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天下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2023-08-05 01:38崔发展余靓
关键词:和平革命世界

崔发展,余靓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引言

毛泽东的天下观是其“大同者,吾人之鹄也”[1]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也是其“为人民”“为民族”“为世界”价值维度的现实写照。毛泽东的天下观贯穿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之中,也将在新时代的实践中赓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2]的天下大党,总结并把握毛泽东天下观的内在价值,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自信昂扬走好第二个“赶考之路”的重要遵循。

1 毛泽东天下观的生成根源

毛泽东的天下观是毛泽东对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是毛泽东对构建开放包容、和平统一的大同世界的美好追求。同时,毛泽东的天下观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念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为支撑,以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架构起来的。

1.1 文化底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念

毛泽东的天下观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智慧,是对中华文明传统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的继承和发扬。例如,《庄子· 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3]的天人合一思想,把宇宙之“大我”与人类之“小我”融合为一。毛泽东也认为个体与宇宙具有不可分割性,提出:“一个之我,小我也,宇宙之我,大我也;一个之我,肉体之我也,宇宙之我,精神之大我也。”[4]这种以中国与世界为有机整体的“天人合一论”,既是毛泽东的哲学观念与审美倾向,也是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5]“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6]的政治追求与社会理想的生动诠释。又如,《国语·郑语》有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7],这一论述揭露出相反事物间的对立统一规律,折射出“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毛泽东深受儒家和合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已经成为他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同时他又强调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最大限度地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和而不同”不仅体现出毛泽东博大的风度与气度,而且展现出毛泽东致力于全体人类和谐和平共处、共同进步的价值追求。再如,《礼记·礼运》篇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8],即是说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作为唯一遵循,才能行天下之大道、实现社会和谐。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催生了毛泽东对“大同世界”的热切憧憬与强烈向往。毛泽东认为,只有实现人类社会真正的平等自由才能达到大同社会,进而找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9]的大同之路。正是这种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与责任意识,赋予毛泽东坚持胸怀天下、谋求全人类共同幸福的强大力量。总之,毛泽东思想是荟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传的和平思想、天下情怀、大同理想与责任意识是毛泽东天下观的源头活水,更是毛泽东自觉担负建设中国、贡献世界使命的文化根基。

1.2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

毛泽东的天下情怀植根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立足于全人类解放思想,建构于对无产阶级政党使命担当的追求与落实中。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世界历史”的内涵作出明确界定:“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的历史。”[10]168毛泽东牢牢把握住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出了国家关系变化的现状,即“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是极其巨大的”[11]303。以此为基础,毛泽东始终站在全球视角审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分析全球风云的演变机理,把握各种矛盾的内在联系,以实现在世界历史意义上走向共产主义。马克思把“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的最终理念寄托于无产阶级政党,认为无产阶级是能够“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的”[10]10革命力量。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求大同为初心使命,坚持做到“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1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载明了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即是“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13]。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样强调共产党的天下使命,认为“所谓天下大事,就是解放、独立、民主、和平友好、人类进步”[14]。毛泽东始终着眼全球利益,胸怀天下苍生,切实倡导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切实用中华民族的发展推动共产主义目标的落实。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共产主义理想,成为毛泽东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理论源泉。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成为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价值渊源和理论基石。

1.3 现实沃土:革命与建设的内在要求

毛泽东的天下观彰显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被奴役被压迫走向当家作主的革命与建设中,彰显于中国共产党追求民族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叙事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世界局势乌云密布,帝国主义国家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世界板块,蓄意通过战争瓜分世界。日本也在此时开始了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亟待解决。在此民族危难之际,毛泽东重新审视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认为“全世界革命与战争的新时期是摆在我们面前了”[15]366,带领中国人民吹响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义号角。为了最大范围地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与理解,毛泽东又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把中国革命与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基于中国与世界的双重危机,胸怀天下的毛泽东并没有局限于本民族的利益得失,而是心系世界的和平发展,提出“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16]477的世界大同理想。到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冲突与对抗充斥在世界各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盛行,中国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遭受了帝国主义的野蛮封锁与外交孤立。为了打破中国的外交困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坚定地支持世界各国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事业,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贡献中国力量。基于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强烈的世界责任意识,毛泽东为了实现“永久和平和永久光明的新世界”[17]476的美好展望,推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国际关系,积极践行多边主义。总之,毛泽东的天下观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形势密切相关,革命与建设的内在要求与现实状况为毛泽东天下观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也使得毛泽东的天下观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

2 毛泽东天下观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天下观中蕴含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高超的战略思维,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无论是在革命力量渺小的建党初期,或者是民族危亡之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践行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同样,坚持用全球眼光研判世界,坚持站在人类正确的一边,坚持努力实现全人类和平解放,也是毛泽东天下观的历史写照。

2.1 “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追求

“改造中国与世界”[18]2强调在改造中国的同时兼顾世界的改造,这是毛泽东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伟大抱负。“根本改造”思潮在五四运动后蓬勃发展,先进知识分子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激烈探讨,企图找到救国救民的根本解决办法。在对中国实行根本改造的“大本大源”的探寻中,毛泽东日益认识到确立改造目标的必要性,强调“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16]30的远大理想。在探索中国出路的历程中,毛泽东逐渐确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奋斗目标,指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15]1。毛泽东认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只能由共产党领导,改造的方式也只能是暴力流血的社会革命。同时,毛泽东指出,彻底改造中国与世界,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用“主义”凝聚力量与人心,又要将世界人民当作革命的根本力量、汇集人民的强大势能。

要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根本改造,必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帮助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脱离不公平不合理的旧世界。即是说,要把社会主义与国际主义统筹起来,站在世界角度去审视问题,高扬促进全人类共同幸福的国际主义精神。毛泽东认为:“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18]3早在1920 年,毛泽东就看到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必要性。1921 年初,毛泽东批驳了彭璜、陈启民等人狭义“改造东亚”的主张,强调:“提出‘世界’,所以明吾侪的主张是国际的;提出‘中国’,所以明吾侪的下手处;‘东亚’无所取义”[16]75。这表明毛泽东主张的爱国主义不是狭义的,不是只爱自己的国家而把世界疾苦大众抛之脑后,而是广泛地爱着世界、为实现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终生。改造中国与世界既涵盖了立足现实改造中国的短期目标,又囊括了面向未来改造世界的长期目标。为此,毛泽东一方面强调要着眼形而下的眼前实际,从解决中国社会的现状入手,另一方面又强调着眼形而上的未来追求,为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创造条件。总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理想既表明了毛泽东“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又表明了毛泽东“放眼世界、指点江山”的寰宇气魄。

2.2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国际视野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19]强调中国的革命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又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是毛泽东以国际视野剖析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价值结晶。面对日益严峻的中日矛盾,毛泽东一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边又积极动员世界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为此,在“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的和平阵线相结合”[11]253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切努力集中于打击日本法西斯”[20]890的革命任务。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率先举起了反法西斯大旗,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中流砥柱。同时,毛泽东看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世界性意义,认为要想打败日本及其法西斯同盟,单纯依靠中国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争取世界各国的援助。换言之,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国际社会的援助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的团结+世界的援助+日本国内的困难=中国的胜利”[21]。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抗日持久战必胜的原因。他认为,虽然日本的军力、物力和财力均优于中国,也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因其战争的非正义性,必然会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因其进步性与正义性,必定赢得国际上多数国家的支持。

在毛泽东看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更具有世界意义。毛泽东在总结东方战场的作用时谈到,“中国人民不但在抗日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战后世界和平上将起极大的作用,在保障东方和平上则将起决定的作用”[20]1033。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毛泽东进一步论述道:“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之后,世界的事情就连成一体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11]161同时,毛泽东又把中国的革命战争定义为拯救中国与推动世界发展的正义战,而把一切反革命的战争定位为非正义的。他认为,中国的革命战争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7]647,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对于正在斗争的欧洲和美洲的各国的被压迫人民,也是一种援助”[22]。中国的解放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的胜利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自由带来了希望,推动了无产阶级全人类解放夙愿的实现。总之,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价值理念,既体现了毛泽东坚持“胸怀天下”的宏大视角、“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格局,又体现了毛泽东在世界潮流中主动谋划和推动中国与世界革命的历史自觉。

2.3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责任担当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3]的观点,既强调中国应履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又强调中国应坚定地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是毛泽东强烈国际责任意识的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张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战略,自觉地站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努力加强同苏联以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关系。毛泽东秉持“中国的事业是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24]16的原则,对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事业进行大力支持。毛泽东不仅多次发表言论支持和鼓舞社会主义国家反抗压迫与剥削的正义战争,而且在军事和经济方面提供大量的无偿援助。

毛泽东主张大力支持与援助深陷困境的亚非拉国家,作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25]的战略决策。一是大力援助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50 年代,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站在全人类解放和世界和平稳定的立场上,毅然决然地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援朝鲜人民的反帝战争。20 世纪60 年代,毛泽东又出于对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肩负无产阶级世界责任的考量,调用大量军备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还大力支持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为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的斗争提供声援。在毛泽东看来,中国与被压迫国家应该是朋友关系,而“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26]。二是坚决支持非洲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运动。毛泽东认为,非洲是民族解放斗争的前线,非洲的革命运动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毛泽东多次表明对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同情与理解,在理论、政治以及实际工作中给予非洲人民各种支持,认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广大的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也帮助了我们。这就分散了敌人的力量,使我们身上的压力减轻了。因为你们帮助了我们,所以我们有义务支持你们。”[24]173三是积极支援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事业。毛泽东提出,中国与拉丁美洲处于反对帝国主义的同一条战线,中国理应为拉丁美洲的正义事业贡献一臂之力,援助亚非拉国家同样也是为世界反帝反霸斗争添砖加瓦、为世界和平稳定保驾护航。总之,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责任意识,既诠释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自觉,又诠释出毛泽东建设中国、贡献世界的无产阶级担当情怀。

2.4 “团结一切愿意和平的力量”的实践方略

“团结一切愿意和平的力量”[27]258强调在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这是毛泽东热爱和平、追求天下大同的外在显现。毛泽东一直重视营造和平的国内外环境,主张以和平友好的姿态同世界各国交往,多次表明“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17]476的美好夙愿。但实现永久和平是一个漫长且持久的理想状态,当下社会主义国家要“以战止战”以实现持久和平。毛泽东指出,中国绝不会主动发动侵略战争,但也坚决反对被侵略,他认为“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那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28]。对于战争,毛泽东一直都是持反对态度,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原则,马列主义的原则,是不允许侵略的。”[29]同时,毛泽东又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与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交往准则。早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就阐明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即在“国家的独立和平等地位,互相增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及友谊这些基础之上,同各国建立并巩固邦交,解决一切相互关系问题”[20]1085。之后,毛泽东又把“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纳入其中,这就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石。后来,周恩来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进行了完整的概括,也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0]。毛泽东在多个外交场合强调并积极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其逐步得到世界各热爱和平国家的认同。

1974 年2 月22 日,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深刻洞察与分析为基础,毛泽东以发展两个“中间地带”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他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31]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把东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搁置一边,不断团结和争取第二、三世界国家的力量,为构建共同维护和平的国际统一战线持续努力。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大而可亲”“强而不霸”的国家,中国绝不推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也绝不威胁世界和平的延续;中国历来主张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而且“为了和平和建设的利益,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27]611。总之,团结一切愿意团结的力量的交往准则,既展现出毛泽东“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又展现出毛泽东“和而不同、多元互鉴”的博大胸怀。

3 毛泽东天下观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32],以博大的天下情怀与大国担当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坚持胸怀天下是毛泽东天下观的核心要义,现已积淀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毛泽东的天下观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意蕴,对找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时代坐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框架、勾勒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画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3.1 为统筹“两个大局”、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提供价值指引

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长远谋划与全局思考是决胜的必需,唯有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一,才能在天时地利的基础上实现“人和”。毛泽东跳出了把世界隔离在外、被动适应世界的固有思维,而是把世界格局作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内在变量,在革命与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握住了世界局势和中国当时的基本现实,在团结国内力量、借助国外援助的基础上,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凝聚了国内国外的诸多优势因素。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紧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发展两个大局,通过发展同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回顾刚刚过去的几年,新冠疫情反复肆虐,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全球治理严重赤字。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人类向何处去”“我们怎么办”等问题迫切需要给出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33],这表明中国在认真思考中华民族复兴大局与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作出了与世界人民“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伟大决策。在新时代,要统筹“两个大局”,就应延续毛泽东的系统观念和加强统筹协调的战略主动精神,瞄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纵坐标与世界百年变局的横坐标,在分析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内在机理上,制定引领全局的方针政策。推动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不断扩大朋友圈,以增进双方共同利益为基础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34]的交往之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尊重各国主权平等之上以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冲突,为达成符合各方长远利益的方案互相妥协。摒弃与批驳形形色色的“小团体主义”“形式多边主义”,不搞例外主义和双重标准,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提升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议程设置能力,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把握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根据时代变化和全球挑战作出正确的研判,构建和平稳定的大国关系。

3.2 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践参考

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环球同此凉热”的世界责任与天下意识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唯有构建“天下一家”的大同社会,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此,毛泽东摒弃了狭义的“中国中心论”,主张在弘扬以“和合”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倡导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与世界的统一体,寻求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团结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加快了世界人民反奴役、反压迫的历史步伐。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积极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随着中国的日益强盛,个别西方国家妄图通过“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等“捧杀”手段来制造莫须有的危机与恐惧,严重威胁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家间越来越成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世界各国都需要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给出了答案,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35]。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要延续毛泽东携手同行、造福世界的责任担当,站稳人民共同体的立场与原则,在关怀人类与世界的基础上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一以贯之的实践追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应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全人类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秩序要求,重塑全球联动的价值导向与实践方法。以和平思维、平等思维、共赢思维替代冷战思维、霸权思维、封闭思维,努力搭建不同国家友好合作的桥梁,推动各国放下“文明冲突论”,积极开展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从中国新发展中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总之,所谓“天下”,不是囿于一族一地,而是胸怀世界、与世界各国同心而共济。因此,要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世界各国共识,与世界各国人民共行天下大道,不断增强和平世界的稳定性、确定性。

3.3 为立足自身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提供历史借鉴

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为民族谋复兴与为人类作贡献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需,唯有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办到位了,才能对人类文明进步有更大更好的贡献。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中坚持正确义利观,讲道义、讲情义,在独立自主建设自身的基础上,加强对世界的奉献与帮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法西斯带给人类的危机和灾难作出了巨大努力。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大力推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方略,为世界和平事业增添了中国力量。近段时间以来,逆全球化思维甚嚣尘上,一些国家筑起“小院高墙”,企图与世界“脱钩断链”,保护主义一再抬头,全球性挑战日益繁多,完善全球治理的呼声越来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亟待解答。习近平以“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36]作答此问,表明了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自身力量的长远目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人类责任,更要延续毛泽东的历史自觉和世界关怀精神,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为解决阻碍世界人民幸福生活的难点堵点提供中国方案。坚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西方国家“中心—外围”的依附式现代化困境,持续走好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共赢道路,为世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贡献全新模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方“金钱民主”和“选民民主”的固有弊端,杜绝以民主之虚煽动对抗与分裂的行径,归纳出全人类民主的共同价值,为世界民主实践提供有益指导。深化高质量对外援助,提高对外援助的技术含量,增强发展援助项目的可持续性;优化对外援助效果,推动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构建国际援助体系,带动更多国家参与无偿援助与合作交流的事业。总之,所谓“天下”,不是一国独好,而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因此,要以中国之治美丽风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的大花园更加五彩斑斓、多姿多彩。

4 结语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之路,毛泽东“顶”世界大同之“天”、“立”中国发展之“地”,以生生不息的天下原动力,在“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动”[24]368的世界革命形势下,为中国的前途与世界的未来不惜“扫除一切害虫、全无敌”[24]368的天下观历久弥新。放眼当下,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社会不堪重负,究竟是努力减负共建和平发展的世界还是再添负担深化世界分裂,中国一如既往地选择前者。展望未来,积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加理解中国“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让“大同王道”走向开放包容的和谐世界是共创辉煌明天的必然选择。秉承毛泽东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下观,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同向齐发展,更是奔赴美好大同世界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和平革命世界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博弈·和平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粉红革命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