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新思路

2023-08-09 06:54:58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总站于凤秋
河北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农机监管

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总站 于凤秋

前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的质量管理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在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对农业质量的监管工作,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机质量都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对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来说,农业生产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也非常重要。农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保障农机的质量,才能确保农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从新形势的背景出发,对加强农机质量监管的作用进行分析,着重对农机质量监管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展开深入探讨。

1 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

1.1 内涵

农机质量指的是农机产品的质量与产品使用效果的结合,主要包括农机作业质量、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这几块内容。产品质量主要指的是农机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以及售后服务情况等等,是对农机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的评价,也是农机质量的基础保证。农机作业质量指的是作业标准、操作技能和机具状况以及农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的优化组合,重点在于体现农机应用的效果。而农机产品质量和维修质量以及服务质量都要通过农机作业质量来检验,也能体现出农机质量。农机维修质量主要指的是农机产品在维修之后,是否能够满足修理要求,这就涉及维修设备的状况、网络建设和配件质量以及维修技能等,也是保障农机质量的重要内容。农机服务质量主要指的是农机企业的管理服务能力,是提升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和维修质量的综合体现,服务质量是贯穿于农机发展整个过程的,对提升农机质量综合效益有着关键作用[1]。

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以及农业行政部门开展对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其中,质检部门负责对农机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对农机的流通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对农机的使用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农机的质量监督管理形式主要包括抽查农机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农机推广鉴定书、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等[2]。

1.2 重要性

第一,通过农机质量的有效监督管理,能够保护农民的权益。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非常注重降低成本和提高收入,这些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来实现。通过有效的农机监管,能够让农民用得更加放心,买到性价比高的农机产品,也能打消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前的顾虑,可以保护农民的权益。除此之外,农机的有效监管对净化市场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可以避免农民买到假器材,避免出现高价购买器材的情况,可以在农机价格和质量中间架起一个“平衡秤”,同时也能落实低成本,高产出的目标,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同时,能够提升农民的生产利润[3]。

第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生存能力。在当前受市场环境和利益的影响,有很多农机企业过分注重利润和销量,对农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关注度下降。这很容易导致农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安全的把控力度不足,有许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入市场中。这些劣质产品在带来安全问题的同时,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形象。这时,通过有效的农机监管,对产品进行把控,一来能够把控产品质量,二来能够提升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也会增加各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在压力的驱动下,能够创造出更实用,更好用的农机产品,对推动农机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4]。

第三,推动农机化的发展。实际上,农机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不是放在产品完成之后才进行的,需要贯穿落实到农机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当中。随着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广大农民就能感受到国家对农民的关注和关怀。这个过程也有助于助农政策和扶农政策的落实,这时,我国的农机化行业也能从粮食作物朝着经济作物的方向发展,可以从大田农业转变成设施农业,推动农产品粗加工朝着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可以从产中朝着产前和产后的链路发展,大大提升农业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提升农机技术和农机化程度。

2 现阶段农机质量监管的工作方向

第一,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在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农民对农机购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企业研发的农机品种和数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在这一新形势下,农民对农机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售后服务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好质量投诉与监督职责,贯彻落实质量投诉与监督的法律法规,同时完善投诉监督管理体系,完善投诉反应机制,给农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要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每一起投诉,最大程度地降低给农民带来的损失,维护好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农机消费者创造更满意的消费环境[5]。

第二,农机质量保证体系督导工作。在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当前,农机发展进入了黄金机遇期。农机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这就给农机质量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贯彻落实购置补贴政策,确保农民有效使用财政补贴资金,确保补贴机质量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就要围绕财政补贴范围内的农机产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注重优化企业的生产条件,提升农机企业的创新和增质意识,给消费者提供三包的服务质量,打造更好的农机企业形象。针对当前农机企业的经营情况,要着重提升农机产品的质量水平,就需要发挥出监管作用,抓好源头,注重产品的质量监管,提升企业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指引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农机的质量调查工作。想要落实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就要及时掌握农机产品的质量情况,把安全可靠和服务质量佳的农机产品推广给农民,这就需要对财政补贴范围内和推广目录的农机产品展开有效的质量调查。可以通过电话询问和现场调查以及现场查证等多种形式,通过与用户的面对面沟通和交流,抽查农机产品的作业质量、产品质量、维修质量与售后服务质量等等。

第四,安全消费环境的创建。想要确保农机化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有效地展开农机质量监管工作,为消费者创造安全的消费环境。首先,农机部门要联合质监和工商部门,在夏季和秋季展开多种形式的打假治劣活动,要严厉打击制作和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违法行为。其次,通过媒体,加大对安全消费环境的宣传力度,要提升社会的认知度。再次,从购置补贴政策入手,深入到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以及维修网点等单位,发放一些与放心消费相关的资料,还要督促农机企业张贴产品销售承诺书,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最后,培育示范单位,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培育方式,推动农机企业质量水平的提升,给农民提供更及时,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营造一个安心的消费环境。

3 现阶段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出现的问题

3.1 监管工作难以落实,出现不切实际的情况

大部分使用农机产品的人群是农民,他们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农民对农机产品的使用规范和安全准则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很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甚至出现违法行为。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机质量安全监管,停留在口头上,只能进行一些口头教育,采取单向化的管理手段,并不能提升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实效性与重要性。再加上,农机监管出现约束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比如农机操作人员并没有积极配合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关注监管条例,这就挑战了监管部门与人员的公信力,也不利于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顺利推进[6]。

3.2 农机超限使用的问题

在现代的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设备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使用农机对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农机的使用要基于农机的可承受范围内,若超出了农机设备的应用范围,出现超限使用便会影响农机质量,出现许多质量问题。比如,当前出现最多的是非法改装农机设备,农机设备出现超高、超宽和超窄的违规使用情况,这些都会降低农机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3.3 监管力度不足

在农机化的发展趋势下,在政策补贴的支持下,农业机械设备被大力推行,同时农机购置补贴的实行,这就增加了农机数量,也加大了对农机质量的安全与监管要求,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来实施监管工作。监管人员作为实施监管工作的主要力量,其工作内容有很强的特殊性,再加上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文化水平并不高,对监管工作的配合程度也不高,这就对监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监管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度较大,缩小了监管力度,影响了监管的有效性。

4 在新形势下提升农机质量监管工作水平的有效对策

农机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和农机事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随着近些年农机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机产品数量的增多,农机质量的监督与管理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想要提升农机质量的监管水平,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注重培训教育,提升农机的操作安全性

想要确保农机的操作安全,使农机产品能够安全,就要注重意识教育。当前,大部分农户并不具备安全意识,这也是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对此,在落实农机质量监管工作时,要从农户安全意识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强安全教育,缩小农机的使用盲区。将农户的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体系中,可以定期开展安全宣讲活动,提升农户的安全意识与正确操作能力。想要提升安全教育效果,需要丰富教育形式。首先,可以选择在人流量大的区域,通过张贴标语的形式进行内容宣传,还可以对农机的安全守则展开详细讲解,这种形式能够方便农户更多地了解农机的安全操作规范。其次,可以结合时代特征,积极利用网络和手机等新型媒介,来展开安全教育,使农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安全意识。再次,可以每一季度组织一次农机的操作培训活动,方便农户了解农机的操作方法与操作要点,同时,学习对机械故障问题的分析与初步解决,学习农机的保养方法。这项活动还可以开展结业考试,这有助于提升农户安全意识,也能够提升农机的使用和养护技能。最后,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采取强硬的打击措施处置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农机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就需要让农机操作人员具备正确的使用认知与安全认知,这就可以利用法律法规的强制作用,严厉打击和惩处违规违法行为,让农机操作人员认识到违规操作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4.2 提升培训力度,构建综合能力强的监管队伍

要注重对监管队伍的培训,构建一支综合能力强的监理队伍,落实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首先,要重视技术培训,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要了解农机的操作流程,这样才便于对农户开展教育活动。这就需要对农机的监管人员展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机的操作理论和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以及设备的保养知识。农机设备是处于更新状态中的,这就需要定期展开培训教育,使监管人员能够学习最新的农机知识。其次,要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将其转变为常态化工作,要提升监管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要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每一位监管工作人员认识到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将责任落实到位。

4.3 强化监管力度

在落实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将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位,提升监管水平。这就需要根据本地的农机产品数量和农机操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展开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检查计划,定期对农户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查,采取突击检查和常规检查的方式,提升农户的安全认知水平,以此来降低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5 结语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机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多,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农机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明确农机监管的方向,针对当前农机质量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方向,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教育,构建一支综合能力强的监管队伍,加大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农机质量的监管水平,发挥出各部门的监管作用,为推动农机化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农机监管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6
不一样的农机展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2:48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