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 陈倩
近年来,影视动画行业飞速发展,色彩与动画的结合运用越来越受到影视动画创作者的重视。影视动画色彩不仅仅有丰富画面和渲染环境的作用,也是影视动画叙事表意的关键要素和审美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色彩对影视动画有着不言而喻的艺术渲染作用,当影视动画的内涵被时代所认可时,色彩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会随着影视动画艺术的发展而得到升华。
影视动画中色彩风格的类型
(一)写实风格的真实再现
“写实风格是对客观现实的忠实记录和再现,是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相对固定的、符合自然规律和历史真实以及人们日常心理、生理习惯的相对的真实。”[1]写实主义这一概念最初普遍于欧洲传统绘画和雕塑创作中,这一时代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大多忠实于现实生活,形成了强有力的写实风格,而这也直接影响到影视动画的产生与发展。
影视动画中色彩的写实风格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在其作品中以极具代表性的色彩描绘出现实的事物环境,如《风之谷》中的机械、《千与千寻》中的电车都是具有浓郁蒸汽时代风情的,在色彩的渲染上用冷色调展现意象的特征,使动画更逼真、自然。从写实风格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整体运用来看,每一处用色都是参照人们在自然界中所感受到的色彩,继而根据动画中场景、人物等的逻辑关系加以客观处理,从而使影视动画的写实更具感染力。
(二)超现实风格的想象突破
“超现实幻想风格的场景色彩是指非现实的、超乎人们日常生活和常规视觉与思维的、非常规的思想和想象的场景色彩。”[2]超现实风格的动画一般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设计出许多极其夸张的意象,并在色彩的运用等方面也同样采用新奇、大胆的色彩处理,让观者产生一种新奇的视觉感受。
动画《深海》中,小女孩坠入海底看见的鲜艳的琉璃色彩和动画结尾五彩斑斓的画面都是创作者的画面色彩幻想。这些色彩勾勒的画面场景都不可能在现实世界存在,但这种色彩风格在动画所展现的画面不仅合乎剧情内容的发展、角色的塑造,更是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尽的遐想。超现实风格的视觉表象离不开色彩的夸张渲染,在丰富的色彩体系中,色彩逐渐有着显而易见的情感属性,这为创作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也极大地丰富了超现实题材的影视动画场景的表现形式。
(三)水墨写意风格的民族展现
水墨写意风格色彩源于古代中国,于绘画中常用。受其深远影响,早期水墨动画中这种色彩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是中国影视动画创作所独有的特征。早期经典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其中水墨色彩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国产动画创作者对水墨色彩的创造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动画中注重对水墨写意色彩风格的运用。例如,《青蛇·劫起》中对水墨写意色彩风格的运用恰到好处:白娘子被法海镇压于塔中,小青为救姐姐数次与法海打斗的画面均用了水墨色彩处理,使得动画展现的画面内容更具层次和写意感,这种水墨黑白也从侧面反映出正邪两立的情感态度。
水墨写意风格的色彩是创作者们在客观写实色彩基础上的表达,也是客观写实色彩的创造性再现。水墨写意风格色彩不仅表现角色、场景等的“形似”,更注重水墨写意色彩在动画画面中的“神似”,在水墨丹青中渲染出诗画般的淡雅、洒脱的意境,形成极具民族韵味的色彩风格。
(四)装饰风格的审美表现
装饰风格色彩是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进行高度概括、具有规则性的一种色彩风格。根据影视动画取材的不同,装饰风格的色彩在不同国家、民族等都有着自己的运用和审美表现。
装饰风格的色彩更具高饱和及鲜明性的特征,强烈的色彩渲染和色相对比能够根据创作者意图在场景颜色单一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装饰性色彩的作用,使影视动画中的画面场景更具协调性。如《狄丽丽的奇幻巴黎》中,米歇尔·奥斯洛用3D技术渲染出高饱和度的色块,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无阴影的处理手法,实现平面化的视觉艺术效果。
装饰风格的色彩不完全是对客观现实色彩以及光色关系的表现,而是更注重在动画画面中色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配合效果。与写实风格色彩不同,装饰风格的色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平面性,使画面更具視觉效果的同时,也能通过创作者的主观表达从而产生抽象意义,获得审美效果。
(五)抽象风格的符号化表达
抽象风格的影视动画色彩就如同抽象派绘画,需要观者根据所展现的抽象符号用心灵去感受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在影视动画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对观者深刻理解影视动画内涵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作者们在抽象风格色彩的使用和搭配上更加大胆且有新意,例如将色彩与几何图像相结合形成能够表现主题思想和情感的符号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影视动画。在《美丽城三重奏》中多次出现的保镖,则是用黑色的长方形抽象概括出整体的身体特征,将黑色与简单几何图形相结合,运用这种形态符号暗示着保镖们未来的死亡命运,同时也传递出艺术创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影视动画中色彩的功能表现及作用
(一)意义多样的象征功能
不同的色彩有着自身不同的象征意义,无论是影视动画还是其他领域,已成为符号化特征,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象征作用。
色彩作为视听语言中的另一重要的表意元素,往往在影视动画中扮演着具有综合功能的角色。不同的色彩,在特定的动画语境中,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歌德说:“象征是把现象升华成一种观念,观念又变成意象,这促使观众在意象中无限地运动着,并不可捉摸。”[3]这揭示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与社会环境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创作者对色彩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场景中也有着多重含义。《千与千寻》中身穿白色和服的少年——白龙深受汤婆婆的魔咒而被禁锢,对汤婆婆唯命是从,在此用白色展现白龙的愚忠,但后来白龙与千寻相逢,搭救失魂落魄的千寻,又可见白龙心地善良的本性,在这里白色又象征着纯洁、圣洁和安宁。可见,同一种色彩在不同动画语境中有着特定的象征作用。影视动画创作者通过对色彩艺术的灵活处理来传情达意,使得色彩在影视动画作品中成为了极具张力和象征意义的表意元素,也能更好地让观者通过色彩来理解动画所表现的深层内涵。
(二)内涵深刻的隐喻功能
色彩的隐喻功能与象征功能大相径庭,但象征功能主要就色彩本质属性的修辞作用而言,而隐喻功能則是与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有着紧密联系,必须根据人物角色塑造和场景设计等方面综合考究。
1、奠定基调,突出主题
当色彩超乎表象的象征,结合剧情和人物展现出抽象寓意时,色彩便上升到了隐喻的高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表达创作者意图,也使观者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动画体验。《蝙蝠侠与超人:世界最佳搭档》中,蝙蝠侠永远在黑暗中出场,而超人则充满阳光。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奠定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也引发了人们对黑暗和正义的思考。
2、丰富形象,隐喻线索
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隐喻作用还充分体现在完善情节、丰富角色形象、隐喻线索等方面。《深海》动画电影开头,红色外套映入眼帘,整部影片通过超现实的手法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梦”。红色外套掉入深海里,故事便由此展开叙述。红色的出现不仅仅是给观者视觉上的吸引,更是通过其表意作用,隐喻主人公参宿人生经历的复杂。面对重组家庭她逐渐变得抑郁痛苦,妈妈留给她的红色外套始终是她的精神寄托,而红色“丧气鬼”,一方面隐喻着参宿充满恐惧与痛苦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在动画中充当必要角色,推动剧情的发展。
(三)作用鲜明的叙事功能
无论是静态艺术创作还是动态影像创作,色彩语言对艺术作品情节的描绘及体现已经被艺术创作者们广泛应用,在影视动画叙事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建立联系,推动情节
情节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故事过程发展的展现。在影视动画中,不同画面色彩的变化都能够帮助建立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联系,推动故事发展。
以最具代表性的《狮子王》为例,故事中的情节设置极具戏剧性特征,而色彩在情节的戏剧性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动画开场中,太阳初升,色彩明亮,此时动画中主要角色小王子辛巴诞生。但画面切到反派刀疤时,画面色彩慢慢变暗。这一色彩转变的过程为后来腥风血雨的故事情节进行铺垫。在刀疤亲手杀害哥哥并诱导辛巴离开自己的王国后,此时画面色彩变得更加灰暗,以冷色调为整体基调。动画最后,辛巴战胜刀疤,画面由冷色调转化为暖色调为主,整个动画故事也在太阳升起的金黄色中结束。整部动画通过对色彩的处理展现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可见色彩对剧情发展推动的重要性。
2、塑造形象,表达情绪
色彩也是塑造动画形象,传递人物情绪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4]以《雄狮少年》为例,动画开头出现的一只黄色流浪病猫与经常身穿黄色短袖的主人公阿娟相呼应,塑造出阿娟看似瘦小、体弱多病的形象,这也导致他对舞狮大赛有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情绪。当阿娟被迫离开家乡赚钱打工,但内心仍怀有那份对舞狮的热爱时,动画中阿娟脱去了原本身上的那身黄衣,穿着鲜红背心,体态上也一改往日佝偻驼背的样子,而是在生活的磨砺下挺直了腰板,肌肉线条分明。故事最后,在舞狮大赛最为激烈的时刻,阿娟身着红背心,手举红得醒目的舞狮头一跃而上。身穿红背心的阿娟和红色雄狮相呼应,塑造出阿娟如雄狮般具有坚强意志的成功形象。整体暖色调的运用,也充分传达出阿娟此时内心的激动和梦想成真的幸福感。
3、渲染氛围,烘托情感
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搭配和运用能够影响故事所传递出的情感,或开心愉悦,或痛苦抑郁等都能在影视动画中呈现不同的效果,同时也对观者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冷色调中的不安、紧张、痛苦等,暖色调中的温暖、安宁、和谐等,都是色彩情感化的符号特征。“色彩的变化能够表达没有颜色的面部表情所不能表达的情绪和感情。”[5]以《魔道祖师》为例,魏无羡和江澄在莲花坞生活的美好画面主要以暖色调为主,整体呈现出温馨、幸福的氛围。而莲花坞被岐山温氏摧毁后,画面色彩逐渐变得昏暗,随后两人发生冲突,此时整体以冷色调为主。这种冷色调的渲染不仅将二人的悲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牵动着观者的内心,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绝望之感。
4、揭示主题,深化内涵
色彩不仅在影视动画中有塑造形象、推动情节、烘托情感的作用,还能够揭示影视动画的主题和内涵。色彩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对色彩的大胆使用和处理也是影视动画创作者主观想法的表达,也能准确地揭示主题,深化内涵。
红色用以表达热烈、温暖、炽热的情绪,用以刻画生机勃发的意象。《雄狮少年》中阿娟身穿红色背心,拿着红色舞狮头在楼顶从夜晚舞狮到清晨太阳升起。这里红色与阳光交相辉映,从阿娟的角度来看,这里的红色是他成功的象征,揭示了他厚积薄发,“病猫也能变雄狮”的人生态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红色是一切美好的象征,而《雄狮少年》不仅仅展现的是阿娟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红色始终贯穿在整部动画中,将动画色彩的民族特色推向更高维度,使动画的主题和内涵得以升华。
影视动画中色彩艺术的审美意蕴
(一)塑造动感意象,表现画面的运动美
色彩的运动性是影视动画色彩的主要特征,动画色彩的运动特性集中反映在画面中光影的变化、场景的转换等,色彩与画面的运动两者之间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1、光影变化的运动美
影视动画中的色彩不仅仅是运用色彩简单填充渲染,好的动画作品往往也更注重画面中的光影变化,在不同的画面中采用不同的光影处理方式,从而描绘出自然、和谐、运动的整体画面,而这更是对创作者根据整个动画环境来进行处理光影的能力有极大的专业化要求。在《冰雪奇缘》艾莎伴随着音乐起舞施法的画面中,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效果,使身穿蓝色裙子的艾莎倒影在宫殿内,随着艾莎施展魔法,宫殿在粉色、紫色、蓝色的交相辉映中拔地而起,构建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冰雪世界。简单的色彩在光影处理下,变得晶莹剔透,赋予了城堡向上“生长”的生命力。
2、场景转换的运动美
影视动画是根据绘画美术作品而制作,因此为了实现绘画作品在场景转换中的动态效果,在制作动画时,色彩的渲染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大鱼海棠》这部动画,画面风格奇幻、壮阔。动画中火红的海棠树向天空生长,灵动的红色大鱼在水天中遨游,碧蓝的海水从空中倾斜而下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共同打造出独特的意境,在丰富动画场景的同时,也使画面之间的转换更具运动美感。
(二)构建唯美画面,展现动画的画面美
色彩是构成画面的重要元素之一,创作者对色彩的运用和处理直接影响到画面内容的质量。相比于真人的影视作品,影视动画在色彩的追求上更具严格性,因此对影视动画专业画师绘画性的要求较高。对于色彩的运用,影视动画的发展空间要比现实电影更广阔。
1、温馨自然的画面美
根据动画内容和主题以及创作者意图,影视动画直接呈现出不同效果的画面,从而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画面美感。动画电影《深海》通过光影展现情绪的交错和递进,大量使用光斑、光晕,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深海世界。相比于《深海》色彩的缤纷多彩,宫崎骏的动画一贯追求画面的唯美和纯净,以清新淡雅的色调给人安静闲适的视觉感受。《天空之城》中的空中花园以绿色为主,一切仿佛都保留着原始森林的样貌,传达出最质朴纯净,最能洗涤人们心灵的直观感觉。这也正是在纷繁复杂,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依旧对宫崎骏动画热爱的原因。
2、诡异怪诞的画面美
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影视动画也并非千篇一律充满着自然和谐美的画面,荒诞、诡异的画面也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僵尸新娘》中,整部动画的色彩基调有着明显的分区,人间世界的整体色调以灰色为主,而地狱却是五彩斑斓的世界。在动画中,创作者在色彩运用上做了大胆的反差对比处理,刺激着观众的视觉感官,也让观众对这诡异怪诞的画面美过目不忘。
(三)实现色彩碰撞,突出动画的情感美
阿思海姆说过:“讲到表情作用,色彩却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情感,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6]在动画中,不同色彩的运用会产生不同方面的情感价值。
1、动画角色的情感抒发
一方面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征,充分表达出故事的内在思想以及传递出人物的情感态度。《黑色电影的色彩设计》中提到的:“色彩的生理特征、物理特征以及心理学特征都会对电影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7]在影视动画中也是如此,色彩对角色情感层次上也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魔道祖师》中,魏无羡虽修炼诡道,但却行正义之事。在众仙门百家被困奸人的陷阱无法脱身时,魏无羡以自身肉血吸引怨灵,使得仙门百家脱身。在動画中魏无羡和蓝忘机一改往日黑袍和白袍,化为一身红衣,在众人中格外耀眼。红色是正义的象征,也正面展现出二人侠肝义胆的品质、匡扶正义的情怀,充分表达出该动画的主题思想和角色情感。
2、创作者与观众的情感抒发
色彩艺术通过创作者意图在影视动画中展现,与观者主观意识上产生联系,进而引起观者对影视动画中情感的共鸣。通过传达动画角色情绪来引起观者内心的认同感,从而提升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突出情感美的价值意义。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自出生便带有红色火焰的属性,他生而为魔,但却秉承“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态度,学习斩妖除魔。敖丙生于海底龙族,一身凛然正气,虽与哪吒看似水火不容,但面对天雷的降临,二人以命相拼。在海底,红蓝两色产生强烈冲击,使得红色在海底尤为耀眼,充分表现出哪吒在面对命运绝不屈服的情感态度。《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情感主题的传递,也深刻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态度,以作品中热血的红色印象滋养着观众心中的红色动力。
(四)发挥色彩优势,打造动画的意境美
意境是人们对于客观物象的感觉和意识,是在情景交融中实现心灵升华,在精神世界产生无尽遐想并继而引人深思的艺术境界,因此,意境美也正是众多艺术创作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色彩,是促成影视动画产生意境美的重要元素之一,掌握色彩不同于其他视听语言的独特视觉优势,灵活运用色彩规律是打造影视动画意境美的关键。
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中艾莎随着音乐呐喊,用冰雪建造的楼梯和城堡拔地而起。身穿蓝色裙子奔跑的艾莎公主和雪白的华丽宫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充分暗示出主人公想努力挣脱束缚的内心世界,将艾莎追求自由的心境与这华美的宫殿融为一体。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创作者们将蓝色和冰雪的白色发挥到极致,通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效果,将动画各种色彩有机结合,制造出一个完美的冰雪世界,这一过程也正是创作者打造动画意境美的实现。
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动画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这种意境美不仅让观众“悦目”,更能够实现真正的“赏心”。通过色彩与画面、音乐等元素的有机结合,使观众在体味动画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将情感升华到自然变迁、人生感悟等艺术境界,这便是色彩在打造影视动画意境美时的影响力所在。
注释
[1]王瑞霞、谢晓昱:《动画色彩》,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页。
[2]朱怡洁:《色彩语言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2页。
[3]张贝贝:《论歌德的“象征”观与审美现代性批判》,载《文化与诗学》,2017(1)。
[4][美]苏珊·格朗:《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30页。
[5]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08页。
[6]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艺术与视知觉》,载《当代美术家》,2019(4)。
[7]王慧茹、张康夫:《黑色电影的色彩设计》,载《设计》,2017(19)。
参考文献
[1]李铀:《色彩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载《大观》,2021(06)。
[2]郭美妤:《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表意功能研究》,吉林艺术学院毕业论文,2021。
[3]袁梦捷:《影视动画中的色彩情感表现》,载《中国文艺家》,2021(02)。
[4]罗时俊彦、袁奇:《色彩心理学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研究》,载《科技传播》,2020(16)。
[5]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艺术与视知觉》,载《当代美术家》,2019(04)。
[6]张贝贝:《论歌德的“象征”观与审美现代性批判》,载《文化与诗学》,2017(01)。
[7]曹园园:《影视动画色彩节奏的表现研究》,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论文,2018。
[8]夏雨:《探析影视动画中色彩艺术的审美意蕴》,载《西部广播电视》,2017(22)。
[9]王慧茹、张康夫:《黑色电影的色彩设计》,载《设计》,2017(19)。
作者简介
杨 晓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陈 倩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