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莹
“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是在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以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促进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现以济宁市为例,分析“文化养老”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19064万人,占13.50%[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表明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为中度老龄化社会。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意味着我国已经十分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2021年5月21日,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山东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两成,这表明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从最初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转变为追求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养老”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特别是现代社会,许多老年人受教育程度高、知识技能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也对“文化养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养老”作为一种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济宁市老年人口现状
根据济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3],济宁市现有60岁及以上人口约163万,占19.5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121万,占14.42%。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形势给济宁市带来了严峻挑战,对于济宁市而言,如何解决这一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难题,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济宁市“文化养老”现状
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因此,济宁市将儒家文化融入养老体系,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不断探索“文化养老”的新业态、新模式,将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科技、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在积极应对中国老龄化和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济宁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社会文化养老设施。开设老年大学,在全市100个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创新推出养老机构“国学书屋”建设,为其配备书架、儒家文化系列图书和文化产品[4];引导社会各养老机构以“儒乡圣地,孝养济宁”养老服务品牌为主线,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养老主题,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用心做好养老服务;更新家庭文化养老理念,积极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优势,通过家风家训、民风民俗等促进家庭成员履行养老责任,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合到养老事业当中[5]。目前,已有14个单位被列为济宁敬老文化教育基地。
但在积极推进“文化养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第一,政府投入不足。很多“文化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经费匮乏,“文化养老”设施陈旧,服务项目内容单一,普及程度不够,吸引力不强等问题;第二,宣传引导不到位。人们的“文化养老”意识薄弱,对“文化养老”的概念模糊不清,社区、家庭甚至个人由于多种原因顾虑重重,不能有效地参与“文化养老”活动;第三,市场参与度不高。面对巨大的养老压力,仅凭政府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养老”需求,而市场作为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参与主体,对缓解政府“文化养老”压力的作用甚微;第四,老年人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由于养老服务机构参差不齐,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有高有低,真正了解老年人需求的人才缺乏,而且还缺少有效的统一指导,从而导致养老服务机构无法有针对性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开展各类活动。济宁市“文化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使老年群体无法获得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阻碍了“文化养老”事业的发展。
“文化养老”对策及路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事业已经提上了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都出台了许多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文件,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完善。针对济宁市养老事业现状,笔者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举措,以供借鉴和参考。
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1.加大对老年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国家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财政投入政策,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老年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事业,采取养教结合的措施,支持各类院校和机构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加快组建老年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
2.注重发挥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作用
目前,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是制约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另外,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支持各类高等院校服务地方、服务社会。高校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环境,还拥有高素质师资队伍,可以定期举办文化公益讲座或书画类培训,邀请感兴趣的老年人参与其中。这些举措与公益性群众文化单位服务相互补充,可以有效提升服务效能,扩大活動中老年群体的覆盖面。
3.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开展“文化养老”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受众覆盖面更加广泛。在老年大学和乡村社区蓬勃发展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面向老年人的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内容和资源。老年大学可以与文化馆、图书馆进行合作,有利于实现文化惠民,可以有效解决基层文化活动少、组织难的问题。例如,可以与乡村农家书屋进行合作,为乡村的老年人提供借阅服务和阅览场所,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4.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在养老院、社区对“文化养老”人员进行再培训,使其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第二,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在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开设“文化养老”相关专业,积极鼓励青年报考;第三,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大投资补助,吸引专业人才加入“文化养老”行业。
做好心理关怀,提高老年群体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一方面,政府应重视老年群体的精神健康需求,组织医生和志愿者定期深入街道、乡村、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怀和精神关爱,让老年群体感受到温情、关爱和尊重。同时,对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开展专项培训,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精神关爱和心理支持作用,让老年群体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另一方面,增强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参与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例如,通过建立养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等方式,形成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本土文化项目
1.突出济宁本土文化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推进“文化养老”工作中,应充分挖掘济宁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如儒家文化、大运河文化、佛教文化、水浒文化、孝文化等,为老年人提供相关的文化养老资源,使其开阔视野,充分了解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如济宁市鱼台县立足于地域特色,以传承与弘扬孝贤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為目的,不断深化孝贤文化研究,充分利用深厚的孝贤文化资源,成立闵子骞、宓子贱、樊子迟等孝贤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古迹遗址、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名人名篇等孝贤资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大力倡导敬老助老新风尚。将地域文化中的人文景观、风俗民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文化养老”工作中,在推进“文化养老”工作的同时,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济宁优秀传统文化。如农村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非遗传承人利用闲置房屋,结合当地乡土文化,开展非遗工作坊,既激发了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了“老有所为”,也使非遗得到保护与传承,体现出老年人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风貌。
2.创新文化活动载体
济宁本地有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传承柳子戏、山东大鼓、花鼓戏、山东琴书、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弘扬儒家文化为载体,利用济宁地理优势,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此外,利用5G、VR全景等技术“活化”非遗,增强线下与线上的视觉效果,为老年人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视听觉文化盛宴,同时还可以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还可以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重点规划和扶持一批围绕老年主题的创作项目和文化工程,着力打造深受老年人喜爱的优秀文化作品。
广泛发动群众,促进全民行动
第一,积极引导老年群体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的老龄化理念,把“老有所为”作为老年人的最高精神需求,摒弃被动、消极的养老观念,提高老年群体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倡导老年人终身学习、奉献社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时代风尚,引导老年人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注重在乡村振兴、城乡社区治理、扶贫帮困、公益慈善等活动中发挥老年人的优势,为其提供发挥“余热”的机会。
第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老龄工作的渠道,鼓励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行动起来,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企业在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举办社区讲座、科普宣传、文化产品赠送等面向老年群体的特色文化服务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针对老年人研发专属App,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智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复杂多变,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养老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文化养老”的出现,无疑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剂良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时代给养老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养老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将“文化养老”同乡村振兴战略、社区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文化养老”新载体,最大限度地满足“文化养老”需求,以“文化养老”映出最美“夕阳红”,为老年人创造一片“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幸福新天地。
2021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传承创新视角下的地域特色“文化养老”模式研究——以济宁市为例”(L2021Z07080220)。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图书馆)
[1]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R/OL].(2021-05-11)[2023-07-20].https://www.gov.cn/xinwen/2021-05/11/content_5605787.htm.
[2]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R/OL].(2021-05-21)[2023-07-20].http://tjj.shandong.gov.cn/art/2021/5/21/art_104039_10287484.html.
[3]济宁市统计局.济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R/OL].(2021-06-16)[2023-07-20].http://tjj.jining.gov.cn/art/2021/6/16/art_6828_2705209.html.
[4]山东济宁市:多措并举惠民生 守正出新显成效[J].社会福利,2019(01):14-16.
[5]刘源隆.文化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乐[N].中国文化报,2021-1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