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蕾 楼雅洁 林日阳
“提壶揭盖”法是由著名医家朱丹溪用催吐法治疗癃闭而首创。《中医大辞典》认为,“提壶揭盖”法是通过宣肺或升提以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即小便不利重在宣肺,病在下而取之上,立足于全身气机的调节。本文基于“提壶揭盖”法针药联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一则,现介绍如下:
患者,女,43 岁,2021 年2 月10 日初诊,有尿频尿急病史3 月余。2019 年12 月患者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治疗,出院后反复感冒,并伴有尿频、尿急、尿不尽、夜尿增多,遂于当地医院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诊断为“症状性无菌尿”,曾予中药补肾固涩、健脾升清,但效果不佳。刻下: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咳嗽咽痒,素体畏寒畏风,面色恍白,少气懒言,纳呆,食后腹胀,大便溏;舌淡苔白润,脉细略涩。中医诊断:劳淋;辨证:风邪犯肺,水湿不利;治法:疏风宣肺,健脾利湿。中药处方:桔梗10 g,甘草10 g,蝉蜕6 g,杏仁(敲碎)12 g,防风6 g,桂枝12 g,生姜9 g,党参9 g,茯苓12 g,泽泻6 g,7 剂,日1 剂,水煎,早晚温服。同时给予针灸治疗1 次,患者俯卧位,取穴:八髎穴、大椎、肺俞(双)、脾俞(双)、阴陵泉(双)、足三里(双)、列缺(双)。操作: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 毫针,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分钟。2 月17 日二诊:药中病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明显好转,咳嗽消失,仍有咽痒咽干,畏寒明显,伴腰酸。处方:前方基础上改桂枝25 g,去防风、杏仁、蝉蜕,加菟丝子10 g,续断6 g,7 剂,日1 剂,服法同前,针刺处方同上。2 月24 日三诊:患者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消失,畏寒腰酸较前明显缓解,诸症好转。处方:效不更方,7 剂,日1 剂,水煎服,巩固疗效,不予针刺。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一组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群,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夜尿为主,属中医“劳淋”“小便遗溺”等范畴。历代医家多将本病责之于脾肾,治疗重在补肾健脾,以固涩升提作为施治原则。而肺与膀胱联系密切,肺为水之上源,调节全身气机,肺与膀胱通气化,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焉,今肺气亏虚,肺失宣降,津液输布不利,上窍不通则下窍不利,导致水湿潴留,小便不利。故治疗宜审证论治,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素体脾虚,可见纳呆,食后腹胀,便溏;土不生金,肺失濡养,后天戾气侵袭肺金,肺气不充,可见畏寒畏风,少气懒言,反复感冒;六淫侵袭腠理,娇肺受之,肺失宣降,膀胱气化失职,故可见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治疗重在疏风宣肺,兼健脾利湿,经验用药为桔梗、杏仁、蝉蜕、甘草、枳壳,方中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枳壳苦降下气,合用可调理肺气之升降,有助化湿之效。杏仁宣肺祛痰,下气宽胸,用于肺气壅滞,其性润利下行;与茯苓、泽泻合用,使水湿邪气从肠腑出;与防风合用,疏风固表。蝉蜕性寒宣散,与桔梗相伍,开腠理以散风邪。药物联用取其相须之意,宣发肺气,升降相施,宣上窍而利下窍,上源治则下流约,以“提壶揭盖”法达通利小便目的。在此基础上,佐以小剂量的桂枝、生姜、党参等药物,助脾健运,使水行有制,金有所生。
八髎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调节津液代谢功能,且解剖学定位下有第一至第四骶神经,可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舒张运动,有助于排尿及尿液贮存[1]。肺俞、脾俞为背俞穴,是脏腑经气充盛之地,肺脾二脏共调,调节水液输布。列缺为肺经络穴,络穴具有沟通表里作用。大椎穴位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故针刺大椎穴既可宣通阳气,补虚培元,又可与肺俞、列缺共达宣肺理气,疏风解表之力。阴陵泉、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之要穴,二穴配伍,可起健脾化湿,扶正祛邪作用。针药联合共达补里固表,疏通水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