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

2023-08-09 06:54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韦兴宇郑其丽
河北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社会化农机作业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韦兴宇 郑其丽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指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为其他农业生产者提供的机耕、机播、机收、排灌、植保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以及相关的农机维修、供应、中介、租赁等有偿服务的总称[1]。改革开放以来,黔南州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探索了一条山地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但总体来看,黔南州农机社会化服务还存在服务主体实力不强、体系不健全、服务范围较窄、作业质量和价格不规范、专业人才缺乏、基础条件薄弱等突出问题,与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尚有明显差距[2]。

1 发展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黔南州按照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以加快推进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为目标,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以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幅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通过资金、项目、政策、购买服务等措施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全力保障农业机械化的高效推进。总体来看,全州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探索了一批好经验和做法,在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安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机制。

1.1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构建

以农机协会为纽带、12 县(市)农机合作社为骨干、若干乡(镇)农机合作社为网点的全州“1+12+N”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生产经营和服务管理模式从“单打独斗”逐步向“抱团发展”转变。

1.2 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逐步扩大

2022 年,积极整合中央财政社会化服务资金,农业专项发展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衔接资金等项目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生产,通过项目驱动,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逐步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得到发展。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增大

黔南州农机社会化服务涉及水稻、油菜、蔬菜、茶叶及刺梨等粮油和主导产业,实现了“耕、种、防、收”生产环节全覆盖。广大农民在服务方式、服务质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实现了农机服务向优质、高效的方式转变[3]。

1.4 农机实用人才队伍逐步充实

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农村技术人才向农业机械化方向转化,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等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农机实用人才技能、安全等培训,提高了农机从业人员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5 农机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严格落实各项作业质量监管措施,强化作业质量和价格跟踪调查,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等,规范全州农机作业质量,作业价格趋于合理,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 存在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一,县(市)发展不均衡

全州“1+12+N”社会化服务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在统筹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方面尚缺乏有效措施,县际发展严重不均衡。全州12 个县(市)体系建设较完善的有3 个县(市),发展迅速的有4 个县(市),发展相对滞后的有5 个县(市)。比如,3 个县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县级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探索构建了“1+7+N”“1+8+N”农机服务体系,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一体化建设的网络格局,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已远超其他县(市)。发展相对滞后的县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少,农机具数量少且功能单一,且部分合作社均为空壳社,没有发挥农机服务的作用,原购置配备的农机设备落后,服务面积难以全面覆盖。

2.2 受资金因素制约,阻碍合作社发展壮大

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机社会化组织实力不足,主要体现为小、散、弱,运行资金短缺。加上农机行业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但回收周期长,在短时间内资金回笼慢,同时作业存在季节性,造成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流动资金困难。

2.3 受人才因素制约,合作社力量薄弱,农机社会化主体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全州拥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15 家,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 万以上的有47 家、拥有农机原值100万以上的只有10 家。农机服务技术人才少。南州的农机服务队伍普遍知识结构老化、技术力量缺乏、创新意识薄弱,加上农村青壮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村中能操作大型农机具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机推广、维修服务、创新探索等工作存在难度。农机社会化服务管理人才缺乏。州内农机合作社普遍缺乏有思路的带头人,社员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2.4 受自然环境制约,宜机化程度不高,地理环境制约性大

黔南州属于山区地形,山高路窄、田少土多、地块零碎,适合大型机具机耕、机播、机收的连片、大面积平整土地较少,严重制约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壮大。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地块破碎、形状不规则等问题,农机作业条件差。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作物机械化相关农机配比不均衡,全程机械化中耕种环节拖拉机占比大、数量多,但种、管、收、植保等环节机械配备不足。

2.5 作业质量和价格不规范

作业质量缺乏标准,作业价格缺乏定价依据。农业生产主体对各个环节的作业标准缺乏充分的评判标准,仅仅依靠自身经验判断,对作业价格的高低缺乏评判依据,未能形成公平、透明的作业价格体系。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作业质量认识不到位,自觉监督意识差,即使有些生产主体重视农机作业质量,但是也因为不了解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不掌握检查方法,也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农机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责任感,一些机手不掌握农机田间作业技能,造成作业质量差。农机部门对农机作业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4]。

3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3.1.1 “农机协会+N”模式

组建州级农机行业协会,各县(市)组建县级分会,将全州农机企业和合作社等主体通过行业协会的模式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信息、人才共享。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建设,广泛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收等单环节、多环节和全环节社会化托管服务。

3.1.2 “1+N”模式

县级组建一个总社,各镇(乡、街道)建立分社,吸纳N 个农机资源点加盟,分社及经营主体将资金、资源和人才交由总社统一管理。乡镇分社和经营主体服从总社调度,具体落实辖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承担总社分包订单、辖区订单洽谈、跨区作业、农机具保养、宣传培训等业务,形成三级联动、一体作业的网络格局。在独山、惠水和长顺试点推广“1+N”模式。

3.1.3 “村级合作社+N”模式

组建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机合作社,积极吸纳种植能手等各类人才加盟,采取机具、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的入股方式构建村级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联合体。

3.2 加大主体培育力度

加大各类资金投入力度,利用项目扶持、购买服务、作业补贴等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功能全、组织能力强、运行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和服务对象形成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建立服务对象与服务组织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

3.3 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

3.3.1 加快高效先进机具的推广应用

在坝区,发展适合黔南州农业生产特点的多功能、高效能、复式作业机具,提高农业机械配套比和利用率,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引导农机装备由低效能向高性能转变,由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转变,提高农机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全州农机化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技术提高型转变。建议推广一批水稻育秧播种机、水稻插秧机、水稻直播机、玉米种肥侧深施肥一体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脱粒机、小麦直播机、稻麦联合收割机、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挖掘机、油菜(钵苗/毯苗)育苗播种机、油菜直播机、自走式油菜联合收获机,全面提高粮油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

3.3.2 加快粮食、经济作物产后加工机械的推广应用

对于粮食作物积极引进推广低温循环式干燥机,避免阴雨天气对粮食收获的影响,实现产后减损最小化。对于果蔬、茶叶等产业,加强清洗、分级筛选、烘干等设备的推广应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操作过程规范化,实现产品加工标准化。

3.4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3.4.1 品种机械化生产要相宜

根据作物生长特点,结合农业机械作业特点,加大对作物品种的引进筛选,使作物最大化适应机械化作业。水稻品种按照抗倒伏性强,单季稻分蘖力适中,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剑叶中短、坚挺,穗型直立或半直立,二次枝梗少。玉米品种按照种子大小、形状均匀一致,种子发芽率保证机械播种的田间出苗率,芽势强、出苗快、整齐度好,玉米生理成熟后进行机械粒收时,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穗轴细长,苞叶层数少、薄、长短适度、后期蓬松,籽粒后期脱水快。株形紧凑、茎秆高度适中,穗位高度一致。籽粒脱粒性好,易从穗轴上脱离,且穗轴不易破碎,降低含杂率。油菜品种按照抗倒性强,根系发达,茎秆坚硬,收获时不倒伏,抗裂角能力强,适收期长,延迟收获损失率低。株型合理,分枝角度小,株型紧凑,株高适宜,结荚层集中在中上部,籽粒成熟一致性好。

3.4.2 育苗设备和移栽机械要配套

要因地制宜,科学试验推广,加强对育苗设备和移栽设备配套的试验示范集成研究,形成配套育苗移栽技术。根据移栽机械选择相应的育苗设备和育苗方式,或者根据育苗设备和育苗方式选择相应的移栽机械。水稻育苗移栽:水稻钵苗育秧,选择水稻钵苗育种机育苗和水稻钵苗插秧机插秧;或水稻毯苗育秧,选择水稻毯苗育种机育苗和水稻毯苗插秧机插秧。油菜育苗移栽:油菜毯苗育秧,选择油菜毯苗育种机育苗和油菜毯苗插秧机插秧。

3.4.3 种植行间距和机械作业通过性要合理

根据作物生长规律的密度要求,结合机械作业通过性要求,制定适应的种植行间距和过道,使作物种植密度合理,产量有保证,机械作业通过性强。

3.5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管理

加快完善标准体系标准规范是农机作业质量工作的基础支撑。将标准化作为质量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围绕农机化发展的主要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加快农机作业质量的标准修订工作,尽快健全农机作业质量行业和地方标准体系。各地农机主管部门要发挥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作用,要及时、高效、公正处理质量投诉事件,切实维护农业机械所有者、使用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业务指导,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机作业质量投诉受理、质量原因分析、质量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发挥对农机主管部门的技术和信息支持作用[5]。制定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和检查办法,加大农机监管力度,依据各农艺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和检查办法”,有利于农机作业质量的管理和统一,同时也便于群众监督。

3.6 加快推进宜机化改造

着力解决农机入田难的问题。加快坝区大中型机耕道新建、改造、扩建工作,提升覆盖率,提高大中型机具通过性,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小型机耕道建设,提升覆盖率,畅通小型农机上山路,坡地田土基本实现有机可用。加大入田路口改造力度,方便农机上下田,提高农机入田便利性。着力解决农机作业难的问题。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田土小改大、坡改平、弯改直,改善农机规模化作业条件,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3.7 强化政策资金支持

各级地方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好农业机械化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涉农资金,采取项目补助、购买社会化服务等形式,引导农户、农机合作社、农机社会化组织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强化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选出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样本,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

4 结语

通过加强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做好作业质量和价格监督管理,构建农机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体系,培育壮大农机服务组织,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以粮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服务主体通过集中农资采购、集中机械作业、集成应用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帮助小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可有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破解“无人种地”“不愿种地”“种不好地”难题的有效途径,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农机作业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不一样的农机展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作业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