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小屏新闻直播报道分析

2023-08-09 09:22:04王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4期
关键词:新媒体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逐渐出现了全新的特征,具备了及时、便捷、传播范围较为广泛的特征。特别是当下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使得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压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新媒体环境发展环境下小屏新闻直播报道的类型,然后针对报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主要针对小屏新闻直播报道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开展意见,以此全面提升自身的新闻播报能力,最大化地提升自身能力,推动新闻媒体的未来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直播报道;多方连线;小屏新闻;突发性事件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4.043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新媒体的新闻报道,已经无法满足传统的工作形式和内容,已逐渐转向了大规模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传统媒体的发展进程中,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新闻客户端,这样才可以在市场中提升竞争力。新闻直播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使得相关限制性条件得到了较为明显控制。因此,进行网络方面的直播报道,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关注。这种小屏直播的方式,更加符合人们的新闻诉求。

1. 小屏新闻直播报道类型

1.1 大屏内容的小屏传播

在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中,新闻内容的权威性比较强,但是受到媒体自身功能的影响,传播范围始终十分有限。其中大屏内容在小屏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当前小屏新闻发展的基本形式。在这样的信息处理方式下,可以实现内容权威性、传播广泛性的有效结合。例如,市场当中新浪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诸多全新的媒体平台中,都有着大量传统媒体的入驻,以此原本“大屏内容”的小屏传播。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让传统媒体除了将自己的内容发布到自己建立的平台外,也相应扩展了新闻传播的途径。

1.2 突发性事件报道型

在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工作开展中,首先需要保障新闻的时效性。而在新闻媒体的环境下,则是在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就并不需要使用卫星直播车,仅仅利用网络的方式,就可以实现新闻的制作以及发布和传播。同时,记者也相应可以在现场进行报道,并在第一时间内对现场情况进行播报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便可以让大众可以第一时间对新闻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良好的了解。

1.3 多方连线型

采访对象的角色出现在小屏新闻直播节目当中,观众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到当事人的自身感受和意见。例如,在过去的一些节目的制作当中,新闻媒体就积极联系到了当事人,通过多方连线的方式,实现直播连线的直播方式。在这样的新闻编辑以及处理的过程中,更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同时也相应的提升新闻内容的可靠性。通过这样全新形式的新闻播报,也相应的在进行处理过程中,全面提升了大众参与新闻信息的互动性,特别是让大众进一步提升对媒体的信任度,进而树立一个良好的新闻形象。

1.4 Vlog第一视角型

所采用的Vlog的制作方式,是一种视频日志的处理方式,在新闻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很好地将新闻内容呈现出来,其次在对观众较强的而真实感以及临场感的体验环节,要进一步地在对这类新闻报道当中,为主持人提供一个单独的陈述视角,这样就可以实现单一视角下的新闻报道。在这样的直播报道方式下,不仅仅可以提升切身体验,同时也是更加结合自身的体验,使用生动以及真实的语言直播新闻报道,更加提升用户对于新闻直播内容的体验。在过去的一些直播报道当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新闻处理方式,不仅仅提升了直播的效果,也可以很好发挥出相应的处理能力。

2. 小屏新闻直播报道特征

2.1 强互动性提升与用户的距离

在过去传统的新闻节目的报道当中,往往节目主持人或者记者与受众之间,仅仅是输出与接收的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使得各个新闻直播的节目制作环节,都设置了节目弹幕功能,这样就可以让其用户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互动感和参与感。在主持人的新闻直播环节,也并不是充当传统新闻节目当中的单一功能,而是形成接受以及输出双向功能的直播身份,这样就可以强化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直播节目的开展中,相关支持人会接受、采纳一些受众提出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受众感兴趣的方面,积极开展一些工作开展的内容。其次,在这样的环节开展中,使得直播支持人和受众的身份较为丰富,始终保持着新闻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节目制作方式下,也会受到用户自身的意见,对节目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提升用户与节目之间的关联性。这样的处理方式下,可以很好地保障对信息内容进行良好的分析与筛选,以此最终在节目中直播的过程中,及时补充用户需求的信息。在这样输出内容与反馈的处理上,形成相互呼应的效果。在进行输出内容与传播效果的分析中,基本上是保持积极向上以及提升观众参与感的效果,保障新闻媒体的未来发展,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以此满足人们多方面开展的诉求。

2.2 零时差下的新闻时效性

在过去并没有采用小屏直播的方式下,使得在一些偏远地区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受到当地缺乏卫星直播设备的影响,以此导致新闻内容无法及时在社会上传播。这种发展模式无法保障新闻的时效性。而采用小屏线上直播的方式,只要保持稳定的网络信号,便可以进行相应的新闻媒体的内容传播,以此在现场缺乏卫星直播设备的时候,也相应的可以保障后续采访的顺利开展。在当下进行這种形式的新闻直播开展中,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使用了更高水平、更高分辨率以及动态范围下的处理方式,全面利用智能手机的网络性特征,进行清晰、流畅的线上新闻报道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极大地保障了新闻的时效性。

2.3 直播时间较长,实现多场景转换

在新闻直播的报道当中,往往记者需要进一步挖掘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同时进行相应的信息整合分析,尽可能地将其数据信息较为完整的传输给观众。而直播时间的延长,也相应让记者可以在直播过程中,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新闻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屏直播的过程中,由于机位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多场景下的新闻现场处理。因此,记者为了实现全方位的深入新闻采访,就需要实现多场景下的转换报道,同时对于任何突发事件都要开展科学合理的处理,以此保障直播的顺利开展。特别是要在长时间的直播工作开展中,更加需要一种良好的新闻处理方式,保障记者自身的直播水平较高,以此满足多个场景下的新闻报道,并提升新闻报道的内容量。

3. 新媒体环境下小屏新闻直播报道措施

3.1 深入挖掘现场细节

在小屏直播的开展中,由于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具备着灵活性、直播时间长、场景可转换、信息多的特征,因此就逐渐成为了广电媒体在发布较为丰富内容的关键所在。在现场进行直播的工作开展中,就需要进一步地挖掘工作细节。在小屏直播的环节,以后可以实现较长时间的直播,因此使得无法像传统电视直播的方式一样,进行针对性的内容编排以及策划,而是在小屏直播的环节,积极地实现行进式的处理,并伴随着场景的改变,而避免出现一些信号空白的情况。在进行实际的节目制作中,需要对其不同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同时保障小屏直播过程中合理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信息的内容编排上,需要进一步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其数据信息实现科学合理的处理,这样才可以提升小屏直播的效果。

3.2 体验式报道

在体验式报道的方式使用下,可以提升报道工作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是体验式报道方式的重要优势。小屏直播与传统电视直播不同,可以实现市场的精确性把控,而在进行实际的小屏直播的开展中,可以很好為主持人的体验式报道提供更加全面的空间。例如,在诸多节目的制作环节,都需要对高科技产品进行合理化的设置。其次,还需要对一些传播信息进行合理性的分析。加上对于各种体验式报道的处理方式下,还要对其直播形式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很好在小屏直播的开展中,对其实现良好的节目进度的把控。例如,在小屏直播的节目开展中,进行内容的深入了解每一次提升直播报道的质量。

3.3 有效信息传输

不同于传统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进行小屏直播的开展中,可以进行灵活的场景转换。特别是在进行行进式的直播开展中,主持人需要重视对信息空白方面的分析,加上尽可能地在直播过程中,为用户提供较为丰富的有效信息,这样便可以最大化地提升信息内容的处理能力。其次,在用户进行信息接受之后,也对新闻事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4. 小屏新闻直播报道当中的实际运用

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后,使得新闻可以在小屏传播的开展中,实现全面的覆盖范围的提升,加上新闻传播的直播特征的变革,就对于新闻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工作挑战。未来在进行项目的直播过程中,需要明确出工作开展的问题,以此实现节目的高质量制作。

4.1 网络质量影响下的直播质量把控

当下进行实际的制作开展中,需要积极地对小屏新闻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仅仅是简单利用网络渠道进行新闻播报即可,而是需要在进行传播过程中,避免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的形式,因此会带来新闻信息的传播局限性。网络信号的质量,也是直接影响直播画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过去很多的灾害事故的报道过程中,所采用的直播形式,是各大媒体来到新闻现场当中,并利用网络事故的方式,实现对事故内容的及时报道。在实际报道当中,同时利用各种新媒体信息平台,实现同步直播。这样的直播形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观看。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新闻信号的波动,因此对于新闻报道的直播观看体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关新闻工作者,就需要对信号问题格外关注。

虽然在进行直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直播质量问题,同时人数并不会出现明显的降低,但伴随着同类直播的平台数量提升,容易导致人们更加关注一些直播信号稳定的平台。因此,对于新闻直播工作人员,就需要做好对画面方面的信号把控,通过积极地对网络信号、画面卡顿方面的重视,避免小屏直播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此,无法简单地依赖网络信号直播形式,而是需要在进行实际直播的过程中,积极地对直播内容进行良好的分析,这是保障未来可以实现顺利直播的关键所在。

4.2 多场景下的新闻播报

采用直播的新闻报道方式,可以吸引到大量的用户观看,同时由于节目具备着真实、无剪辑的效果,以此让其在新闻报道的开展中,要重视一些负面影响因素的处理。在当下进行小屏直播报道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极为较为单一的影响,使得为了实现新闻信息的全面性检测分析,就需要较为积极地开展新闻现场场景的转移。但是,在进行场景转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段时间直播空白,因此就要在进行实际新闻场景的报道开展中,对于空白进行合理化的处理,以此满足相应的信息处理效果。在进行直播的工作开展中,往往会受到专业记者自身采访能力的影响,以此对用户的观看体验带来影响。在实际的播报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调整直播的市场和内容安排,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强化新闻播报的能力,避免直播过程中因空白时间较长,为观众带来不良的观看体验。

4.3 重复关键信息

在小屏直播的过程中,对于新闻记者往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对于空白时间的处理上,是提升用户观看黏性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直播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地对观众实际情况进行初步的掌握。这样的直播方式会随时都会有观众进入和出去,因此新闻工作者就需要保障新闻内容的报道较为准确具体。受到这样的观众流动性较强的影响,使得记者就要随时对一些关键信息进行重复,保障新闻报道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力。新闻的关键信息的不断重复,也便于用户对这些信息有着较深的印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过度重复信息的情况,就会直接导致传播信息的质量不高,不利于传播更加广泛的信息内容。

4.4 最大化提升储备新闻背景信息

在空白时间的处理上,基本上是对于记者新闻直播能力的重要考量,在记者的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对新闻背景信息的不了解,就会导致直播的效果不佳,经常会出现“尴尬”的情况,因此就需要进行深入挖掘以及相关信息的处理,对新闻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通过对内容的合理化编排,就可以很好地处理各种空白的时间。其次,记者还要最大程度上提升储备新闻的背景信息能力。最后,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便可以在无最新情况的时候,进行场景方面的转移,或者进行其他信息的播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障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对其背景信息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良好的处理。

4.5 网络信号处理

在进行小屏直播时,经常会受到网络信号方面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相关新闻工作者做好各种应急情况的预案,同时加强直播过程中卡顿问题的处理,避免出现直播中断的问题出现。例如,在实际的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往往能夠需要提前就对网络信号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相关预案的处理中,则是需要处理好各种网络信号,以及与记者外景现场报道的记者,进行详细的音频连线。在这样的网络信号的监督的工作方式下,便可以很好地在未来进行新闻报道的工作开展中,全面提升新闻报道的总体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在实际的报道的开展中,积极地对记者的临场反应能力,提供较强的支持,并积极地保障未来新闻编辑的开展中,可以全面提升新闻编辑的总体水平,同时对于当下大量的新闻质量方面的潜在隐患,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在未来小屏直播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其对不同新闻内容的针对性处理,同时强化新闻信息的处理能力,利用一个完善的新闻处理方式,最大化提升新闻的直播水平,为用户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观看体验,这也是推动我国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5. 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行业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建设,就需要积极地保障直播报道的开展中,全面了解小屏直播的特征,加上顺应新技术和新平台,以此全面保障各种新闻内容满足人们的实际观看需求,同时全面提升新闻编辑的实际水平,以此作好信号方面的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曦.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电视新闻直播设计探析——以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今日中国·山西篇》为例[J].新闻采编,2022(03):30-33.

[2]潘殊凡.小屏直播时代,结合媒体导播系统实现课程创新——以《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为例[J].采写编,2022(04):184-186.

[3]袁航.小屏直播出镜记者必备三要素——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J].声屏世界,2021(19):18-19.

[4]杨东海.电视新闻栏目如何实现“直播带货”——以民生频道小屏直播为例[J].中国报业,2021(17):62-63.

[5]王合章,林振轩,田和旭,等.城市台:大事件的小屏直播——邯郸台《2018直击高考》手机直播创作谈[J].电视研究,2018(09):39-40.

作者简介:王震,河南安阳人,记者,研究方向:电视新闻采访与创新.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4:11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6:28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5:23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2:01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1:05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10:23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