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亚娟,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铁路局高级会计师。作品散见于《中国铁路文艺》《北方文学》《黑龙江日报》《生活报》《新青年》等报刊。
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工作的三十二年,也是我在《中国铁路文艺》书写文字的一路征程。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哈尔滨东站职工教育室做一名专职职教老师。
作为一名铁道运输专业的毕业生,我刚刚结束火车站各个车间班组的见习工作,每天忙着印刷试卷,组织考试,在坐满了一线职工的大小考场上正襟危坐地监考。那些大大咧咧的运转车间职工,总是笑呵呵地应对我的认真。那些漂亮的客运员售票员,总是像大姐姐一样告诉我怎么才能把铁路制服改得更合身一些。
我带着初入职场的梦想,文艺而又多情。我的包里经常装着一本本文学期刊,我读小说的时间和学习专业书籍的时间一样多。
在红绿灯闪烁的线群里,在列车呼啸而过的站台上,在蜿蜒曲折的铁路运行图前,每一处我涉足的职场,我生活的足迹,最后都留在了我的文字里。初入职场的我,用文字寻找方向,寻找自己,也用文字和生活对话,用文字为这两根钢轨歌唱。
一篇又一篇用钢笔写在方块稿纸上的文字,一封又一封贴着8分钱邮票的投稿信,寄往全国各地,这些文字见证了我对这两根钢轨的热爱,见证了我对生活所能做到的最真诚的努力,也承载了我对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所能表达的卑微而又诚挚的敬意。
这时候,我和一本叫作《中国铁路文艺》的期刊相遇了。
不需要我去街上的报刊亭前等待,也不需要我找到地址邮购,这本期刊每个月都如期出现。在一堆堆试卷和培训资料中间,这本期刊有点特别,有点突兀,或者还有点孤单。
每个月,我都在工作间隙,打开这本期刊,从封面到目录,从插图到每一篇文字,仔细阅读,会心微笑或者轻轻叹息。
我在这里能看到我熟悉的生活,能看到我熟悉的同事,书里的故事就是我身边的故事,书里的他们好像都在我身边,是我的父辈兄长,或者我的同事同学。
我和这本期刊初相识就像老朋友。
于是,我也把我的稿子邮到期刊部,有点稚嫩,有点多情,有点小女生的小情调,也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惆怅。得到了肯定,得到了鼓励,也得到了印成铅字的惊喜。而终归还是有点年轻了,我的文字和生活都有几分和这本期刊不相符合的年轻,是年龄的年轻,是文字还没有经过岁月打磨的年轻。
青春总会有不辨方向的迷茫、停留和张望,无论是我,还是文字。
柴米油盐的生活渐渐露出五味杂陈的底色。在不经意转弯的瞬间,我就遗落了一摞摞稿纸,好像也已经忘了我还有一支笔。
我的时间散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我已经很久没有去书店了,也很少在报刊亭停留,我沉浸在一堆技术工具书中间,忘记了文学的味道。
好在《中国铁路文艺》总是如期而至。这本期刊就像一趟按照列车运行图准确运行的列车,偶尔会晚点,却从不缺席。这趟列车满载着我生命的给养,翻山越岭,不惧风雨严寒,带给我无尽的滋养和力量。这趟列车总是提醒我,文学还在,梦想还在。这趟列车总是用汽笛声唤醒懒惰的我,激励平庸的我。我也试着把那些烟熏火燎的生活中汇集的故事装上这趟列车,目送这趟列车缓缓向远方驶去。
感谢岁月让我始终在阳光下有一份根植生活的成长。
《中国铁路文艺》让我的文字以某年某月甚至某一天的精准时间节点留在了时光里。在蓦然回首的某个瞬间,那些苍白流逝的日子又重回眼前,那些时日里的文字经过时间的发酵泛着醇厚的味道,那些时日里的人和事,在我的文字里不仅仅被记忆,也依然被生活和情感所滋养。
生活是历经岁月包浆后的恬淡,日子是每天的柴米油盐,我也在这样的生活中,从文字走向了生活,从生活走向了新的文字。
我把我眼里的铁路,我心中的铁路,我热爱的铁路,都写进了我的文字里。我把实实在在、默默无闻、朴素热忱的铁路职工,都写进了我的文字里。伴着钢轨的生活不是诗和远方,是阳光下饱满充实的日子,是下班回家后热气蒸腾的厨房,是工作时步调一致的默契。我的铁路和那些铁路人,他们都以自己的模样,舒展在我的文字里。
李淑芳是原哈尔滨东站客运车间售票室的一名售票员。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以她为原型写了一篇散文《地丁花》,这篇文章发表并获奖,很多人因为这篇文章记住了那位“在外国人面前,你代表中国。在中国人面前,你代表铁路”的普通售票员。我也因为这篇文章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三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东站早已成为我工作履历表上的一条记录。李淑芳已经退休很多年了,我们再无工作、生活的交集。我的写作道路已经走得很远,我的笔下出现了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的故事。我差不多已经忘了那篇名为《地丁花》的散文,也忘了我曾经写过一个叫李淑芳的售票员。
三十多年过去了,出行方式和购票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网络购票已经完美覆盖了出行生活。人们已经忘记了火车站候车室人山人海的排队,忘记了慢火车上“香蕉苹果烤鱼片”的叫卖声。售票员天使般的笑脸,绽放在多少人归乡的途中,成就了多少人的诗和远方。
有多少李淑芳和她的同事们,在中国铁路从过去通往今天的道路上流过汗流过泪。有多少李淑芳和她的同事们,在中国铁路从过去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做了一朵小小的地丁花,默默开放在车轮滚滚前行的路边。
后来,我的笔下出现了更多的铁路人物。在铁路工作岗位上几经调整的一位即将退休的段长,经历铁路企业数次机构调整,依然对工作充满热情,他不在意个人的前程,他更希望参与高铁建设,以一己之力带给这片土地繁花似锦,这是我的小说《前程似锦》。
在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上,有一栋百年老建筑,这是一位从延安来到东北参加铁路建设的功勋元老的住宅,这位老人在百年之后,留下遗嘱,把这栋老宅捐献出来,建成了铁路博物馆。这是我笔下的《罗西亚大街上的那栋老房子》。
黑龙江省一个约有60万人口的小县城尚志,却有五座高铁车站,每一座高铁车站都能带你看到四季最美的风景。这是我笔下的《五座高铁车站带你走进尚志这座小城》。
不管是写于20世纪90年代的《地丁花》,还是2020年完成的《追着太阳行走的慢火车》。
不管是《山还是那座山》,还是《财务科的喜宴》。
是这些文字,让我有机会抒发我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对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感恩。是这些文字,让我有机会诉说我在平凡朴素的铁路生活中,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如一孜孜不倦地探求更有愛更努力的人生。
三十多年了,我在这本叫作《中国铁路文艺》的期刊上,发表了近二十万字的作品。恍惚间,这本期刊好像生命旅程中一趟缓缓行进的火车,载着我和我的文字,携家人友伴,和山水同行,度时光岁月。
2023年,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正式出版了。这些年散落在角落里的那些文字以一本书的身份郑重走来。整理这些年的写作资料,重读那些跨越了三十年时光岁月的文字,抚摸一张张已经有些淡淡泛黄的稿纸,我在时光里再度重逢了年轻的《中国铁路文艺》,重逢了渐行渐远的青春和梦想。
老去的只是时光,文字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