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媒体传播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尤其是大众最为关心的健康领域,谣言更是层出不穷。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预警和辟谣措施不足,专业的健康科普宣传不充分,谣言就会快速传播,引发公众恐慌、焦虑、偏听偏信和盲从,有时甚至还会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健康。本文以《科技日报》在健康科普和健康辟谣方面的探索为例,从提升媒体从业者的医学专业素养、构建科普与辟谣体系、提高受众媒介素养,以及打造多平台立体式健康科普传播体系等角度,分析总结遏制健康类谣言的经验和做法,为主流媒体更好地开展健康科普和健康辟谣提供借鉴和思考,在多元协同的谣言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 主流媒体 伪科普 健康类谣言
作者信息
罗朝淑,科技日报社主任记者。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新媒体传播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尤其是大众最为关心的健康领域,谣言更是层出不穷。
2023年3月26日,“典赞·2022科普中国”现场揭晓了十大科学辟谣榜: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孩子生病后打针比吃药“好得快”,蜂蜜、大蒜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新冠后要综合用药才能好得更快……几乎每条都与健康息息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养快速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网络伪科普流传等问题。本文以《科技日报》为例,探索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借力新媒体平台,遏制网络健康类谣言,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科学的健康科普作品。
一、新媒体环境下,健康类谣言的传播特点
所谓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旨在使人相信继而得以广泛流传的信息。[1]健康类谣言则是指与健康内容有关的、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或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
谣言的产生,通常是由于信息缺位导致不能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所致。它迎合了受众的期待心理,也满足了受众的恐惧心理,还常常打着亲情和关心的幌子,以家人群和各种朋友群为主要传播阵地,因而识别难度较大。
在经历了SARS、汶川地震和新冠疫情的威胁后,公众对于生命健康的科普有了更高的需求。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谣言的预警和辟谣措施不足,专业的科普宣传也不充分,谣言就会快速传播,不仅会对信息环境、社会舆论造成很强的破坏力,引发民众恐慌、焦虑、偏听偏信和盲从,还会对政府公信力、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还会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新媒体传播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传播健康信息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了健康类谣言最主要的滋生地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发布及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官方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形成网络谣言传播、辨识、阻断的动态交互网络。[2]
二、《科技日报》在遏制健康类谣言传播中的探索实践
作为承担党和国家舆论宣传任务的中央主流媒体之一,《科技日报》近年来在“报网微刊端”融合发展的科技传播格局中,进一步加强了对科学普及的建设,在健康科普和健康辟谣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立足热点,做足大健康科普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资讯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便捷、立体,尽管如此,传统纸媒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主流媒体对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可靠,更值得信赖,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习惯于阅读传统纸媒。
如何利用传统纸媒做好健康科普和健康辟谣工作,《科技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针对热点健康事件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类谣言等问题,《科技日报》每周一期的生活版面会及时进行辟谣科普。如2022年1月20日刊发的《假期预防近视 这些护眼产品可能帮倒忙》一文,[3]就孩子近視预防的热门话题,对社会上流传的护眼平板等可以预防近视的传言进行了批驳,并从科学角度解读了近视的成因和正确预防近视的方法。这些报道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好评。
同时,《科技日报》还充分发挥旗下科普时报、中国科普网等科普端口在健康科普和健康辟谣传播方面的作用。
例如,针对肿瘤患者对治疗存在的认知误区,社会上一些不法人士借此打着自然疗法等幌子大肆诈骗敛财的乱象,记者对相关案件进行了梳理和新闻回放;邀请权威专家进行针对性点评,提出对癌症的正确治疗或处理建议;针对相应的乱象,提出了对应的辟谣方法。[4]
该健康辟谣系列科普主题宣传通过开设健康辟谣科普专栏、制作健康科普短视频,以及上线网络专题等形式,在《科技日报》旗下的“科普一下”新媒体短视频平台,以及《科技日报》、科普时报、中国科普网等全媒体平台和微博、微信、视频号、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作品,提高视频和文章的受众覆盖面和用户触达率,提升其传播影响力。在贴近百姓生活需要的同时,该系列科普也做到了科普性、可读(视)性与趣味性的融合。
(二)“报网微视”融合发展,打造健康科普传播矩阵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表达方式和人们的网络文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数以亿计活跃用户的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
近年来,《科技日报》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形式,借助短视频平台,实现了从媒体公共价值到公共力量的转换,通过短视频的叙事策略、短视频的话语体系,建构短视频的价值认同,彰显优质内容的公共力量。比如,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要求,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科技日报》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积极抢占科普宣传制高点,于2022年8月,推出“科普一下”新媒体科普品牌,以“新闻+科普”为核心,以短视频为手段,充分挖掘梳理新闻热点中的科普问题,整合宣传资源,邀请权威专家就热点问题为受众澄清谬误、解疑释惑,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在科普传播中的“轻骑兵”作用。
围绕热点健康事件,“科普一下”及时推出《“社牛”也会得孤独症?》《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吸脂手术真能实现减肥吗?》《小学生盘串影响学习和健康吗?》等科普短视频,为受众提供科学的行动坐标。其中,《“社牛”也会得孤独症?》在视频号等主要新媒体平台的总播放量已突破720万次,[5]其他多条作品播放量也达到了10万+。此外,还有多部作品获新华网、央视网等媒体广泛转载,有效聚集和放大了主流媒体在权威科普方面的传播势能和品牌价值。
目前,该品牌已实现报纸、网站,以及各大新媒体端口如微信、微博、视频号、百家号等的全覆盖。
三、《科技日报》的实践为主流媒体遏制健康类谣言传播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中不能含有虚假、夸大、猜测、杜撰的成分;探究事实真相,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呈现新闻事实。传统主流媒体该如何遏制健康谣言的传播呢?《科技日报》的探索实践为主流媒体提供了以下思考和借鉴。
(一)媒体从业者需要提高健康科学素养,有效辨识谣言
网络谣言常常披着科学的外衣,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尤其是健康类谣言,由于其专业性很强,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的媒体从业人员很难把握其真实性。因此,一方面,媒体首先要提升记者和编辑的健康科学素养,充分发挥专家型记者和编辑的优势和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更好地保障报道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正确导向,让科学报道成为健康类谣言的“粉碎机”。
另一方面,医学和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是打击健康类谣言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专业优势,不仅可以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技能和理念,为健康辟谣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医学专业人士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来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健康科学素养。
面对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健康类谣言,尤其是面对大众关注的热点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流媒体可以通过邀请权威的医学专业人员,从医学科学角度分析、解读、探讨事件,理性疏导民众恐慌情绪,减少盲从行为。
(二)健康科普与健康辟谣需要两手一起抓
回应大众关切,对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答疑解惑,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而在治理网络谣言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同样不能缺席,不能失声。[6]在信息传播数量、速度和复杂程度都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一个严肃而且紧迫的课题,那就是让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并传播给公众。[7]作为舆论场上的关键一环,在报道事实、揭示真相、打击谣言方面,主流媒体同样肩负着重要职责,关键时刻甚至还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因此,主流媒体要坚持健康辟谣与健康科普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主流媒体应当加强权威健康科普平台的建设,集成一批优质的健康科普资源,持续不断地为受众提供接地气的科学内容,普及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理念。受众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理念,就能对健康类谣言树立起科学的屏障,发挥好辟谣、止谣的功能。
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也要针对热点事件和非主流媒体的健康传播误区或网络健康类谣言进行批驳,加强辟谣科普,同时引导受众接受正确的健康观点和知识。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主流媒体首先需要坚守舆论主阵地,用科学的“强音”压倒谣言的“杂音”。通过采访权威专家等多种形式,及时、科学、全面地揭示谣言的真面目,阻断其传播。
(三)顺应潮流趋势,打造多平台立体式健康科普传播体系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可以混淆视听,造成公众心理恐慌,这时,人们迫切需要听到权威的意见和科学的结论。主流媒体需要抓住时机,抢占先机,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打造多平台立体式科普传播体系,让优质科普内容和辟谣信息得到最大范围的推广和传播,借助各个新媒体平台,将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其传播范围。
未来,短视频的公共价值可能将成为主流媒体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源泉,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的短视频将会让主流媒體在同题竞争中脱颖而出。主流媒体需要抓住时机,通过鼓励政策引导生产出高质量的健康类科普短视频。
同时,主流媒体要树立大科普理念格局,打破当前各自为王的局面,与其他主流媒体和各大权威医疗机构联手,共同构建科普与辟谣体系。
(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增强其谣言辨识能力
老年人对医疗、养生类科普的需求大,但他们不了解新媒体传播手段,对网络信息的真假难以辨识,往往全盘照收。针对老年群体容易被伪科普侵害的现状,主流媒体要帮助他们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对健康谣言的识别能力。
根据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8]一般来说,媒介素养越高的受众,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越强,越不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反之,则易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主流媒体要更加注重公众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提高受众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能力;降低人们被情绪而非事实所左右的可能性,提高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同时也要传播更强的思辨意识,并针对一些具体的案例给出具体的鉴别措施和方法。比如,要让受众意识到,看到耸人听闻甚至惊世骇俗的夸张标题,首先要保持警觉心理。同时,要让受众了解如何选择官方的、权威的媒体或账号,看到有疑问的消息,一定要多方核实。最后,还要告诫受众,如果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应第一时间选择去正规医院,切不可偏信盲从,导致延误治疗。
(五)主流媒体要积极参与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谣言治理机制
健康类谣言等伪科普,其本质都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虚假信息,但这层“外衣”因为看似具有科学性,因而更具迷惑性,不仅增加了普通受众辨识的难度,也加大了有关机构打击的难度。
另外,从谣言本身的生产和传播机制来说,新媒体传播时代,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途径更加便捷化、传播工具也更加现代化,辟谣的速度可能远远赶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因而更重要的是要铲除谣言存在的土壤,不给它们滋生的环境和生态。只有多方合力构建完善的、多元主体协同的谣言治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将谣言生存的土壤铲除。
近年來,国家层面加快了立法工作,并着力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制度,加大对恶性造谣的处罚力度。
2022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扶持优质健康内容创造者的同时,也要加大对谣言的打击力度,要求相关部门引导各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主体,加强对发布和传播健康科普知识信息的审核,及时删除虚假健康信息,防止误导群众。
同时,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科学辟谣平台也起到了对谣言实时监测的作用,并通过“科学解读、矩阵传播、源头阻断”,切实提高了辟谣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另外,“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通过重拳整治自媒体造谣传谣等突出问题,有效打击了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和谣言传播行为。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更要积极参与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谣言治理机制,从源头杜绝谣言的产生。
结语
新媒体传播时代,健康类谣言往往披着看似科学的外衣,并且在新媒体技术的“包装”下,变得更加难以鉴别。而健康辟谣工作是发生在健康类谣言产生之后,往往有“亡羊补牢”之感。因此,主流媒体不仅要加强辟谣工作,更要让科普工作走在谣言的前头。比如,可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ChatGPT等先进技术预先研判谣言产生的趋势,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加强科学内容的供给,将关口前移,构筑起科学的“防火墙”,避免热点和焦点事件发生后出现的盲从与跟风,减少谣言传播的可能性。
同时,主流媒体也要利用好专家团队,让更多医学专业人士和健康领域专家成为科普的主力军,在新媒体平台开设健康科普专栏,推出一批感染力强、影响力大、传播效果好的科普短视频或科普文章,让大众能够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筑起健康辟谣的大坝,防“谣言”于未然。
此外,主流媒体还应积极促成健康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行动,提高学生和社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科学素养,增强其识别谣言的能力,让谣言无藏身之地。
参考文献:
[1]姚魁.健康类谣言“三治驱动”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创新实践[J].传媒,2022(17):18-20.
[2]林萍,吕健超.健康信息辟谣多元协同机制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J].通信企业管理,2021(07):77-80.
[3]陈曦.假期预防近视 这些护眼产品可能帮倒忙[N].科技日报,2022-1-20(8).
[4]罗朝淑.如何识别癌症治疗的重重骗局[N].科普时报,2022-12-16(1).
[5]孙瑜.“社牛”也会得孤独症?[OL].(2023-4-2) [2023-4-10]. https://weixin.qq.com/sph/AztLJI.
[6]金波.传统媒体怎样“行动止谣”[J].中国记者, 2012 (05):39-40.
[7]刘亚东.互联网治理要义在于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J].青年记者,2022(22):37-38.
[8]李佩.“网络推手”制造热点事件的路径及应对策略[J].中国出版,2012(2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