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朕男,王 婷,邓力铭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637000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持续进展的最终结局,其具有低知晓率、低干预率和低控制率[1]的特点,目前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延缓疾病的进展、保留残余肾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临床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陈超美教授在2003年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一种信息可视化软件[2],其用途主要在于分析和可视共被引网络,帮助探测知识研究领域中研究问题的时间脉络和潜在研究趋势,了解某一学科中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的发展轨迹[3]。目前,该软件在医疗护理领域中的使用已经取得良好成效[4]。本研究基于CiteSpace V.7.R2版本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近5年收录的慢性肾衰竭护理相关文献为依托,制作可视化图谱,对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分析,初步了解2017年以来慢性肾衰竭护理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研究热点及潜在研究趋势,为慢性肾衰竭病人护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可视化参考。
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慢性肾衰竭护理的相关文献。采用主题检索的检索方式,检索词限定为“慢性肾衰竭”“护理”。检索式为:(主题:慢性肾衰竭(精确))AND(主题:护理(精确)),检索时限为2017年1月—2021年12月,剔除会议、通知、征稿、个案等,共检索出1 230篇文献,其中CNKI 387篇,万方数据库577篇,维普数据库266篇。
将检索出符合要求的1 230篇文献以NoteExpress格式导出到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中,导出的每条记录包括作者、研究机构、题目、发表时间、关键词、摘要、期刊名称、卷次及起始页码。利用NoteExpress删除重复文献,共保留727篇文献。输出题录为Refworks-CiteSpace 2021格式,利用CiteSpace软件具有的CNKI数据转换器将导出的Refworks-CiteSpace 2021格式转换为CiteSpace软件可识别的“download_xxx.txt”格式。
利用科学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V.7.R2版本对纳入的72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软件分析参数设置如下:时间分区为1年分区法演算时阈值(Top N% per slice)为50,剪切方式(pruning)采用Pathfinder法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法,节点类型选择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分别制作作者合作共现图、机构合作共现图、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聚类图、关键词时线图、关键词突现图进行可视化分析。
以作者(author)为节点绘制出作者合作共现图谱,共153个节点、24条连线,每个节点代表1名作者,每条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发表篇数≥2篇的作者,共26名(见图1)。从事相关护理研究的153名研究者间有24次合作。慢性肾衰竭护理的研究人员较多,但研究者间的合作度低,研究交流较少,多数为1人或2人的小团队合作,其中发文量居前5位的作者为李春兰、高小平、王佳丽、刘婷、刘红鑫,均为3篇,李春兰团队4人均发表3篇,其团队研究方向见表1。李春兰团队主要涉及将灌肠及中药灌肠技术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护理的相关研究[5-7];刘婷及其团队成员主要开展对血液透析相关护理[8-11]的研究。
表1 慢性肾衰竭主要研究团队及其研究方向
图1 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以机构(institution)为节点绘制出研究机构间合作共现图谱,共155个节点、5条连线,每个节点代表1个机构,每条连线代表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发文机构≥3篇的研究机构共5所,分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篇)、吉林大学第二医院(4篇)、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3篇)、吴忠市人民医院(3篇)、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4篇)。这5所机构开展的慢性肾衰竭护理研究内容多样,涉及护理模式、中医护理[12-13]、心理护理[14-16]、血液透析相关护理[17-19]以及并发症预防[20]及营养的护理[21-22],见表2。近5年来开展慢性肾衰竭护理研究的155个研究机构间仅有15次合作。
表2 慢性肾衰竭主要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方向
2.3.1 关键词共现
以关键词(keywords)为节点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合并重复和相似关键词后共有320个节点(即69个关键词)、579条连线(表明关键词间的共现关系)。关键词聚类图中,节点年轮圆圈越大,表明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其中出现频次居前10位的关键词排名见表3,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慢性肾衰竭(593次),其次为血液透析(242次),第3位为生活护理(118次)。慢性肾衰竭的护理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替代治疗的血液透析[15,23-24]和腹膜透析[10,25]的相关研究以及不同护理模式适用于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效果研究。
表3 慢性肾衰竭护理研究排名居前10位关键词
图2 慢性肾衰竭护理关键词共现图谱
2.3.2 关键词聚类
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图谱(见图3),显示了727篇文献形成了由#0~#12表示的共13个关键词聚类标签中的9个聚类标签,每个聚类代表慢性肾衰竭护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主题分类,也揭示着护理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标签数值越小表明聚类越大,聚类网络模块化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整体结构的全局性量度[3]。模块化的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是评价整体结构的关键指标,Q值通常是≥0和<1,Q值>0.3就表明绘制出来的每个社团结构是明显的,当S值>0.7时,其聚类是高效率的,如果S值>0.5,则说明聚类也是有效的[26]。图4中模块化Q 值=0.806(>0.3),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S值)=0.963(>0.5),表明该聚类是有效且可信的,聚类中成员的一致度较高。关键词聚类分析见表4,通过对数似然率(log-likelihood LLR)算法将关键词分为13类,分别为遵医行为、优质护理、肺部感染、腹膜透析、营养状况、无症状、病人护理、抑郁、疗效、应用效果、生活质量、血糖、急慢性,表明慢性肾衰竭护理研究在以上几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表4 慢性肾衰竭护理关键词聚类分析
图3 慢性肾衰竭护理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4 慢性肾衰竭护理关键词聚类时线图谱
2.3.3 关键词聚类时线图
关键词聚类时区图(见图4)可以按照时间维度来表现出该领域研究的知识时间演进的趋势。由图4可得知,研究热度较高的关键词聚类为#0遵医行为、#6抑郁、#7疗效、#8应用效果,这4种关键词聚类的相关研究在2017—2021年间持续开展。
多机构合作是提高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可靠性、可信性的重要途径和保障[27]。本研究结果显示,近5年来开展慢性肾衰竭护理研究的155个研究机构间仅有15次合作,从事相关护理研究的153名研究者间仅有24次合作,并且24次合作中多为单中心的研究者合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目前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层次差距较大[28],导致研究团队间研究水平存在差异,合作关系难以建立有关。对此应加快推进对临床合作模式的探讨,加强临床分层管理[28],依托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源加强顶层设计[29],利用医院高层次人才,推动与高校间的合作,以提高跨机构、多中心的合作。
近5年围绕慢性肾衰竭的不同护理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优质护理为基线广泛开展了延续护理、舒适护理、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综合护理等多种护理模式的研究工作,应用于血液透析[15]、腹膜透析[25]、并发症预防[30-31]、心理状况[32-33]等多方面问题的改善。延续护理模式作为医院护理与社区护理间的桥梁,既能提供护理服务又能及时发现问题[34],为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了护理需求、健康宣教、疾病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舒适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整体、有效、个性的护理模式,能够使病人在心理、躯体、社会关系中得到一种愉悦的体验[35],有利于改善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慢性肾衰竭疾病迁延,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的不仅是医疗负担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心理护理模式能够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和疏导安慰[36],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促使病人摆脱疾病的心理折磨,增强自我信心。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服务[37],让病人主动寻求护理帮助,增加治疗信心,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护患关系。综合护理模式根据病人疾病进展的不同程度以及病人所出现的心理、躯体、社会关系等多方面问题提供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全面的护理服务,从环境、饮食、躯体、药物、心理等不同角度对病人加以干预,可以提升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改善肾脏功能[38]。针对慢性肾衰竭病人的不同护理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护理模式的不断探索不仅有利于改善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且也能将探索成果转换到其他慢性疾病中去,更多地满足不同疾病病人的护理需求。
根据关键词可视化图谱显示,近5年来慢性肾衰竭护理的重点可以归纳为血液透析、生存质量、并发症预防及处置、护理效果评测4个方面。血液透析在关键词共现中出现频率居第2位,其作为慢性肾衰竭病人终末期的有效替代疗法,做到充分透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的关键[39]。血液透析病人的血管通路的维护[40]、营养状况的改善[41]、心理状况的调节[23]、自我护理能力[42]的提升一直是护理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慢性肾衰竭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长期的饮食控制及血液透析造成的营养流失、钙磷代谢紊乱使营养不良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高发问题[43]之一,近年来关于慢性肾衰竭病人的营养状况问题,李忠霞等[21,31]运用了多种护理模式[43-45]进行干预,以求改善病人饮食习惯及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抑郁等心理状况一直是慢性肾衰竭病人护理研究的热点。疾病的反复性和长期性不仅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医疗经济负担,也普遍对病人及其家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而且心理健康状况又与病人的生存质量相关,心理状况不良可能导致病人情感淡漠、消极治疗[46]。焦虑、抑郁和恐惧是慢性肾衰竭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46],三者可能并存且相互作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以期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慢性肾衰竭随着病程的进展,水电解质紊乱、糖脂代谢异常、各系统症状及并发症的出现,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了病人的再入院率,并且进一步导致肾脏残余功能的损伤,形成肾衰竭-并发症-肾功能损伤的恶性循环。臧艳艳[20]采用强化口腔护理的方式以达到减少慢性肾衰竭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郭艳云[47]运用优质护理模式控制慢性肾衰竭病人合并高血压的稳定。在降低并发症的护理问题方面,护理人员已经采取多种护理干预措施以期增强病人抵抗力、改善营养状态[44]、预防感染[20]、控制血糖血压[9,47]、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护能力[48],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缓残余肾功能的损伤,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由关键词时线图可以得知,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实施的护理干预是否有效、效果如何、病人接受度的高低等效果问题的探讨,一直贯穿于不同护理模式和护理实践中。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是否良好可以从病人的自护能力是否提高、认知行为是否改善、疾病症状是否减轻、治疗依从性是否提升、护患关系是否良好等不同角度得到体现。马卫红等[49]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目前,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实施的多种护理干预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49]、延续护理[18]、综合护理[9]、优质护理[48]等多种护理模式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满意度。
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制作共现图谱,分析出我国慢性肾衰竭护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正处于持续探索的发展阶段,需要寻求一种良好的、高效的合作模式,以推动跨区域、跨机构、多中心的合作,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效果。近5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在于多种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衰竭效果的探索,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心理状况等多个角度实施护理干预,以达到最大限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