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向

2023-08-06 08:16:05
新西部 2023年7期
关键词:保护地青海省智库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意见》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措施:一是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四是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五是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六是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七是加强组织实施。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行

以“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近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经充分讨论和深入交流,本次论坛达成《2023贵阳共识》,并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石漠化治理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呵护自然之美·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贵阳宣言》等系列成果。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行11届。本届论坛设开闭幕式、17场主题论坛、展览展示和绿色产业招商等系列活动,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

西部两处自然保护地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日前在贵阳市为中国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13个自然保护地举行“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授牌仪式,其中包括西部两处自然保护地,即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遴选工作是一项自然保护全球计划,根据全球适用的严格标准,对管理有效、公平治理、對人类和自然产生长期积极影响的自然保护地进行认证。目前,全球仅有77地入选。

西藏加速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格局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萨高峰论坛近日在西藏拉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办,论坛以“数字桥梁跨越喜马拉雅”为主题,宣传推介高原数字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和潜力价值,加速推进西藏融入国家“东数西算”产业发展格局。据介绍,西藏平均海拔4000多米,自然降温快、温度低,且高原空气干燥、含氧量低、二氧化硫含量低、洁净度高,能延长各类服务器的使用寿命,有得天独厚的大数据存储优势。近年来,西藏吸引了众多数字产业项目落地,数字经济发展迅速。

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揭牌

全国首个由政府批复成立的省级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近日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成立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实《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在绿能的转换和价值实现当中“先行先试”的生动实践。中心运营后将承担全省碳排放数据的采集、挖掘、监测、分析、共享和应用,为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提供重要支撑,助推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引汉济渭工程先期通水西安

7月16日,在陕西省黄池沟配水枢纽,经过近12个小时的漫长旅程,汩汩汉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冲进关中平原的怀抱,通过黑河供水连通洞进入西安供水管线,实现引汉济渭工程向西安正式供水。据悉,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破解陕西省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配置均衡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汉江清流润泽秦川大地,每年将为1411万人提供15亿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

重庆构建科技创新“1458”工作体系

7月10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召开。大会提出科技创新“1458”工作体系(即锚定“1”个总体目标、明确“4”个发展定位、聚焦“5”个主要目标、实施“8”大行动),统筹布局科技创新资源,以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产业创新为核心,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抓手,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设4个新型智库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近日新设4个新型智库,分别为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智库、长安舆情智库、陕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这是该院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优势、加强学科布局、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该院新型智库建设由“建起来”变“多起来”“强起来”。

猜你喜欢
保护地青海省智库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绿色中国(2018年11期)2018-11-06 07:16:30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政报(2017年20期)2017-03-16 02:38:19
微智库
微智库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2
保护地栽培及存在问题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2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政报(2016年21期)2016-02-28 12:26:23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青海政报(2016年21期)2016-02-28 12: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