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杨晓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具有传播的广泛性、危害的复杂性、成因的多元性和不断产生的新发事件特点。目前,准确高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我国已经发生了多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重大任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解决公共卫生防护问题,需对社会安全进行精准部署,正确把握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导关系,积极培养公众安全意识的思想,逐渐形成社会常态化防护的机制。现就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利用大数据优化社会管理,从阐述大数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现状、分析问题和不足入手,提供几点参考意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品及职业中毒等严重影响公共卫生的事件[1],突然发生或可能给公共卫生造成严重损害。其通常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复杂的危害性、多元的成因和新发事件不断产生的特点[2]。在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实现快速精准的信息归纳与分析,及时有效地作出决策,大数据技术的显著优势占据无可替代的作用[3]。
大数据对言论的日常监控可当作重要手段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帮助有关部门防患于未然,降低此类事件的传播性和危害性。例如,对敏感词汇的识别(如“咳嗽”“发烧”“呕吐”“疹子”“乏力”等),结合时空因素,此类病症如在某一空间和时间上出现频率突然升高,则爆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率也会同比增长。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此类词汇的跟踪,从而及时制定防控措施,对潜在风险种类进行大致地判断。
大数据对信息的采集需要通过大量的影像监控资料,所以承载传感器的监控摄像头目前已广布于社会中,通过对其采集到的影像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更块地找到传染源,进而对潜在危险的人群进行通知和进一步处理。(1)通过对社会影像的监控,查找每个患者的活动轨迹,分析重合点,如果某一地点在各个患者的活动轨迹中重复率较高,则该地点是传染源的可能性较高。用这种方法排查出来的传染源准确性较高,也比传统的手工排查快速。(2)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众多社会影像监控资料中排查出“超强传播者”,即通过对比大量病例的接触人群,识别出现频率较高的人脸,即判定该人为“超强传播者”,相关部门可及时对其采集管控措施。(3)利用大数据可以尽早锁定接触患者的人群,从而进行下一步的防控措施,关闭重点传播源,减轻日后的防控负担。
将大数据技术融入社会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贯穿于事件的前中后全过程,提升识别、预警和响应的速度,这是做好社会突发事件防控的关键点。(1)构建完善的社会风险源识别和摸排平台。大数据的比对功能可以将需要核查的风险源信息和已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并挖掘出相关风险信息,经过一系列地分析、对比、筛选和分类,完成识别和摸排工作。(2)加强社会公共卫生风险的防控力度。大数据的监测预警原理是结合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比对两者存在的社会安全隐患状况,并以科学理论加持,通过大数据的相关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从而对事件的发展可能性进行科学预测,进而提高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并建立预警体系反馈给相关部门,及时将事件的危害性降到最小。(3)利用大数据提升城市应急消息的报送效率。再分析预警的同时,及时规范地报送社会中潜在的公共安全事件及其相关数据。(4)通过大数据提升应急决策效率。当大数据在应急防控的各个方面都得以应用的时候,其各方面的技术都能将公共突发事件的模型化数据及时告知有关部门,从而推动事件的预先应急,早做防备,提升决策水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对大量的公共卫生数据进行采集、梳理、整合与利用[4]。当下,我国少数地区对数据的采集仍用手工操作,较难应对复杂多变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对后续数据分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把控,从而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错误等事件。其次,一些部门之间的数据相对孤立,公共卫生领域存在“信息烟囱”现象,各方面较难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故较难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5]。
信息基础设施目前尚未完善,个别偏远地区甚至缺少基本的防疫设施和能力,其主要原因为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长期起步晚,且投入机制不健全,经费短缺。同时,由于个别地区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长期存在重项目建设、轻过程管理的现象,导致供给侧的能力释放不足,造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分配不尽合理,使得一些基础的建设项目难以下降到社区、农村等地方基层,对后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增加了难度[6]。
公共卫生数字化建设目前存在着区域化不平衡的现象,有“点强片弱”的特点[7],其他地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国内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相对比较为落后,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差异,数字化红利尚未充分发挥作用[8]。
(1)追查涉疫轨迹。通过电信、互联网、交通、公安等部门的数据联动,完成涉疫人员地理位置点的确定,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涉疫人员的流动轨迹。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含有位置和时间戳信息的数据,形成涉疫人员的历史时段轨迹信息图,推断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以及相关接触者,从而对高危区域和潜在高危区域进行及时的预测和管控。
(2)追溯传染源头。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涉疫人员的历史时段轨迹信息图进行综合地分析,按照确诊的先后顺序和密切接触人员等数据定位时空碰撞点,对疾病传播路径进行推断,进而追溯传染病的源头。
(3)调配救援物资。结合疫区的实际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所在区域的物资仓储情况、运输能力、运输路线和人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上报结果,优化救援物资调配工作。
(4)预测发展趋势。借助各种大数据模型和技术,通过对感染人群和潜在感染人群活动情况的分析,结合当前新增的确诊、疑似、死亡和治愈病例数,对发病热力分布图和密切接触者风险热力分布图进行分析展示,并对事件峰值、拐点等相关信息进行预测。相关部门可根据发病热力分布图进行评判,对重点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同时,依据风险热力分布图,对潜在风险区域进行提前干预防控,将风险值降到最小。大数据在预测公共突发事件发展趋势方面对政府部门在确定复工时间、出台经济措施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数据所提供的公共突发事件防控数据,既是稳定民心的强效镇定剂,也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策略提供了准确、真实的借鉴。在大数据共享系统的支持下,各地职能部门沉着应对来势汹汹的突发公共事件,联合启用了公共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对全社会实现了数据的系统收集、整理、科学分析和利用,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理性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宜的突发事件防控措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危险隐患排查。例如,福建省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通过设置交通管制卡点、要求进入人员扫描二维码登记个人信息等方式,采取严把门、楼门、小区门、城市门的“四门”落锁策略,管控来往车辆和行人。大数据技术的合理运用,使跨区域的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工作能够同步顺畅开展,全国各地的医疗设施、资源配备更加系统完善,为向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最准确、最真实的突发公共事件防控信息,依托大数据技术,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大数据应用在构建公共突发事件的发展模型构建中仍是可突破的一项难关。现今,国内外的专家已经在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公共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型,从传播的感染数量、增速、传播区域及其交通网络等因素,对传染源、速度、路径和风险等进行评估和预测。但是实际人员的流动往往伴随着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片面的抓大量往往遗漏掉潜在的措手不及。
(1)基础数据平台的数据供应。我国目前的数据平台中,大多数数据来源于世卫组织官网,包含全球的突发确诊报告,并且每天都在更新中。要获取数据信息就要采用“网络爬虫”和图像识别技术,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所以,在构建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平台时,需要对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整合、提炼,形成一个较完整、全面、独立的数据库[2]。而这些整合需要各基础数据平台的数据有个统一规范的标准。
(2)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平台的防控。防控平台能够较敏感地察觉并识别确诊人群或疑似人群,进行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到社区,进行下一步的安全防护,减少传播范围,有效地控制感染数量。同时,该平台也起到了预警作用,如当检测到某个区域重复出现感染者或者疑似感染者,平台就能开启预警,提示该区域大规模爆发感染的可能性。相关部门就可及时划定危险区域,做进一步排查。该平台对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3)借助大数据技术向公众普及公共卫生知识。鉴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潜在危险性等特点,各界人士需要重视公共卫生知识的积累和宣传,深化和丰富安全教育的内涵,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概念、防御措施与应急办法。
(4)信息沟通机制的构建更有效地提升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效率。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摸排工作难度源自于其风险源的多元性和信息发布的多方性,有关部门必须要有高度的敏感性来应对危机,配合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沟通整合。1)有关部门需密切关注网络信息,适时发布权威消息,引导公众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2)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软件对身心需要帮助的群众加以安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做到“云工作”;3)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政府—社区—居民”三层防控管理体系,以党员骨干和群众党员为主线,形成围绕数据统计和摸排为重点的危机防控工作网格。
综上所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社会工作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建设,可以及时且多方位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此期间,相关部门还需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组织的部署,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