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每当听到这优美动听的抒情歌曲,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的家乡:门前一条大河横贯东西,两岸是成片肥沃的田地。春季,麦苗青青,菜花金黄,美丽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深秋,水稻成熟,稻浪翻滚,金色的光芒闪耀着丰收的喜悦。
这条大河名叫“娄江”,她是我们的母亲河。娄江出苏州娄门,一路向东,穿越苏州工业园区,过昆山,到太仓,汇入长江,奔向东海。你可知道,千百年来,这条古老的江河承载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倒流千年,看历史里的娄江
让时光倒流千年……从前苏州以东地势低洼,遍布水泽,每年春夏之交,汛期多雨,江河湖泊积水无处宣泄,水灾频发,百姓苦不堪言。北宋水利专家郏亶曾经在《吴门水利书》中描述当时的情景:“一抹盡为白水。”这就是真实的写照。
时至北宋,昆山主簿邱与权站出来了。他虽然只是级别不高的地方官,但有关注民生疾苦的拳拳之心。他身先士卒,动员民工,组织昆山、长洲两县分工,拉开了疏浚河道、治理水患的序幕。民工们先把上游来水阻断,再以竹、苇为墙,用铁锸铲土,竹畚挑土,分段筑堤。经过数十天的奋斗,一条60尺(相当于20米)宽的大河终于疏浚完工,从此,桀骜不驯的野马被套上了笼头,四处漫溢的水流乖乖走进了它们的通道。当年是北宋至和二年,因此这条河道被命名为“至和塘”。它,就是今天娄江的前身。
事毕,邱与权亲自撰写《至和塘记》,详细记述了这项开拓性的工程。据记载,此次疏浚工程共耗用了156000人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如果把完成这个工程说是打赢了一场战争,一点都不为过。这里虽然没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是民工们披星戴月、胼手胝足的情景我们可以想见。好一个邱与权和他组织的民工们,可不就是谱写了一首远古大禹治水的续篇?
修堤疏浚,前人栽树后人凉
从此,江水缓缓流淌,经年累月滋润着吴中大地,时光也像流水,在400多年后的明朝弘治年间,金鸡湖的东北方向,有个面积达2.2平方公里的湖泊——沙湖。沙湖的北缘跟娄江连成一体,放眼望去就是白茫茫一片浩渺水面。每逢天气变化,风急浪高,波涛滚滚,途经船只常常遇险。
弘治九年(1497),工部主事姚文灏巡事,看到沙湖风浪险恶,过往客舟多有遭难,因此决心在此修筑一条夹堤,把沙湖和娄江隔开,以减小风浪影响。此项工程规模浩大,姚文灏特地立石为碑,亲自撰写歌谣刻在碑上指导民工:“远挑新土才稀罕,露尽黄泥始罢休。两岸马槽斜见底,中间水线直通头。”于是,一个轰轰烈烈的筑堤场面展开了:民工们挑土的挑土,打夯的打夯,扛石的扛石,干得是热火朝天。工程进行了两年,将近完工的时候,姚文灏积劳成疾去世了,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其后,郎中傅潮接过历史重任,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为此,苏州状元吴宽曾为之撰写《沙湖堤记》,赞曰:“如是堤然,盖耕者无浸淫之苦,则安于田亩;行者无复溺之忧,则乐于道路;贾者无掠夺之恐,则保其货财。利何溥于此!”
之后,这条塘河又多次疏浚。特别是万历四十二年,长洲知县胡士容为了加固娄江河堤,发起工程,添筑石塘,使这条重要水道的通畅得到了长久的保障。从此,不仅雨季大水漫溢,淹没农田的灾害得到了纾解,这条塘河也变成了苏州向东进入长江出海贸易的重要航道。明朝宰相王鏊曾写过一首诗记述他的航行感受:“早朝时去晚朝回,陆市巴城迤逦来。咫尺唯亭看又过,人生行止信悠哉。”朝去晚回,娄江航行的交通便捷给人带来的愉悦溢于言表。“前人栽树后人凉”,先贤留下的恩德,惠及后世,得到荫庇的人们会永远记在心中!
奔腾不息,那条“至和塘”的蝶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来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利建设,人民政府动员民工5万多,分三期组织开展了娄江的新一轮拓浚工程。来自吴县各乡的农民汇集于此,一时间,工地上人山人海,处处是红旗飘扬,这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的场面,不禁让我们想起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推着小车奋勇直前的情景!从此,昔日的“至和塘”蝶变成了一条50米宽的大河——娄江。
千百年来,无数民工为整治这条江河挥洒了多少血汗,他们为后世造福的光辉业绩可歌可泣,永远值得我们纪念!“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娄江滔滔,奔腾不息,东风乍起,碧波荡漾。
进入21世纪以来,姑苏城东成了一片热土。娄江两岸,除了稻花飘香,更有高科技的闪光为世人瞩目。新一代的苏州人,每天都在这里创造着新的奇迹,他们身上的故事何止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