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建 张立英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文化生态学源于生态学,是基于文化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955 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ard)在《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开端[1]。之后,文化生态学不断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国内学者开始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一书中总结了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对系统中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描述。之后,部分学者又将文化生态学从人类学向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领域拓展。在文化生态学中,文化生态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圈层[2],具有稳定性、变异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历史街区形成的典型城市文化生态,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独特窗口。1987 年的《华盛顿宪章》便认定历史街区“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历史街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形成了个性化的历史风貌[3]。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研究历史街区,对保护历史记忆,构建和谐统一的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意义。
荣巷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的初步形成可追溯至明代初年。荣氏家族的先祖迁至无锡,在梁溪河北岸定居并繁衍子息。荣氏族人在此地耕田修竹,植桑养鱼,逐渐形成大型聚落,也就是上荣、中荣、下荣3 个自然村落[4]。此时荣巷的文化生态中农耕文化占据突出地位。清代中晚期,许多荣氏族人依托交通便利,先后到上海等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涉足面粉加工、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荣巷也因此成为无锡近代工商业的摇篮。其中,尤以荣德生、荣宗敬兄弟为翘楚。他们不仅振兴了民族工商业,还造福桑梓,大力支持当地教育及民生事业。至此,荣巷形成以工商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今,荣巷围绕其核心文化遗存,依托清末民初的代表性建筑群,设立了荣巷历史街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8.4 公顷,成为无锡五大历史街区之一。
荣巷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系统由自然地理、经济活动、政治形态和文化环境等多个层次构成,它们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在自然地理方面,街区内气候宜人,水系发达,水道直通梁溪河,具有江南水乡的典型风貌。
在历代荣氏族人的经营下,荣巷逐渐成为经济集聚中心。现在留存的一条荣巷老街,便是历史的见证。过去在380 余米的老街上,店铺林立,商家云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现在的老街,虽然商业风光不再,但仍是当地居民心中的美好记忆。街区中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保留了200 多组近代建筑群体和完整建筑,建筑面积4 万多平方米。它们多为清末民初时期所建,其中既有公共建筑,也有家居住宅,如荣梅春转盘楼、大公图书馆、晴雨操场等[5]。2002 年12 月,荣巷近代建筑群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令人瞩目的物态文化,荣巷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因子也非常丰富。作为无锡民族工商业巨子,荣氏兄弟实业报国,热心公益,成为荣氏族人回报乡土的典型代表。如今,荣氏后人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但仍秉持着荣氏家族文化的传承。原国家副主席、“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传奇经历也为荣巷抹上了光荣的红色印记。荣巷还拥有“无锡评曲”“渔舟剑桨”两项省级非遗项目,以及“太湖渔俗”“花轿迎亲”“掉凤凰”“龙舞”“滚灯”“掉采茶”“马叉舞”“荡湖船”“蚌舞”等9 项市级非遗项目。
在众多的文化元素的熏染下,荣巷历史街区集农耕文化、工商文化和荣氏家族文化于一体,焕发出独特的文化生态气息。
在前期的荣巷历史街区规划中,文化生态的空间被分割成各个不同的聚落。街区的整体空间设置和业态分布具有明显的匠气,较为机械化。根据规划,街区被划分为4 个区,分别是A 区(时尚商务区)、B 区(餐饮休闲区)、C 区(主题客栈会所区)、D 区(茶艺茶坊酒吧区),目前一期(B 区、C 区、D 区)已经建成,但商家寥寥。如此生硬地进行空间模块的划分,难以有效表达街区生活的自然气息。各区的建筑在视觉上较为整齐划一,但过于呆板,容易造成审美疲劳。此外,街区通过治理,梳理了空间上的一些节点、脉络,但线路交错凌乱,没有形成有序的网络化空间肌理。
由于街区文化元素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联系,在某些空间功能上,各文化生态元素的融合度较差。比如,老街两边的建筑大多原为前店后坊式,兼具生活居住和商业贸易的功能。但重建后的建筑一味地追求整体外观上的“形似”,在内部空间布局上难以实现相应的生活功能。
从街区的外部环境来看,它居于一片民居高楼之中。这些生活空间和街区空间之间虽然没有物理阻隔,但气息并不相通。在荣巷历史街区的周围,还活跃着不同的商业生态。其东面是业态丰富、商业休闲气息浓厚的河埒口商圈,北面是荣巷新街,社区居民的日常消费、生活聚集于此,西面则是梅园横山风景区,是附近知名的休闲游憩点。上述周边生态和街区之间没有形成文化合力,反而和街区业态之间构成了竞争关系,客观上造成了文化生态空间的割裂,对文旅活动产生了阻碍。
荣巷历史街区具备丰富的文化元素,但融合性和参与度不高,导致文化生态肌理不能清晰呈现。街区中,最醒目的文化元素当属各类历史民居建筑。它们既有江南水乡的古老风貌,又有20 世纪初西方建筑艺术特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这些建筑往往可进入性不强。许多都被遗忘在街区的角落,没有被充分挖掘。人们只能在外围驻足,稍稍对其表象进行欣赏。虽然有些建筑不开放是出于保护的目的,但失去了文化元素活化的功能,也丧失了传承文化、吸引公众的作用。同时,在某些区域复建了一些新建筑,但新旧建筑之间缺乏互动,融合度较低。
名人文化方面,荣毅仁纪念馆建设得比较成功。但对于其他名人文化的研究、发掘及展示,又显得不足。荣巷地区可承载的非遗文化比较丰富,但在街区中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非遗文化没有相应的展示窗口,也缺乏相关活动,和街区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薄弱。
街区由于历史原因,工商文化的开发本应成为涵养文化生态的重要手段。但是开发力度不足,生活服务环节缺位,使得这类文化生态变成静态展示,缺乏应有的活力。街区内部主要的商业形态是餐饮,但消费水平普遍较高,与日常消费生活不够契合。游客难以在这种环境中与文化元素进行长期互动,参与性和体验感不足。
街区作为民俗文化的代表,是城市文化的展示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缩影。但目前周边居民的主体只是一些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和临时住户。他们无法参与街区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并不关心街区的文化生态,又保持着一定的疏离感。
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展现文化生态的重要载体,但荣巷历史街区在这方面内生动力不足,创意不够,很难对文化生态的呈现起到积极作用。
在文化生态的媒体宣传上,街区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历史街区是城市生活和风格的记录者,但荣巷街区所记录的内容很难呈现在公众面前。荣巷历史街区的大多数宣传材料来自政府部门的工作报告、规划文本及官方新闻报道。还有些则散见于少数游客的网上游记,点评平台上的只言片语。因此,在公众意识中,荣巷历史街区虽然是无锡五大历史街区之一,但知名度和美誉度远落后于清名桥和小娄巷等。现代新兴的打卡热门景点中,鲜见荣巷的身影。
近年来,荣巷通过在巷道中绘制立体画,增加部分光电设备,来彰显街区内部的文化表达活力,但在整体氛围上仍然不够出彩。很多文化元素既不对外开放,也没有相关展示材料供公众了解。所以,游客来到街区,多数情况下只是在街道中漫步,自娱自乐,很难感受到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的魅力。
目前,在荣巷历史街区的活化中,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是主要的参与者,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文化生态作为一个多种文化的共同体,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因此,可以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同机制,发挥平台协同的优势,关注当地居民、政府、游客、专家、街区管理者等的诉求,共同谋划文化生态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应,实现文化生态资源的功能性平衡。比如,让周边居民参与街区的保护、修复和经济活动,加强他们的工作、生活与街区的联系,保持街区文化生态的原真性。
历史街区是一个生命体,建筑、人群、景观、业态、生物环境都是其细胞,其文化生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对荣巷历史街区,要遵循发展的原则,进行动态活化。在保护街区核心文化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更新。比如,将巷道、商业街、水道、河流等作为主要廊道,重点打造各景观小品、地标建筑等,设立文化节点。通过节点串联廊道,使之形成层次丰富、特点鲜明、节奏有序的文化生态活化路径。通过复原旧聚落,优化人居空间,有效安置文化活动的场景,活化人群的行为动线,复现自然的生活气息。
街区应精心梳理各种文化元素,形成文化生态的“全息影像”。选择合适的业态,形成动能强劲的文化生态聚集区。尽可能遴选与街区匹配的文化生态元素,利用街区内部和周边的人力因素、生产资源、交通条件、资金等,形成有效的业态共融,打造文化生态的活化磁场,使街区和周边居民及环境形成有效互动,涵养文化生态。比如,街区中的晴雨操场虽然和荣氏文化紧密相关,但也是地区教育文化的重要意象。街区周边的教育资源也比较丰富。因此,可以将晴雨操场从荣氏家族文化中独立出来,再充分融合公益小学等文化元素,形成荣巷街区活化的新圈层。
缺乏个性,千篇一律的历史街区易使人们失去新鲜感。因此,抓住典型特征,加强文旅融合,是活化荣巷街区的有效手段。作为多种文化共同培育出的结果,荣巷的文化生态本身就具有多样性。20 世纪初和六七十年代的工商文化曾经在荣巷老街共同存在。但目前的活化,仅仅复原了20 世纪初的文化痕迹。若同时恢复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商文化的气息,可以激发旅游者的多重文化回忆,产生有趣的文化旅游体验。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历史街区有着天然的文旅融合优势。文创产业可以成为活化的标志性力量。通过举行文化创意活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聚焦文化创意业态,发展文创产业。
活化荣巷历史街区,还可以通过文化共创来实现。比如,街区内的业态并非一定要追求集中化,不同的商铺、场馆可以在区域内自由组合,形成错落有致的文化生态聚落。再如,娱乐体验的店铺和饮食店面可以比邻而居,自然搭配,去除规划中的匠气,聚合文化生态中的人气。
荣巷历史街区在传播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首先是传播途径,既要增加传统媒体的曝光度,又要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比如,借助直播平台、借力网红大咖,通过短视频拍摄、直播活动等方式,与青年群体进行线上互动。
其次,整理文化资源,进行文化生态普及,扩展社会公众认知,建立社群文化基础。增设文化场馆,利用图片、展板、典型实物等进行街区文化展示。通过讲好街区历史故事,传播社会生活图景,向公众呈现文化生态内容,形成有机、鲜活的表达方式。
再次,依托街区的文化空间,重塑文化活动氛围。在街区中,可举办公共文化推广活动,结合宝卷文化、竹刻文化、龙舟文化等民俗文化,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开展文化传承和活化。
最后,在历史街区的活化领域,利用科技赋能。运用科技手段捕捉文化生态元素,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秩序的基础上开展文化体验活动,扩大文化生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