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烨
摘要:传统街巷反映着历史城市的总体格局,同时被人們的空间体验所感知,是重要的遗产资源。以福州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传统街巷为研究对象,强调景观叙事性、解析肌理与步行空间、关联社区,探索历史景观建构的策略形成街巷的整体保护。主要方法包括:通过主题显化加强历史景观叙事性,形成场所的文化语境,为大众触及、记忆;以传统路网结构的织补、重构延续传统肌理结构,赋予形成历史景观连续性、完整性的基础;重塑传统街巷空间,以尺度和界面为重点要素,考虑整体氛围的形成;作为社区的主要生活街巷,通过功能的复合、社区场所的塑造形成特色活力区,呈现历史景观的动态性。
关键词:历史景观;整体;城市设计;传统街巷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志码:A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进程已由关注单体文物扩展至城市整体景观。2005年,教科文组织在维也纳召开主题为“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的国际会议,形成《维也纳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备忘录》,提出城市历史景观作为历史城市保护的方法,整体考虑历史城镇的保护问题。在此基础上,2011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其中定义“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地理环境”[1]。至此,历史景观这一概念既是保护方法也是遗产类型。“历史景观”强调整体性,涵盖区域的自然、人工环境、人文历史的积淀,将各方面事物有机结合成一体,使其特征更加突出;另外,“历史景观”强调动态性,注重建筑遗产与现代城市的交织、互动,将过往的形态与现实的发展融为一体。
21世纪以来,我国随着历史城市保护工作的推进,传统街巷保护进入了研究视野,涌现出大量关于传统街巷的研究。有学者探讨了道路遗产保护与历史城市保护的关联,从而加速对线型道路遗产的理解和建立保护机制[2]。传统街巷是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路网形成的纵横交错的肌理骨架是城市形态的脉络,且作为观察游览的路径,是形成城市整体意向的窗口。
多数研究关注传统街巷的物质环境,在路网格局、空间构成要素(尺度、界面、节点)等方面做了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策略,所运用的典型方法包括空间句法、建筑类型学等。张鹰等[3]综合运用多种分析计算方法,对复杂的山地聚落街巷空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索其生成的内在关系。
另外,还有学者关注街巷的非物质要素,如集体记忆、文化风俗、社会价值等。张雨洋等[4]依据城市网络数据,建构街巷活力评价体系,并量化获得活力影响因素。邵润青等[5]希望延续传统街巷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交往的场所,提出在现代路网中叠加一套生活性街巷。
面对历史城市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左力等[6]基于城市历史景观中“历史层积”的概念,提出遗产的时间特征超脱了某个时间段的历史内涵,包含遗产从产生到现今整体的价值积累,具有“历时性”特点。空间特征指遗产在当前时空下价值总和,强调在整体层面上对历史景观要素进行识别,具有“共时性”特点。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互佐证、相互补充构成了传统风貌区完整的遗产价值内涵。
传统街巷作为城市形态认识与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历史景观”所强调的整体性与动态性。其保护与更新工作需要突破原有相对孤立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要素的视角,建构多维度信息叠加的整体保护体系。本文将历史景观方法纳入城市道路遗产保护中,可在整体范围内对传统街巷进行遗产价值识别,在历史景观整体建构的语境下,将古代肌理有机嵌入现代城市生活,实现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更新。
1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概况与价值评估福州古城遵循传统礼制同时因地制宜,结合山水环境布局灵活变通,两千多年变迁形成独特的城市形态。城市轮廓为不规则的寿桃形,城内结合山水有明确的轴线关系。三山鼎立,乌山、于山为阙,屏山为屏,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千余年来不曾移位。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古城中轴线的北部,屏山南麓。闽越王建立汉冶城即在今冶山一带,在后续的朝代更迭、城池扩张的变迁中,此地为衙署所在,自古以来便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图1)。
区别于福州其他历史街区,如三坊七巷、上下杭,其建筑遗产主要集中于某一时期,反映该特定时期的特征。冶山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资源时间跨度大、类型数量丰富,在古城内十分少见。其主要历史遗存有春秋战国时期铸剑鼻祖欧冶子铸剑淬火之池——欧冶池;康熙年间管辖“十二州府”(包括“台湾府”)的福建都城隍庙,在城隍庙中地位极高。同时,内有小山丘冶山(又名泉山、将军山,属屏山山脉,清为私家园林——伊园),遍布春秋至民国时期摩崖题刻53段,建有近代名人萨镇冰居所仁寿堂,山上九曲二十四景,遍植古树,郁郁苍苍,辅以水系、亭榭,景致了得,为闽都园林艺术的重要遗存;中山路中山堂前身为明清贡院,近代科举废除后改为福建省咨议局,也是孙中山在福建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浓缩了福州古城的发展变迁,是名城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
2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街巷保存现状及存在问题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三面由城市干道合围,东侧为保护道路——中山路,现状保护区外围分布若干医疗、教育、行政办公机构,区内主要为居住用地。区内道路除了东侧的中山路,其余巷道分布于风貌区南部。与传统路网的比对可以发现:现有街巷虽经历了更迭变化,但大多数仍延续了历史上原有的方位及走势,大量历史信息蕴含其中,是延续传统肌理的重要遗存。地块北部及中部由于上世纪旧城改造机关大院大尺度的地块划分,传统肌理已完全消失,导致大量历史遗迹湮没于住区中,无法与外部产生关联(图2)。在现有街道中,中山路为片区主要道路,两侧以砖混住宅为主,下设沿街商铺,业态传统极富生活气息。中山路北端为近代建筑中山堂的主楼及配楼,中段有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在由南至北的空间变化中体会随时间变化的历史信息的层层叠加,整体风貌在古城道路中别具一格。片区南部的巷道有丽文坊、城隍街、城直街、能补天巷、云步山巷,多为步行巷道,宽度2~6 m,平均宽高D/H值多为0.4~1.0,尺度不大,氛围亲切、安宁,但界面元素较混杂且多为断头路。片区街巷亟需以整体建构的策略,重塑传统肌理骨架,实现多重功能,发挥出整合的多重效应。
总体上看,区域道路遗产的主题性不强,其文化价值难以体现,而这恰是场所营造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另外,历史遗产散落、埋没,无人知晓,历史景观支离破碎,难以形成良好的整体意象。破败的空间界面缺乏连续性和同一性,难以吸引视觉的注意,形成具有识别性与地域性的特征。
3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传统街巷保护整治策略历史景观方法强调整体性。整体的观念是一种将事物联系起来去解决现实或问题的观念 [7]。实践策略即是将一系列物质及非物质要素关联链接、有序叠加以形成组织关系,从而构成有机整体。首先,按时间发展选取重要历史时期作为区域历史层积的“切片样本”,突出其文化价值。其次,针对路网结构残缺的问题,以空间网络织补策略,形成传统街巷网络,串联建筑遗存,发挥整体价值。再次,对各级道路遗存采取保护或整治的方式提升整体风貌,改善环境空间品质。最后,突出传统街巷作为生活性街巷的特点,融入居民生活,保留集体记忆,真正做到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多元性及动态性,遗产价值表达多样化,具体方法如下。
3.1追溯起源,建构主题
冶山风貌区历史遗存丰富,但呈零星状、碎片式散落。如何使公众通过物质及非物质文化的体验,建构认同感并在景观主体与客体间建立关联是关键,本文认为可以采用景观叙事的方法达到目的。依据景观叙事理论:一方面包括物质性载体,如建筑、花木、山石、水体、园路等;另一方面辅之以非物质性的叙事媒介,如图像、声音、文字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景观叙事的载体[8]。多元载体的融合汇聚需要一定的主题。片区根据不同的区段特征进行划分并设定主题,通过主题的引导,使公众更易于以建筑遗产为媒介获得其承载的历史故事或观念,由场景形成感性认知,从而增强历史的可触感。在实践中首要任务为强化主题,遵循“一街巷一特色,因街制宜”的原则挖掘街巷的特征,强化其特色,在保护整治工作中予以凸显传承。这一做法在历史信息丰富、历史遗存交织错杂的地区尤其重要。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自汉建城以来随城市发展更迭演化,历史信息层层叠加,遗产类型多样、风格元素丰富。在保护中可围绕重要的建筑遗存划分出3个不同区段,以共同主题增强遗产资源间联系的同时强化其特色,体现不同时期的建筑特征及历史人文内涵。在不同主题区段间做好衔接与过渡,使冶山风貌区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能夠体现历史变迁的主题特征,形成老城区内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斑块”。地块北部以欧冶池、冶山为核心,以古朴厚重的汉文化为其风貌特征,代表着福州的起源;南部住区街巷以三坊七巷为蓝本,体现福州典型的明清传统街巷风貌;东部以福州民国官式建筑典型代表中山堂为核心,辅以中山路凸显其近代风貌特征(图3)。资料来源: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与人居环境工作室
3.2织补网络,重构骨架
在主题建构的基础上,完整、清晰的游览路径是形成整体性的重要方法。国外有与之类似的“遗产足迹”保护方式。通过建构点状和线状线路,将具有文化相关性或相同文化主题的建筑遗产资源有机融入整体保护与展示系统中,形成一种整合性的遗产保护与整合框架[9]。游览路径的形成基于传统肌理骨架的织补与重塑实现。
织补的方法被吴良镛院士曾形象描述为“百衲衣”,现今在名城保护的各层级实践中均有广泛的运用,通过织补使不完整的、碎片式的建筑遗产具有连续性、可读性。重构的对象具有更大的不完整性,通过重构继承传统城市美学,恢复历史记忆。通过区内道路遗产资源的织补与重塑,将区内建筑遗产、自然景观、开放节点串联,增强其内在联系,强化整体特征;依据传统的路网结构,结合现有使用情况,尽可能恢复地块内纵横交错、细密的路网肌理骨架。
冶山片区东侧中山路在历史上为干道,现今也是片区的主要道路。地块北面山水相伴,将军山、欧冶池、云步山使原有路网脉络依山就势,呈现出独特的肌理结构。南部小街巷多由传统街巷发展而来,基本延续了原有方位及走势,但原有细密肌理骨架遭到了一定破坏,多为断头路,不能形成完整的游览路径,需要通过织补的方法,实现连续性与整体性。基于此,提出“两纵一横一片”的路网结构。
“两纵”其一是中山路,首先将中山路向北延伸至城市干道,加强与城市的联系。中山堂西侧节点扩大,作为区内唯一联系3个风貌区的重要节点。“两纵”其二是依据原有路网结合山形地势整体重塑,加强区域与城市的联系,“显山露水”。沿云步山(现为省直机关医院所在,为屏山山脉)将城直街向北延伸,依据原剑池后(巷名)形成公园步道,通过肌理的重构,自然实现与城市的衔接以串联其区内遗产资源。“一横”是依据原北斗宫(巷名)走势,形成东西走向的步道,将片区与西侧城市道路及地铁口相接。“一片”是由地块南部小街巷形成多个环路,延伸丽文坊北段与中山堂节点相接,在游览时空的变化中体验明清贡院文化与近代历史的交织。其余几条南北走向的街巷:能补天巷、城直街则根据原有肌理,恢复其东西向的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细密的步行网络得以体验街巷市井文化(图4)。(a)传统路网结构(1937年)(b)现状路网与规划结构(c)织补与重构的具体方法
3.3延续尺度,修复界面
片区内的街巷在全市路网层级中为支路、巷弄。最宽的是片区主要道路——中山路,道路宽度7~8 m,与传统次干道宽度(四轨、六轨,约7~11 m)相当,街巷空间的D/H为1~2,延续了传统街巷尺度,氛围亲切舒适。中山路重点处理空间界面,侧界面主要采用米色石材、青砖处理空间要素,包括沿街店面、围墙、建筑山墙面等,体现近代建筑风格。同时,丰富界面层次,利用沿街店面设置骑楼,拆除违章搭建,形成界面自然的进退,再用行道树、灌木等绿植点缀形成界面的柔性要素。节点景墙的浮雕、壁画凸显文化内涵,结合花坛设座椅、凉亭形成休闲空间。保留道路两侧高大乔木,改造凉亭、座椅,营造良好的步行氛围。上部住宅也进行了整体改造,材质与下部统一,外墙以米色外挂石材为主,用青色劈开砖改造阳台,更换暗色金属门窗,统一空调机位。端头重要节点中山堂为保护建筑,在修缮主楼的基础上重点整治配楼,配楼屋顶由黄瓦改为灰瓦与中山堂一致,拆除不协调的广告牌及扩出的店面,恢复其原本的近代骑楼特征。底界面道路铺装对不同出行方式予以区分引导,中间车道铺设沥青,两侧人行道及各休闲活动广场采用传统条板石路面。
片区内的小街巷为生活性的坊巷,其改造提升体现了福州典型的粉墙黛瓦的明清传统坊巷风貌。坊巷中两侧建筑多为5~7层的住宅楼,相较于传统街巷,尺度偏大,需充分利用院墙进行尺度调整与风貌重塑。根据现状,部分小街巷充分利用院墙调整巷弄尺度,将人们的视觉注意力吸引在有效视域范围内;调节街巷D/H值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从而使街巷空间视觉比例较为开阔舒适(图5)。对于沿街商业,可增加传统风格的外廊作为吸引视线的第一轮廓线,上部住宅则能得以视觉上的弱化(图6)。
3.4融合社区,融入生活
当前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模式向动态、多元参与的模式转变,避免了陷于空间的表象营造而忽略其背后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传承。尽管空间更新后,设施得到补足,环境品质得到提升,但曾经附着在空间中集体或个体的记忆却已消失[10]。历史街区保护如果单纯在多重保护线的划定框架下容易导致街区被孤立,街巷也丧失了活力和发展的持续性。在传统城市中,街巷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街巷的活力保持则需要与社区高度融合,由日常生活积淀出人情味与烟火气。鲜活的交往体验和文化积淀交织形成特有的场所精神与社区凝聚力。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隶属中山社区,片区内山水结合,文化遗产丰富,具有优越的景观条件。社区居民楼建于上世纪,并且基本为多层机关大院住宅,在街巷交往尺度及邻里熟悉度上也有先天优势。但同多数旧社区一样,受限于破败的空间环境和微弱的城市链接[10]。
塑造特色活力区,需要功能交混、城市要素紧凑、以步行为脉络、以公共空间为骨架组合而成,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与环境特色[11]。首先需结合路网构建社区紧凑清晰的结构,将前文“两纵一横一片”的路网结构融入社区。由横纵轴线加强片区与城市的连接,步行环路为内部半开放空间,多节点形成重要活力点。
将路网设置与社区组团划分结合,由路网体系实现开放空间—私密空间的良好过渡。中山路、冶山春秋园步道、城隍庙街在片区的东侧、北面形成开放空间,与四周的主干道相连,增强片区的开放性与公共性。地块南部由街巷将居住区划分为更多更小的组团,这些街巷作为邻里社区生活的半开放空间,其主要入口在南侧湖东路主干道上,设置坊门标识限定空间。通过片区内街巷空间的开合变化形成开放与私密空间氛围上的区别,自然地减少游客进入居住性街巷,而居民却可便捷到达公园、开放道路等场所。
利用节点空间营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贴合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南部居民楼间的小街巷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贴合,其空间功能在于实现日常生活需要。如能补天巷中的店面、风雨廊,结合民间信仰及古树,形成特有的生活气息与历史底蕴的场所。中山路为社区开放性较强的街巷,是整个社区的交往核心,社区服务功能在此集中设置。结合历史建筑的功能活化设置社区服务单位,如居民议事厅、社区居委会、长者食堂、学堂,考虑各年龄层居民的生活,形成富有历史底蕴的特色活力街巷(图7)。
4结语
片区乃至城市,街巷划分串联着各个区块,也是体验并形成区域整体意向的窗口。街巷的振兴是实现区域复兴的手段,其本身也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保护策略,通过历史景观整体建构,提升其可读性、延续性与场所感;具体可采用主题的强化、肌理脉络的织补、空间要素塑造、结合社区营造的方法落实;实现传统街巷的有机更新,延续传统风貌,融于城市生活,真正成为体验城市的具有历史底蕴同时充满活力的窗口;通过历史景观整体建构的方式,使道路遗产和城市环境、公共空间有机融合,实现其动态保护与有机更新。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关于历史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OL]. (2011-11-10)[2022-04-21]. https://unesdoc.unesco.org/in/documentViewer.xhtml?v=2.1.196&id=p::usmarcdef_0000215084_chi&file=/in/rest/annotationSVC/DownloadWatermarkedAttachment/attach_import_c222c3da-632d-41bd-a45b-73610ea9dd80%3F_%3D215084chi.pdf&locale=en&multi=true&ark=/ark:/48223/pf0000215084_chi/PDF/215084chi.pdf#%5B%7B%22num%22%3A1012%2C%22gen%22%3A0%7D%2C%7B%22name%22%3A%22XYZ%22%7D%2C0%2C842%2Cnull%5D.
[2] 陳薇, 王承慧, 吴晓. 道路遗产与历史城市保护: 以南京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09(5): 22-25.
[3] 张鹰, 陈晓娟, 沈逸强. 山地型聚落街巷空间相关性分析法研究: 以尤溪桂峰村为例[J]. 建筑学报, 2015(2): 90-96.
[4] 张雨洋, 杨昌鸣, 齐羚. 历史街区街巷活力评测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什刹海历史街区为例[J]. 中国园林, 2019, 35(3): 106-111.
[5] 邵润青, 段进, 王里漾. 中国当代城市日常生活街巷的系统性重构[J]. 规划师, 2016, 32(12): 91-96.
[6] 左力, 王莉娟, 李和平. 文化景观视角下传统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重庆市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片区为例[J]. 中国园林, 2021, 37(9): 42-47.
[7] 陈烨.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 141.
[8] 陆邵明. 浅议景观叙事的内涵、理论与价值[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8(3): 59-67, 209.
[9] 秦紅岭. 基于城市设计的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保护: 一种整合性策略[J]. 中国名城, 2018(10): 4-9.
[10]黄瓴, 陈欣, 牟燕川. 社区空间文化结构城市社区更新规划的新理念[J]. 时代建筑, 2021(4): 42-49.
[11]卢济威, 王一. 特色活力区建设: 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策略[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6): 101-108.
(责任编辑:周晓南)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raditional Alleys in Yeshan,
Fuzhou Under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Landscape
LU Ye
(Fuzhou University Zhicheng College, Fuzhou 350002, China)Abstract: Traditional alleys reflect the overall pattern of historical cities, and are perceived by peoples spatial experience, so they are important heritage resource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traditional alleys in Yesh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 of Fu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mphasizes the landscape narrative, analyzes the texture and walking space, connects the community,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historical landscape to form the overall protection of the alley system. The main methods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narrative of historical landscape by highlighting the theme, form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place for the public touching and remembering; continuing the traditional texture structure by weaving and reconstructiing the traditional road network , which is the basis for the continu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historical landscape; reshaping the traditional alleys space, and forming the overall atmosphere with the scale and interface as the key elements; develpoing the main living street of the community into a characteristic dynamic area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s and the shaping of community places, present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historical landscape.
Key words: historic landscape; holistic; urban design; traditional alleys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