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诗语 李 宇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 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冰雪运动在国内快速发展。《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提出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含量,构建高质量产品供给体系,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是成都至西部的重要中转站,其中成温邛高速公路东西贯通全境,成都到蒲江的高铁途径大邑境内,为成都往返大邑县的游客提供了交通便利。同时,大邑县处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并与青城山、峨眉山、九寨沟等热门景区相邻。大邑县还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美化人文环境,改善综合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四川省革命老区县之一,大邑县拥有革命烈士、爱国将领、战斗遗址、烈士陵园、建川博物馆和刘氏庄园博物馆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拥有得天独厚冰雪资源的西岭雪山,以红色文化为内核,以冰雪旅游为基础,如何推动大邑县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大邑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渐次降低,依次出现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地形区。大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目前已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巴蜀气候康养地”“四川生态气候标志”等国家级、省级生态气候标志。大邑县著名的西岭雪山旅游区景区是一个以雪山、原始森林、湖泊为主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2022 年1 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南方唯一的国家级滑雪度假旅游地。另外,西岭雪山植被丰富,物种较多,尤其是花水湾温泉具有治疗和健身双重功能,还有鹤鸣山景区等雾中山景区,是观赏价值较高的自然景观。
目前,大邑县有巨大影响力的名胜古迹为刘氏庄园博物馆,其见证了社会历史变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大邑县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拥有多座寺庙、道观、石窟等,如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以其拥有的神秘的历史底蕴与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传入时间较早的佛教寺庙开化寺、白云寺等,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众多信徒礼佛的圣地。
大邑县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川博物馆和悦来镇的车耀先红色文化旅游区和革命烈士陵园等,并围绕西岭镇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红军文物、红军守墓人及长征文化建设了研学展示基地[1]。据统计,大邑县主要有革命遗址遗迹与旧址、革命故居和旧居、陵园墓地、纪念碑塔、博物馆、展览馆六大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呈现出红色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大邑大地上的浴血奋战和艰苦抗争历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文化[2],是推动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大邑县在《2011—2015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基础上[3],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保护规划》探究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一方面,以西岭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为核心,紧扣“走进西岭雪山,走向长征胜利”主题,推出了“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冰雪运动”等西岭长征文化研学游和红色冰雪沉浸式体验活动;另一方面,新建冰雪乐园和承办全球华人滑雪大赛亚洲分站赛、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并积极开发以冰雪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西岭山歌唱红军》实景剧红色教育项目及开发其他融合产品等;打造了“红色+体育”“红色+冰雪”“红色+旅游”等文旅融合产品,抓住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机遇,切实把大邑县的红色文化冰雪旅游发展得更加可感、可及、可体验。
大邑县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抓手,深入挖掘革命烈士陵园、三线记忆展览馆、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与西岭雪山冰雪项目进行串联,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冰雪旅游一体化文体旅产品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游客引流。据悉,2022 年大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9.88 亿元,2023年春节黄金周西岭雪山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3.7%,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5.18%。整体而言,大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刺激了国民消费,激发了红色文化与冰雪融合共生的活力,带动了村民就业和创业。据统计,大邑县红色文化冰雪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人均消费均呈递增趋势,并连续四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4]。
大邑县积极推进西岭冰雪—革命烈士陵园、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文化建设,统筹发展红色文化、冰雪旅游等产业[5]。大邑县依托“红色+旅游+体验”模式,研发“雪山红印映初心”“守墓人的长征”“南国红色文化冰雪节”“四川省红色冰雪旅游节”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红色冰雪活动,让红色文化与冰雪相融合、相映衬,使其内容更接地气、更加鲜活、更具特色,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大邑红色文化冰雪旅游整体形象。
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除了涉及旅游、文化、体育三大部门,还涉及发改、宣传、教育、财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因各部门工作内容的差异,大邑县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开发、管理。此外,大邑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散,各乡镇对其进行独立开发,未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同时,红色文化以宏大叙事表达为主,教条化、形式化严重,与冰雪旅游构成“一静一动”两极态势,使游客产生一定的距离感。
大邑县多数红色景区与西岭镇冰雪旅游景区相距较远,景区专线覆盖面小且出行方式较为单一。同时,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景区步道、标识、停车场、厕所、游客接待中心及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此外,景区的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链延伸不够,导致游客体验感较差,从而阻碍了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的融合。
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是新兴的发展理念,不仅需要相关人员拥有体育、旅游、冰雪相关专业能力,还需要掌握红色文化知识。然而,目前大邑储备了一定的旅游专业人才,但了解冰雪旅游市场和熟悉大邑红色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导致大邑红色文化冰雪旅游内生动力不足,从而制约了大邑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的融合。
任何产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大邑拥有建川博物馆、烈士陵园、西岭雪山、大熊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仁古镇等资源,但在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过程中,旅游产品研发力度不够,“旅游+”“红色+”“冰雪+”优势还没发挥出来。虽有“西岭雪山—大熊猫—温泉康养”“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等核心旅游产品,但产品融合不深、有效挖掘、创新和供给不足,产品文化内涵欠缺,服务质量和层次偏低,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开发特色和品牌不强,不能吸引红色文化探寻者、冰雪旅游爱好者的关注,从而导致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更加曲折艰辛。
大邑县应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联动成都文旅集团、华侨城集团等文旅企业加快推进红军长征在四川主题展、长征文化园、西岭长征文化研学展示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传承伟大精神、展现伟大成就的党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地标。同时,省级与市州、政府与企业之间要形成合力,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双轮驱动”,推动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深度融合,还要注重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红色冰雪旅游发展。
加大大邑、邛崃、蒲江三地发展红色旅游发展的合作力度,主动融入“川渝黔红色文化走廊建设”和“成渝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示范”项目,合作举办红色文化主题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大邑县的主体作用,围绕雪山长征精神,打造一条以徒步、滑雪、越野跑、马拉松、滑翔伞、露营等为主的红色精神系列体育活动,探索实施长征精神塑魂工程,塑造“雪山大邑·长征文化”品牌,加快红色文化资源平台共享共建,争取形成创品牌、促产业、创增收的产业发展新篇章。
大邑县应完善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红色景区与冰雪旅游连接重要节点,加强与高铁站、客运站、公交站等联系。例如,开通成都至蒲江高速公路“红色专列”,促进城市铁路公共交通运营;开通西岭雪山红色公交,绘制和标记红色与冰雪相关主题的车身、宣传单及展示牌,对红色文化和冰雪旅游融合进行传播。另外,在已有的基础上,完善生态与环境建设,对红色气息浓郁、资源优质的红色基地创建规范科学的服务体系,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使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红色文化资源和冰雪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展现出红色文化和冰雪旅游资源的趣味性与现代性,以冰雪运动的形式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及其文化内涵。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通过各主流媒体将大邑县各种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冰雪旅游资源传播出去,尤其是要加大中央级和省级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另外,依托智慧旅游建设,以短视频平台新媒体为传播新模式,加强冰雪主题宣传,融入红色元素,提升红色冰雪旅游资源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实现对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景点的多元化宣传,以增强游客黏性。
人才是推动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依托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和融创滑雪学校等社会专业机构,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相关专业竞赛等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与第三方培训模式。建立完善冰雪教练员、历史讲解员等长效培训机制,培养一批红色冰雪旅游产业人才骨干力量,为大邑县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将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是新时代青年必须承担的使命;发展冰雪产业,打造冰雪经济,是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大邑县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了红色文化与冰雪旅游“凝华”出崭新冰雪经济与红色旅游新样式的路径,希望能够助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