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实践
——以Y大学为例

2023-08-07 10:21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

沈 万 根

为党育才,为国育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3)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1页。新时代,民族地区应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社会等育人主体深度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实践,从而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从“一元单向”转变为“多元参与”,助推“大思政”格局的实现。

一、研究缘起

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如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也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学术界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时,主要立足于协同主体,协同重心两个方面。从协同主体来看,滕雅琳(2022)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与错位,三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定位模糊,很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4)滕雅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视阈下“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探析》,《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94-99页。董秀娜等(2020)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立足教育主体视角,强调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主体深度配合,改变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横向断层问题,避免出现一方缺位现象。(5)董秀娜、李洪波:《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第148-152页。曹桢等(2022)则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即三者有一致的教学目标,但又分别在各自领域发挥不同功能。(6)曹桢、喻一珺、王钰菡:《“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探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59-67页。邵晓枫、郑少飞(2022)提出,在教育公共性的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对象有所扩充,由原来的在校学生扩展到所有家庭成员、学校教师以及社区居民。(7)邵晓枫、郑少飞:《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点、价值与机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第1-9页。因此,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厘清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基本职能,构建一个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的教育循环链。从协同重心来看,当前学界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多倾向于中小学,忽略了高校学生的协同发展。同时,张睿(2020)提出,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还存在“断层现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过程发生断裂,认为家庭教育仅局限于学前,社会教育则多发生在毕业后。单一的育人模式并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加强“大中小一体化”教育将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贯穿到“大中小一体化”的全过程,不局限于某一学段。(8)张睿:《协同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的机理与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1期,第101-106页。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正确把握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两个关键因素:协同主体以及协同重心。学术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认知和把握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社协同的研究内容多关注对一般高校的研究,缺少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相关研究。实际上,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理性研究课题,对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由于民族地区高校与普通高校在地理位置、民族构成、成长背景等方面均有不同,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内涵,把握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性。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有待进一步深入剖析和实证探索。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区别于其他普通院校,应根据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实践路径。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大中小一体化”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分析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不同的教育功能,构建出符合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全面深刻落实铸魂育人重任,广泛调动全社会各方育人的主体力量,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广泛效应,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培育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是培育成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的少数民族建设者。

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高校、家庭、社会是将大学生培育为符合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域。高校上联家庭,下联社会,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肩负着重大职责。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了协同育人的环形链条,任何一方主体的缺失都有碍于教育整体力量的发挥。然而关照现实,为调研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情况,本文主要对Y大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一共涵盖10个问题,主要包括“如何评价家长的教育方式”“在校期间是否与家长一起参与学校活动”“不同阶段的思政课内容衔接情况如何”“是否参与社区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等。共计发放问卷450份,有效回收问卷422份,回收率为93.8%。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不难发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基础场域,是对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效补充。社会是学生终身接受教育的重要场域,是对学校、家庭教育的有益拓展。目前,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育人主体尚未调动,全社会未能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共识,弱化了民族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家庭教育一直贯穿于学生的小学、中学、大学,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9)单文鹏:《善用“大思政课”的多维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5期,第153-159页。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3.81%的大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更重视学习成绩;39.52%的大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家庭教育兼顾品德和成绩;13.81%的大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家庭教育只注重成绩;还有2.86%的大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只注重品德。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非常重视,把道德当作学生安身立命的根本,教子女为人处世之道,注重处理人际关系等,但是也有部分家庭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过于注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教育,智德教育发展不平衡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升学压力使父母忽视了对子女思想品德教育及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仅关注其学习成绩、考试能力,从而忽视了子女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有家长没有在思想层面深刻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缺乏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而且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把育人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就家长自身而言,其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教育方式,这极大弱化了家庭教育正向功能的发挥。同时,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利用。诸多少数民族家庭中包含成文或不成文的优秀家风家训,这些优秀的家风家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但目前无论是少数民族家庭还是民族地区高校甚至是社会层面都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整合存在明显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家风家训的思想价值。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连贯性不足

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和渐进性。通过对422份问卷数据整理发现,48.57%的大学生认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连贯性衔接情况良好;45.24%的大学生认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连贯性情况一般,有部分衔接不良;还有6.19%的大学生认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连贯性情况非常差。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中小学虽然均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但都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未能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性上看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各自为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倒挂、简单重复等问题。例如,在中小学阶段应该更多地关注礼节礼仪、文明习惯、生活常识等与学生精神思想实际直接相关的基本性问题,从而为大学阶段的理论性学习奠定基础。(10)石书臣、韩笑:《“大思政课”协同机制建设:问题与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6期,第71-76页。此外,教育方法欠缺创新衔接意识。民族地区高校多以综合类招生为主,文科和理科生均有涉及,而文科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过程中要比理科班的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好,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应考虑文理科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从而将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贯穿起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三)社会教育主体性定位不明确

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能够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提供多功能的实践场域,实现理论与现实深入对接。(11)蓝波涛、覃杨杨:《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价值、问题与对策》,《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期,第92-100页。对422名学生的调研显示,在校期间参与过社区组织的“第二课堂”或者其他文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占比为46.43%;在校期间未参与过社区组织的“第二课堂”或者其他文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占比为53.57%。同时,有33.1%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社区的实践活动或者志愿服务。可以看出,当前社会教育主体定位并不清晰,在协同育人层面存在一定的思想缺位,未能广泛调动社会成员参与协同育人实践,社会教育的正面效应发挥得不够充分。除此之外,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主要局限在理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较少,大部分学生未能深入民族地区的乡村一线基地。这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对接乡村,带领各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民族地区高校也未能充分利用校外“智囊库”“人才库”,育人资源缺乏系统性限制了育人功能的发挥。同时,社会教育中对红色资源的挖掘整合亟须加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国部分民族地区较早地开展了革命活动,其中党带领各族人民百折不挠的革命奋斗史、红色遗址、红色文物以及无数为革命、建设事业奋斗终身的先进人物,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但是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对其所在地区的红色育人资源特别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育人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

三、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为破解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现存的发展困境,实现家校社融合协同发展,提高育人整体实效,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功能、贯彻落实学校教育的基础功能、努力探索社会教育的拓展功能,从而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为三方主体协作保驾护航。

(一)走好“第一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12)《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6月10日,第1版。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步”,应强化与学校、社会教育的合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功能,从而形成多元主体的育人合力。

第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学校教育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而家庭教育则注重家庭美德熏陶,帮助孩子养成优良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独特性,其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思想培育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主要通过日常语言交流、行为示范和环境熏陶来进行影响。学校教育是以专业化的思想理论讲解与心理辅导为手段,让学生获得科学的心理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家庭教育注重情感教化,借助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拉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距离,进行思想引导、观念渗透等,并通过言谈举止,为其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然后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性格、心理特征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13)韩文乾:《用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涵养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12-18页。除此之外,由于民族地区高校一般都处于偏远地区,高校住校生占比更多,因此民族地区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各种技能培训等工作,还要充分重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家访、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考虑到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可以加设多民族语言网络课程资源专栏,积极占领网络教育制高点,为各民族学生家庭教育提供更好、更具针对性的优质服务。借助新媒体等手段搭建家校社合作育人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家长提供参与协同育人的端口,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而且也是家庭教育反哺高校教育的有益探索。

第二,发挥父母的示范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融洽的家庭氛围。(14)包银山、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第64-68页。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由于父母的喜怒安乐、言谈举止,对孩子有很强的教化作用,而孩子对于父母的行为习惯以及情感表达也会心领神会,因此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起点,对其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家长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进行正向影响。鼓励学生将优秀家风家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以其为价值准则调适自身的道德行为和实践。民族地区高校应把挖掘少数民族家风家训价值内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家风家训中蕴含礼仪教育、智慧教育以及品行教育……这些均是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厚育人资源。同时,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宣传少数民族家风家训,全方位介绍少数民族家风家训的起源、核心等多种内容。积极借助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将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和先进典型人物的家庭家风系列故事以微动画、微电影等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据此,强化各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家风家训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使少数民族优秀家风家训在民族地区进一步传扬。

(二)上好“第一课”:贯彻落实学校教育的基础功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5)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0页。民族地区高校应贯彻落实学校的基础教育功能,做好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有效衔接,进而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主体的深度融合,发挥整体效应。

第一,健全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实现师资联动。民族地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核心作用,更需聚合广泛的社会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到各民族大学生培育工作中,形成与思政课教师的密切配合,(16)李大庆:《家校共同体: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24期,第8-10页。使协同效应最大化。其一,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将立德树人作为职业追求,当好学生成长的传道者和引路人,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与此同时,也要鼓励调动民族地区高校其他教职工积极支持配合育人工作。例如,专业课任课教师,各职能部门管理、工作人员等也需以立德树人作为价值遵循,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等方面的功效。其二,充分利用好包括在校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类优质人才资源,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活动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例如,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邀请党政干部、名誉指导、企事业单位代表、优秀家长等定期进校园作专题报告,为学生讲述思政理论、抗疫故事、职业发展等有关内容,拓展学生生活阅历、社会经验。作为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地区,民族地区高校也可聘请老革命战士等英雄人物进校以亲身事迹为学生讲述革命历史、革命文化。(17)邵颖、王熙:《家校共同体建设中的问题探析》,《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第54-66页。由此,使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不仅具有深厚理论,更有鲜活生动的现实为基础,让各民族大学生真正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维护祖国统一为落脚点,增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性,构建全过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大思政格局,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以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加强民族地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资源整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单行本)》,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8)《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8页。所有学段的思想政治教师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渠道进行探索,通过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保障民族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正确方向,从而促进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打造一支突破时空壁垒的优质教学团队。同时,积极组织民族地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备课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及时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与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小组讨论等形式,搭建学段交叉研究平台,融合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化和拓展民族地区学生对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助于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有效衔接,使教学内容高度整合、教学评价具有较强连贯性。

(三)系好“第一扣”:努力探索社会教育的拓展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1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社会教育有其时代性特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在新时代下,民族地区高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将社会教育融入教学中。

第一,继续完善民族地区高校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公共教育平台,强化载体建设。在新形势下,构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平台尤为重要和紧迫。公共平台为民族地区高校实施社会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更是落实社会教育的主要媒介。当前要以完善和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共平台建设。一是进一步充实校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如图书馆和博物馆之类的教育平台和文化设施、文明标识及其他文化平台和宣教中心、创新中心和其他育人平台……实现“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加大对校内外各类活动场所的投入力度,包括校园体育场馆和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参与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的需求。二是进一步加快校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如建立素质拓展之类的教育拓展基地、实践锻炼和其他教育实践基地、学习教育和其他专题教育基地,力争做到校内校外有效对接。(20)曹桢、喻一珺、王钰菡:《“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探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59-67页。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深入挖掘社会实践中的思政元素,根据教学安排,每学期组织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课内理论与课外实践同向同行。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史、民族团结历史等思政元素作为日常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连接点,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基本作用,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稳定的思想基础。

第二,积极拓宽民族地区高校喜闻乐见的社会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教育的引导力度。社会教育实施主体能够多样化,教育的对象也比较宽泛,内容非常丰富,使社会教育不可能等同于全日制教育,因此其既不应囿于某种空间范围,也不应囿于传统教育形式。同时,要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高校在促进社会教育发展的同时,在观念上要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从实施地点、教育方式等方面,在教育内容上采取多样化办学机制等。应积极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性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资源。(21)韩可:《课程论视角下“大思政课”的实施维度与实践理路》,《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5期,第72-77页。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主要位于民族地区,其蕴含着诸多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民族地区高校需要与乡村振兴示范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民族地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其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如今,我国民族地区面貌已然焕然一新,现下正处于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故事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提供了生动案例,让各民族大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要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民族地区高校需要与地方合作共同挖掘整合地方思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民族地区高校需要积极对接爱国教育实践基地、革命遗址遗迹。民族地区积淀了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等丰富育人资源。通过将该类育人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或是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实践课堂,不仅能够增加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建筑风貌等民族文化的了解,而且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认同感,潜移默化中使各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郗厚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性质指向、理论意涵及关键点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139-145页。基于此,还需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运用校外多种实践资源中的主体作用。例如,让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在红色教育基地担任讲解员,在感受革命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对自身使命担当的深刻体悟;或是让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四、结语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综合工程。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社会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协同育人的号召,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功能,贯彻落实学校教育的基础功能,努力探索社会教育的拓展功能,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从而有效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主体充分互动,构成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整体运作系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的各个环节。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在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中不断肩负起培育新时代人才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