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傅洪宾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也是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所在。在技术赋能、融合传播的全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渠道及效果落地遭遇全新挑战,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传播生态中系统性革新典型人物报道策略,成为主流媒体的现实命题。近年来,湖州新闻传媒中心等市县主流媒体坚守“内容为王”,深入采访挖掘,创新叙事表达,塑造了一批彰显时代气息和精神魅力、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的鲜活典型。本文以其中若干报道的创作实践为例,探析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路径。
主流媒体开展典型人物报道的初衷和目的是彰显时代主题、传播正向能量、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过去,有些媒体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时,习惯以单一、模式化的宣传思路为主导,组织宣传色彩较浓,将典型人物塑造成“高大全”式的“超级英雄”,无法让受众产生认同,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全媒体时代,受众接收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价值评判体系的多元化,他们更愿意按照内心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心可产生共鸣的人物典型,接受那些有血有肉、有着丰富精神世界的身边典型。因此遴选和挖掘“典型”是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是深耕本土,将普通大众作为典型报道的主角。角色是人物报道的灵魂和基石,为了塑造受众喜欢的更加可亲、可信、可学的身边榜样,湖州市县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注重发挥地域优势,下沉视角,从小切口入手,扩大典型人物的选择范围和报道的广度,深入挖掘和宣传类型多元的本土典型,形成典型报道中“人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达到独特的传播效果。比如,近年来湖州市各级媒体推出的典型人物中,既有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安吉县溪龙乡农技站站长钱义荣,荣获中宣部和公安部颁发的最美基层民警称号、长兴县公安局虹星桥派出所民警沈云如等在各个行业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也有照顾残疾邻居近十年的“中国好邻居”、德清七旬老人戴祖华,28 年如一日看护罹患帕金森病的母亲、带着母亲一起出摊卖烧饼的“德清孝子”曹加齐等从普通群众中挖掘提炼的凡人善举,还有疫情期间为缓解医疗资源紧缺、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重回最前线的“超龄医生”、湖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原主任施柏年等。这些人物事迹一经推出,得到较好的社会反响和受众认可。以这些典型为代表的“最美”人物和“最美”现象,有效实现通过新闻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湖州市打造新时代精神富有市域样板的生动实践。
二是精准定位,深挖人物典型的时代特征。媒体塑造的典型人物必定是行业的标兵,时代的榜样。这就要求媒体既要将典型人物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审视人物背后丰富的时代内涵,又不能脱离人物现实中的身份定位,找准人物的“精神坐标”,挖掘人物的精神特质,这样才能让典型人物既见性格风骨,更见家国情怀,让典型人物报道彰显力透纸背的“大格局”。如安吉县融媒体中心推出专题报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钱义荣》,钱义荣是一位普通的农技站站长,自农校毕业后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0 多年,报道重点挖掘了他以下三个方面的事迹:一是以一片赤诚带领安吉县溪龙乡百姓种植白茶走上致富路,推动安吉白茶产业打响“金字招牌”;二是用一颗匠心不断攻克白茶种植的技术难关,推进白茶的高产高值和生态茶园建设;三是2018 年开始为了兑现捐赠贫困地区1500 万株茶苗“不种活、不放手”的承诺,3 年多时间先后38 次赴湖南古丈县、四川青川县和贵州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等三省五县捐赠地的65 个村义务蹲点,帮扶指导,手把手教技术、带徒弟,累计行程10 万余公里,足迹踏遍每一片受捐茶园,从中展现了他对待事业热情似火、对待名利淡泊如水,始终践行农技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勇于奋斗、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同时,钱义荣的感人事迹还契合我们国家脱贫攻坚的大时代背景,主题又得到升华,使这一典型的时代特征更鲜明、更生动。这一典型推出后,得到大众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钱义荣本人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浙江骄傲年度人物等称号,该报道也荣获2022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
全媒体时代,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要想让受众通过阅读和观看报道,对所报道主人公产生崇敬之情,并非易事。媒体只有深入一线,贴近典型,多侧面、全方位挖掘人物特点和感人事迹,塑造出真实可信、“血肉”丰满、能引起受众共鸣的人物形象,才能让受众动心动情。
一是从人物本身及周边的人和事中寻找切入口,捕捉真实生动的细节。互联网时代,“脚底板下出新闻”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来到受访人物身边,贴近人物本身和其周边的人与事,真正触摸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捕捉到不易发现的细节,写出最具有体验感的报道。如在采制《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钱义荣》报道时,安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做了非常扎实的采访,在采访钱义荣本人时,从他的手机中看到了有7000 多人的通讯录,占了他所服务的安吉县溪龙乡共9000多人的近78%,且这份通讯录上,记录的不仅是7000 多人的电话号码,还详细记录了每一位农户的家庭住址,以及碰到过的农业问题和应对方法。这个独一无二的细节,瞬间让钱义荣全身心投入科技惠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形象“立”起来了。记者还着力做好对钱义荣的同事、当地受助村民和四川省青川县等受捐地区茶农及相关负责人的采访,如采访溪龙乡黄杜村村民薛勇时,他感激地说:“茶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精都是他一手管过来的,有几家人家已经第三代人上来了,他都在管,所有的老百姓只要有求必应。”村民朴实的话语,让33年的“老乡镇”扎根山区,热心帮助茶农脱贫致富的形象更加真实、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二是从海量信源中选取感人的素材细节,凝练人物鲜明特征。细节是讲好故事的关键,有效细节能让报道的人物“活”起来,但抓细节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是抓得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记者在采访时获得的材料难免会多而杂,需要记者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从众多的素材中寻找人物最闪光、最有代表性的新闻点,选择那些凸显人物个性、体现人情味、能够深化报道主题的细节,才能让典型人物报道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如湖州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人物专题《户籍民警沈云如》,沈云如是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多年来他为辖区33名无户籍人员成功办理落户手续,踏遍千山万水,行程10万多公里,只为群众“有身份的生活”。记者经过多次对沈云如的跟踪采访,掌握了大量的一手素材,在最后制作阶段,记者找准“新闻眼”,从素材中选取了第一个办理的无户籍人员、离开儿女的安徽大姐、贵州船娘、古稀流浪汉等4 个案例,展现了不同境遇下无户籍人员群体的艰难和绝望,从中挖掘提炼出沈云如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全心全意为辖区群众服务,面对繁琐棘手的“无户籍人员”工作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的鲜明特征。这个典型一经推出便引发了社会和民众的广泛赞誉,不仅沈云如个人荣获上级颁发的多项荣誉,该篇报道也荣获2020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采访突破,精心写作,对于典型人物报道,两者缺一不可。前者逼近事实,探求真相,后者还原事实,传播真相。全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应深刻理解和把握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创新新闻叙事方式,聚合融媒体元素,通过故事化表达,提升人物传播中的细节感、故事性和逼真感,才能让典型立得起来、传得出去。
一是以矛盾冲突呈现故事的曲折,让人物形象更具张力。文似看山不喜平。小说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其中有人物和事件的矛盾冲突,扣人心弦,让读者欲罢不能。写文学作品如此,写新闻报道也是如此。记者不仅要把人物事迹写清楚,更要注意在报道中体现人物成长以及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这样可以让人物凸显个性,报道更具张力、更有看头。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钱义荣》的报道中,钱义荣为了帮助村民种茶致富,于1999年,领着村民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白茶,没想到第二年就出了大问题,茶苗种下后的第二年夏天,大多数种植户茶园的茶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红褐色,像火烧了一般。农户们急了,他们不停地给乡里打电话。钱义荣办公室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有人甚至在电话里直接骂起了钱义荣,说他瞎起哄没本事。为了找出发病原因,钱义荣白天黑夜扎在茶园里;找出病因后,为了对症用药,又拿自家茶园分片区进行用药试验,及时消除了一场大面积茶叶病灾,避免了茶农们的损失。报道中呈现钱义荣曾经与村民之间的这一矛盾和冲突,以及在矛盾碰撞中钱义荣的坚定选择,让钱义荣在助农扶贫路上的不易与不平凡之处更加凸显,也彰显了钱义荣“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性光辉,比平铺直叙的传记式描写更具深度和力度。
二是以同期声还原故事情节,让人物更加真实可感。穆青说过,语言是文章的血肉,也是人物个性和精神充分流露的渠道。通过对典型人物或他人的原生语言、行为进行客观呈现和描述,能使典型人物更具真实的魅力和朴素的感召力。如湖州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人物专题《户籍民警沈云如》,全文5600 多字,同期声占到三分之二。其中沈云如调查走访无户籍人员基本情况的一段同期声是这样的:“这5 个多月当中实际上走了很多冤枉路。他们家里跑了我估计最少有30 趟。我现在去,他家的狗都认识我了,因为去了以后他家狗摇尾巴,以前开始去的时候盯着我叫。”这一段原汁原味、朴实无华的同期声,生动再现了沈云如为了解决群众的户籍问题“认死理”、“不放弃”、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敬业奉献精神,提升了传播中的现场感、画面感和共情效应。
三是以生活化场景讲“活”故事,让人物更具感染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上可以运用生活化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让故事更加鲜活生动,让人物如在眼前、栩栩如生。如德清县新闻中心推出的《“中国好邻居”德清七旬老人照顾残疾邻居近10 年,诠释“远亲不如近邻”真谛》,讲述的是德清县新安镇百富兜村74 岁村民戴祖华,近十年如一日,照顾因先天性下半身瘫痪丧失劳动力、又因母亲去世失去唯一生活依靠的邻居沈玉根的感人事迹。报道选取并呈现了清晨戴祖华喊沈玉根起床,沈玉根用手拉着床上的吊环、在戴祖华的帮助下从床上坐到轮椅上、由戴祖华推着去晒太阳,戴祖华在沈玉根家的厨房里忙碌、照料沈玉根日常起居等充满温情的生活场景,上述场景后加了一句注释:“充满温情的一幕幕,十年来每天都会在这间屋子里上演。”生动的场景和短短的注释,让戴祖华热心助人、充满大爱的形象瞬间饱满鲜活,给受众以感同身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