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凤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一直作为热点问题,研究热度居高不下。高考不再以传统的“知识和能力立意”为评价标准,而是逐渐地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方式转变。那么高考题怎么立意?素养怎样考查?一线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笔者以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科综合第28题为例,试着对此进行解读,并谈谈教学策略。
【真题再现】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
A. 朝贡贸易繁荣 B.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 白银大量流入 D.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试题分析】
该题以明朝东南沿海某港口的发展情况创设学术情境,考查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状况、城市繁荣及其影响因素,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文本所叙述的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分析,理解其与所处特定的历史环境之间的关联。
从素养上看,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三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按照做选择题的一般路径,我们先从题干中定时空、抓关键、审设问,然后分析选项,从教材中找到依据,从逻辑上进行把握,做到对错有据。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取到以下信息:①时空信息:15至16世纪,恰处于明朝;②关键内容为东南沿海某港口15世纪和16世纪的状况不同——15世纪为“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变成了商品经济发达,贸易发达的港口城市“小苏杭”;③设问为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实际要求考生推断出15到16世纪渔村到“小苏杭”转变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选项:
结合所学,我们知道明朝朝贡贸易主要是官方贸易行为,“厚往薄来”,其结果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极其有限,故排除A选项。
材料强调明朝的商品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贸易的物品多是手工业品,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排除B选项。
15至16世纪,正值新航路开辟之际,大大促进了世界贸易,这种变化也影响了中国,中国手工业产品在欧洲大受欢迎,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C选项正确。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汉时期,兴于唐宋时期,衰落于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选项。
采用直选和排除两种方法相结合,不难选出C选项。
以上解析是大部分师生的解题思路和答案,网络上流传的参考答案和解析也基本如此,但是细思之下,C和D两个选项又可进行深层次探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高考试题无疑是对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情况的集中考查,在历史核心素养指导之下,对此题进行仔细探究,笔者又有新的发现和解释。下面将结合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三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本题进行深入解读和探究。
史料是我们学习、分析、解读和研究历史的基础和依据,史料实证素养要求学生有对史料进行鉴别和辨析的能力,能够去伪存真,通过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重现真实的历史。解读本题,必须了解题干中出现的“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这段史料的来源和具体时代。从题目中不难看出,这段史料为截取史料,首先需要考查其史源。陈垣先生强调“史源学”训练,认为研究历史,应该认真寻考其所依据的史料来源,因为往往有不核对史料原文而产生的错误或断章取义。好在本题史料比较著名,常为研究者所引用。经过搜索,这段史料出自崇祯《海澄县志》卷十一《风俗考》:
“澄在昔,为斗龙之渊、浴鸥之渚,结茅而居者,不过捕鱼纬萧,沿作生活。迨宋谢晞圣筑海引泉,而农务兴,颜苏诸君子唱学振人,而文教启。明兴,治化翔洽,迄于海隅,建邑以来,文物衣冠,顿与上国齿。”“于是饶心计与健有力者,往往就海波为阡陌,俐倚帆樯为耒耜,凡捕鱼纬箫之徒,咸奔走尽焉。盖富家以赀贫人以佣,输中华之产,劈彼远国,易其方物以归,博利可十倍,故民乐之。虽有司密网,间成竭泽之渔,贼奴煽殃,每奋当车之臂。然鼓枻相续,吃苦仍甘,亦既习惯,谓生涯无踰此耳。方夫趋船风转,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飚响答,十方巨贾,竞鹜争驰,真是繁华地界。然事杂易淆,物羶多觊,酿隙构戾,职此之由。以舶主中上之产,转盼逢辰,容至巨万,顾微遭倾覆,破产随之。亦循环之数矣。成、弘之际,称小苏杭者,非月港乎?嘉靖云扰,赤白之丸,乘倭而张,负隅建垒,几同戎穴,良民莫必其命,迨乎食葚怀好,画陇安畿。数十年间,承平足乐,而天启以后,又日日苦兵。”
通过对这段史料的信息提取和分析,不难看出本题所称的“明朝东南沿海某港口”为当时著名的月港,而其被称为“小苏杭”的时候,不晚于“成、弘之际”。“成、弘之际”即明代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年间。只要确定了这个时间,C选项立即就被排除了。
晁中辰《明朝对外交流》一书第十二章第一节便题为《白银的大量流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指出在隆庆以前,明王朝实行海禁政策,虽然在走私贸易中出现了白银流入的趋势,但这一时期白银流入还不是大量的。隆庆元年(1567年)部分开放海禁以后,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白银才源源不断地大量流入中国。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中提及“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但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已明确阐述白银的大量输入在1571年之后。西班牙殖民者16世纪中期在美洲发现大量白银,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征服菲律宾,此后,中国到菲律宾地区的商人才与之进行贸易往来。无论哪个时间,白银大量流入,都在16世纪中期以后,那么在1505年弘治十八年之前,断不会有白银大量流入的现象。且《海澄县志》此段史料后面还明确提到嘉靖、天启时期,可知“小苏杭”时代不会晚于嘉靖年间。崇祯《海澄县志》卷十九还收录有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谢彬的文章,谢彬回忆其少时月港已被称为“小苏杭”,谢彬“少时”不会晚于其20岁的1534年,也远早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时间节点。根据史料互证的原则,谢彬的回忆,却可以证明月港在弘治年间被称为小苏杭的可靠。虽然16世纪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本题题干中也有16世纪,但是史料的历史背景为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C选项与题干所提及的史料时空不符。
明代福建月港的繁荣与对外贸易有莫大关系,直接得益于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依据我们的所学知识,明代不是实行海禁政策吗?为何海外贸易还能如此繁荣?很多同学和老师排除D选项的理由就是根据他们所了解的知识,认为海上丝绸之路“衰落于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这便涉及时空观念素养。
时空观念要求观察、分析历史必须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进行,明代虽然实行海禁,但并非在有明一代二百多年的时间线上全部实行海禁。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知识点:隆庆开关。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调整明朝的“海禁”政策,允许在福建月港进行了民间的对外贸易,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标志着明朝推行了200年的海禁政策终于有所松动,民间贸易开始合法化。关于海禁政策及其松动这一知识点,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中提及,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待到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后,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刊发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一文,文中指出:“郑和下西洋贯通了海陆丝绸之路,推动南海至印度洋的贸易达到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明朝虽有海禁,但并不禁止正常的海上生产活动。”同时,在海禁实施时,明廷“还在很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海军,实行不间断的近海巡航,保障了海上经贸活动的正常开展。”
时空观念素养要求将历史事件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框架下,根据这个原则,则不能将明代的海外贸易和交流的历史以偏概全地简单总结为海禁和闭关锁国。D选项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如果描述当时整个明代海外贸易或有不妥,但具体到月港这一地区则为正常现象。根据《海澄县志》记载,早在正统、景泰(1436—1456)时,月港即“居民多货蕃且善盗”,已经开展海外走私贸易,陈自强《明清时期闽南海洋文化概论》第一章详细论述当时月港的繁荣,认为其“是明代海外交通贸易史上最具价值的一页,也为始于晚唐的闽南海外交通贸易史续写了新篇章”。杨富学编《丝路五道全史》第十五章《明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式微》认为月港在“明代中叶便成为海上贸易中心地区之一”。本题题干中的“宝货塞途”,也足以证明当时月港存在繁荣的海外贸易活动。
最后,从逻辑分析上,C选项白银大量输入是结果,而不是本题所要求的“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原因。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要求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除了要将事件描述出来,更重要的是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决不能因果倒置。而且史实也是如此,正是隆庆开关之后,月港是因为其对外贸易的繁荣才被朝廷官方认可开放的,此后才是白银大量流入的时间节点。本题的难度在于,题干引用史料时删除了“成、弘之际”(当然,即使保留,很多教师和学生可能也难以判断时间),而题干中的16世纪极容易同教材中的白银大量流入联系起来,认为C选项正确。也许出题人在命题时,意图就是想考查白银流入与明朝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想要通过史料分析来落实史料实证素养,但是,在材料选取上和选项表述上出现偏差,无论是从史料分析、历史事实还是解题逻辑上,C选项都不是最恰当选项。
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将题干稍做调整: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
题干中明确时间或许更为合适,而且小时间段也符合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和特点,这样可以同时对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进行考查,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C选项的误选。当然,D选项的表述也并非很合适,若D选项改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可能答案会更加清晰,难度也有所降低。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学评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提升学生的成绩和素养,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在不断地探索应对之策。高考是教学的风向标,研究高考题,熟知高考考点,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教材和课标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加强对教材的学习,深入挖掘教材结论背后的过程性知识。对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教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庞大,史实众多,课时有限,如何取舍、如何讲解都是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进入一轮复习,尤其是二轮复习时,我们在强抓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更应该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不应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如本题所涉及的明朝大量白银流入、海禁及有限开关内容,课本上虽然提及,但是上课时往往没有足够重视,仅仅告诉学生史实,一带而过,学生没有深入理解其前因后果,导致做题出现偏差。
首先,在讲解和探究历史问题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明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并在教学中直接点明,如讲授人类社会发展演进时,分析原因时一定是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人民群众是推动者,强调多了,学生即使不甚明白,也会形成思维定势,在考试中会依据这一理论做题。
其次,通过画时间轴、三维坐标图、标记地图等形式,梳理主干大事件,能够注意事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不同的时空尺度划分历史阶段,把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下分析。没有脱离时空的历史事件,尤其要做到不苛求古人,一切事件都有其发生的特定历史条件,如文章分析的高考题一样,我们一定是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分析原因。
再次,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这两大素养,是高考中考查最多,也是要求水平最高的素养。历史研究基于史料,要想学好历史,必先会分析史料。关于史料的相关知识有很多:了解史料来源,辨别类型、价值,分析和运用史料形成正确的史论等,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训练,从课本给出的史料,到高考题、模拟题等题目涉及的史料,再到自己搜集的史料,一点点分析,一天天训练,通过自己的分析,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评判,做出历史解释。对待任何史料,包括课本涉及的史料,我们都应该“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学习中始终持批判态度,勤思考,多动脑。
最后,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历史学科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家国情怀的重要学科,从品评历史人物中学习优秀品质,在了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
真题是最好的训练内容,通过深入研究高考题,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其实都是对主干知识和核心素养的考查,然后我们对症下药,找到落实核心素养的新途径。模拟题是真题的变式,或是延伸,或是对其他知识点的考查,在练习中,一定注意答题技巧和规范。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树立起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态度尤为重要:以教材为基,史料为据,史观为纲,时空为限,合逻辑,重思维。对教师而言,必须不断扩充自己,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了解学术动态,明晰教材内容背后的因果关系,适时补充相关史料,才能更精准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