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的现实困境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

2023-08-06 08:16邱海兰罗嘉丽
农业与技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培育人才农业

邱海兰罗嘉丽

(1.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强农兴农,人才是根本。现阶段,对于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人才需求强烈,特别是高水平人才较为匮乏。我国拥有一大批涉农高校,综合性大学里也有不少涉农专业。但是,很多高校的农科专业设置相对滞后,教学模式和效果也有待提升,难以完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1]。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将人才培养提质行动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具体包括提升学科专业化建设水平、强化人才定向培养、巩固基层人才能力培训等方面内容,这为高校培养涉农人才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界服务农村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印发了《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围绕粮食安全、智慧农业、乡村发展等5大领域设置了12个新农科人才培育引导性专业。这些举措均体现出国家始终将“三农”问题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以振兴乡村人才为先导,以开发人力资本为抓手,多措并举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推动高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引导农业高校在建设乡村人才队伍方面发挥优势、承担责任。

现有学者针对农业发展本身特质以及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农业人才培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李寅甲等从高等教育和信息化时代对农业人才培育的新要求出发,提出要对人才培育目标进行精准定位,打造多元化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实践教学,并设计出一个有效中介来调节专业培养和课程目标之间的矛盾[2]。张雅光立足培养“高精尖”人才角度,坚持“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原则,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完善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农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和培养体系[3]。刘慧等从面向市场和经济新常态下以城市需求为导向的角度出发,着力发展综合性的旅游休闲及带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化都市农业,紧扣创新创业的时代脉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4]。邓家琼从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角度入手,提出农业高校要以乡村振兴总战略为目标,转变人才培育方向,提高人才培育质量[5]。王文刚等依据文化嵌入理论,发现红色文化与农业高校乡风文明建设人才培育机制关系密切,红色文化不仅能为农业高校乡风文明建设人才培育机制提供精神引领,而且能够为其组织完善和运行提供发展动力。同时,应大力推动高校教育与红色文化结合以及寻找价值观念取向的一致性,发挥农业高校乡风文明建设人才培育机制的作用[6]。杨万能从发展交叉学科,强调实践应用和基础教育并重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农业高校要注重把农业学科融会贯通到其他学科,顺应时代对农业学科的实际需要,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农业人才[7]。

现有研究表明,学者对于农业高校人才培育模式进行了各种探索,但是实际推行效果和预期往往存在一定差距,有必要厘清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的逻辑理路和存在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农业高校人才培育逻辑理路的基础上,从符合乡村人才振兴的视角出发,寻求破解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现实困境的出路,为提高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的效率,增强农业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和黏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1 农业高校人才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为高质量农业人才培育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然而,农业院校始终面临着招生规模缩减、毕业生不愿从事农业工作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建设对人才的强烈需求与农业院校发展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涉农行业认可度低,农业高校招生遇冷

如今不少人对农业生产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印象,尤其是很多出生农村、定居城市的父辈,其对农业类专业的认知不足,认为学习农科在如今工业化的社会没有竞争力,即使就业也只能从事少数条件艰苦并且待遇不高的工作,因此不希望子女报考农业相关的专业。另外,就业情况对农业高校招生人数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据估计,农业院校每年共有10余万农科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但涉农行业大都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资待遇较低、职业晋升渠道有限,这也倒逼农业院校的很多毕业生选择到非农行业就业,学非所用现象非常严重,整体农科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不到30%[8]。一系列数据表明,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不受考生、家长的青睐却是不争事实。这些信息不对称和心理偏见直接影响农业类高校的招生数量和质量。就2022年高考招生遇冷的几所高校来看,大部分都是农林类高校,甚至有些“双一流”的农业高校也是达不到招生指标,只能降低分数录取调剂生源。

1.2 培养模式传统固化,理论实践结合困难

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更需要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的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人才。但是目前不少农业高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就业情况不乐观。并且,农业高校在院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育目标上定位不够清晰,通常以“成为大而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这种不合理的目标定位导致不同层次、类型的专业培养模式近乎相似,课程设置也缺乏针对性,无法展现出农业高校的特有优势。乡村振兴特别需要一批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的领头人员和综合型的管理服务类通才。但目前农业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传统固化,缺乏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启发,综合能力培养有限,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多元化需求。尤其是随着绿色农业、新兴乡村旅游及农业创意园等产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高校人才培育存在滞后性,人才培育模式有待改革,农业高校人才培育未紧跟农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愈发凸显[9]。

1.3 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学生“三农”情怀缺乏

乡村振兴需要一批“一懂两爱”的高人文素养和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综合型人才,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科类的学生缺乏对“三农”的了解和热爱,对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对学农和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有抵触心理,基层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有部分原因是现在高校教学过度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农业方面的通识知识。通识教育不到位,尤其是通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乏,就会导致学生人文情怀淡薄,丧失学农用农、致力于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引导也较为欠缺。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学生学习会带有一定功利主义色彩,优先考虑课程对将来就业是否有价值[10]。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心态以及对人文教育的认知不全面,会导致学生缺少人文知识的学习动机,对通识教育和涉农工作系统难以形成独立的见解,难以实现农业高校培养人才的预期目标。

1.4 院校经费投入不足,相关配备条件缺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农业高校人才培育更是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农学类学科属于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进行人才培育时需要安排很多实习实践与动手操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许多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加强对农业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但农业高校长期经费不足,早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经费支出不到位,造成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供给不足,因而对正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产生了影响[11]。经济实力不雄厚,难以深化校企合作,学生没有相应的实训基地,使得学生不能在课堂外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有些地方农业高校还受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在支持乡村振兴、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上还“力不从心”,与乡村振兴现实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2 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的逻辑理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队伍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促进乡村人才创新,应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发挥农业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农科人才的先导作用,明晰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的逻辑理路,能够为高质量农科人才培育提供多重依据。

2.1 理论逻辑:农业高校人才培育过程应强化使命感

从理论逻辑层面而言,高校人才培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迈入新发展阶段后,必须以更高要求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农业高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立德树人时代使命,更是强农兴农的特色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中讲到“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这既显示了总书记对农业高校全体师生的殷切嘱托,又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农业高校在推动“三农”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要做好先行模范,发挥引领功能,为乡村振兴培养实用型农业技能专才、创新型的领头人才和综合型管理服务类通才,保证人才供给的长效性和持续性[12]。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更为光荣的任务。培育乡村振兴需要的人,为乡村振兴输出人才,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院校的认可度和社会使命感。

2.2 现实逻辑:农业高校人才培育模式应“因人而异”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优质的涉农人才支持。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建设过硬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一定素质和充足的多元化人才为后盾。我国现有3.14亿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大专学历以上的仅占1%左右,高中学历占7%,高素质人才稀缺[13]。在我国已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起点上,加强高校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人才支撑作用势在必行。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发挥涉农高校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功能,各部门文件中多次提到对涉农高校、学科的扶持。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建设涉农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优先发展高水平农业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采用校企合作、政府划拨的方式整合资源,打造一批实习实训基地。支持涉农专业分类建设,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培植基层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倡导高校为振兴乡村提供智力服务。

2.3 目标逻辑: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目标应契合乡村振兴需求

培养目标是对高校及专业培养人提出的特定需求,既要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与其发展定位相一致,围绕人才培育这个总体目标严格遵循专业基本规范,又要增强优势,培植特色。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总要求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加快实现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生态平衡、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14]。因此,要根据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与现实需要,明确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其中包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知识丰富且适应性广泛,具有开拓现代农业经济新领域精神的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增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需求,提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升到国家战略之后,涉农高校在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更加需要发挥优势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农业产业升级,激发农村的全面发展潜力。

2.4 价值逻辑: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理念应与时俱进

农业高校人才培育价值与乡村振兴下农业现代发展需求相吻合,主要体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智力支撑、缓解我国农科院校的人力资源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设一支具有活力的新农村建设队伍,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世纪的宏伟蓝图的相继展开,农业院校肩负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农业科学研究、培养农业人才、创新和推广农业科技的重大历史使命。不仅要在造就更多复合型乡村人才、培养农业科技与管理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要主动引导有文化、有知识、懂管理的创新型人才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村村民自治注入新鲜血液。这有助于促进三产融合,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最终实现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需求。

3 农业高校人才培育的路径选择

培育塑造多类型、多数量的“一懂两爱”农业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从农业人才培育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出发,农业高校不仅要扩大招生宣传覆盖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更要以服务实现乡村振兴“20字方针”为中心,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师资配备、基础建设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硬件条件和软实力,探寻出一条能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型农科”人才培育的路径。

3.1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转变学生对“农”偏见

农业高校在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农业人才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智库支持和人力支持。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有利于让公众全面了解农业高校,提高农业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吸引对农业感兴趣的优质生源。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从宏观角度组织并指导具体工作开展,并对实际执行力进行一定监督。在制订招生计划时应根据不同地区作出相应的招生调整,保持各农业类高校招生工作的稳定性,加深对社会的影响[15]。要以“服务考生”为本,站在考生和家长的角度分析问题,为其详细解答相关疑惑,提高学生家长的信任度,展现出学校的良好形象。同时要提高招生宣传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对其进行有关国家对农业类高校扶持政策的培训,使其增强自身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对农业农村的重视程度以及保障措施,使考生对农业专业知识感兴趣,对未来工作前景有信心。招生宣传工作者也应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优势,也可以借助校友的力量,对母校的考生进行宣讲,转变其对农业高校的固有看法。

3.2 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深化产教实践育人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类基础性应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农业高校必须在提升理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教学,增强学校发展方向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要完善有关农业试验和实践的基础设施,合理划分出实验室和试验田,保障实践教学效果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实用型人才。同时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提升实践课占比,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增设学生自主试验、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3]。另外,安排毕业生到有关农业公司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在经历了比较正规化和系统化的实习后,学生对农业行业的认知将会更加全面,这有助于学生提升工作能力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就业选择。农业高校要紧紧依托乡村振兴大背景,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向,主动迎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人才培育目标和人才培育体系,为我国乡村振兴培养实用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3.3 促进通识内涵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首要驱动力,构建一支“一懂两爱”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是根本举措。农业高校应以培养具有“振兴乡村”情怀和理念的人才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三农”情感,加深其对农民职业的真正了解,重新认识现代农业,潜移默化爱上农村,最终愿意主动走向农村并为乡村建设服务。要重视文科类课程教育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人文社科及艺术类课程的学习氛围,发挥人文教育的熏陶作用。开设一些有特色、高质量、趣味性强的通识课程吸引学生进行选修,并在课程上引导学生对农村现存的问题进行关注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的变化,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创建一支优秀且人文素养高的教师团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善于把人文精神融入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并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方向指导。

3.4 增加财政经费投入,激发高校建设动力

农业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具有创收能力差、产业收入少、事业费拨款比重低等特殊性,这导致农业院校长期处于经费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状态。因此,国家要完善有关高校教育的投资体系,增加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贯彻“向农业高校专项拨款倾斜”的政策要求。农业高校也要转变依赖政府拨款进行自身建设的观念,探索多种筹集办学资金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国家对高校企业的扶持优势,组织学校的骨干队伍,制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校办企业。创新高校的办学及管理模式,面向全社会开展以教学科研为主的有偿社会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培养企业或社会中优秀的人力资源,还可以有效缓解高校资金短缺和毕业生的供求矛盾[16]。此外,除了中央和省两级的政府机构,还可以向社会筹集资金,积极吸引民间组织、公民和华侨等合法办学。引进竞争机制,利用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澳港台侨胞的经费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培育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