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莉
写作是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提升初中写作教学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多数教师忽视写作教学创新,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作文水平的提升。基于支架理论的写作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认知特征,开展写作教学,促使学生高效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本文主要以支架理论为例,就如何实现初中写作教学创新进行简要分析。
一、支架理论的概念及作用
1.支架理论的概念
支架理论是指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种框架,帮助学生对复杂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支架理论是以“最近发展区”为核心,而“最近发展区”理念强调学生有两个发展层次,一是真正发展水平,也就是学生独立完成事务的能力区域;二是潜在发展水平,是学生依靠他人帮助才能完成任务的能力区域。在这两个发展层次之间的则是“最近发展区”,即学生在接受启发、引导或合作下,才能完成任务的区域。支架理论倡导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引导或帮助,使其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逐步提升认知水平。
2.支架理论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支架理论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方面。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给学生提供写作要求和范文,让学生自主完成写作任务,学生遇到困难时,只能自行解决。而在支架理论写作教学中,教师事先给学生提供写作支架,让学生完成基本的写作任务。学生在写作遇到困难时,教师也会及时提供帮助,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进而有效增加其写作信心。并且在给学生提供一些元认知支架后,学生也会经常性地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并且更乐于与同伴交流经验,拓宽写作思维,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是教师方面。基于支架理论的写作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支架理论知识,这樣才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合适的支架。为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素养,并在日常教学、同行交流、专家指导和学生评价等过程中反思和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方面
目前多数教师依旧坚持传统写作教学理念和模式,导致写作教学存在较大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滞后。目前多数初中语文教师都是围绕教材按部就班地开展写作教学,以提升学生考试中的作文分数作为重要教学目标,教学重心也主要放在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传授上,对学生的作文指导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导致学生难以均衡发展。二是教学方式封闭。为了让学生可以尽可能多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教师通常会采用灌输式、注入式的授课方式,利用范文将写作方法和技巧直接教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模仿练习,理解和消化这些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对教学内容有深刻认知和理解,写作能力无法得到真正提升。三是教学评价不合理。目前初中作文评改主要局限于文章本身,教师只关注学生在文章中的用词、用句,写作思路和技巧等,对于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的其他能力和素养的评价缺失。另外,作文评改也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很少参与作文评改。
2.学生方面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其写作能力是影响写作成效的主观因素。但初中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写作经验有限,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二是学生写作兴趣低下。对于初中生而言,写作有着一定的学习难度。再加上部分学生尚未掌握正确的写作学习方法,在写作过程中难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进而逐渐对写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在写作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较低。三是主体地位未能彰显。在教师“全批全改”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被严重忽视,导致学生在写作中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孤岛”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三、支架理论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搭建情境支架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先结合写作内容,创设写作情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另外,教师所创设的写作情境还要具备写作内容的开发生成作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体会,再运用文字表达出来,解决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问题,为学生的写作搭建作文内容的生成支架。以“热爱生活”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为例,虽然这一主题与学生密切相关,但由于该主题的内容宽泛,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写出的文章也是东拼西凑,缺乏主线,可读性和感染性差。为此,教师可以搭建“用文字记录生活美好”的情景支架,引导学生跳出固有的写作思维,从周围的人或事着手,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勇于表达。比如,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可以学着观察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如妈妈的一天、爸爸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等。当学生用心观察家庭生活后,会发现家庭中很多有趣的生活瞬间,感受家庭生活的美好。将这些观察所得归纳成写作素材,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更具真实性和丰富性。或者学生也可将学校生活作为观察对象,感知校园环境的变化、每节课的变化、同学和教师的细微变化等。这些基于真实生活的情景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自然文思泉涌。
2.搭建写作支架
当学生从情境支架中获得写作素材后,教师可以提出写作任务,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普适性的写作支架,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写作。但在搭建写作支架前,教师需要基于以往对学生作文的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写作支架与学生作文水平的适配性,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写作任务。以下几种支架是非常适用于初中写作教学指导的:
一是问题支架。问题支架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在问题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对写作主题和写作内容深入思考,拓宽写作思路,提升写作深度的教学手段。以“热爱生活”这一写作主题为例,在很多初中生的眼中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的,非常枯燥,没有什么可写的。为此,教师则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支架:(1)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后的状态是怎样的?(2)你认为校园内哪个角落最美?(3)你的同学中谁最有个性?(4)不同的任课教师都有哪些明显特征?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和细微变化,意识到原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从而丰富写作内容,提升作文水平。同时通过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感知,也可以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是范例支架。教师在搭建范例支架时,所选范文要包含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主题的学习成果。范文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某个精彩段落;可以是经典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学生佳作。范例支架的搭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缓解学生因写作产生的焦虑,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以“突出写作中心”的写作技巧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教师可将课文《猫》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文章布局和写作手法进行模仿练习,从而写出中心思想明确、条理清晰的文章。
3.搭建协作支架
在基于支架理论的写作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写作支架,还要搭建协作支架,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角度不同,对于相同事物的认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协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与同伴交互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碰撞,逐步完善个人认知。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組,让学生结合写作主题,就选材、立意、文章布局、写作手法等进行探讨。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基于自己对写作主题的理解,纷纷提出观点,观点的不断交汇会促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吸收,完善写作思路,提升作文水平。
4.写作修改
作文评改是初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基于支架理论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由“幕后”批改向现场指导学生修改转变。这一改变可以让学生以评改的身份参与作文修改活动,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在指导学生修改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修改提供支架,如明确的评改标准和明确的修改方向等,让学生在评改过程中清楚地意识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另外,教师还要提供合适的修改支架,如在对文章语段连贯性进行分析和修改时,教师可以借鉴“问题列表”的修改指导方法,让学生在问题列表的引导下,自查自修。以“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为例,在修改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修改列表,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反思和修改。修改列表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你觉得写作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吗?(2)是否应该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写作?(3)是否进行了细节处理?(4)文章是否存在亮点?(5)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修改提示都是基于元认知监测和元认知体验设计的,可以让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对自己的写作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提升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5.搭建评价支架
教学评价的合理运用,能够为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提供支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写作教学评价还具有反馈功能,能将写作教学的不足及时反馈回来,以便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提升写作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并基于支架理论对写作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和完善。首先,支架理论更侧重于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因而教师应采取形成性评价,记录和收集与学生写作相关的数据,作为了解学生写作学习过程的重要依据,并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写作教学方案的优化调整,保证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要第一时间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清晰认知,便于学生自我调整。最后,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让学生得到更多积极的反馈,增强学习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