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饶
[摘 要]本文主要对陕西民俗进行分析,了解自然环境对陕西民俗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对陕西民俗所产生的作用。传统民俗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的统一体,如陕西著名的窑洞以及多种民居形式,都涵盖着充分的人文意识以及物质基础。但其自然地理环境对陕西民俗的影响力要结合空间以及客观条件进行分析,从民风、饮食、服饰、民居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多方面、综合性判断。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陕西;民俗研究;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K89文献标志码:A
陕西民俗起源于社会群体,能够满足社会群体的某种需求,在时代中不断演变而成。陕西民俗丰富多彩,能够不断自我提升。我国学术界将民俗定义为某一个地方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的集成。因此,陕西民俗要明确在未来传承过程中其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的影响力。我国以往的学术届单纯注重“民俗以何种形式传播”,如结合互联网发展形势以及开展新型宣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所产生的影响,使研究方向过于笼统。本文旨在从更全面的角度出发,探析陕西民俗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直接关联,为后续陕西民俗的发展与保护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1 陕西民俗文化分析
陕西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省会是西安市;东临山西、河南,西连甘肃,南接四川、重庆,北濒内蒙古;总面积约为20.6万平方公里。陕西地形地貌丰富多样,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陕北黄土高原、中部关中平原以及陕南秦巴山地。三个区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同省内的密接来往使陕西民俗更具丰富、独特、交织、多元的特点。例如,方言、秦腔、剪纸、泥塑、腰鼓、民歌、皮影、社火、面花、刺绣都是陕西当地的特有民俗。
方言是陕西在发展过程中受历史、政治等综合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独特语言种类。陕西方言大致分为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种,每种方言的语调均不相同。关中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流众多,适合农业发展,这为古代王朝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同时,关中位于我国地理中心,便于控制全国各地,有利于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统一。关中南北有山脉环绕,如秦岭具有良好的地形防御优势,有利于保护城市安全,避免外来侵略。所以我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这使得关中话曾是汉、唐等朝代的官方语言,由此可见陕西方言的影响力。由于开阔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统一的行政单位,陕北话语调与关中话相互影响,语调相似。陕南由于山地地形,与关中沟通不便,安康、汉中及商洛的部分地区受南方语系影响较大。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截至目前,秦腔依然活跃于戏曲界。秦腔几经演变,成熟于明代,被称之为“乱弹”,以宝鸡西府秦腔最为著名。
剪纸则是陕西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所衍生的特有文化。剪纸可以将各种颜色的纸张勾勒好线条,随后对着进行剪刻,是精美的民间手工艺术。剪纸精美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婚嫁以及迎神、赶庙会等活动的繁华度。剪纸的题材包含但不限于“百鸟朝凤”“老鼠嫁女”“二龙戏珠”等。
泥塑是陕西民俗广为流传的一种民俗工艺,其使用特制的黏泥土制成。在陕西当地被称之为“泥玩儿”,发祥于宝鸡市凤翔县。迄今为止,陕西泥塑已有170多个品种,种类涵盖较多。不仅包含人像泥塑,也包含动物泥塑,如兔子、狮子等。
腰鼓是陕北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影响力较大。在当地重大节日演出、庙会中,腰鼓的出现概率极高。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民歌种类丰富多样,有地域特征以及艺术特点,分为陕北民歌、陕南民歌以及关中民歌,包含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等。其中,陕北民歌信天游特色鲜明,流传度最广。《郎在对门唱山歌》《南山竹子》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皮影戏起源于汉代,鼎盛于唐代。陕西皮影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皮影戏搭配对应唱腔,其种类高达数十种。皮影戏的题材包含但不限于“古城会”“哪吒闹海”“游西湖”等。
社火是陕西民间特有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社火包含高跷、竹马、舞狮、舞龙等,是陕西民俗文化的精髓。宝鸡被称为“中国社火之乡”,足以见得发展功力以及影响力。
面花属于可食用性面塑技术,面花的种类、特点随着婚丧嫁娶的不同而改变,起源于汉族民间祭祀活动。在唐代、宋代,面花工艺到达顶峰。面花工艺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精美无比[1]。
刺绣起源于陕西农村,刺绣的内容涵盖较多,如花纹、动物、植物、人物等。这些刺绣风格淳朴且色彩艳丽,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陕西民间刺绣的历史记录可追溯至周秦时期,在诗经中就已有对陕西刺绣的记载。陕西刺绣随时代流传,到如今依然经久不衰。陕西民间刺绣主要运用在袜底、箱包、荷包等物品上,这些绣品成为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受到消费者的强烈喜爱[2]。
2 陕西民俗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2.1 民风适应性变化
陕西民俗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其自身已产生适应性变化。通过文献收集分析,主要了解到陕北民风呈现豪放、粗犷的特征。陕西人喜爱的民间曲艺曲风自由奔放,有明显的粗犷气势。
陕西人饮食以小麦、土豆为主。关中平原因其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的自然地理环境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气候宜居,粮食产量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陕西人相对于物质需求更倾向于“满足基础”。因此,陕西人也不喜铺张浪费,当地有着节俭的良好习俗。
2.2 服饰适应性变化
陕西人服饰颜色倾向于白色,白羊皮袄、白羊肚子手巾是其顯著的着衣特征。白羊肚子手巾是将白色的手帕将头发围一圈,随后打结[3]。
2.3 饮食适应性变化
陕西人的饮食风格为“少事烹饪”。例如,陕西人最明显的饮食特征便是“大杂烩”。将肉、菜、粉条、豆腐等对应的原材料通过蒸、煮、炒等方式进行融合,做成大杂菜,吃起来美味便捷且营养丰富。陕北人常见的主食为洋芋(即土豆)和小米,洋芋有较多吃法,如将洋芋做成丝或拌面蒸食、与其他蔬菜炒食,还可单独蒸熟食用;小米则是用来焖蒸米饭以及其他粮食混合,搭配做成“二米饭”。陕西人的主食近年来受其他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也吸收了新型的食材,如受东北地区影响,陕西人喜食酸菜。每年冬季,陕西当地家家户户都会腌制酸菜,一来能够应对陕西当地自然环境冬季蔬菜较少的问题,二来能够利用酸菜的独特风味以及营养物质满足冬日蔬菜摄取
需求[4]。
2.4 居所适应性变化
陕西民居受环境影响,其出现的适应性变化为半山而居。以往陕西人在考虑住房选址时,均选择于半山腰。因此,陕西当地半山腰零乱分散部分村落。村落在延续过程中,受当地水资源影响,村庄规模较小,住户分散。受其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陕西民居以窑洞为主。陕西窑洞修建依山靠崖,与周围环境能够融为一体。典型的窑洞长约7米、宽约3.3米、高约3.3米。窑洞内部使用石板砌成空心土炕,土炕为了节约能源还与锅灶相连,在做饭的同时能够通过特制的火道将热量输送至土炕内,不仅能保障土炕取暖所需,还可节约能源。多余的烟顺窑顶烟囱排放,窑洞建造科学,内部构造合理。窑洞种类较多,按照陕西当地的特征以及建筑方式不同,窑洞的数量、种类各具特色,极具研究价值[5]。
3 基于自然地理环境对陕西民俗的影响分析
3.1 民风影响分析
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谈要隔沟谷,距离较远。基于这种特殊的交流形式,我国学者曾进行研究,得知陕北以往经济以放牧为主,而牧区间隔较远,因此陕北人之间的交流相隔沟谷,需要“喊”。长期生活在此种地理环境中,陕北人的讲话方式便会产生根源性变化,形成说话声音洪亮、豪放直爽的性格。此外,陕北当地气候较为干燥。据史料记载,陕北以往水土流失严重,且呈现几年干旱。在这种严苛的自然环境下,陕北人民形成了吃苦耐劳的淳朴作风,且对于多余食物,陕北人民更倾向于晒干保存或将其制成咸菜等利于保存的种类,以便在食物匮乏时食用。
3.2 服饰影响分析
陕西当地地理环境对陕西人服饰的影响也较为深远。陕西服饰以白为主,如白羊皮袄、白头巾,这种习俗与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特殊的气候有关。陕西地区经济主要支柱为放牧,白山羊是当地的畜牧品种。白山羊不仅为陕西人民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效益以及食物来源,白山羊的羊皮也成了当地服饰的特征之一。陕西地区冬季极为寒冷,白羊皮保暖效果极佳。利用白羊皮作为原料制成的羊皮大袄能够使当地居民在放牧过程中不畏严寒。陕西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因此长期生活在此种自然环境中,陕西人民的头部较容易受寒。受此影响最为严重的人群为老人以及妇女,尤其是产后妇女。通过在头部包裹头巾,能够为头部提供必要的保暖。在白天劳作时,还可抵挡阳光对头部的灼晒。头巾还可用于擦汗,减缓酷热,提升劳作时的舒适度。陕西地区风沙较大,头巾还可以阻挡灰尘,保障头部的干净、卫生[6]。
3.3 饮食影响分析
地理环境对陕西人民的饮食影响较为深远,在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陕南地区,人们的饮食风格会倾向于“精细化”,如鸡蛋皮子炒腊肉、紫阳蒸盆子等。菜系品种丰富,且做法较为复杂。而陕北当地气候干旱,对应物产较少,饮食风格以“炖土豆杂烩”为主。在获得足够的菜或肉时,如何烹制以最快解决饮食需求,成为陕北人民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在此种背景下,土豆以制作快速、美味、营养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黄土土质疏松,适合土豆生长,且土豆抗旱能力较强,即便陕北当地降雨量较少或干旱,土豆产量依然稳定。土豆以往的烹饪方法过于单调,很容易降低当地人民的饮食积极性。通过杂烩烹饪方法,土豆吸收其他蔬菜或肉汁的风味,成为陕北人最喜爱的主食之一。
3.4 住所影响分析
陕西地理环境多样,住房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关中平原建筑风格简单,以平房为主,追求通风实用。陕南地区多为山地建筑,注重防护排水。陕北地理环境使当地居民以“穴居”为主。黄土地壤植被稀缺,缺乏高大乔木。因此,当地的房屋缺乏必要的木材。百姓为了保障住房的舒适性以及坚固度,被迫寻找其他材料。陕北居民与黄土接触,发现黄土高原的土层厚实,且土壤透水性较差,使用黄土进行挖掘居住,具备“冬暖夏凉”的优势。因此,穴居通过演变发展成了窑洞。窑洞与其他居住形式相比无需任何木材,只使用土源即可建设完毕,成为独具特色的居住形式,且兼具环保性、可循环性[7]。窑洞远离市区,人们可根据自身的放牧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窑洞,还可在窑洞附近种植蔬果,满足陕北居民自身生活和精神需求,且建造简单、便捷,是陕北当地理想的居住场景。
4 结语
陕西独具人文特性,受到我国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在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作用下,陕西的特殊民俗文化也被其他地区借鉴吸收。本文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了分析,了解到陕西的文化遗产包含方言、秦腔、剪纸、泥塑、腰鼓、民歌、皮影、社火、面花、刺绣。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主要包含民风适应性变化、服饰适应性变化、饮食适应性变化以及居所适应性变化。而自然环境对陕西民俗的影响则包含民风影响、服饰影响、饮食影响以及住所影响。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民俗,而民俗又受地理环境限制,使得即便同一民族,因居住环境不同民俗亦有明显差异,成为我国民俗民风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帆,赵纲. 新媒体视阈下陕西民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3,25(1):51-56.
[2]余蓉茜,余岁兴. 陕西传统民俗文化传播SIVA的创新路径分析[J]. 今传媒,2023(2):110-113.
[3]杨甲慧. 文化视域下陕西省全民健身发展历程、现状及对策[J]. 當代体育科技,2023,13(7):138-141.
[4]徐红蕾,王林焕. 关中社火脸谱艺术的数字化设计与传播[J]. 丝网印刷,2023(2):90-92.
[5]畅祎扬. 地域文化在西安地铁站域的传播效果[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1):后插25-后插26.
[6]郑晓军. 地方立法助力凤香型白酒高质量发展——《宝鸡市凤香型白酒历史文化和产区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纪实[J]. 法治与社会,2023(2):28-29.
[7]王东. 深化农文旅融合开拓乡村共富之路[J]. 农村工作通讯,2023(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