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和SRY盒转录因子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3-08-06 23:27:05闫娜王金花
癌症进展 2023年9期
关键词:信号转导干细胞受体

闫娜,王金花

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呼和浩特 010000

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呼和浩特 010000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学家协会指南指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1%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表达的乳腺癌[1]。TNBC 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2],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亚型,患者的预后较差。TNBC 因更具侵袭性且缺乏治疗靶标,已成为肿瘤学界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TNBC 具有早期复发的特点,且远处转移的发生风险更大。尽管目前可以采用手术及放化疗治疗,但是因为远处复发率较高且预后较差,TNBC 患者的病死率较高。目前,TNBC 的主要治疗策略之一为化疗,但容易发生耐药性和肿瘤复发转移。众所周知,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除肿瘤细胞。先天性免疫细胞可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导致炎症反应,并将肿瘤抗原提呈给适应性免疫细胞,如T 淋巴细胞,激活后的T 淋巴细胞会通过多种途径消除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通路,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CD1,也称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CD1LG1,也称PD-L1)通路,可调节T 淋巴细胞活性以防止自身细胞遭到破坏[3]。肿瘤细胞通过在其表面表达PD-L1 来维持这种免疫抑制机制并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尽管已有免疫治疗的药物作用于PD-L1阳性的TNBC,但仍缺乏有效的、全面的特异性靶向药物。因此,迫切需要针对TNBC 的新治疗策略。

SRY 盒转录因子2(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SOX2)在TNBC 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水平的SOX2 与TNBC 患者肿瘤细胞分化差和生存期短有关[4]。此外,SOX2 可能在体外和体内促进TNBC 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这表明SOX2 在TNBC 中充当肿瘤启动子[5]。因此,探索SOX2 在TNBC 中的功能和作用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TNBC 有效的治疗方法更为局限。全球范围内一些关于TNBC中PD-L1以及SOX2水平的研究报道了二者的表达与患者预后间的相关性。本文通过阐明PD-L1 和SOX2 在TNBC 患者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的表达,评估SOX2 抑制剂联合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的有效性,从而使患者从中获益。

1 PD-1/PD-L1

1.1 生物功能

PD-1 是一种主要由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表达的共抑制受体,属于CD28 家族,由288 个氨基酸组成。PD-1与其配体PD-L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2,PDCD1LG2,也称PD-L2)相互作用,由抗原提呈细胞表达。PD-L1 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而PD-L2 主要存在于树突状细胞。PD-L1 是一种协同信号分子,由CD274基因编码,与T 细胞上受体PD-1 结合后可以刺激或抑制T 细胞免疫反应。随着T 细胞活化程度的增加,PD-1 表达逐渐上调,PD-1 与PD-L1 相互作用后,可触发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e receptor tyrosine-based switch motif,ITSM)来招募信号分子含SH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并触发抑制信号,导致效应T 细胞失能和细胞凋亡[6]。因此,PD-1/PD-L1 通路对T 细胞调节免疫应答过程有重要意义。

1.2 作用机制

PD-1/PD-L1 是肿瘤微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信号通路,它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参与免疫逃逸过程,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等。

1.2.1 参与TNBC 的发生发展Lotfinejad 等[7]研究表明,转染PD-L1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可以显著降低PD-L1mRNA 及其蛋白的表达,而PD-L1siRNA 可以抑制TNBC 细胞增殖,提示TNBC 中PD-L1 表达上调可能对TNBC 细胞的生长发挥重要作用。PD-L1沉默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细胞活力,抑制肿瘤细胞克隆形成,阻断细胞周期,刺激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上调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并下调抗炎细胞因子与T 细胞的共培养系统[8]。此外,PD-L1 表达下调还可以下调抗凋亡基因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的表达,并刺激促凋亡基因如胱天蛋白酶(caspase)3、caspase 8、caspase 9及Bcl-2 相关X 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同时,肿瘤细胞中caspase 9 信号转导缺失又可通过上调PD-L1 导致适应抗性,导致肿瘤复发[9]。但增加抗PD-L1 阻滞剂还可以进一步克服这种获得性免疫抗性。

1.2.2 参与TNBC 细胞的侵袭、转移CD44 作为一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有关。已有研究表明,具有CD44 高表达乳腺癌干细胞的TNBC 患者可表现出更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10]。PD-L1 表达下调的TNBC 细胞中CD44表达水平和克隆能力显著降低[11]。因此,PD-L1沉默可能有助于消除TNBC 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特性。此外,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缺失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oinositide 3-hydroxy kinase,PI3K)通路的信号转导通路来调节TNBC 细胞内PD-L1 水平升高,从而减少T 细胞增殖并促进T 细胞凋亡[12]。PD-L1 表达是在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激活时诱导的,其与间充质特征密切相关。有研究总结了不同分子如黏蛋白1(mucin 1,MUC1)、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参与EMT 介导的乳腺癌PD-L1 表达上调[13],提示PD-L1 信号转导通路对维持EMT 的重要性,但这些机制最终都会导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因此,PD-L1沉默可能会减少TNBC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1.2.3 与预后相关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性T 细胞,有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D-1/PD-L1 通路可以通过抑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kinase,MTO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2,ERK2)通路、上调PTEN的表达来上调叉头框蛋白P3(forkhead box P3,FOXP3)的表达,并诱导辅助性T 细胞1(helper T cell 1,Th1)向Treg 细胞转化[14-15]。研究显示,将PD-1沉默T 细胞与PD-L1沉默细胞共培养,可以显著上调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16],而IFN-γ可参与抗增殖和抗肿瘤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和新生血管破坏,并增加单核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

1.3 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TNBC 的效果

PD-1/PD-L1 免疫调节通路是肿瘤治疗的另一个有希望的新靶标。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多种肿瘤中得到广泛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1 和抗PD-L1 免疫疗法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如黑色素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及PD-L1 阳性、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 等[17]。由于基因突变率高和新抗原产生率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尤其是CD8+T 细胞被大量募集到TNBC 中,这些细胞均可高表达PD-L1,因此,在使用抗PD-1/抗PD-L1 疗法之前,通过肿瘤细胞或CD8+TIL 确定PD-L1 的表达情况将有助于确保药物的有效性[18]。

2 SOX2

2.1 生物功能

SOX2 最初在胚泡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中表达,且在发育后期存在于不同组织的干细胞中[19]。SOX2 通过细胞增殖、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多能性在胚胎期的器官发育、形态发生和规范细胞类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OX2 在胚胎内细胞团的胚胎干细胞中高表达,因此,SOX2 对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表型至关重要。多能干细胞的干性维持是通过核心转录网络实现的,该网络由转录因子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和Nanog 组成。这3 个因子在功能上相互配合,以促进多能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抑制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健康人体内,SOX2 在桑椹胚和囊胚内细胞团的胚胎干细胞中表达,从而衍生出整个生物体[20]。在个体发育的后期,SOX2 主要与神经外胚层谱系的干细胞共分离,而这些干细胞起源于上皮、神经元和眼结构,因此,SOX2的等位基因突变已被证实与人类微小或无眼球综合征有关。SOX2 也在成年人干细胞或祖细胞中表达,与组织稳态和伤口愈合有关。在诱导SOX2敲除的模型中,SOX2 耗尽后2 周内机体会出现强烈的组织损伤和致死性[21]。同样,SOX2 在肿瘤细胞,特别是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中异常表达,如SOX2 在正常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22];正常胃黏膜中存在SOX2 高表达,但胃癌组织中几乎没有SOX2 表达,这表明SOX2 的表达具有肿瘤异质性[23]。研究显示,SOX2 在食管小细胞癌[24]、乳腺癌[25]、结直肠癌[26]、胶质母细胞瘤[27]、皮肤基底细胞癌[28]、肺癌[29-30]、前列腺癌[31]组织中高表达,而在食管鳞状细胞癌[24]、胃癌[32]组织中低表达,并与各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2.2 在TNBC 中的作用机制

2.2.1 调控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研究发现,miRNA-301/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1(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PEB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TR1)/SOX2 通路在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有重要作用[33]。miRNA-301 高表达降低了CPEB1 的表达水平,通过调控SIRT1/SOX2 通路,最终使体内正常乳腺细胞具有致瘤性,并促进这些肿瘤细胞的周期进程,抑制细胞凋亡;而抑制miRNA-340 的表达能够导致RB 和SRY 盒转录因子17(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17,SOX17)等肿瘤抑制因子过表达,下调SOX2等癌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TNBC 细胞的转移[34]。

2.2.2 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SOX2 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促进肿瘤进展,其表达可以通过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肿瘤恶性表型和EMT 中发挥作用[35];同时,SOX2 与β-catenin 协同上调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另有研究显示,SOX2 能够促进SKI 样癌基因蛋白(recombinant SKI-like oncogene,SKIL)/PDZ 结合基序转录共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TAZ)/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通路,抑制下游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信号通路,并通过TGF-β信号转导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有助于TNBC 细胞的增殖、迁移、EMT[36]。SOX2 的表达能够通过激活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37]、MEK/ERK[38]信号通路,恢复被抑制了的TNBC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39]。另一方面,SOX2 通过促进G1/S 期转换并通过cyclin D1基因表达上调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40]。

2.2.3 参与肿瘤细胞干性SOX2 是CSC 的关键转录因子之一,在维持CSC 或肿瘤起始细胞的干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EMT 和CSC 特性也是治疗耐药的基础,因此,靶向这些CSC 细胞也可以为TNBC 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乳腺癌患者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与非TNBC 组织相比,TNBC组织中乙醛脱氢酶家族1 成员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 family member A1,ALDH1)的阳性表达和CD44+/CD24-的表达水平较高[41]。在转录水平,SOX2、MYC等多能性相关转录因子均在TNBC中过表达,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23]。TNBC细胞的代谢也与CSC 相似,即使在有足够氧气的情况下,TNBC 细胞也会利用糖酵解来更快地产生能量并合成生物代谢分子[42]。此外,研究发现,TNBC 细胞中的脂肪酸氧化中间体增加,并从脂肪酸氧化中产生能量以维持肿瘤细胞存活[43]。因此,CSC 对TNBC 细胞的存活和转移也至关重要。

2.3 SOX2 参与TNBC 的治疗及耐药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SOX2 参与肿瘤治疗的耐药性问题。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取决于SOX2 的表达,敲除SOX2能够增加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并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乳腺癌细胞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激活来促进SOX2 的表达,从而导致化学抗性,如具有干细胞样表型的乳腺癌细胞对他莫昔芬具有抗药性,而这种抵抗可以通过沉默SOX2来消除[44]。另有研究表明,有一种负载透明质酸和二甲双胍的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在TNBC 中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并减弱细胞的迁移能力,抑制EMT 并下调Nanog、OCT4 和SOX2 的表达,消除了肿瘤负荷带来的总体毒性,从而解决了肿瘤复发的问题[45]。因此,认识并关注SOX2 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尤其是那些患有高度难治性肿瘤的患者。

3 SOX2 与PD-L1 在肿瘤中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肝癌细胞系中的SOX2 可以通过结合PD-L1基因启动子,调控PD-L1 的表达[46]。此外,SOX2还可通过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1型(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1,PTP1)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转录,导致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过度激活以及PD-L1 过表达,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47]。Chen 等[48]的研究显示,SOX2 高表达能够降低CD8+T 细胞百分比并通过激活MTOR、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糖酵解、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等调节PD-L1 的表达来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但目前仍没有明确的研究能够证明SOX2与PD-L1 在TNBC 中的相关关系。

4 小结与展望

在TNBC 发生发展过程中,PD-L1 与PD-1 的结合可促使肿瘤细胞获取免疫逃逸T 细胞的能力,其中PD-L1 过表达能够促进Bcl-2、CD44 的表达并降低促凋亡因子caspase 9、BAX 的表达,而SOX2 过表达能够促进cyclin D1、TGF-β 以及CD44 的表达。因此,PD-L1 及SOX2 在维持肿瘤细胞干性、调节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方面至关重要,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协同作用。目前,鉴于PD-1、PD-L1 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肿瘤开始采用以抗PD-1、PD-L1 免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但这种治疗方式仍存在着耐药、不良反应明显等不足。由此可见,SOX2 对肿瘤细胞的化疗及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了解SOX2 与PD-1/PD-L1在TNBC中的作用,能够明确SOX2在以PD-1/PD-L1为主的免疫治疗耐药中的作用,并为临床TNBC 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信号转导干细胞受体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21:20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20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33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3:00:14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1
钙敏感受体及其与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