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体”书法教育:探索书法育人的校本化实施路径

2023-08-15 00:46刘观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脊梁新课标书写

刘观明 _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中小学生练就一手好字有利于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提升审美,有利于树立自信、传承文化、弘扬国粹,有利于实现终身学习和发展。特别是“双减”“双新”颁布后,如何有效实施九年一贯制书法课程,充分发挥书法的文化育人功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校从校情和学情出发,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脊梁教育”构建要素,形成了书法学科发展的目标成果——通过“脊梁体”书法教育特色实践,让人人重视书写,人人写好汉字,使其成为培养学生汉字书写技能与书法文化素养的有效载体和驱动。

“脊梁体”的标准为“笔画准确、结构端正、字形美观、富于个性”。具体实施中,我们采取如下策略。

1.基于新课标,注重学科融合贯通

新课标中书法学科发生了属性变化,同时归属于语文课标和艺术课标,并要求硬笔字写简体、软笔字写繁体,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融基础性和传承性于一统。这些对书法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审美性和文化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语文和艺术学科融合能够凸显学段纵向衔接性和学科横向融通性。由此,学校基于九年一贯制的特点,发挥学科融合和课程贯通的优势,实施“脊梁体”书法教学,在教育教学、学生培养、理论与实操的贯通性,以及时间跨度、空间维度、目标广度的贯通性上下功夫,将德育、智育和美育充分结合,进一步形成学科特色,促进了学生在民族文化自信上的生成与提升。

2.着眼“三学段”,“软硬”兼施整体推进

根据低、中、高学段的不同学情,结合书法的基础课程、“脊梁”选修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的不同要求,我们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目标。一是“软硬”兼施。在一、二年级开设硬笔规范书写基础课程;在三、四、五年级开设软笔书法拓展课程;在六、七、八年级开设强化书写专项能力的选修课程;九年级以书法集字创作和卷面书写为脚手架,促进学生对“脊梁体”的掌握和应用。其中,硬笔书法水平的提升贯穿始终,软笔书法则以颜真卿的《勤礼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赵孟頫的《妙严寺记》为参考书体,结合临摹练习与集字创作。二是学科联合。我们联合语文教研组,开展低、中学段“脊梁体”普及训练。一年级以笔画为主,强调握笔坐姿;二年级以结构为主,强调笔顺字形;三年级以字形为主,强调部首搭配;四年级以行字为主,强调大小均衡;五年级以篇幅为主,强调整体书写面貌。三是整体规划。我们规划并编辑设计“脊梁体”训练单,以便在书法课堂中进行练习和巩固。为了及时检验各学段开展“脊梁体”书法教育的效果,我们还选择二、五、七年级作为跟踪实验对象,通过课堂教学或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勤加练习以提高水平。

3.深化“脊梁体”书法教育,培根铸魂,立德树人

“脊梁体”书法教育与常规教学课程紧密结合,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架梯子、搭台子。一方面,我们注重逻辑性和层次性,通过有机结合课时小目标和单元大目标,深化“脊梁体”学习目标,形成单元教学设计,重视集字创作与书写应用;另一方面,我们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传统节日,开展了参与度高、趣味性强的“脊梁体”主题书写活动,如写灯谜、写对联、写诗歌、书法展、书法元素古装秀等,引导学生涵养艺术情操,体悟传统文化,进一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脊梁体”书法教育教学在落实新课标理念要求、促进育人方式变革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它探索学科融合的发展路径,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书法教育“表里如一”,让每一名学生写好汉字,字如其人,做“中国脊梁”。■

猜你喜欢
脊梁新课标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用什么书写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