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的味道

2023-08-12 10:43东方丁一
杂文选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匠人匠心工匠

东方丁一

你如果不给点儿“意思”,那就没“意思”了,到时就别怪我不好“意思”。都说搞文字的人就是文匠,能弄明白上面这几个“意思”的人,大约也可稱得上匠人。

“苦拟修文卷,重擎献匠人”,翻开历史,匠心可见,但匠味杂陈。

匠,自古有之。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就发明了木工工具,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他们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我们的祖先前前后后建造了一千多年的莫高窟,是多少代无名工匠,用自己的技巧与体温焐热了菩萨的慈悲,他们从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

但从明清开始,匠,慢慢有点儿变味了。那时候,富人的家中,一把椅子的靠背,几乎就是一个雕刻的宇宙,一块搓衣板大小的浮雕,要花费三位工匠一年的时间来完成。明清时期的扬州集中了最土豪的盐商群体,他们爱家具,也爱美食。淮扬菜的精细体现在刀功、火候上,有些菜的造型,差不多是在耍杂技了。

明清时期,大量人力资本或者说工匠才华被与技术创新无关的东西浪费掉了。当时,中国人口过剩且过度投入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技术创新停滞。头发丝上刻字,米粒上作画,先辈在这方面发挥了极致的创意与匠心。可惜的是,这种匠人匠心匠品,并没有给当时的帝国带来多少现代化,却让国人在自娱自乐、自拉自唱、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中走向了末日。

痛定思痛,后人引进了工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数字化及流水线,与之相匹配,“匠”的口味也变了,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变成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连煮个鸡蛋,也要手握钟表,计算几分几秒,在一毫不差、一丝不苟的同时,少了个性,没了特色。同一个模式,同一个造型,匠无可匠,匠味乏陈。

现如今,匠味好像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似乎走向了“无所谓”的一端。饮食最能代表生活的心态,但在市场挤压下的年轻人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更多的是点外卖,边干活边吃饭,半卧沙发半温饱,饮食成为一种机械的运动与程序,没有了美味的享受。而送饭菜的店与人,也是怎么快就怎么来,有油有盐就行,早送早到就有好评。

在有些人眼里,快餐文化占了上风,一心一意,不吃香了,一世一事,招人笑了。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倒成了追逐的时尚。“大师满街跑,工匠无处找”,没有工匠,哪来精品?年轻人被“快,再快”所引导,追求的是效率、速度与终点,缺失的则是专注、坚守与谦恭。没有传统的人生是危险的,没有“匠”的世界是肤浅的,既不深刻,也不丰富,更不永恒。日本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百年老店,至今,匠人们上演了一段段繁华落尽依然坚守到老的动人故事。在他们的眼里,工匠精神是一门手艺,是一种品质,是一份执着,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企业的根与魂。“用你灵魂的气息,充满你所制造的物品”这是纪伯伦心中的“匠”。匠味深处,香醇无比!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其实就是修行修德修身,就是回归,回归源,回归美,回归道。匠之味,不仅仅体现在器物层面,更在于走心。在过度精雕的时代,多一点自由自在的创新;在人心躁动的时候,多一点精益求精的细作,不为浮华所惑,不为功利裹挟,免于职业性懈怠与冷漠,经得起时间的雕琢与淘洗,这才是匠的骨气与质地。

向着十全十美处精雕细琢的过程本身,就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工匠精神正是对文化乡愁的回归,这是一种信仰,稀缺而可贵。

【原载《青年博览》】

插图 / 工匠精神 / 耿方娜

猜你喜欢
匠人匠心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三生 致敬匠心
致敬匠心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青年匠人
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
汽车匠人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