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组织建设探析

2023-08-07 07:20:24黄扬杰张艳姿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字课程教育

黄扬杰,张艳姿

(1.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浙江杭州 311121;2.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浙江温州 325002)

当前,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将全球带入一个基于知识和流动的数字经济新时代[1]参见:NAMBISAN S,LYYTINEN K,MAJCHRZAK A,et al.Digi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Reinventing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in a Digital World[J].MIS Quarterly,2017,41(1):223-238。,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成本,使得创业过程更加灵活、多样,但也引发了各种问题,高校亟须将数字技术和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及研究实践中,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利益相关者的目标[2]参见:PIERLUIGI R,GIUSTINA S.Digital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The Potential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on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9,146:900-911。。然而,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创业学院依然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数字平台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3]参见:李敏辉,李铭,曾冰然,等.后疫情时代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困境与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35-46。。究其原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只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而非建强创业教育组织,所以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是当务之急。研究型大学是埃茨科威兹(Etzkowitz)认为的能够转化为创业型大学的主要高校类型,科研成果若能被直接转化为产业和社会服务,则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4]参见:黄扬杰,邹晓东.学科组织学术创业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5(11):56-63。。本文旨在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组织建设,并以创业教育领域的集大成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例,分别对其创业教育组织的基本结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力量及外部合作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研究型大学提供有益启示。

一、麻省理工学院马丁信托创业中心建设及运行

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其校友创办的3 万余家企业解决了逾460 万人的就业问题,对区域乃至全球创新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麻省理工学院马丁信托创业中心(Martin Trust Center for MIT Entrepreneurship)是全校创新创业的“操作系统”,负责全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研究、服务与发展。其校友企业家现已呈现连续创业及年轻化趋势,首次创业者的年龄中位数降至30 岁[5]参见:ROBERTS E B,MURRAY F,KIM J D.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t MIT Continuing Global Growth and Impact[EB/OL].[2022-01-01].http://entrepreneurship.mit.edu/wp-content/uploads/MIT-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Impact-Report-2015.pdf。。

(一)组织结构

马丁信托创业中心设立于斯隆管理学院,以“诚实的中间人”(honest broken)为准则,不允许教职工对所培育和帮助的任何一家新公司产生财务利益,并通过加强与其他院系、实验室、中心、研究生院合作,为学生提供系统而周到的一站式创业服务。马丁信托创业中心设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席、常务董事、执行董事和教务主任组成,同时配有营运总监、行政助理等工作人员7 人,入驻企业家(Entrepreneurs in Residence)6 人[6]参见:Martin Trust Center Staff[EB/OL].[2022-01-21].http://entrepreneurship.mit.edu/team/。;还设有专业顾问网络(94 人),他们主要来自企业的杰出校友,有丰田、脸书、强生等知名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也有会计师、天使投资者、产品主管等专业人士。专业化的工作机构和顾问网络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及时有效的创业咨询和服务。

(二)课程体系

马丁信托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严格、实用、定制和集成的教育体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全校的创业课程。这些课程共60 余门[7]参见:In What Order Should I Take Entrepreneurship Classes at MIT?[EB/OL].[2021-05-18].https://miteship zen desk.com/hc/en-us/articles/204891476-In-what-order-should-I-take-entrepreneurship-classes-at-MIT-。,包括创业类、基础类、高级基础类、技能发展类、行业聚焦类、公司经验类及创业选修课等七大模块[8]参见:Fall 2019 Entrepreneurship Classes[EB/OL].[2019-04-07].https://orbit.mit.edu/classes。。二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课程。一类为面向校内工商管理硕士学生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学生开设的创业与创新项目(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Track)课程,选择这类课程的学生按规定完成6 门必修课、18 门选修课的学习任务,参加硅谷游学团(Silicon Valley Study Tour),并至少完成一项启动要求(参加创业融合项目或创业加速项目;获得资助;指定创业竞赛项目获奖或担任竞赛董事),才能获得创新创业专业学位证书。另一类为面向校外企业家、高管等群体开设的非学位性高管教育(Executive Education)课程,这类课程旨在通过为期一周的企业家发展计划(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介绍创业教育项目、技术转让系统和全球创业网络,促进学员高效设计和启动基于前沿技术的创新企业。三是面向全球的edX 线上课程。数字创业教育可以扩大影响范围,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代表的数字创业课程对创业学生甚是有效[2]。edX 线上课程平台最初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于2012 年共同创立,现已发展至全球160 余所大学,提供3 600 余门在线课程,并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9]参见:About Us:Transformation Through Education[EB/OL].[2022-01-21].https://www.edx.org/about-us。。edX 线上课程平台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迅捷提供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科学及医疗等数字课程。在数字技术融入课程方面,edX 线上课程平台采取视频讲座、动态图形、数据可视化等交互式教学方法,以及线上测验、开放式回答评估和虚拟环境等考核方式,并建立了虚拟监考机制[10]参见:2022 Impact Report:10 Years,10 Mantras[EB/OL].[2022-01-21].https://impact.edx.org/2022。;同时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建edX Insights 分析工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推出研究数据交换(Research Data Exchange)推进科学学习。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课程具有四个特征。其一,分层分类。学校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类课程,又有面向不同创业领域、不同创业阶段学生的个性化课程,还有满足实际需求的选修课。其二,体验式教学。课程注重研讨性、实践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三,跨学科教育。多学科教育和跨学科教育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创业思维和创业热情,帮助学生发展基本技能以进行创业实践。其四,与时代同步。学校每年对创业课程进行更新完善,结合当前需要和创业热点,设置能源、医疗保健、生物技术、金融科技、媒体等相关课程,并强调数字技术在创业中的重要性,如开设“数字产品管理实验室”(Digital Product Management)向学生介绍常用数字工具以应对包括物联网等热门行业的业务挑战[11]参见:Digital Product Management[EB/OL].[2022-05-07].https://entrepreneurship.mit.edu/courses/。。

(三)实践体系

马丁信托创业中心认为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heart(有意愿及信心)、head(思考如何去做)、hand(转化为行动)、home(成为创业社区的一员)的条件,所以其采取“4H”法来教育学生,并为学生创造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第一,基础设施保障到位。马丁信托创业中心占地7 200 平方英尺,拥有10 个规格不一的多媒体会议室、5 个私人电话亭、若干开放空间等办公场所,以及图书馆、乒乓球室、咖啡厅、厨房、休息室等休闲娱乐场所。最具特色的是一周开放7 天的原型车间(ProtoWorkshop),内中配有先进的3D 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及其他用于制造的基础工具,这些工具与所开设的高度沉浸式的“制造入门”和“3D 打印设计”两门课程、为应对大流行病而创建的线上创客社区(Online Makerspace)形成良好互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激发创意、交流学习并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顶级创客空间[12]参见:2021 Annual Report[EB/OL].[2022-05-06].https://www.calameo.com/mit-martin-trust-center/read/0050567 205eaa747a64f8。。

第二,学生组织资源丰富。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俱乐部通常围绕某个领域形成,由学生负责管理运行,成员包括学生、教师、风险投资家、企业家等,目的在于通过紧密联系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创业能力以及孵化更多创意。如金融科技俱乐部(FinTech Club)通过举办演讲、小型讨论、黑客马拉松和商业竞赛帮助学生接触多元化的金融科技机会来支持创业[13]参见:MIT FinTech Club[EB/OL].[2022-05-08].https://www.mitfintech.com/。。其2022 年的演讲阵容由渣打银行数字渠道和数据分析全球主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Algorand 平台创始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员等74 位来自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其中女性占比35.1%,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视角,增加了女性创业机会。一年一度的麻省理工学院金融科技会议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由学生举办的会议,与之同步开展的创业竞赛为优胜者提供3 万美元奖金,这得益于学生组织与外界的广泛联系,背后的赞助商不乏维萨(Visa)、丰田等大型企业。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俱乐部都建有包括组织概况、活动介绍、报名入口、博客等信息的网页,实现学生组织从内容、形式到管理的数字化。

第三,创业培养由浅及深。马丁信托创业中心整合创业课程、创业项目等资源,形成一条从简单到复杂,最后达到“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的培养路径[12]:①灵感(inspiration)阶段通过开学第一周的创业庆典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②探索(exploration)阶段通过创业启动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资源和机会;③原理(fundamentals)阶段通过创业课程、创业实习项目、创业融合项目、入驻企业家和创业学长指导等促进学生理解创业;④应用(application)阶段通过创业竞赛、高级创业课程等鼓励学生尝试创业;⑤加速(acceleration)阶段以为期3 个月的delta v 加速器项目帮助学生开启创业。这条创业培养路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让学生的创业学习变得简单、易于接受和更有成效,不仅帮助学生实现跨专业创业,而且培养出麻省理工学院最优秀的团队,其中绝大多数为基于区块链、大数据、机器学习、应用程序、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所进行的数字创业[14]参见:2021 delta v[EB/OL].[2022-05-08].https://readymag.com/u2089983364/2989432/。,这些项目将通过创业庆典进行全球直播,并通过创业中心所有渠道进行宣传。

(四)师资力量

马丁信托创业中心将来自工程学院、建筑规划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专任教师和来自产业界的兼职教师聚集在一起形成“双轨制”师资模式,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广泛视角与前沿知识中受益[15]参见:Affiliated Faculty[EB/OL].[2022-01-21].https://entrepreneurship.mit.edu/faculty/。。目前马丁信托创业中心已形成一支创业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兼职教师33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8.5%。如柯克·阿诺德(Kirk Arnold)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高级讲师,也是一名拥有30 多年科技企业高管经验的首席执行官,精通战略、销售、客户关系管理和运营;史蒂文·鲍尔(Steven Bauer)专注数字硬件和软件、加密、金融服务等复杂的专利和技术问题30 多年,代理了多家麻省理工学院企业的建立。对于专任教师,麻省理工学院通过教与学实验室(Teaching+Learning Lab)开展教育创新评估和学生成绩评估,向他们提供建设性、实用性的反馈,并通过传授教学策略与经验等知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如捕捉大流行病期间涌现的有效的远程教育教学技术,推出“新视角”系列访谈视频或音频应对后疫情教育[16]参见:MIT Teaching+Learning Lab[EB/OL].[2022-05-08].https://tll.mit.edu/。;同时制定“五分之一”政策等鼓励教师在保证正常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 天时间参与企业咨询等创业活动以丰富实践经验。作为教育的核心,这支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促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的成功。

(五)对外合作

马丁信托创业中心瞄准全球其他区域并进行接触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自上而下包括学生组织均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形成了强大的合作网络。其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会员制合作模式。该模式根据会费高低将会员分为三个等级,会费越高,等级越高,所享受的权益(包括加入创业网络、接触思想领袖及人才、宣传、教育培训、使用空间等五个方面)也越多。此外,会员还拥有对项目、奖学金和物理空间的命名机会,每个级别前十位加入且在计划实施前三年加入的会员将被授予“创始会员”称号[17]参见:Membership for Organizations[EB/OL].[2021-05-18].http://entrepreneurship.mit.edu/membership/。。这种合作模式让双方对创业进行头脑风暴、测试和合作,会员投入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而富有成效。如媒体实验室的资助企业通过委托研究、提供材料、样品制作等支持,可拥有专利优先获得权。二是跨校园合作模式。在组织层面,麻省理工学院与其他高校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在学生层面,麻省理工学院鼓励志趣相投的学生跨校合作,共同建立新企业;在校友层面,麻省理工学院改造企业论坛为非营利组织eForum 电子论坛,为大量有创业想法的校友提供创业指导,并允许他们使用创业社区的所有资源。三是国际社会合作模式。麻省理工学院也与其他国家政府、企业和高校建起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如成立中国实验室、印度实验室、以色列实验室,旨在帮助其他国家企业家和创业者提高管理水平和发现新机遇。这些实验室又为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知识和经验,促进创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二、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组织建设及运行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采取“辐射模式”,即鼓励各学院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学院层面的创业实践平台,并面向其他学院开放。这种模式促使全校设立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创业教育组织。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于1996 年成立的创业研究中心(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Studies)就是其中之一,其目标是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企业家和创业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培养企业家和成长型企业。

(一)组织结构

创业研究中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好的项目来探索创业精神,并帮助教师进行创业研究和课程开发。该中心设有教师董事(Faculty Directors)2 人、主任1 人、副主任6 人、主任助理1 人,并配有案例作者(Case Writer)2 人和研究分析师3 人。主任和副主任分工明确,主任领导整个中心,副主任则分别管理“创业项目”“创业课程”“创业车库与创业课程”“教师与演讲者计划”“研究项目”“政策及创新项目”;主任助理则负责项目运营。这些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创业领域工作经验,其中不乏自身创立企业的人员。创业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还具有自身特色:案例作者和研究分析师主要负责开发创业案例及研究美国拉丁裔创业情况,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课程及帮助教师进行创业研究和课程开发。此外,创业研究中心拥有一个由企业家、教师等14 人组成的专业顾问团,顾问团为其运营提供建议。[18]参见:Faculty Advisors[EB/OL].[2020-11-30].https://www.gsb.stanford.edu/faculty-research/centers-initiatives/ces/faculty-staff/advisors。

(二)课程体系

创业研究中心非常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文理结合、教研结合以及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为基本原则,整合其他学院资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体验课程(Experiential Courses)、功能课程(Functional Courses)、产业课程(Industry Courses)、创业基础(Foundations in Entrepreneurship)、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拓展课程(Scaling Courses)等六大类别,共有126 门课程,包括创业项目的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面,涉及人工智能、医疗保健、运输、能源、教育等行业,涵盖了不同领域创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19]参见:Stanfor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EB/OL].[2020-08-02].https://www.gsb.stanford.edu/experience/learning/entrepreneurship/courses#experiential。。斯坦福科技创投项目(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隶属于工程学院,其创业角(Econor)平台是对创业研究中心创业课程的有力补充,内容包括创业(如何从初创阶段扩展到成熟阶段)、文化(如何培养更有效的团队合作方式)、创新(如何将想法带入生活)、策略(如何看待和抓住机遇)等四个方面[20]参见:Ecorner[EB/OL].[2020-09-21].https://ecorner.stanford.edu/。。总体而言,创业研究中心的课程体系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是学科交叉。一是跨学院联合开设创业课程。如2019—2020 学年,商学院独立开设或与其他学院联合开设的课程有74 门,工程学院独立开设或与其他学院联合开设的课程有49 门,多个学院联合开设的课程有10 门。二是以辐射模式促进学科渗透,即各个学院根据教学特点设置创业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修读。如课程“设计人工智能培养人类福祉”(Designing AI to Cultivate Human Well-Being)要求4 名学生组成跨学科团队深入研究一个行业并提出五年规划蓝图。跨学科教育打通了相对割裂的学科布局,拓展了创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是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如课程“新企业客户获取”(Customer Acquisition for New Ventures)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讨论、模拟、客座讲座和小组学习,而课程“材料和制造的魔力”(The Magic of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则采取讲座、工厂实地考察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式。二是实践导向。如课程“极端负担能力设计”(Design for Extreme Affordability)专注农业、医疗、水、能源等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已在全球32 个经济体中与61 个合作伙伴共同执行了150 个项目[21]参见:OIT 333:Design for Extreme Affordability[EB/OL].[2020-08-25].https://explorecourses.stanford.edu/search?view=catalog&filter-coursestatus-Active=on&page=0&catalog=&academicYear=&q=OIT+333%3A+Design+for+Extre me+Affordability&collapse=。。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导向的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创业认知和行为[22]参见:HEINRICHS K.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 Dealing with Critical Incidents in the Post-formation Phase[J].Vocations&Learning,2016,9(3):1-17。,鼓励了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商业活动。

再次是强调数字教育。斯坦福大学于2021 年成立了数字教育副教务长办公室,创建了有效的数字教学和数字学习基础设施,协调校内数字教育,将人力和技术结合起来,探索更具可及性和公正性的教育系统[23]参见:Stanford Digital Education:About[EB/OL].[2022-05-12].https://digitaleducation.stanford.edu/about。。数字教育包括在线教育和融入数字技术的混合教育,其中学生既可在教室学习,又可通过视频学习,也可使用新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而教师则可轻易获得学生学习数据。斯坦福大学每学年都开设课程“数字教育的未来”(Education’s Digital Future),将学生、教师和专业人士聚集起来,探讨数字教育的运作方式及模式[24]参见:Stanford School of Education Course Tackles Challenges of Digital Learning[EB/OL].[2022-05-13].https://scpd.stanford.edu/news-insights/news/stanford-school-education-course-tackles-challenges-digital-learning。。

最后是重视社会创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单独设置了社会创新中心(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基于管理类核心课程,采取以人为本、系统思考及跨学科方法培养引领社会和环境变化的学生。研究社会治理的工商管理硕士、一年制商科硕士项目学生以及将选修课程重点放在社会和环境领域的学生则可以考取公共管理和社会创新证书(Certificate in Public Management and Social Innovation),并有资格获得米勒社会变革领导奖(Miller Social Change Leadership Award)。社会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指南(Impact Compass)还为各种组织(尤其是初创企业)、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提供测量工具,所培养的社会企业家、非营利组织领导为促进全球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斯坦福大学于2022 年9 月跨学科成立了70 年来第一所新学院——杜尔可持续发展学院(Doerr School of Sustainability)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及可持续挑战[25]参见:Opening Day for the Stanford Doerr School of Sustainability[EB/OL].[2022-09-13].https://news.stanford.edu/2022/09/01/opening-day-stanford-doerr-school-sustainability/。。

(三)实践体系

“辐射模式”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只由单一组织提供,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全校共享。

一方面,创业研究中心内部设立实践平台。第一,创业研究中心成立了斯坦福创业工作室(Stanford Venture Studio)。该工作室每年面向全校接收100 多个团队,提供从创意到融资全过程的支持,为学生建立自主、非结构化的,由导师、顾问、同辈和校友组成的可信网络。其全天候联合办公空间配备用于构思、原型设计和实验的工具;设立演示日让学生每周都有机会和创始人、行业领导者、投资者和教师等进行一对一会面并展示想法;通过线上线下论坛促进与同行、校友的交流和协作,获得法律服务和软件工具等免费资源,与学生团体、行业组织等建立密切联系[26]参见:Stanford Venture Studio[EB/OL].[2020-09-01].https://www.gsb.stanford.edu/stanford-community/entrepreneurship/venture-studio。。第二,创业研究中心每季度举办创业研讨会3—5 次,研讨会上企业家领袖们分享对医疗保健、可持续发展、智能硬件、产品设计等主题的见解。如2018 年创业研究中心与商学院健康俱乐部共同举办了“健康投资创业活动”“建设动力:女性企业家”等会议[27]参见:Entrepreneurial Workshops and Events[EB/OL].[2020-09-18].https://www.gsb.stanford.edu/experience/learning/entrepreneurship/beyond-classroom/entrepreneurial-workshop-series。。第三,创业研究中心设有创业暑期项目(Entrepreneurial Summer Program)。该项目可测试学生是否适合创业,约10%的工商管理硕士学生参加该项目,实习地点跨越国界,涉及波哥大、北京、伦敦等城市[28]参见:Entrepreneurial Summer Program[EB/OL].[2019-09-18].https://www.gsb.stanford.edu/experience/learning/entrepreneurship/beyond-classroom/summer-program。。

另一方面,创业研究中心依托校级平台丰富实践载体。斯坦福创业网络平台(Stanford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是为了促进全校创业教育组织资源流通和共享而搭建的,专门服务于创业项目。创业研究中心以此平台获取各学院、跨学科项目、研究中心、学生组织等的资源,如工程学院的斯坦福创业学生商业协会(Business Association of Stanford Entrepreneurial Students),为了培养出下一代企业家,通过创业思维领袖研讨会将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带到斯坦福校园,并举办创业竞赛、创业招聘会、女性创业峰会和社会影响周等全校范围的活动[29]参见:BASES[EB/OL].[2020-09-18].http://bases.stanford.edu/。。在所有创业竞赛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10 万美元创业挑战赛($100 000 Startup Challenge),不仅该竞赛会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组织者也会给予指导和评价,并通过提供咨询服务、争取风投资金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市场运作。这些实践活动增加了课堂学习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去,提升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创业想法,涌现出了基于3D 打印技术的“Tellus”老年人健康监测产品、3D 摄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KINIMA.fit”自适应健康系统等走在数字经济时代前列的创业项目。

(四)师资力量

斯坦福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生师比为5∶1[30]参见:Stanford facts 2020[EB/OL].[2020-08-25].https://facts.stanford.edu/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9/02/stanford-facts-2019.pdf。。创业研究中心教师主要来自商学院,其中专任教师30 人,由企业家、业界领袖、校友、投资人等组成的兼职教师43 人[31]参见:Affiliated Faculty[EB/OL].[2020-11-30].https://www.gsb.stanford.edu/faculty-research/centers-initiatives/ces/faculty-staff/affiliated-faculty。。雄厚的师资为团队教学创造了条件,如“创业车库”课程由教授、企业家、投资者等11 人组成的教学团队授课[32]参见:Startup Garage Course Details[EB/OL].[2020-09-18].https://www.gsb.stanford.edu/stanford-community/entrepreneurship/startup-garage。,他们将前沿理论和商业实践带到课堂中。斯坦福大学还制定政策帮助教师通过“教学和研究”“担任企业顾问或提供咨询”“自我创业”三种途径提升教学和指导能力,如允许教师和科研人员每周有1 天到企业兼职,甚至离岗1—2 年进行创业。斯坦福大学25%的教师曾经创办过企业[33]参见:EESLEY C E,MILLE W F.Impact:Stanford University’s Economic Impact vi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R].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2012:16。,这也为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实际操作和验证想法创造机会。此外,斯坦福大学坚持包容、合作和持续学习的文化,支持教师技能培训、专业发展及学位教育,如斯坦福专业发展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通过提供“课程设计与讲授”“视频录制及在线教学咨询”等服务,帮助教师使用学习平台(如Zoom、edX)和数字技术工具,提高教师线上、线下及混合教育教学能力[34]参见:Learning Platforms&Technology Tools[EB/OL].[2022-05-15].https://scpd.stanford.edu/learning-platformstechnology-tools。。

(五)对外合作

斯坦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尤其离不开外界的支持,大量校友的成功创业和硅谷的崛起使其获得了丰厚的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和捐赠资金。全校捐赠基金会现已超过8 000 个。这大大提高了斯坦福大学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最终又促进了硅谷和企业发展,从而使得合作形成良性循环。斯坦福大学的对外合作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建立校友会,并搭建起158 个国家和地区23 万校友的在线论坛。校友与学生可通过在线论坛寻找或提供“就业、创业资源和服务”“捐赠、咨询等志愿服务”[35]参见:Stanford Alumni[EB/OL].[2020-09-22].https://alumni.stanford.edu/get/page/home。,在交流互动中产生新的创业行为。二是设立社会创新中心创新基金(CSI Innovation Fund)、商学院影响基金(Impact Fund)、搜索基金(Search Fund)三种基金:社会创新中心创新基金旨在传达社会创新的重要性,为“新课程开发、研究和教学”“学生项目”“校友项目”等募集资金;商学院影响基金由学生在社会创新中心的指导、教师的监督下管理,校友和专业人士为投资、采购、构建交易、衡量影响、退出等提供战略指导;搜索基金则是投资性基金,即由1—2 名“搜索者”带头成立投资者小组寻找、收购私有公司并进行6—10 年的经营,截至2019 年底,斯坦福大学已成立搜索基金533 个,其中国际搜索基金132 个[36]参见:2020 Search Fund Study:Selected Observations[EB/OL].[2022-01-20].https://www.gsb.stanford.edu/facultyresearch/case-studies/2020-search-fund-study-selected-observations。。三是通过校内其他创业教育组织,如产业合作办公室、斯坦福研究园等,与产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互利共赢。

三、对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组织的启示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创业将跨越地理障碍并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创业教育将变得更加重要[37]参见:GELDEREN M V,WIKLUND J,MCMULLEN J S.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uture:A Delphi Study of ETP and JBV Editorial Board Member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21,45(5):1239-1275。。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先进的基础设施、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丰富的创业活动、充满活力的学生组织、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支持和衔接这些创新主体的网络等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生态网络,其中数字内容的快速融入和新兴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 通信等)的广泛使用则形成了数字化的学习生态系统,不仅培养学生的数字技能和素养,也大力推动与时代同轨、与未来同向的创业活动。研究型大学是引领创新的生力军,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植入创新创业基因,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组织建设的经验为中国研究型大学提供了以下五点启示。

(一)完善创业教育组织结构

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组织一般为高校二级单位或二级单位下设机构,多采取“有形学院,无形运作”的“非实体”运作方式。创业教育组织工作人员多由职能部门的老师兼任,创业资源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院系之间,理论教育、实践训练、创业模拟实训等分别由不同的组织开展。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在创业教育组织结构建设方面提供了方向:第一,根据需求导向、地缘优势等,明确创业教育的功能、职责、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第二,配齐配强领导小组和专职工作小组,特别是要选任有影响力的领导及引进有丰富创业领域经验的人员,还可增设案例作者、研究分析师等专业岗位加强创业教育研究;第三,加强数字学习,培养组织成员的数字素养和能力[38]参见:SOUSA M J,ROCHAA.Digital Learning:Developing Skills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s[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19,91:327-334。,促进组织管理者尤其是领导者以数字技术引领组织变革,建立多元化在线社区和在线平台,推动组织从封闭走向开放和灵活;第四,设立入驻企业家制度和专业顾问网络,利用强有力的校友资源和产业资源为创业教育组织建设提供咨询与建议,并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及指导。

(二)构建全覆盖、分阶段、个性化的数字化课程体系

高校推进创业教育教学是基于学生需要[39]参见:黄扬杰,吕一军.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8(8):81-87。,但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大多偏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特色教学和跨学科教学明显不足。而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从时代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数字化课程体系。中国研究型大学可借鉴先进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和创新创业特色,融入数字技术和数字内容,构建全覆盖、分阶段、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一是开展广谱式创业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和数字基础课程,开发专业创业课程并向其他专业学生开放选修,鼓励专业教师将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工具融入专业教学,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二是分层分类,即围绕当前创新创业重点领域,开设面向不同创业群体、不同创业阶段,涉及行业、技能、法律、融资及社会创新等方面,融入数字技术或内容的创业课程,提高学生社会创业能力和数字创业能力。三是针对创业学生开设特色项目,实施精英教育,培养企业家。中国研究型大学可根据学生专业或兴趣开设创业班或特色项目,将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聚集起来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基于数字技术创业的学生培养。四是创新教学模式。数字技术已融入教育且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国研究型大学有必要推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40]参见:TANG C M, CHAW L Y.Digital Literacy: A Prerequisite for Effective Learning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J].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e-Learning,2016,9(14):54-65。,采取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融入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等数字技术增强学生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创业的核心问题。

(三)搭建系统多元的数字化实践平台

创业实践是学生视野中创业教育质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对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帮助最大[41]参见:黄兆信,黄扬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探新:来自全国1 231 所高等学校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9(7):91-101。。但是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仍存在实践载体不够丰富、创业服务有待提高、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学生对创业实践的满意度有待提高。改进可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健全基础设施。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组织可整合全校实验室、科技园、孵化园等创新阵地资源及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入驻企业家、创业学长等教师资源,建设在线社区、社交媒体、3D 打印机等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功能齐全、气氛活跃的创业社区[2]。其次,丰富活动载体。中国研究型大学可指导学生基于兴趣或专业成立创业社团,设立创业文化节,开展研讨会、讲座、路演、企业实地考察、创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活动,办好创业竞赛,扶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业项目,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最后,搭建一站式数字服务平台。中国研究型大学数字平台组织变革缓慢[42]参见:阳镇,刘畅,季与点,等.平台治理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治理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12):64-78。,可借鉴麻省理工学院推出的Orbit 3.0 在线创业平台,整合全校创业教育资源及平台集中展示创业资源、创业项目、创业效果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及创业氛围,并融合大数据技术等为学生定制从简单到复杂、从灵感到实践的创业培养路径。

(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多为团委、辅导员、经管类教师转化而来的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理论型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稀缺且授课能力较弱,对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的作用有限。而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实践型教师多于理论型教师,专任教师通常具有创业实践经验,且学校的教师培养机制成熟完善,这使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发挥实质作用。中国研究型大学师资雄厚,如何运用和培养师资是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首先,提升现有专任教师和创业教师的创业教学能力。中国研究型大学既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及教学研究资助或奖项提升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又要制定政策,通过企业挂职与交流、开展咨询活动等提高教师创业能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国研究型大学可成立数字教育办公室或通过教师发展组织为教师提供数字教育教学培训和咨询,全面提高教师数字教育教学能力。其次,引进更多的兼职实践型教师,特别是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家及专业人士。在管理方面,制定政策促进兼职教师授课专业化、常态化和制度化是十分必要的。再次,培养女性创业教师。女性榜样对女性创业教育十分重要[43]参见:BERGGREN C.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Women:European Policy Examples of Neoliberal Feminism?[J].European Education,2020,52(4):312-323。,中国研究型大学可设立女性教师创业项目。麻省理工学院新发起的“未来创始人奖项目”(Future Founders Prize Competition)支持专业基础扎实、研究能力强的女性教师参与成果转化和知识转移,以培养更多的女性创业专任教师以及具备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女性专业教师。最后,探索设立创业学学科[44]参见:黄扬杰,黄蕾蕾,李立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内涵、特征与提升机制[J].教育研究,2017(2):73-79。,培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和专业教师,充实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五)打造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当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在全方位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改变着传统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认识。面对新形势,各利益相关者亟须协力打造一个由数字基础设施治理、数字用户公民、数字创业、数字市场组成的数字创业生态系统[45]参见:SUSSAN F,ACS Z J.The Digital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7, 49(1):55-73。。首先,加强与校友合作,经营好校友会,建立数字化校友社区平台以便于校友通过捐赠、投资、咨询、场地支持(如实习和考察等)等方式反哺母校。其次,推进研究型大学强强合作。一方面,建立高校联盟,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如“统筹视频课程资源建立专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网站”“加强高校间的研究数据共享”;另一方面,开放基础设施、活动场所、活动载体(包括创业竞赛、创业项目等),引进其他高校的特色项目(如法律服务),设立与创业相关的校园开放日,为学生组建跨校园创业团队提供机会。最后,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一方面,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和数字技术成果产出与转化,促进校企资源对接和知识循环,助推数字经济新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如探索会员制,划定会员等级与会费,从而可以使企业按需加入会员并获得高校对应的培训、宣传、人才输送、空间使用、加入创业网络、优先获得专利权、授予荣誉称号等权益,以此激励企业不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四、结 语

数字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数字创业[46]参见:杜晶晶,郝喜玲.数字创业背景下创业机会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0-26。,并创造出有利条件帮助女性、老年人、少年人、贫困人群、少数民族成员等各种群体跨越时间、空间、资金等障碍,使他们释放更高创业意愿,创业得以可持续发展[47]参见:VAN GELDEREN M,WIKLUND J,MCMULLEN J S.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uture:A Delphi Study of ETP and JBV Editorial Board Member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21,45(5):1239-1275。,从而服务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与此同时,数字创业对创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创业者需具备基本的数字技能与专业知识,以及兼具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数字创业能力。因此,中国研究型大学及其他类型高校均亟须重塑创业教育理念,变革创业教育组织,构建以数据和数字技术等为创新资源,且网络关系呈高度动态性、复杂性的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扎根中国大地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数字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答数字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