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和句子

2023-08-08 19:54王冰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31期
关键词:灵长类异种供体

王冰

应考锦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是指那些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或者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概念。“文中”是概念的语境,也就是说概念的含义为具体语境所左右。“理解”是指領会概念并能作出简单的解释,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其在实用类文本中多指重要的科学术语或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概念。高考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概括,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重要概念的内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是指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句子。“理解”是指以准确判断句子的本质属性为基础,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调整认识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迁移。高考考查时或结合有关句子设置选项,或针对具体句子设置主观题,要求考生理解其含意。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来看,针对文本中某一个重要句子的含意进行考查的题较少,而是着重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提取这些句子隐含的重要概念的含义或者范围。对此,考生只要掌握规律和技巧,无论任何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解答时要遵循“五步”法:①通读文本,明确核心概念;②逐段品味,准确概括内容要点;③认真审题,找准题目在文中的位置;④细心比对,辨析选项与文本中对应信息的异同;⑤区别类型,按照不同类型题目的要求,规范作答。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器官移植是从根本上治疗器官衰竭的唯一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临床人体器官(如肝、肾、心等)移植技术已趋于成熟,并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然而,供体器官严重短缺,导致大量患者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仅以我国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不到2万例,而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却高达150万,并且该数字还在以每年约30万例的数量递增。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为了解决临床器官供体短缺难题,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了动物器官,开展异种器官移植——这是指将器官从一个物种移植到另一个物种体内。

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已开展了几十年,科学家们首先选择和人类亲缘关系很近的黑猩猩、狒狒等灵长类动物进行临床应用探索——对因器官衰竭而濒临死亡的患者,开展早期异种器官移植。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将黑猩猩的肾脏异种移植到患者体内,那位患者生存了9个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科学家又分别将狒狒的心脏和肝脏移植给一个新生儿和一位35岁患者,取得了20天和70天的生存记录。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灵长类动物并不适合作为异种器官供体,主要原因是这些灵长类动物大都属于野生动物,可能将自然界中微生物传播给人类。同时,狒狒、猴子等动物的器官较小,难以用于成人移植;而黑猩猩属于濒危动物,不适合作为供体对象。

相较而言,体重在80公斤左右的小型猪在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猪长期和人类共存,将自然界微生物传播给人类的风险较小,满足“无特定微生物”(DPF)标准的猪已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临床应用。更重要的是,小型猪的器官大小、生理功能等指标和人类比较接近,例如,猪心脏大小结构、心率都和人类相近;如果将小型猪心脏和人类心脏放在一起,普通人很难区分。此外,猪是多胎动物,易于繁育和基因改造。因此,目前小型猪被公认为异种器官移植最为理想的供体。

尽管异种器官移植解决了很多问题,给更多病人带来希望,但也有很多难以突破的瓶颈。例如,人体对异种动物器官的排斥反应比人源器官移植强得多,并伴随微血栓形成等复杂副反应,而这种排斥无法单纯用药进行有效克服,这是制约该技术临床转化的主要障碍。

为此,科学家通过修改那些导致异种器官排斥的免疫、生理基因,制备了适于异种器官移植的基因编辑猪。

在之前的动物实验中,分别移植了基因编辑猪肾脏和心脏的灵长类动物,已经存活超过499天和180天,基于这些研究,科学家认为猪器官异种移植转化应用时机日趋成熟,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首例基因编辑猪心脏人体移植。

但总体来说,目前的异种器官移植的技术成熟度还未到可以快速、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的标准,虽然在灵长类动物实验上取得较大突破,但移植到人身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类和灵长类动物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该技术的转化应用仍然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检验。

(摘编自胡正、杨永广《异种器官移植,离我们还有多远》)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异种器官移植是把一个物种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物种体内,比如将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肾脏移植到人体内。

B.异种器官移植是目前能治疗人体器官衰竭的唯一方法,也是解决临床器官供体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

C.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尝试将动物器官移植于人体。

D.早期异种器官移植是从和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灵长类动物开始的,科学家曾将狒狒的心脏移植给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碳达峰碳中和”能够激励技术进步、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双碳”目标的提出,向投资市场发出了强烈信号,促使更多资金投入零碳资产、零碳项目和零碳技术领域,各类市场主体迎来巨大投资机遇。国家发改委研究表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带动超过140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研究显示,中国在2060年能源系统累计投资将达到122万亿元,带动整体投资规模超过410万亿元,对中国GDP贡献率超过2%。碳中和、零排放正在激活中国投资市场新蓝海。“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百万亿级的投资规模需要大量的低碳技术人才及碳核查、碳交易、碳咨询、碳管理、碳金融、碳保险等服务领域的人才,低碳发展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碳达峰时,中国双碳人才缺口将达到6300万,这些就业缺口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摘编自王林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解码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材料二: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结果表明,全球森林约40.6亿公顷,森林碳贮量高达6620亿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植树造林成为抵消温室气体的有效路径。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球增绿面积的1/4来自中国。

未来10年,我国需要通过造林和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式增加森林蓄积量。然而,我国目前50%的可造林土地是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难度较大。为实现2030年森林蓄积量目标,林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和增汇潜力的森林可持续的经营能力。

(摘编自梁谦刚《森林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作用》)

材料三:“‘双碳目标清晰指引着我们减污降碳的步伐。”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代表说,这几年,她所在的研发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施节能改造,推动原有传统电机产品向高效节能电机转变,加快实现绿色节能技术的升级及应用。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委员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大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

(摘编自《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灵长类异种供体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异种部门
异种部门
异种部门
异种部门
为什么人们都说猴子聪明?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高龄供体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一些含三氮杂茂偶氮染料O,N供体的Zr(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微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