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东彦,严 卿,2*,郑向冉
(1.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2.大理大学滇西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云南 大理671003)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城乡矛盾开始出现并日趋严重。马克思恩格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城乡关系主要经历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和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其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制约实现城乡融合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今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深刻内涵,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对于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相关著作中多次提到了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分工,“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1〕215。也就是说,城乡分离与社会分工是同时进行的一个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史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分别造成畜牧业与农业、手工业与农业以及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在分工的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产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乡村原有的资金、人口、技术等一系列因素难以满足以工商业为代表的更高级的产业发展需要,这时就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环境,促进这些环境因素的集聚。在这一过程中,各类环境因素的集聚与城市规模的形成是同时发生的。
经过三次社会大分工后,人类社会进入近代。此时,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乡之间的分离。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城市生产力水平和以往相比有了大幅提升,城市资本集聚和生产规模扩大,加上工业发展与乡村脱离等原因,使得城乡对立日趋严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其统治期间所创造的生产力,甚至超过了以往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作物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总需求量较之以往不断减少,这时乡村就产生了劳动力剩余,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非农产业的生产,手工业和工商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城乡分离由此具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加速城乡分离的催化剂。
一方面,城乡分离与对立具有历史必然的积极作用。首先,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有利于在城市汇集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先进的技术,并将其投入到工业生产中,既提高生产效率又提升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乡村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等消费资料,为城市日复一日的生产提供充足的生产资料来源。城市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把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带到乡村中,改变乡村以往自给自足、低产低效的农业生产状况,为乡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支持,改善乡村的面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城市的繁荣也使农业摆脱了中世纪的最初的丑陋状态。”〔2〕其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产生分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3〕184。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在定时定量的生产环境下,出现了劳动剩余,这使得剩余的一部分劳动力有剩余的时间去从事工厂的经营管理活动,促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与之相伴随的是知识生产者和精神生产者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最后,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促进了现代政治的生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巩固自身的剥削地位,建立新的政权成为需要,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市的出现使得以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及司法机关为代表的公共政治机构应运而生,促进了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发展。与此同时,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工厂雇佣的工人逐步增多,工人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城乡分离与对立带来难以克服的消极后果。首先,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造成了城乡两地生活水平差距的逐步扩大。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业优势、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就业机会和选择的多元化导致了乡村人口单向流入城市的局面,与城市逐渐繁荣相伴随的必然结果是乡村日益衰落。与此同时,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使得原有的城市土地面积不能满足城市产业迅猛发展的需求,需要占用乡村原有的农用地进行工业的生产。耕地面积的不断较少,对粮食产出乃至农业造成了冲击。其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造成了人的片面畸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的旧式分工制约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3〕184。再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使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实力都远超乡村,致使乡村依附于城市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激化了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工人在工厂里为资产阶级服务,受资产阶级剥削。资产阶级在建立自身的政权后,通过国家机器强化了对乡村的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角色表现得日益凸显,导致了局部乃至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发生。最后,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使城市环境遭受巨大破坏,环境承载力日益下降。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当时英国的城市生态问题做了形象的描绘:“大城市工人区的垃圾和死水洼对公共卫生造成最恶劣的后果,因为正是这些东西散发出制造疾病的毒气;至于被污染的河流,也散发出同样的气体。”〔4〕410乡村人口单向流入城市,导致城市资源的消耗急剧增加,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远远超出了城市所能承受的最高承载量,城市污染程度与日俱增,城市居民身体状况以及免疫力下降,传染病在城市内蔓延;由于城市居住面积有限,导致大量的工人居无定所,大批流浪汉在城市内举步维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滞后性,大量市民日常生活基础得不到保障。另外,乡村原有的部分土地被城市无偿占有,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样遭到了破坏,除了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外,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失,大量的闲置土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剖析资本主义城乡矛盾日益凸显的过程中阐发未来城乡融合的特点,立足于描述实现城乡融合的一般特征,不对具体细节作出描绘。他们认为城乡融合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时实现的,城乡融合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城市和乡村的主导产业即工农业要有机结合。马克思指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3〕422。恩格斯认为,农业和工业的从事者没有阶级之分,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必要条件;工业应尽可能地平均分布在全国各地。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工农业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在城乡分离与对立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下,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发挥乡村地区农产品的原材料优势,发挥城市技术、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城乡两地间的优势互补。
其次,消灭私有制,实行社会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条件之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长期被少数资本家占有,剥削与被剥削关系难以消除,城乡之间对立与分化日趋严重。只有实现公有制,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才能促进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为实现城乡融合创造制度条件。
再次,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城乡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长期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遭到破坏,短期将难以修复甚至不可逆。近代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的无序扩张,导致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在后期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难以恢复到先前的环境。因此,要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思路,在处理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有效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保护乡村耕地。
最后,重视科技和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缩短产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的生产生活中,部分城市中的劳动者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乡村的发展中,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目的。与此同时,教育对改造人的各方面技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成员中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的没有文化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1〕614。通过教育特别是产业教育,除了让人们掌握如何运用专业技术投入到生产中外,还有利于人们从单一行业的生产中解放出来,熟悉其他领域的生产状况,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城乡关系问题的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从城市工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3〕154。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城乡关系的演进过程中指出,城乡关系的变化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紧密相连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城乡关系都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任何时代具体形式的存在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时代的城乡对立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交往形式,“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3〕308。在这一阶段中,虽然社会矛盾凸显,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人类社会早期的城乡同一阶段相比,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较大进步,“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1〕3。他们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出发阐述城乡关系的演进规律,将资本主义城乡对立阶段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深入解读,指出城乡对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对前一阶段的历史性超越,但城乡对立阶段的局限性决定了其作为历史发展的过渡阶段,必然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走向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全盘否定城乡对立,相反,他们肯定了城乡对立阶段相较于前一阶段所带来的进步性,并指出城乡对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市在城乡对立阶段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肯定了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代建立起来的大城市是促进资本主义乃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引擎。“城市的建造是一大进步”〔3〕197,作为大工业生产的中心,“破坏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力”〔4〕566。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对大城市的无序扩张导致的一系列乱象进行了批判,揭露了处在城乡对立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城乡两地发展不平衡背景下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工农业分离使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各方面先进生产要素流入城市,不断巩固城市的生产中心地位,容易导致乡村被逐渐孤立〔5〕733,进而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既肯定社会分工的进步性,阐明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并且使生产专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批判了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异化,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最终会得到彻底扬弃。既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和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对因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产生的城乡分离与对立进行了批判。他们批判了城乡分离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出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城乡对立的观点。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观点看待城乡对立问题,批判分析城乡对立的进步性及其弊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辩证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城乡对立阶段的过程中,尤其关切城市底层工人的疾苦。马克思批判了工场手工业对广大工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制约,“把工人变成了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转化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6〕679。恩格斯指出,在城市中受剥削的工人,在住房紧张的城市环境中颠沛流离,居住在环境脏乱的贫民窟中,流行病毒肆意传播,死亡率不断上升。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推动城乡的融合发展,就要把现阶段的底层穷苦大众从受奴役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通过义务性的教育使他们掌握各项技能,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想从事的行业,“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3〕308。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将无产阶级的现实境遇贯穿于论述城乡关系的整个过程中,时刻关注着现实社会中工人的生活状况,并在以未来社会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为工人摆脱受人剥削、片面发展的现状寻找包括废除私有制、推动教育实施等解决办法,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概括性地描绘了城乡融合实现后的社会状态:农业不再受工业的支配,乡村不再受城市的支配,体力劳动不再受脑力劳动的支配。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全社会成员都彻底摆脱受支配的状态,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借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内涵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努力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乡村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局面。这一战略关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城乡关系的论述中多次提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充分吸收借鉴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农业农村农民的观点。
乡村振兴战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城乡关系的论述中,主要从经济、文化、生态三个方面论述了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过程中的举措,包括现代农业、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主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得到了体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发展的规模性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基础上,让同时熟悉农业和现代先进技术的人群发展现代农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能让乡村中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看到现代农业的优势,进而也愿意学习现代技术,发展现代农业。这为我国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指导。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强调乡村振兴要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对乡村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党和政府在城乡关系问题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再现和与时俱进。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基础上,我国结合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城乡矛盾日益凸显等实际情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
其二,为科学审视我国城乡关系问题提供理论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启示我们必须科学辨析当今学界关于城乡关系问题的不同观点。国内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国城乡关系问题的过程中,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片面肯定城乡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中国的农村人口应向大城市转移,发挥集聚优势。有学者照搬“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鼓励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通过大城市集聚效应以拉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7〕。这一论断忽视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历史性和长期性。在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产业可能依据各自特点向不同区域和不同层级的城乡扩散,从而实现人口和资源的相对均衡分布。“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地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6〕684。恩格斯的这一观点阐明了从城乡对立向城乡融合迈进的过程中,工业是逐步摆脱城乡两地的地域限制,最终实现地区间均衡分布的。马克思站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角度,指出只有实现全国人口的均衡分布,才能取代农村居民封闭隔绝的生活,实现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人口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指明了城乡融合实现过程中产业和人口的演进方向,为我们审视前述学者的观点提供了一种批判的视角。此外,国内部分学者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乡村衰败是必然的,片面地将我国当前城乡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视为农业农村逐步消失的表现。显然,这类观点忽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割断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在关联。“农业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而一切劳动首先并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5〕713。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们科学评析上述学者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提出了质疑,主张实行土地私有化。针对学界关于土地私有化的观点,贺雪峰予以了驳斥,指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土地私有化会导致地价高昂,增加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地方政府难以扩大在农村的支出,最终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8〕。这一论述有利于我们以辩证的视角看待我国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问题。“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3〕414。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调和的矛盾,指出消灭私有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私有制的论述,为我们科学辨析上述学者的观点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部分学者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作为指导,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客观地看待我国的城乡问题的现实性,充分认识到要在保留农村合理的生产要素的同时,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将城市的先进要素带入农村中,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因此,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指导我国城乡问题的实践,能够避免陷入片面的孤立的认识误区之中,而是用全面的客观的现实的观点看待我国的城乡问题。
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审视中国城乡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必须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城乡对立阶段,既要看到其相较于前一阶段的进步性,又要认识到在这一阶段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生产力欠发达的客观现实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于我国工业产能和综合国力的薄弱,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客观上影响了日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城市实行单位制,农村则实行公社制,城乡二元体制是这一时期我国城乡关系的主要特征。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城乡间的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城乡二元体制逐渐松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我国以城市为发展重点,先进的生产要素流向城市,城乡差距逐步拉大;21 世纪初,在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城市得到较大发展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农村,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道路,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投入。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动我国城乡关系走向融合。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重要文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可以看出,中国城乡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而演进的。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推动城乡关系走向融合的过程中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在处理城乡关系的艰辛探索中出现过曲折和失误。因此,在推动中国城乡关系走向融合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城乡客观差距,直面农村发展困境,也要坚持系统思维,全方位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在尊重我国城乡关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充分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首先,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公共产品均衡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在统筹城乡关系方面的投入,促进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践行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理念〔9〕。这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和共享的科学内涵。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注重公平性。长期以来,城乡居民间的收入不对等问题是导致乡村人口单向流入城市的重要原因,在保证城乡之间同工同酬的同时,要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通过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使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获得平等的社会权利,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促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资源在城乡两地的均衡分布,才能留住乡村劳动力,有效减少乡村人才的流失,避免乡村“空巢”现象,同时也能够促进返乡就业创业。唯有如此,才能既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又缓解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次,以城带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仍然是我国的城乡发展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加于农村地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促进工农业结合的同时,城乡两地都要取长补短,而非城市完全取代农村。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城乡对立问题的长期存在,城乡两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等客观现实条件存在很大不同,也使得城乡两地的居民思想观念存在差异。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应鼓励农民在尊重乡村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过去被动接受城市的发展理念,转变为在学习城市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顺应市场的需求,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来,包括以直播带货、农超对接、订单农业、观光农业等新方式促销家乡农产品,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经济,切实获取现代农业带来的成果与福利。
再次,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助推农民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多次提到了教育特别是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的重要性。帮助农民逐步摆脱传统落后思想的束缚,将个人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地方政府应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着力缩小城乡两地间教师的收入差距,留住乡村教育人才,优惠政策激励城市优秀人才扎根乡村,努力推动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此外,应尤其重视教育与乡村产业的发展的结合,对乡村适龄的从业人员开展产业培训,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各个行业运作和生产的知识和技能。“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6〕377。由此可见,加大力度推进乡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最后,优化基层干群关系,完善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从目前中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农民对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并不了解,这种情况与农村总体文化素质相对落后以及基层宣传落实不够到位有关。近年来中央文件多次强调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提升农民的参与度。乡村振兴的每一环节都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他们既是成果享受者同时也是风险共担者。因此,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要善于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通过激发农民“主人翁”的建设热情,做到城乡内外凝聚共识一起干。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应深入到农民群众当中,宣传和落实系列惠农政策,引导和支持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现代农业实践,让身处偏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实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深刻阐释了城乡关系发展的规律、如何应对当时的城乡问题以及今后城乡的发展方向,其思想具有历史性、辩证性和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阐明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客观现实性,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待城乡对立问题。“要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结论”〔10〕,在立足于资本主义现实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在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乡融合的实现条件和路径阐发了他们的主张。
在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运用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客观看待我国目前城乡发展的现实问题,肯定我国多年来在改善城乡关系中所取得的成就,辩证看待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状况,摒弃那些全盘肯定或片面否定我国农村当前的发展现状的观点,又要领悟到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方法论启示,在中国城乡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在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认识。伴随着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以改革为根本动力的推动下城乡融合发展亦将不断深化发展〔11〕。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城乡关系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的指导,又要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身的发展道路。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城乡融合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乡村振兴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深入开展。因此,城乡融合发展也会出现新的状况和趋势,这也是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总之,在坚持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基础上着眼于社会现实,才能科学推动我国的城乡融合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