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底层逻辑”与“破解之道”
——以近五年“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为例

2023-08-09 07:52田茂刚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史底层解析

田茂刚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变”与“不变”是分析历史演进历程的常用逻辑思维。“变”一定意义上是指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发展的矛盾和矛盾着的每一个侧面都处在具体的变化之中;“不变”一定意义上强调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事物发展具有共性的一般性要求。纵观近五年来“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的命制,在“不同的情境中寻找相同的思维,在变化的路径中寻找不变的立意”便成为一线教师的“真经法宝”。这种立足“不变”立场,基于试题内容,寻找路径和解决方案的最本质的思考就是“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的认知并非显而易见,而是立足于对历史学科本质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深刻剖析。为了帮助大家梳理清楚认知“底层逻辑”的过程,笔者以近五年“新中国史”的材料解析题为例,从核心主题、时空定位、设问方向、答案要点四个维度出发,分析命题呈现。

一、发现表象:“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呈现”

续表

观察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推知三个比较可靠的结果。一是围绕国家治理,情景主题鲜明。目前“新中国史”中材料解析题命制体现出的主题有:(政治)基层治理、中外关系、河流治理;(经济)对外贸易、工业建设、科技发展、矿业开发、海关税率;(军事)海军实力;(社会)铁路建设、城乡关系。相对来说,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民主法治、土地制度、民族关系、体制改革、生态环保等考查较少,这既是后期考查主题关注的重点、也是从“底层逻辑”角度思考较少考查的出发点。

二是阶段特征明确,中外古今关联。据上表反馈,从设问指向角度看,背景和意义类考查主要集中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两个时间段,横向以中美英日苏为比较对象,纵向以古代和晚清为比较对象,以此凸显“制度优势”。特点和变化类的考查以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为时间点展开,以此凸显“新政权”的意义;同时以20 世纪60—70 年代为时间段,考查两极格局视域下的对外交往交流,以此凸显“独立自主”的价值。经验和启示类的考查多以国家外交和科技发展为例,凸显“党和政府”“和平共处”“科技创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从比较对象的角度看,科技和工业化建设以美国和日本居多;外交方面以英国、德国和苏联居多。

三是答案指向明确,共性特征突出。由上表可知,“共性”不是无原则的术语堆砌,而是基于时空观念的史实论证。如果以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段研究,可以发现政权性质、独立自主、科技发展、意识形态和人民至上等术语贯穿始终。如果新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研究,可以发现1949—1952、1953—1956、1958—1960、1961—1965、1978—1992 和1992—至今各具特色,这与不同时期的主次矛盾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日常教学中要“以不变应万变”,尽可能减少机械记忆,从而把握“新中国史”试题命制的内在逻辑。

二、追根溯源:“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即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只有求解根本,才能够站在更上位的理念理解命题的意图和把握答题的要领。纵观“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呈现,其命题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这需要我们站在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的视角去探析。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要求直击国家要选拔怎样的人才?为此,研究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求的变化,能够更好地理解命题的“底层逻辑”。下面,笔者将制作一个简表予以说明。

分析该表会发现,2017 年增加了高考育人、积极导向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功能,2019 年首次提出“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落地落实”的内容,2020 年强调“优化情境设计,增强应用型、创新性”的内容,2022 年首次提出“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优化试题呈现方式”,2023 年强调“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由此来看,高考试题命制的底层逻辑在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基于知识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的基础上,选拔出具有良好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高考评价体系”直击国家如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其中“理想信念”表现在增强“四个自信”和肩负“时代重任”上;“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在“认同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认同中华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和发展先进文化”上;“奋斗精神”表现在“敢于担当、不懈奋斗、乐于向上和自强不息”上。“新中国史”是“四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六个下功夫”的重要载体。为此,“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评价标准的底层逻辑为“坚持党的领导,以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的宗旨,增进人民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历史课程标准”直击课堂教学培养人才的方式?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具体是什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能够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大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取得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成就”。那么就“新中国史”而言,课程标准有三大要求:一是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措施,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二是理解20 世纪50—70 年代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具有的开创性与奠基性意义,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三是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我们可以推知“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的教学实践的底层逻辑为“认知新型政权价值,探索国家治理智慧,坚定改革开放信念,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综上所述,理解“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的底层逻辑需要立足“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利用招生考试的底层逻辑引领命题方向,利用教学实践的底层逻辑落实课程标准,利用评价体系的底层逻辑破解真题内涵。由此才能清晰高考真题的真意,清理高考真题的疑难,清楚自我提升的方法,清醒真题育人的价值。

三、举一反三:“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的“破解之道”

上述部分从现象和理论两个角度论证了底层逻辑的具体表现与存在价值,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新中国史”材料解析题寻求“破解之道”。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方法论”呢?这需要从“道”与“术”两个维度出发。“道”即历史学科育人的本质,是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体现;“术”即历史高考应战的具体方法,是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综合表现。

(一)以“道”引领,塑造价值观念

就“道”的层面而言,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中国史”在中华民族发展中有何地位呢?李捷指出“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党的初心使命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的伟大奋斗史和探索史。与伟大奋斗探索相伴的是曲折失误,也是把握新中国史的重大问题。”这对我们日常教学有两点启示:

一是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中国逐步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梦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将“党的领导”贯彻在新中国史发展的始终,要充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成为了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中逐步确立了核心领导地位,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

二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真分清新中国史发展的主流与支流。新中国史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辛向前。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现状,社会主义事业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此,新中国的探索必然会存在曲折和失误。面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和吸取教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十个坚持”展开,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统一战线和自我革命。

(二)以“术”实践,掌握基本方法

“术”侧重独有的技艺与技能,是学生解决课堂疑难和生活学术问题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展现出的关键能力。在“新中国史”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知识、方法、能力和素养四位一体的作用,以知识为基础、以方法为支撑、以能力为途径、以素养为归宿,达成解题又育人的目的。既然“术”如此重要,日常复习备考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术”的能力呢?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知识建构的过程不是无标准的杂乱组合,而是基于概念、线索和情景的系统呈现。为此确定“新中国史”相关的概念如下:国体与政体,社会主义革命,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需要连点成线,运用逻辑推理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此笔者以“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与制度创新”为主题,制作表格如下:

其次,引导学生习得解题策略。回顾高考真题中的命题呈现,我们会发现变动的是情景载体,不变的是核心知识和设问方向。核心知识的解读前面已经论证,这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解题策略。近五年来,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主要倾向原因背景类、内容特点类、变化趋势类、异同比较类、影响意义类和启示经验类。每个类型有哪些具体且可实操的方法呢?经过一系列的实践验证,笔者以“6+1”模式总结如下:

(1)原因背景类:传统现代、主体条件、材料时空

(2)内容特点类:核心摘取、多元立体、同类合并

(3)变化趋势类:由此及彼、关注变量、新的意义

(4)异同比较类:前后相连、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5)影响意义类:从小到大、回归时空、价值立意

(6)启示经验类:历史规律、实践方法、价值观念

(7)答题要领点:动名组合、主干突出、思维多元

再次,引导学生做好热点预测。热点预测需要师生有敏锐的历史学科意识,笔者认为2023 年“新中国史”的考查方向可能从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立足唯物史观,正确地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挫折经验,科学地认识和全面地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如科技创新、国际交往、工农业发展仍是高频热点,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族关系、民主法制和社会观念变化是关注的重点。

二是立足单元主题教学,纵向宏观考查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怀。此处聚焦新中国史的三个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做出的伟大决策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是立足对比思维,古今为轴考查独立自主的新政权的价值,中西为线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前者可能以“三农问题”和“赋税演变”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女性地位”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地位的变化;以“法治教化”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法治理念;以“传统文化”为例,考查文化的包容性与继承性,增强文化自信;以“科学家”为切入点,考查科技作用和科学精神。后者可能以“中国形象”为例,考查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和西方对中国的态度的变化;可能以“现代化”内涵为例,考查中西现代化的差异和启示,凸显制度自信等。

四是立足精神谱系,认识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概括为四个,即以“两弹一星”“航天精神”为主体的伟大创造精神,以“红旗渠”“铁人”“屯垦”为主体的为伟大奋斗精神;以“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为主体的伟大团结精神;以“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体的伟大梦想精神。

五是立足中国担当,认识新中国在全球文明交流发展中的地位。从“碳中和”“钢材产量”“中国援助”“人类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大国外交”“扶贫攻坚”“抗疫智慧”等角度出发,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成就,同时以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发展为研究点,认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智慧与提供的中国方案。

最后,引导学生关注史学理论。高考真题不仅在内容设计上融入了立德树人的元素,更在情景载体上精益求精,凸显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那么,新中国史要关注哪些情景载体呢?笔者认为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史料类型,如文字史料要注意回忆录、地方志、日记、采访稿、学术著作的价值;图片史料要注意漫画、宣传画、图片和摄影作品的价值;实物史料要注意出土文化等的价值。二是史学素养,如要成一名史学家,需要有科学的指导观念,要能够在特定的时空分析问题,要能够用世界眼光和全局意识综合看待历史事实,要能够有自己理性认识并能够客观的叙述史实,要能够传达出普世的价值观念和史家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关注史学理论实质是回归历史学科本质,聚焦“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因此掌握史学理论的基本要领更有利于应对高考真题的变化。

“新中国史”是“四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学生实现自我突破的疑难点。因此,教师要深耕一线,基于真题,持续研究,追根溯源,努力探寻试题命制背后的底层逻辑,以不变应万变。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抓住了“高考真题”的枢纽也就抓住了“试题应答”的要害,从而在应对“材料解析题”无穷无尽的变化中博得心灵的宁静和效益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中国史底层解析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相机解析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