险。①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为了避免食品出现安全事件,相关部门要对食品行业进行高效监管,认真贯彻和落实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对食品企业的相关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信息要充分共享,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监督管理效果。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鼓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举报,并且指导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自查,进一步保障监督管理效果[7]。②加大惩罚力度。为了进一步增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相关部门要严格地按照法律法规对违法生产的企业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使食品企业不敢再生产劣质食品。相关部门还需要及时地记录企业的违法信息,并且向社会及时公布。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一旦发现食品生产企业出现违法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就可以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取消这些企业的从业资格,进一步促进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③加强内部监督工作。为了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相关部门还需要在内部建立监督机制,使相关人员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不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给监督机关树立良好形象。

除此以外,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应该在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预警系统,以便更好地预警食品安全事件。任何危机发生之前会出现预兆,食品安全事件也是如此,因此需要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当不利的因素出现时,快速反应系统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事态扼杀在萌芽之中,防止食品安全事件扩大,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2.4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数据共享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仅给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更使消费者与食品生产企业之间建立了信息桥梁,使消费者积极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管理之中,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知识,也可以及时地了解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各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消息可以通过微信、抖音、公众号等热门的手机软件走入消费者的视线中,而消费者也可以借助这些软件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事件的信息,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定。但是不乏有人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而夸大内容,这对消费者的判断产生了影响[8]。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为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建立统一的阵地和渠道,并且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数据库,进一步保障食品信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利用微信、抖音等热门的App普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知识,并借助这些App向消费者告知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可以全面地了解食品安全事件的始末,让消费者不被不良的信息误导。

3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非常容易产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会妨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对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从而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保证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