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食物观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育人路径研究

2023-08-13 18:24李清光张俊贤张莘嘉王媛润
现代食品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劳动食物育人

◎ 李清光,张俊贤,张莘嘉,王媛润

(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2.江苏省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 南京 211168)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指出我国的劳动教育要根据教育目标,分析不同教育类型、学段的学生特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特色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1]。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双高”建设的实施,专业群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主体,部分“双高”院校通过以群建院的形式推动“双高”建设的力度和管理水平。 “双高”专业群(学院)的建立,推动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以专业群为单位,结合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具有专业群特色的劳动教育,成为“双高”建设中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立足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树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是新发展阶段在食物安全领域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大食物观旨在完善日趋多样化的食物供给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努力推动全体人民朝向共同富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2]。我国传统的劳动教育一致强调“耕读传家”,在劳作中产生了《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及《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等流传至今的经典诗词。本文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双高”专业群为例,调查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分析专业群内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基于大食物观的育人理念和工作要求,探索专业群劳动教育的育人路径。

1 高职院校专业劳动教育的现状调查

1.1 问卷收集与样本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法,要按照统一指导语向学生解释调查的内容和目的,讲解问卷填写的方法,学生充分理解调查目的后,扫描调研二维码完成问卷,调查的过程为匿名方式[3]。共填写问卷220 份,剔除明显填写错误的问卷4 份,回收有效问卷216 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8.2%。在本研究中,调查的216 名高职学生中,男生47 名(21.8%),女生169 名(78.2%);大一71 名(32.9%),大二66 名(30.6%),大三79名(36.6);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3 的61 名(28.2%),排在1/3~2/3 的112 名(51.9%),排名在后1/3 的43名(19.9%);独生子女75 名(34.7%),非独生子女141 名(65.3%);来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22 名(10.2%),地级城市的27 名(12.5%),县级市或县城的66 名(30.5%),乡镇的44 名(20.4%),农村的57 名(26.4%);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28 名(13.0%),初中的107名(49.5%),高中的50名(23.1%),大专及以上的31 名(14.4%)。

1.2 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认知、态度和行为

1.2.1 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认知情况

劳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提升,并不仅仅是德育、技术教育等。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劳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的有116 名(53.7%),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一部分的有71 名(32.9%),认为劳动教育是技术教育的有20 名(9.3%),认为是体力锻炼教育的有9 名(4.2%)。

1.2.2 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态度情况

认为高职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非常有必要的学生有66 名(30.6%),认为有必要的有91 名(42.1%),认为必要性一般的有47 名(21.8%),认为没必要的有7 名(3.2%),认为完全没必要的有5 名(2.3%);愿意接受劳动教育、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的有143 名(66.2%);认为大学生在劳动素质和劳动价值观方面出现偏差,例如,轻视体力劳动者、劳动功利化的有138 名(63.9%);认为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差,好逸恶劳、铺张浪费、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有129 名(59.7%);认为大学生缺乏坚毅不拔的劳动精神和踏实肯干的劳动品质的有121 名(56.0%)。

1.2.3 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行为情况

参加过生产劳动教育的有136 名(63.0%),参加过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有141 名(65.3%),参加过服务性劳动教育的有83 名(38.4%),参加过校内外实践类劳动教育的有88 名(40.7%);从未参加过任何劳动教育的有12 名(5.6%), 希望参加生产性劳动教育的有136 名(63.0%),希望参加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有102 名(47.2%),希望参加服务性劳动教育的有113 名(52.3%),希望参加校内外实践类劳动教育的有105 名(48.6%);认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数量少的有128 名(59.3%),认为劳动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的有125 名(57.9%),认为劳动实践场所和设施缺乏的有130 名(60.2%),认为高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脱节的有129 名(56.7%)。

1.3 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效果分析

从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来看,半数以上的同学能够对劳动教育的目的有明确认知,这也反映出在现阶段劳动教育在德育方面开展了较多的工作,让学生认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愿意接受劳动教育,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也有学生认为目前的劳动教育未改变轻视体力劳动者、好逸恶劳、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缺乏劳动精神的培养。学生普遍认为劳动教育内容枯燥乏味、高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脱节,希望参加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校内外实践类劳动。

究其原因,大一学生劳动教育多由教务处统一设定课程标准,以班级为组织单位,采用校园卫生维护、田间农作物种植为代表的耕作类生活劳动为主,任课老师为班主任;大二学生劳动教育是各高职院校探索的重要环节,基本由二级学院负责组织实施,结合学院或者专业的特色开展劳动教育,任课老师为专任教师,多与专业实训教学相结合,缺乏整体设计。

2 基于大食物观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2.1 基于大食物观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培养正确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技能水平的重要意义[4],这与大食物观所倡导的珍惜食物、勤俭节约、开拓创新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大食物观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确保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均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学院专业群内专业包括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等专业,营养学基础是大一期间群内专业平台共享课程,大二学生均具备食品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开展基于大食物观的劳动教育。

2.2 基于大食物观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

2.2.1 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

在大食物观的时代背景下,从单一的教室走向更广大的企业、社区及家庭开展劳动教育的合作与补充,显得更加重要。劳动教育的成效是多个主体共同促进的结果,促进与高职学生密切相关的学校、企业、社区及家庭4 个主体协调一致,将对我国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首先,在劳动教育师资人员构成方面,聘请在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作为劳动教育的师资,与校内的师资队伍共同研讨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外聘的企业师资贴近生产实际,对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遇到及产生的疑问能给出更接地气的见解和看法,有助于学生通过新的视角观察、理解并解决问题。其次,在劳动基地建设方面,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采用校内、企业、社区、家庭多场景的方式进行,劳动基地包括校内种植农场、企业生产实训基地、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家庭生活实践基地等。校内农场可实现班级集体耕种,企业生产实训可实现初级农产品的加工,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可实现食品安全、食品营养服务,家庭生活实践基地可实现合理膳食的家庭实际运用。多场景的劳动基地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获得成长,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最后,在劳动教育培养对象方面,结合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建设,可以邀请中学生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让高职学生带动中小学生共同劳动[5],高职学生既是劳动教育的受教育对象,也是劳动教育的传播者,可增强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自豪感。

2.2.2 开展校内外融合的实践课程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情况的调研,学生普遍希望参加校内外实践类劳动,基于大食物观育人理念的工作要求,本文对劳动教育进行了项目化设计。主要包括传统美德、劳动技能和志愿服务3 个模块,模块的主题活动和教学目的见表1。传统美德模块,主要通过耕读传家、勤俭节约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认识体力劳动的重要性,尊重劳动、珍惜食物;劳动技能模块,旨在从种植、加工、研发、市场调研等多个环节,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体会大食物观中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观念;志愿服务模块,主要通过在社区和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于劳动价值的理解,主要活动包括强调家庭食品烹饪中的“生熟分开”,食物加工中必要的杀菌环节以及合理的食物搭配,保障均衡的营养素摄入。

2.2.3 建立多主体联动的长效评价

采用由学校、企业、社区和家庭多主体联动的长效评价,实行质量考核与数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劳动思想认知、劳动技能提升、志愿服务效果等内容,对劳动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劳动教育中的短板,促进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大食物观以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为出发点,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大食物观引领下的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高职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社区和家庭对学生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可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持续改进劳动教育的课程方案,促进劳动教育育人成效的提升。

3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深入实施,以专业群为教学单位,发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求、具有明显成效的劳动教育,成为“双高”建设中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树立的大食物观是新发展阶段在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思想,也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大食物观所倡导的育人理念与我国传统的劳动教育精神紧密相关。在大食物观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劳动教育精神,探索了基于大食物观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育人路径。尽管在教育主体、课程建设和评价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和提升之处,专业群将基于大食物观建立食育基地,将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和中小学职业技能体验进一步深入融合,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食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