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
今天我们说的老天桥,有三重意义。一个要说明它是在北京的什么地方? 另一个是阐述天桥名字的由来;三,介绍天桥这块地方包罗万象的天桥遊艺场、杂耍场和天桥市场等等状况。
先说天桥的地理位置。根据研究天桥的学者的说法,天桥的空间位置非常独特。它在元代大都和明代、清代北京城这三朝首都城市的中轴线上,经度是东经116度39.23分,纬度是北纬39度88.50分,经度与元明清的皇宫主殿一致,它又在金中都的正东,纬度与金中都的皇宫主殿一致,它还在北京古城的外城中心,处在皇帝去祭祀天地、山川必走的御路中间,还有了一座汉白玉的高拱桥,供车辆通过。
经过笔者这么一说,当下的不管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都会蒙圈? 什么元明清三代?外城中的天地山川?特别是这中间还有一座高拱桥?桥在哪儿呢?老北京人不是常说:天桥只有天没有桥吗?看来天桥历史我还真得说一说。
元朝建了元大都,这块地方,是个水泽地带,水汊子、水洼子横行,而且这一带还种了许多柳树,夏秋之际,颇有点风景宜人。元朝皇帝还在水上修了一座汉白玉石桥,桥的北边,左右侧还分别修了两个挺讲究的亭子,真像个水上公园,于是更招引了一些读书人,到此饮酒聚会,吟诗作对,反倒成为被人记录下的风景区。这块地方对于文士不仅便于展示自己的文采,同时,这地方对于武士也是好地方,可以走马射柳,水洼子地,既可以马跳檀溪,还可以射柳展技,赛马赛箭,一举两得。可是元朝皇帝为什么修这座桥,是为了给这帮酸腐文人或招摇武士添个景吗?元帝没这么好心,原来大元朝的这些皇帝,往往要到大都之南的南海子去打猎,必然经过这些水乡地带,所以才修了这座高拱桥,好让他们过去。后来明朝灭了元朝,永乐皇帝修成了北京城 ,并且在永乐十八年(1420)在这儿修起了两个坛庙,东边儿的叫先农坛,又叫山川坛,西边儿的叫天坛。这两个坛庙之地属于北京的什么地方呢?又怎么说到是北京的外城呢?原来明嘉靖年间,皇帝为了抵御元朝蒙古贵族残余不断南下的入侵,修了北京的外城,也就是前三门:正阳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往南推数里地,修建了南边的永定门、东边的沙窝门(广渠门)、西边的彰仪门(广安门)等7个外城城门,门内的一大片地方,包括两个坛庙和北京老天桥就在北京的外城之中。
单说从北京正阳门到永定门之间的这条路上,元朝修的那个汉白玉单孔高拱桥此时还在,但水势早已逐渐退去,明嘉靖皇帝把这一带的河汊湖泊全都填平,只是在这座高拱桥下还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龙须沟。明嘉靖皇帝出了个规定,皇帝正月要到天坛去祭天。他从皇宫出来往南走,必然要通过这座高拱桥才能够到达天坛,因为是天子走过的桥,因此这个桥就叫“天桥”。这个桥什么模样呢?桥的中间弧度很高,据说站在桥的当中间能看得见前门楼子。因为那个桥皇上走了,所以在封建专制年代别人就不能再通过了,因此桥的南北两端都有木栅栏拦住行人,桥两侧也都有石栏杆的装饰,不过桥底下还有个小河呀,天子之外的人也得过呀,所以在石桥旁边两侧又各修了一座木桥,供皇帝以外的人通过。石桥不仅仅只能通过皇帝一个人,而且由于皇帝每年正月都要来,所以天子脚下,这石桥附近的大片土地上的房屋都不能存在碍眼,于是一声令下就全给拆了,人也全给轰走了,这就腾出一大片空地来。到了大清朝,皇帝又出新法子了,正阳门以北的北京内城,全归满人和当官的人居住,汉人老百姓都被赶到北京外城去住,还规定北京内城不允许有:买卖铺户、旅店饭馆、茶园戏楼,以及会馆妓院,一律给我搬到外城去经营。
于是,倒成全了做买卖经商贸易的人了,不久前门外火了,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区 。珠市口十字路口以北叫大街(前门)北,也叫“道儿北”,西边有廊坊几条、大栅栏(原名廊坊四条)等商业区;以东 有肉市、布巷子、鲜鱼口等商业区 。在这些商业区内,名店、老字号商铺鳞次栉比,茶园戏楼不可胜数,会馆旅店隔三岔五就是一个,而就是那不大光彩的北京红灯区,所谓的八大胡同,也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大街南,也叫“道儿南”,又是什么情况呢?应该说也是大同小异,天坛往西往北,也就是北京中轴线南端、永定门和前门当中间,拆出来的那一大片空地,从清乾隆年间起,就也开始步入了商业区、娱乐区,一些商场、商品贸易、茶馆、饭馆、饭摊,小吃、旅社、大车店……也都逐渐兴起,但是前面都要加一个小字,规模很小,构造也简陋,和大街北的商业区是没法比的,但是从嘉庆到道光年间,一些个人的杂技、武术、说唱却渐渐地来到这里卖艺吃饭,这却也是大街北所没有的。这一块东西南北占地很大,笼统地说天坛以西以北基本都是,按今天的地名具体来说,就是西城区南纬路以南,永安路和曙光路西端以北,东经路以东,天坛坛根以西这一大片地区。后来这一带虽然出现了很多小的市场,如公平市场、三角市场,还有许多大小戏园子,但名气都不大,最主要的是出现了许多曲艺的演出场子。主要是:说相声的、唱鼓曲的、说评书的。再加上别的种类,如唱小戏的、 练杂技的、练武术的、独门小吃的,看相算卦以及拔牙点痦子的。这么说吧,在老天桥老北京的京二黄(京剧)、落子(评剧)、秦腔(河北梆子)、曲(曲艺);杂(杂技)、皮(皮影)、木(木偶)、变(戏法),老北京各种玩意儿应有尽有;吃、喝、玩、乐,老北京的各种民俗无一不备,可哪一样都和贵族化不沾边,全是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玩意儿。
文章一开头,笔者就说老天桥有三个地方要给您解释。如今说明白了:老天桥这块地在北京中轴线的南中轴线上,在永定门到珠市口南大街中间偏南的地区;老天桥游艺场在北京天坛的西北,直到珠市口南大街的东西两侧,主要在西北侧;至于桥,天桥确实有高大供皇上大轿通行的桥,可现在老桥在哪里呢?百年来逛天桥的人,都会说我怎么没看见过这个桥呢?
这里笔者再解释一下:天桥的桥,经过几十年,动了三次大手术,彻底拆没了!因此过去有桥,但现在没桥,这是事实。头几年在桥的原址往南一点的地方又修了一座复制的天桥,桥两侧因考虑交通问题没有再修补两座亭子,但却把乾隆年间,乾隆皇帝题写的两座高大的石碑给复建了。但这毕竟是复制品,下面咱们就再讲讲原来天桥之桥是经过哪三次大手术?
元朝修的那个单空汉白玉石桥,到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要把从前门到永定门这条大街的马路重新修缮,把这条原是石板路改成碎石子路,那时的皇帝之不可动摇的霸气早已经没有了,于是就把汉白玉石拱桥拆了,改成低矮的石桥,但是两边的石栏杆还存在。1929年这一带要通行有轨电车,这个矮石桥还是有碍通行,所以把它索性也拆了,然而还存在着两边的石欄杆。1934年,这条碎石子儿马路要拓宽,于是把原来的石栏杆也都拆掉了,从此再也看不见所谓天桥的一点痕迹了。也就是说这地方原来有桥,后来拆了您才没看见。
再多说两句,原来老天桥附近,还有许多庙宇,如灵佑宫、城隍庙、龙泉寺、四道庙、五道庙、药王庙、精忠庙等。有人统计,最多时大概有30多座庙宇,最大的庙宇是灵佑宫。
汉白玉石桥拆了,这三十多座庙宇也都不存在了。目前天桥附近只还存在一座庙:在天桥南陶然亭公园里的慈悲庵,它在陶然亭湖心岛西南的高台上。解放前是革命志士在这里秘密聚会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这里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从而保留下天桥南这座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古建古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