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控糖的观念,你对了几个

2023-08-09 17:55:20雷若彤
科教新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低糖无糖含糖

雷若彤

如今,减糖、控糖的话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公众对如何合理用糖、科学减糖存在疑惑。

重点是控制“添加糖”

糖在家庭烹饪和食品饮料工业中被广泛使用。控糖、减糖是大势所趋,但专家提示不应将糖“妖魔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儿童、青少年及超重肥胖人群应加强重视,而普通人群可以在合理膳食的前提下享受美食,不必过度谈“糖”色变。

事实上,糖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除提供能量,它也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物质,此外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也强调,控糖的重点是控制添加糖,而不是果蔬、牛奶中天然含有的果糖、乳糖等,中国居民的果蔬、牛奶摄入量普遍不足。

专家还强调,食物多样、吃动平衡是饮食健康的核心,控制能量摄入才是防治超重、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重要途径。控糖只是一个方面,糖与健康的关系关键在于量,过量摄入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我国居民糖摄入主要来源是烹调

《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显示,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糖的首要来源是烹调用糖,因此控制家庭厨房、食堂、餐厅中糖的使用量对于控糖、减糖至关重要。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为大家提供了几条控糖建议:

烹调用糖的主要来源是直接使用的白糖、红糖,其次是番茄酱、沙拉酱、甜面酱、果酱等含糖酱料。糖醋、红烧、拔丝、炒糖色等传统烹饪方式制作的菜肴不宜頻繁、大量食用。

在外就餐或订外卖可要求商家少放糖或不放糖,以水或茶水佐餐,用新鲜水果代替餐后甜品。如选择饮料,可选择无糖、低糖或小包装饮料。

如有控糖需求,可在烹饪时酌情使用甜味剂。

小心比较隐蔽的添加糖

加工食品不是中国居民摄入糖的主要来源,但通过加工食品摄入的添加糖应引起重视。建议公众选择预包装食品时查看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标签,智慧选择适合的产品。

食品配料排序靠前意味着含量较高,其中糖除了白砂糖、蔗糖、糖浆,比较隐蔽的形式还有蜂蜜、浓缩果汁等,同时添加多种含糖配料可能会使其排名靠后。

营养标签中的“NRV%”代表食品中营养素含量占每日建议量的比值,是选购食品的重要参考。但在估算时,要注意看营养标签是以“每100 克”(或每100 毫升)还是以“每份”计,有时一个食品包装不止一份。

有控糖需求的人群在同类产品中优先选择糖含量低的,或标注“低糖”“无糖”的产品。

猜你喜欢
低糖无糖含糖
含糖饮料和果汁或都增加患癌率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11-25 23:46:31
低糖电饭煲技术分析
日用电器(2022年7期)2022-09-07 07:05:00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巴基斯坦:推出低糖杧果品种
酸奶含糖太多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9:10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祝您健康(2020年1期)2020-04-02 17:17:19
小心掉入“低糖饮品”陷阱
凤凰生活(2019年8期)2019-08-16 02:00:38
喝“无糖饮料”也会胖
低糖食品的优势
哪罐可乐会漂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