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桥
摘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来看,刘少奇所著《论共产黨员的修养》一文,既是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的理论概括,又是巩固党的建设的实践探索。《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不仅注重从理论层面阐释共产党员修养的意义、内容和原则,而且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共产党员修养和锻炼。《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蕴含着丰富的实践观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凸显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是一个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品质的过程。从实践维度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对其蕴含的实践观内涵进行诠释,对其中蕴含的实践目的、实践功能、实践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从实践维度探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的阅读方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进路。
关键词: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实践视角;读原著;悟原理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3)04-0026-07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呈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理,对共产党员修养实践锻炼来说,这无疑是一篇具有重要实践参考价值的文献。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实践”一词被反复使用,直接提到“实践”一词的地方多达45处。从此文标题中“修”“养”的字意来看,《说文解字》上说:“修者,饰也。”“养者,供养也。”就共产党员的修养来说,“修”主要说的是学习、追求、完善的意思;“养”主要说的是滋养身心、培养品质的意思。所谓“修养”,主要指的是通过不断学习调整,以使身心、言行达到完善的境界。由此可知,修养更强调的是去参与实践、付诸行动,注重落实、注重真做真行。从实践维度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诠释蕴含其中的实践目的、实践要求、实践原则、实践标准、实践类型和实践路径。对明晰实践目的、体现实践规律、发挥实践功能、遵循实践原则、探寻实践方式等方面的内涵进行阅读诠释,以期探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的阅读方法、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诠释进路,进一步总结阅读经典著作的思路和方法,体悟经典著作中蕴含的道理,并探寻把其中道理运用到观察、分析和解决人生实际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中的方法和路径。
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实践内涵和实践性特征
相对于思想认知、理论认识的客观性、深刻性、系统性、抽象性等特征而言,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思想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客观实在性等特征。仅就共产党员的修养而言,人们对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理论的思想认识是抽象的、隐藏的、内在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把共产党员修养要求落实到行动的实践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具体的、直观的、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上。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在阐释革命者从幼稚走向成熟、老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需要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锻炼和自我修养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共产党员在改造自己、改造社会和改造世界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实践,只有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才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敌人,认识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才能够发现自己原有思想、习惯的错误之处并在实践中加以改正。简而言之,离开实践,共产党员的修养难以体现,不在实践中去进行修养和锻炼,共产党员难以取得进步和实现发展。
(一)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离不开实践
对共产党员来说,要特别重视积极投入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修养自己。“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以强烈的使命感,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跟上时代要求,跟上实践要求,跟上人民要求。”[1]12-13时代在不断变化,实践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时代的人民的要求同样在发生变化。共产党员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过程中,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本领,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中从容应对、勇挑重担、履职尽责、尽心尽力。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刘少奇首先强调人们需要积极主动投入到改造社会、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实践中。“共产党员是在不断同反革命的斗争中去改造社会,改造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2]99正因为人类有对生活、社会生产、社会关系、社会组织、思想意识等的需要,刘少奇开宗明义就强调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人们需要参与日常生活实践和社会生产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共产党员参与实践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得出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离不开实践的重要结论。
(二)实践性是共产党员修养的基本特征
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对于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这一基本问题,刘少奇从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层面给予明确回答,即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2]103在刘少奇看来,共产党员的修养既要在实践中进行,又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更要成为推动实践不断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全文提到的45处“实践”一词中,在回答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这一问题时,“实践”一词就出现24处,这充分说明了刘少奇对实践的关注和重视。之所以实践对于共产党员的修养如此重要,这与中国共产党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责任型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3]对于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这一重要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整体上决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于实践视角对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的分析来看,说明刘少奇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当时共产党员修养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对共产党员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在刘少奇看来,加强共产党员在实践中锻炼,提升服务实践的本领,是共产党员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动力来源,是重视共产党员修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刘少奇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一文中指出:“运用理论观察、解释、处理实际问题,这就是目的。”[4]49从这一论断可以看出,共产党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造社会的本领,进而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产党员在实践中进行锻炼,是共产党员思想能力得以提升、革命品质更加优良、政治上更加成熟、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更加纯粹的重要目的。刘少奇明确指出:“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2]101这里表达了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中正确对待实践的态度。因此,在实践中提升共产党员的品质和能力,对于保持共产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少奇客观分析了革命者改造自己和提高自己的真实需要,诠释了革命的实践类型、作用、功能,作为共产党员在革命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学习、改造自己和提高自己的重要依据,体现了对革命实践的态度。从党组织建设需要和共产党员自身修养实际出发,只有重视实践、参与实践、回归实践,才能确保共产党员修养的正确方向,达成共产党员修养、凝心聚力的目标。
二、基于实践构成要素视角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从实践构成要素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就是梳理并回答修养的主体是谁、修养的对象是什么、借助什么样的手段和工具进行修养等方面的问题。
(一)从实践主体视角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所谓实践主体,主要指的是从事生产、生活、处理社会关系和思想认识活动的人,主要表现为个人实践主体、集体实践主体、社会实践主体、人类实践主体。对于共产党员的修养实践活动而言,实践主体就是共产党员个人和党组织。共产党员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身份稍有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主要是革命者的身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是建设者的身份。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时期,共产党员都要坚持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和修养。在阐释共产党员修养实践的主体时,刘少奇明确指出是全体共产党员,既有参加革命不久的共产党员,又有参加革命实践较长的共产党员,都必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加强自身修养。另外,刘少奇在文中也清楚地看到,不同共产党员之间修养的差距,由于共产党员本身在生活样式、思想意识、社会出身、认识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对共产党员的修养就存在不同的态度、立场和认识。在从事实践活动和思想意识活动的过程中,在进度上、效果上肯定会有明显的差异,有的进步了,有的落后了,甚至有的产生动摇。面对共产党员修养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不同影响和不同结果,刘少奇在文中两次发出“这是什么原因”的深层追问。可见,刘少奇对于革命者本身或共产党员自身参与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度重视。
(二)从实践客体视角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仅就共产党员进行实践锻炼和修养活动而言,实践客体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规律、革命斗争的规律、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大致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思想客体等。共产党员参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获取生活生产所需的基本资料,认识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共产党员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处理社会关系;共产党员参与改造思想意识的实践活动,认识思想意识变化发展的规律,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发现自己在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用了较大篇幅阐释共产党员参与思想意识修养实践活动的内容,比如:怎样认识产生不同思想意识的根源,如何识别思想意识的正确与否,如何对待错误的思想意识等一系列问题。刘少奇在列举常见的错误思想意识时,以共产党员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关系为典型,诠释了常见的不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具体表现、错误思想意识的来源以及对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态度和方法等内容。透过刘少奇对党内错误思想意识系统而深刻的阐释,可见其善于面对现实、观察现实、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改造自己和提升自己的坚强意志、坚定决心和一贯做法。刘少奇一生积极投入改造世界、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经受住各种考验,练就过硬本领,彰显革命家品德高尚、品质优良、意志坚定的本色,至今依然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楷模。因此,共产党员在修养锻炼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践客体的内涵和规律,提升识别、纠正错误思想意识的能力水平,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
(三)从实践中介的视角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从共产党员修养实践活动过程来看,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互动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方法和程序才能得以完成,这就是共产党员修养实践的中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主要谈到了斗争的手段、工具和方法,具体包括:与自然界的斗争、社会阶级的斗争、革命斗争、自我思想意识、自我行为习惯的斗争等形式。共产党员在参与各种斗争实践过程中,注重实践主体和客体的良性互动,能够深化对改造实践的认知,强化改造实践的效果,增强改造实践的动力,即通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真知促实践。共产党员要从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来建立自己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建立自己的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根据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去检查自己一切的思想行动。”[2]167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刘少奇强调,要重视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互动,实际上是一种行动号召和实践动员,就当时的社会实际来说,旨在希望广大党员同志带领、带动更多中华儿女积极投入抗日战争的实践,参与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建设和发展、家庭和睦稳定、人民幸福美好的伟大实践。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对实践主体地位的肯定、对实践客体的尊重、对实践中介的关注,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和修养的价值追求,确保共产党员注重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正确方向。在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这一过程中,对主体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对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对参与革命实践和生产生活实践探寻更适合的方法路径,既是对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的实践表达,也是落实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学思用贯通的行动展示,更是对刘少奇同志实践光辉形象的实践宣示。
三.基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视角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基于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的视角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需要进一步明确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认识和实践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简单而言,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和把握什么是共產党员的修养、为什么要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怎样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基本问题,离不开实践。共产党员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锻炼和修养的实践经验和做法,对于认识共产党员的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人们全面认识共产党员修养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人们对共产党员自身修养认识的重视。随着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实践活动的开展,必然增加人们对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实践活动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积极投身实践活动,既是认识加强共产党员修养意义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的基本落脚点,如果不是为了在实践中改造自己、改造社会,共产党员修养从何出发、何以可能、何以实现。换句话说,离开实践谈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不着边际。因此,在面对诸如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的效果怎么样、方向是否正确、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实际、如何检验、标准是什么等系列问题时,只有回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才能辨别人们对共产党员修养的认识是否符合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变化的规律。
共产党员的修养实践能够深化人们对共产党员修养的基本认识,通过参与生产生活实践,可以帮助共产党员认识到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修养。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刘少奇对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和群众的革命实践二者关系进行深度分析,既看到共产党员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服务群众革命实践的需要。在刘少奇看来,尽管每个党员的觉悟程度、经验积累、岗位分工、工作职责、文化程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有进行自我修养的必要。只是每个党员进行修养的主要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有些党员需要结合工作岗位加强技术知识的修养,有些党员需要加强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有些党员需要加强纪律、无产阶级道德品质、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等等方面的修养。刘少奇还强调,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实践。“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和锻炼,而这种修养和锻炼的唯一目的又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2]109-110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仔细研究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可见,在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过程中,刘少奇特别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注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具体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积极投身人民群众实践的意志和决心。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既是学习型政党,也是实践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以及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特质。我们对党的领导、党的历史、党的建设等重要文献和经典著作的研究,除了注重理论研究外,还可以从实践的视角展开。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就是要把学到的、知道的,去做到,而且是必须做到。理论学习的重要目的,不是把理论变成“口头禅”,而是要把所学的理论和精神运用到生产生活、工作行动和自身修养的实践中去。“阅读效果研究是经典文献阅读史不可或缺的内容。”[5]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刘少奇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必须说到做到,生产生活实践、工作行动和自身修养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刘少奇一生“凡经过实践检验不符合实际的,他就勇于在工作中加以改正。”[1]11刘少奇在诠释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时,能将自我修养与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这是基于长期对共产党员修养实践的认识和总结后得出的结论。一方面,表明了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另一方面,强化了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事业发展的理论认识和使命担当。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在实践中学习,把学习用在实践中,实现学习与实践的互动,既要深化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修养的标准和方法等问题的认识,也要深化对共产党员修养重要性、必要性、原则、方式的认识。
(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仅就共产党员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和修养来看,对共产党员修养的认识状况会对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的实践活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如果对共产党员自我修养本身有比较清晰、全面、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的共产党员修养实践就容易取得成功,能够更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组织的形象。反之,如果对共产党员修养本身存在错误、模糊、歪曲、肤浅、片面、负面的认识,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的共产党员修养实践就会导致失败,误入歧途,就会有损党组织的形象,损毁共产党员个人的声誉。因此,要重视对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认识作用。
在共产党员进行锻炼和修养过程中,要有追求真理,勇于承认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决心和勇气,既要在顺境中加强自身修养,防止处于顺境时过于放纵、得意忘形;又要在逆境中加强自身修养,避免处于逆境时消极颓废、一蹶不振。既要经得起成功的检验,懂得成功时不忘乎所以;又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懂得在失败中不断反思。这主要涉及到共产党员如何认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困难挫折等问题,特别是在遭受挫折、困境时,要能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认真仔细反思问题出在哪里,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实践中及时修正错误,以待时机再出发。刘少奇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是在党的领导下,一切为了党,一切为了人民。”[4]51这一论述充分呈现出共产党员需要彻底解决认识方面的问题,字里行间,透露出刘少奇对于正确处理认识和实践关系的深刻认知,体现了刘少奇对共产党员自我修养认识规律和实践规律的深刻把握。因此,在共产党员自我修养过程中,既要看到成绩和进步之处,也要看到缺点和不足之处。
刘少奇既是拥有扎实理论功底的理论家,也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革命家,更是注重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刘少奇特别注重“对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把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用来指导实践发展。”[1]13-14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充分呈现了刘少奇革命斗争和自我修养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对共产党员修养的必要性、标准、方法、原则、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从实践维度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解读其中蕴含的共产党员修养的实践性特质,基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分析其中的实践内涵、实践原则、实践要求和实践路径。对于共产党员修养活动来说,一方面,可以避免共产党员修养活动陷入只学原文、忽视参与实践的境地,只学不做,说起来头头是道,就是不去做或做不出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共产党员修养活动陷入盲目实践、忽视理论学习的境地,把思想理论抛诸脑后,盲目行动。从实践维度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除了从实践性特质、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来把握外,还可以从实践的功能、方式、评价等方面来把握,以期更为全面呈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的实践内涵,以期把原著原文的学习落實落细,从前人的实践经验中获取源源不断的修养动力,在进行锻炼和修养中得到正确指引,少走弯路。从实践维度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是对革命文化经典著作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需要拓宽的领域,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对革命文化经典著作理论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革命文化经典著作研究的空间范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陈金龙.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机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1):14-20.
[4]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陈金龙,崔俊申.经典文献阅读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域[J].现代哲学, 2021(3):50-56.
责任编辑:叶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