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慧艳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科学思维”第一次被明确写入课标,科学思维是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也是关键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形成学生科学素养要求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的课标要求,要设计并实施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型探究实践活动。我们常说,做中学,学中思,探究实践是一种外在的显性教学方式。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是探究实践过程中最本质的要求,但思维是无形的。作为小学生来说,科学思维的发展主要借助什么来体现呢?“语言是出声的思维”,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有了学生语言参与的课堂,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课堂中才能闪现思维之光。那么,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深层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笔者以《热传导》一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热传导》一课是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热的传递》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在探究热传递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现象、推理论证,形成解释、结论,引领学生感悟科学探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我的教学策略是基于事实进行推理,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一、把握探究要素,深化环节管理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要素。这些过程看似是一个探究流程,但本质是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连接起来的。如果忽视活动中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会流于形式,基于科学思维的探究实践活动更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发生、探究成效的提高。
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它是探究有效性的保证,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意义。在《热传导》一课中,借助其他物体观察不可视的实验现象,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探究方法,在引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我提出问题:“如果实验加热,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过程能直接用眼睛观察到吗?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看到热的传递过程吗?”
这个问题有难度,需要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实验想解决方法,我给予学生组内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间的表达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让思维有深度,进而找到解决方案并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遇到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可借助其他物体来帮助。在此基础上,我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科学完整的表达:实验器材怎么利用,实验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实验中要注意什么等,在表达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实验结束后的表达交流环节中,我也采用了规范表述的格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实验如何操作的—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等,并适时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我发现,学生得出的结论虽基于实验事实,但对结论的表述是五花八门的,如“从酒精灯的一端传递到没有酒精灯的一端”“从加热的一端传递到铜棒的根部”“从有酒精灯的部分传递到没有酒精灯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是这样引导的:酒精灯加热的这部分温度怎么样,另一部分温度相比较又怎么样?你们觉得热是从哪里传到哪里?通过教师提问,促进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学生再去表述,最后,结合书本进行对比: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样经过学生思考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学生对“热现象”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抓住课堂生成,激励学生“争鸣”
我们教师深有体会,科学是最容易出现课堂“意外”的一门课程,科学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在大班额情况下学生操作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情况”发生。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着未来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生成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好的课堂生成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课堂中,我们要注意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善于抓住“闪光点”,引领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思考,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在《热传导》一课中,学生在实验中出现“意外”,有两个小组实验现象同其他小组不一样,火柴不是按次序掉落的,中间的一根火柴早一点掉落下来,我没有忽略这个“意外”,我把“意外”抛给学生解决,面对不一样的实验现象,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认为热传递是有方向的,是沿着铜棒慢慢传递过去的,不是跳跃式的传递,最后推理:可能粘得不牢固或者使用凡士林的量不一样多。在他们的建议下,这两个小组又在讲台前重新做了一遍实验,得出了和大家一样的结论,此时掌声雷动。在思维互动的表达交流中,让学生对“热传递”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符合逻辑的语言也让推理更加严谨。
三、优化实验记录,支持学生表达
有效的科学实验记录单能促进学生观察品质的提升。我们常说,在探究中要有观察、有记录,记录单能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忆和回放,保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有效凸显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
关于“科学思维”的学段目标指出,3—4年级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并表达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到它们之间重要的、共同的特征,能利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
《热传导》一课,怎样引导学生开展较为独立的探究活动,充分展现思维,让其围绕推测有目的地进行实验、获取证据、再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结论。我对本课实验记录单(如图1、图2)进行了优化:
设计思路如下:可以引领学生聚焦实验现象,细致观察热在固体中传递特点;学生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进行记录,形象直观,辅助学生将感性的现象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能支持学生有逻辑地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较好地进行思维到语言的转译。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建立起与能量有关的重要概念,而且在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方面得到了能力上的提升。
四、培养创新思维,引导有效表达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一定新颖性和合理性的观点。在《热传导》一课中,学生是用眼观察不到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过程的,需要借助其他物体进行观察,借助什么样的物体来观察才比较合适呢?教师加以点拨引导,促进学生对某一类科学研究方法的深思,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让思维到语言多点转换的时间,让表述更有逻辑,在这个过程中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探究热在金属圆片材料中的传递时,我应用了温变油墨这一科技材料,温变油墨涂在金属片上加热后效果明显,将热在物体中传递过程可视化,直观形象展示出热在物体中的传递过程,不仅在学生语言表达上给予极大的帮助,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力量。
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希望学生具有“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课堂中,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反映了教師的教学思想及理念。我们既要做好榜样,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与专业化,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者。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让师生、生生在共同的研究碰撞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