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

2023-08-15 17:53李耀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子长沁阳大竹

李耀

唢呐,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拥有独特的音色与气质。唢呐管身多由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或银质的芯子与木管身连接,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唢呐在台湾民间被称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等地称作“喇叭”,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

艺术特色

唢呐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常作为领奏乐器或与锣鼓结合演奏,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唢呐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动物鸣叫、自然音响,凡是能发声的器物几乎全能模仿,而且惟妙惟肖,十分逼真。唢呐善于宣泄大喜大悲的情绪,一曲《抬花轿》可以吹得人心花怒放,一曲《秦雪梅吊孝》也能让人声泪俱下。喷呐的杂耍絕活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唢呐的演奏风格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南方吹奏呐牌子(包括大部分戏曲伴奏),运用循环换气法,一字一音,很少用其他演奏技巧装饰旋律;北方民间艺人创造了许多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青、三弦音、箫音等,还有模仿鸡啼鸟鸣、人声歌唱(俗称“咔腔”)等特殊技巧,从而大大发展和提高了唢呐的表现力。

主要流派

于都客家唢呐

于都客家唢呐在江西省流传十分广泛,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吸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的特点,分为“喜调”和“悲调”两种风格。于都客家唢呐吹奏形式是“公婆吹”,吹奏时采用两种型号各异的唢呐,“公”唢呐音色低沉浑厚,“婆”唢呐高亢嘹亮,两种唢呐交替吹奏,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时而委婉幽怨、如泣如诉,处处显示着客家传统艺术的特色。代表曲目有《斑鸠调》《公婆吹》《拜将台》等。这种别具特色的吹奏形式在民间红白喜事、圆屋拜寿、庙会祭祀、文艺活动等场合应用得十分普遍。

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源于陕北民间,兴盛于陕西省子长市。子长唢呐的主要特征,一是杆长碗大,音域宽、音色美,能自身形成音区、音色、音量的鲜明对比。其音乐高亢、浑厚、深沉,所吹奏的乐曲舒放有致;二是具有群体性、表演性,数百人可以集体齐奏同一首乐曲,边吹边舞,整齐统一,气势恢弘,排山倒海,被誉为“传统的陕北军乐队”;三是既保留了传统曲牌,又有移植民歌小调、戏剧、宗教音乐等产生的唢呐曲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牌有《大开门》《大摆队》《得胜回营》《苦伶仃》等。

沁阳唢呐

河南焦作沁阳唢呐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调。其音乐特征与沁阳的风土民情、语言发音一脉相通,高亢嘹亮、节奏明快又极具曲张性和模仿性,既有北方之粗犷奔放,又兼南方之婉转柔美。国内外名曲、民间小调、戏剧歌曲均能演奏,是最受当地百姓喜爱的民间音乐。

大竹竹唢呐

大竹竹唢呐为川东大竹县月华乡独有的竹唢呐,以其雄浑、动听的音韵,载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百年前,唢呐传入巴蜀,大竹人就地取材,用本地的竹子制作了唢呐。《将军令》《花草落音》《凤凰展翅》等曲牌均为其经典曲目。竹唢呐演奏形式多种多样、音韵传神,为民俗瑰宝。

猜你喜欢
子长沁阳大竹
林林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沁阳位于沁河南岸为何不叫“沁阴”研学始末
子长设市,延安初现“一主两副”
沁阳黑陶发展三建议——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是强大动力
中国陶文化高峰论坛暨沁阳黑陶传承发展研讨会在河南沁阳召开
大竹农商行向贫困村捐赠图书
不要轻易辜负曾真心对你的人
子长医改定调“落实政府责任”
大竹县联社:金融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