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军 杨雨奇
今夏,全国多地高温持续,“集中供冷”话题被公众拾起,并多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集中供冷的原理与我国北方冬季集中供暖相似,是在冷站调节水温后,以管道输送冷水到用户终端来制冷。
为应对高温,近些年多地开始探索集中供冷。这种制冷模式效果如何?是否更节能环保?能否进入寻常百姓家?
炎炎夏日,不开空调室温也能达到26℃,广州图书馆内,专心致志读书的人们可能并不知道,如此舒适的室温源于“集中供冷”。
对于每天接待几万名读者的广州图书馆,供冷系统面对炎热的挑战似乎毫不费力。
为了保持凉爽,这里100多个出风口从上午9点起持续运转12小时,大量持续地供冷,并不是由一台台空调,而是由冷冻水管来完成的。
据介绍,从距离图书馆不到一公里的冷站铺设过来两条冷水管,进来温度恒定在2℃左右,出水温度大概在7℃,整体温差在4℃以上。
买冷水费用比自建冷源费用低很多,同时会更省电。
每年夏季,夜间0时到次日8时的低谷电价是0.19元/千瓦时,白天的尖峰电价是1.63元/千瓦时。冷站利用8倍的电价差,在夜间用便宜的电尽可能多蓄冰,输送给周边地铁、剧院、写字楼等200万平方米的建筑。
四川省眉山市的一个工业园区,运营着一个集中供冷暖项目。项目负责人表示,当地冬季湿度大、气温低,有供暖的需求;同时夏季高温时间长,园区企业密集,供冷需求也很大。于是他们设计建造了这套既能供冷又能供暖的综合能源系统。据介绍,夏季供冷、冬季供暖,使用同一套设备、同一根管道,最大程度保证整个能源使用优势。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北京、广州、深圳、济南、三亚、眉山在内,全国多地都在探索集中供冷模式。集中供冷具有集约用地、高效节能、错峰降容等特点,较为适合城市CBD等商业楼宇高密度集中的区域应用,并对此前大量安装空调带来的热岛效应有缓解作用。
集中供冷的概念早在上世纪40年代被提出,美国率先尝试集中供冷,因受制于当时技术条件,制冷效果和经济性并不高,发展并不顺利。此后,日本、法国等国都有所尝试。
业内人士指出,在集中供冷领域,中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夏季制冷主要采用分体式电空调,该制冷方式从发电、输电,到空调室内外气体的热量传递,都在不断加剧“热岛效应”。
不仅如此,空调制冷还存在能耗高、滴水扰民、室外机影响建筑物美观等问题,空调中制冷剂氟立昂的使用,也受到環保专家的普遍质疑。
2000年,中国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鼓励各地区积极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供冷,扩大夏季制冷负荷,提高全年运行效率。自此,中国城市步入了建设区域供冷系统探索。
当前,我国广州大学城、深圳前海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等区域都采用了集中供冷方式,并已投入运行。广州大学城是我国最早实行集中供冷的区域之一,也是当时全球供冷量最大的区域供冷项目之一。
不过,并不是所有集中供冷项目都能顺利推进。
2014年,太原供冷项目由于道路改造与热源电厂的拆除,不得不面临暂停的厄运。早在2000年,太原市热力公司为提升供暖设备使用率,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改变了供暖设备过去“冬季运作夏季闲置”的状况,每年集中供冷时间为6月20日—8月20日。但在运行期间,太原实际的供冷面积不到5万平方米,而数据显示,太原市集中供冷能力已达100万平方米。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部分地区,由于公众认识不到位,造成集中供冷项目难推广,过低的使用率让制冷设备闲置,使得有些项目运行数年仅够维持成本。
集中供冷何时能从商业区走进千家万户,在住宅中大面积使用呢?事实上,在住宅中实现集中供冷,从技术层面上并不困难,主要看多少人愿意为此买单。
四川绵阳某能源科技公司负责人李敬表示,与冬季供热取暖的刚性需求不同,夏季供冷是生活条件改善的消费。“已经装修好的住户,很少有人愿意再额外交供冷费。除非像北方的暖气或地暖,预先安置好,住户才会为此买单。”李敬说。
供冷费是住宅用户最关心的话题。李敬说:“北方供暖期间很少会有人去关掉暖气,但集中供冷期间如果觉得气温不合适就可以随手关掉。付费时愿买单的人不多。”
不仅如此,李敬还表示,由于集中供冷对管道设备要求较高,住宅小区改造的成本并不低。
广东深圳某能源技术公司经理冯鲲表示,从技术层面来讲,只要有集中供热的地方都能实现集中供冷。不过在实操层面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一方面,输冷管道比供热管道在保温密封程度方面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居民家中现有的暖气片无法发挥散冷作用,要统一改装。
“制冷管道改装需要墙体穿洞等施工,重新铺设管线还会对居民家中现有装修状况造成破坏。这也是住户要考虑的。”冯鲲说。
此外,冯鲲也强调,集中供暖的管道可以铺得很长,而集中供冷的冷站辐射范围在5公里之内。由于使用规模无法扩大,有限的用户和使用率过低也会成为供冷企业运营上的掣肘。
尽管如此,多位受访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技术升级,运营成本降低,将会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