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专业“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实践
——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专业为例

2023-08-04 05:52:18吴静莉杨建强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18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证书校企

吴静莉,杨建强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鹤壁 45803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中提出,自2019年开始,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在2014 年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加重学生技能培养,由校企共同培养、制定相关标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鹤职院”)软件技术专业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效明显,2020 年上半年成为Web 前端开发“1+X”证书试点院校,同时,软件技术专业于2020年成为鹤职院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两大创新举措,“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的融合发展,成为鹤职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探讨“1+X”证书和现代学徒制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途径的新热点。

1 “1+X”证书和现代学徒制

1.1 “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实施

《方案》中提出了“1+X”证书制度中的“1”为学历证书,明确定位了学历证书的基础性,体现学校教育功能,要求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明晰了“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拓展性,体现出企业参与的职业功能,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1]。“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建立校企合作长效稳定机制;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技能人才;促进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效融通,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就业竞争力[2]。

鹤职院软件技术专业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效明显,2020年上半年成为Web前端开发“1+X”证书试点院校,“1+X”证书试点的施行,使软件专业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丰富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和项目化课程体系,使得人才供给侧的结构改革趋于合理化。为了适应不断变换的人才需求目标,软件专业紧扣“X”证书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精准对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实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2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实施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是传统学徒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结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专业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企业师傅指导实践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3]。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采用双导师、双场景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化”课程体系,共同制定包含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课程体系、在企业期间的实践操作体系、工学交替模式等。招工及招生,学生不仅有学生这一主体,还有学徒这一主体,双重身份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

软件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鹤职院软件技术专业已经成功立项为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在管理方面,实行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式,在招生方面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建立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度。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开发校企合作教材,项目化课程摒除了传统课程的缺点,在实践性课程中,采用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师傅带徒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学生高技能水平的培养。学生入校就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遵守企业的考核制度。

1.3 “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内在联系

1)育人目标一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的目标都是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企业高度参与,提出对人才的真正需求。职业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企业的需求,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1+X”证书制度使学生同时获取学历证书和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达到证书获取过程和职业能力提升过程融为一体。

2)标准导向一致,促进标准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国家从总体出发提出的基础性的、总体性的文件,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现代学徒制由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制定相关课程的教学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等,由于企业这一主体的参与,使得现代学徒制摆脱了知识和技能脱节的弊端,职业性、实践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进一步凸显,培养人才更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1+X”证书制度实现了高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互通衔接,积极探索构建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对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和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

3)评价过程一致,完善评价体系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指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现代学徒制采取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学生同时用于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既要达到“学业标准”,又要达到“企业标准”,在两种标准的评价体系下,实现了评价模式、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内容的多元化标准。“1+X”证书制度改革了职业技能证书认证体系,开展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实施以证代考或“X”技能认定等多样化考学结合的考核方法,同时,加大企业和行业为主体的认证力度,是学生专业素质够硬,岗位本领高强的行业化、标准化考核手段。

“1+X”证书制度的目标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殊途同归,通过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者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切实能让学生在加强自身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能让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一条新的方向。

2 “1+X”证书和现代学徒制的融合实践

2.1 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深入贯彻与实施“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的深度融合,鹤职院软件技术专业以“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依照调整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内容整合重构,专业课程融入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实现课证融通。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修订课程标准,将企业实际案例和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既有理论知识的指导,又有实践项目的实操演练,使“1+X”和现代学徒制融合培养模式更加深入。随着“1+X”证书和现代学徒制的不断融合,按“X”证书标准要求设置教学内容,校内配套建设了相关实训中心,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班采用“1.5+0.5+1”的人才培养形式,从入学开始到大二上学期,都在学校学习一年半的理论知识,大二下学期到企业进行“项目实训”,大三一年的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具体教学组织运行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运行模式进程表

2.2 师资队伍融合,优化双师队伍建设

“1+X”证书制度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鹤职院软件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双导师育人,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校企互聘共用教师的管理办法》,明确双导师选拔标准、工作职责、待遇、培养、考核和激励体制机制。校企共同制定了《企业师傅聘任管理办法》、对选拔推荐人员按照要求进行资格审查、公示、聘任。企业导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带徒经历纳入企业员工业绩考评,并享有带徒津贴。

校企协同培养,组织教师参加“X”证书相关的技能培训,获取相关专业证书培训师资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签订《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试行)》,每学期派出2~3 位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生产技术革新、成果咨询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至少1个月的企业锻炼,促使教师掌握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并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

按照“互聘共用”的原则,组建了一支水平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同时不断探索更加合理的流动编制和聘用办法,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鼓励企业导师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研究、发表论文、组织实施教学改革,给予教研经费支持。

2.3 评价标准融合,构建人才评价质量体系

“1+X”证书和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下,必然对教学评价体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全方位覆盖,多元化参与,动态化调整。鹤职院软件技术专业改革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以育人为目标、能力为本位的《实习实训评价考核办法》,各方参与,评价内容倾向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知识的转化,积极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符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评价标准倾向于“X”证书的取得与否,鼓励学生加强“X”技能的拓展;评价主体发挥学生本体、学校主体和企业主体的作用,三主体共同评价,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既能体现当前企业需求,又能着眼于未来岗位变化,保证评价制度的先进行。

“1+X”证书制度下背景下,以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管理规定》,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特点,赋予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实习学分,探索以证代考、学分认定、学分置换、免修学分、学分保留等管理方法,创新和完善现代学徒制在管理制度和学分制度上的运行机制,探索高职学历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

在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制定学徒在企业阶段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习企业应根据学生专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好学生的实习岗位,并为每名学生指定一位师傅。专业教师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加强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

2.4 核心课程融合,打造专业特色课程

1)在“1+X”证书和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的基础上,鹤职院软件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能力标准和知识要求,开发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融通的课程体系,促进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课程衔接,共同制订了《HTML5+CSS3》《小程序开发》《JavaScript&jQuery 应用》《企业级全栈开发》《混合App 开发》《UniApp 开发》《Photoshop 应用界面设计》《网页制作基础》《Bootstrap 应用开发》等九门核心课程,组织骨干教师先写适用于现代学徒制的校本教材和企业内部实训手册。

2)依托省级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最新科研成果、最新技术应用、最新工艺方法、最新操作规范和“1+X”证书融入课程,建成多门精品资源课程,例如《HTML5+CSS3 网页设计》《Java 基础案例教程》《大数据起步——Python 语言》《大数据存储——数据库》等多项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根据软件技术学习特点,按照“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结合知识点精心设计相关案例,将基础知识巧妙融入案例中,使学生在实现案例效果的同时,不知不觉掌握基础知识。

3)校企双方创新课程建设思路,融入等级证书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组织课程开发团队反复多次进行核心课程的教学研讨,使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用企业实际工作标准制订课程评价标准,把软件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中的理论和技能转化为分类分级模块化课程,采用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把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融会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针对软件专业课程变化快的特点,新的课程体系也随着“X”证书的不断升级,及时做出动态调整,同步优化更新,始终做到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提高证书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3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在国内是新兴的选题,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的融合研究可参考的学术资料也较为稀少,尽管当下现代学徒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这种模式并非随着专业发展之初便已经存在,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缺乏经验积累和历史依据,也给校企双方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也给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机遇,在以后的研究中也会重点关注“1+X”证书制度带来的新的研究。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证书校企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收录证书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收录证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