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梦琦
摘 要: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融合发展,使得整个声乐美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声乐美学可以充分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感受。在声乐演唱中分析艺术形态的不同变化,这样才可以充分地促进艺术的持续发展。而声乐具有丰富的情感特征,了解声乐美学自身的情感价值,在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则可以充分地意识到声乐美学在整个声乐演唱中的价值与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声乐美学;声乐演唱;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9-00-03
声乐演唱就是在整个演唱过程中,将表演者的声乐技巧与声乐作品的内涵充分融合,并将其呈现给观众的过程。声乐美学则是声乐中艺术美的集合,主要通过声乐演唱的方式呈现出来,研究声乐美学在整个声乐演唱的影响与作用,对于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声乐美学含义与价值
音乐是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情感的表达则可以充分增强声乐艺术的表现力。情感是声乐演唱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不同的节奏以及旋律的变化都会影响情感的展示,而在节奏以及不同音节的变化中会丰富其内在的艺术感染力,这则是演唱者自身情感变化的充分展示。声乐演唱艺术主要就是通过表演者自身的风格、嗓音以及技巧等多种因素的融合,才可以给受众展示独具一格的作品。
声乐美学是整个音乐美学的关键因素,也是艺术美学的基础表现,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声乐美的主要构成因素、形成条件等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理论并且将其在声乐舞台的表演中充分地融合起来,这样则可以有效地丰富声乐舞台的艺术形式。声乐美学主要就是研究美学的普遍性、声乐艺术的独特性。
音乐在人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音乐具有专业化、分支化的发展态势。而声乐艺术是因为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现代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其具有显著的特征,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声乐演唱艺术的进步与发展中,声乐美学也具有动态化的發展态势。声乐美学就是在美学的宏观角度分析,研究在不同音乐中蕴含的不同美学元素,是一种通过歌唱表现其内在价值、情感的艺术形式。分析声乐艺术的特征,了解其内在的认知以及规律,有利于声乐美学的持续发展。而基于艺术发展角度分析,艺术则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产物,是不同实践活动中对人的感官能力的熏染与影响,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文化审美认知。
二、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
(一)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价值与作用
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通过声乐美学可以实现优化完善声乐演唱的目的,在声乐美学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地丰富演唱作品的层次,具有深化内在美感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如下。
1.声乐美学对演唱作品具有指导价值
在声乐演唱中声乐美学具有指导的作用。在表演中健康、良好的歌唱状态、方法是充分保障演唱成功的关键与基础,因此在实践中必须重视练习与技巧、方法的学习。在技巧的学习中要长期练习气息、共鸣以及咬字吐字。歌唱艺术对于气息有着严格的要求,声音主要就是通过气息表现并且进行流动的,在演唱中要充分保障整体气息的平稳性,这样才可以保障流畅性、自然性,进而达到丰富作品层次以及内在美感的目的。
同时,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会充分丰富情感传递的效果。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则可以使得整个声音更加集中、更加高亢洪亮。而咬字吐字清晰则可以保障听众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歌词的内在含义。
2.声乐美学对声乐演唱理论具有指导作用
声乐美学就是一种分析声乐艺术的理论性研究。从美学艺术的角度分析其具体抽象性的特征,因此要在抽象的概念、理论上分析。从实践上来说,声乐美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其对声乐演唱者的表现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达到提升声乐艺术美感的目的。歌唱艺术是一种艺术的创作与优化,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实践中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这样才可以展示其内在的艺术之美。高质量的声乐作品要始终坚持美学的创造原则开展,充分赋予其内在的内涵,在旋律以及具有文学性的歌词融合下,展示其内在的艺术之美。
(二)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体现
在声乐演唱中声乐美学的具体体现主要就是在歌唱音色、个人修养以及情感体现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歌唱音色
音色是影响歌唱艺术家表演效果的主要因素。歌唱艺术家自身的音色效果直接增强了艺术效果,不同特色的音色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民族音乐有的慷慨奔放,有的温婉悠扬,有的激昂高亢,这都是音色的不同表现。歌唱艺术对于音乐艺术就是通过嗓音的方式展示,而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思绪、心境的不同变化都会直接影响音色的变化[1]。
2.个人修养
声乐美学与歌唱艺术的融合,就是声乐艺术作品通过演唱者的展示再次进行创作而形成的作品。在整个过程中演唱者自身的艺术修养、个性特征以及内在的文化涵养、技艺水平等因素都是影响歌唱艺术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歌唱艺术表演效果直接受到演唱者自身的修养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精神世界更为重视,对其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歌唱者在表演过程中要深入地研究,充分挖掘不同声乐作品中的内涵与价值,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赋予音乐作品更加生动的形象,这样才可以创作出符合观众审美的高品质作品。
3.情感体现
歌唱艺术是一种将词曲与音乐充分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就是通过歌唱表现声乐作品的内涵与情感。而歌唱艺术在展示中会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其主要包括诗情、曲情以及声情等几种形式。在乐曲中,其蕴含的情感与歌唱艺术的诗情具有密切的关系,而诗情在声乐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展示,其包括节奏、韵律以及结构等不同的方式。在一个优美的歌曲艺术中会给不同的受众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受众自身的想象以及声乐的影响之下构建不同的情景。曲情则是声乐曲调情感展现的平台,曲情对于整个歌唱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及作用。歌唱艺术在展示中主要通过歌唱者表现其内在的情感以及价值,在进行声乐艺术的塑造以及其艺术形象的展示过程中,要充分融合诗情、曲情以及声情,将三者充分融合才可以充分丰富这个艺术表演活动[2]。
(三)歌唱艺术体现声乐美学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与创造性
歌唱艺术在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其创作、展示的过程中真实、客观都是其尤为关键的内容。歌唱艺术的客观真实性充分彰显了不同声乐作品自身的定位,要对其精准的控制,这样才可以充分体现作品的内涵。而不同的声乐作品都融合了各种不同的艺术特征,不仅包括历史、时代发展以及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也包括声乐自身的韵律美。对此,歌唱艺术在对不同声乐作品的再创造过程中必须充分融合各个方面,要在客观上保障其真实性,也要根据时代特征融合不同的审美需求,要具有创造性。歌唱艺术与演唱者的融合就是一个主观探索与内在艺术的融合,演唱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其能否展示艺术的客观性、真实性。其中演唱者对于声乐形态的综合性能否精准地掌控,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艺术表现效果[3]。
2.历史性与时代性
歌唱艺术主要就是要充分保障声乐美学的历史性符合时代性,要保障二者的统一发展。在声乐作品中展现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特征,可以说声乐作品是特定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其充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审美特征以及内在的艺术风格,具有显著的历史性、时代性特点。对此,在进行声乐作品的创作处理中要综合原作品的历史性、时代性特征,充分分析其内在的文化风格以及艺术形式,对其进行分析考量,赋予其时代的特征以及艺术内涵。在声乐作品的传承与发展中要基于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发展对其进行创新发展,融合演唱者自身的时代背景,在自身的文化内涵、审美角度上对其进行剖析完善,这样才可以实现二次创新[4]。
3.技巧性与表现性
技巧性与表现性在整个声乐艺术表演活动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其中技巧性是整个艺术表现的基础,而表现性则是歌唱技巧展示的最终成果,二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最终歌唱艺术表现以及效果的重要元素。
在声乐艺术中最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歌唱技巧,而歌唱活动则充分彰显了声乐作品自身的感情基调。在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判断分析中,其最为关键的就是分析表演者的情绪、感染力以及自身的技巧,能否激发观众的情感等。演唱者应用的发声技巧是影响其最终作品表现形式、艺术成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歌唱活动中应用的歌唱技巧以及应用的主要方式主要受到歌唱艺术表现的影响。歌唱艺术如果仅仅通过创作意图展示,在实践中没有融合技巧性,则无法充分展示其内在的声乐艺术。而如果单纯展示歌唱技巧没有融合艺术情感、内涵,则会直接降低整体的美感,无法引发观众自身的情感共鸣。对此,在声乐艺术表演活动中保障演唱技巧性与整体的表现性相统一[5]。
(四)歌唱艺术与声乐美学艺术的融合
1.语言艺术表现
声调自身的抑扬顿挫直接受到歌唱高低音等因素的影响。吟唱型音调是一种歌唱艺术早期的声调形式,其强调的是语言的变化以及音调的抑扬顿挫。声乐艺术表现中对于表演艺术者的嗓音、演唱的技巧以及情感表现等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而在声乐艺术演唱中最为基础的就是生动鲜明的语言。在表演中,歌唱者主要就是利用语言声调的变化来彰显内心的情感;而艺术美感则受到语言声调的不同变化影响,通过语言声调的变化,在曲折婉转、高低起伏的变化中激发不同受众思想以及情感的共鸣。
声乐语言是歌唱艺术活动的基础,其对于歌唱者的基础要求严格,严格控制吐字发音才可以为声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奠定基础。声乐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充分融合了语言以及演唱等不同的内容,其中语言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以及思维发散的重要方式,在声乐作品中其内在的内容形式、情感以及思想都是直接的,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出来。因此,歌唱艺术表现中要充分调整共鸣,把握其内在的技巧,也要做好基础处理,这样才可以清晰明了地将其内在的情感传递给广大听众[6]。
2.音乐艺术表现
声乐艺术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视听统一,对此表演者必须充分抒发自身的情感,其最为核心的就是抒发美、创造美。因此,在不同的歌唱表演活动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就是润腔。表演中在对情感艺术的创作处理中,通过自身丰富、润饰以及补充的方式充分烘托其内在的情感,则可以充分达到“曲外设腔”的效果。通过润腔则可以充分扩展其内在的含义,充分展示其内在的风格与韵味,在歌声的处理下则可以充分增强其整体的艺术情感。
节奏是对歌唱艺术效果、风格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在歌曲表演中,其整体的布局优化对于歌曲艺术的表现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是基础也是关键所在。在歌曲的表现中整体节奏安排合理,自然衔接才可以赋予整个歌唱艺术鲜明的变化以及丰富的层次感。
节奏在声乐艺术以及歌唱艺术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整体的表现力、感染力,直接关系到听众的心理、生理上的变化。演唱者要综合声乐作品的价值、外在的表现等因素,通过技巧充分地融合处理,再通过不同的情感氛围诠释其内在的价值,精准地掌握作品自身的节奏以及艺术感染力,达到提升声乐艺术审美能力的目的[7]。
3.神韵艺术表现
歌唱艺术最终呈现的表现效果受到歌唱者自身神韵的影响。声音可以传递感情,但是其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情感的表达。演唱者要具有丰富的情感,通过真切、充沛的情感则可以有效地完善聲的不足。声情并茂则会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
歌唱表演整个的展现过程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演唱者自身情绪、艺术形象塑造以及创造力的充分融合。对此,演唱者在歌唱表演中要根据自身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形成形体动作,通过丰富其内在情感以及整体的韵律,才可以丰富歌唱艺术的整体美学标准[8]。
4.风格的艺术展示
演唱风格主要受到歌唱者的个人成长经历、艺术表现、素质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其具有显著的个性差异性,在演唱风格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异,这也就决定了声乐作品的内在文化内涵、表现形式的不同,不同歌唱者在表演中都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表现特征。
三、结束语
声乐美学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分析声乐艺术的形态以及其具体的特点,构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且融合艺术特征的声乐美学,是一个传播美的过程。声乐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表现形式,要通过演唱者演唱的方式展示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与内涵。在歌唱中展示其内在的情感,给受众呈现完美的作品,这样则可以充分激发其情感的共鸣。因此,声乐艺术的表演者要在展示声乐作品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表演实现声乐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邬秀枝.浅析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明日风尚:下旬,2022(09):4.
[2]王宁,周品言.声乐美学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性分析[J].戏剧之家,2022(11):73-75.
[3]韩粟源.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21(07):73-74.
[4]牛祉策.浅谈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审美想象、情感演绎与肢体语言表达[J].北方音乐,2017,37(18):50+52.
[5]王雨婷.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表演艺术[J].戏剧之家,2022(15):72-74.
[6]高峰.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及其重要性研究[J].神州,2021(13):77-78.
[7]康露.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J].国际教育论坛,2022,3(06):26-27.
[8]刘琪.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读与写(上,下旬),2021,18(34):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