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李易珊
4月27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渔业轻骑兵大讲堂之现代化海洋牧场系列培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启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邱丽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巩华分别作《深远海设施养殖装备》《花鲈网箱养殖技术》《乌鳢主要病害诊断及生态综合防控技术》主题报告,并回答提问。培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在锚泊系统中,型式有网格、多点、单点,锚类有铁锚、桩锚、仝锚,设置上,锚绳长度与水深比要大于3。不同大小的网箱会受到不同的波流力,据估算,周长为80米的网箱在1m/s水流与11米高波叠加后波流力约20吨,周长为100米的网箱在1m/s水流与11米高波叠加后波流力约27吨。陶启友展示了常规三股pp绳规格与破断力关系的数据,其中规格为40mm的,米重955g的,破断力为17.1t。
“每一个区域的深远海养殖设施都是个性化的。”陶启友指出,不同区域的养殖情况不同,不能照搬,要结合养殖品种、海域条件、气候条件、配套水平、养殖模式、操作习惯、上市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
陶启友介绍了由南海水产研究所与天津德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智能化养殖渔场“德海1号”。其于2018年建成,总长100米、型宽12米,圈养水体2万立方米,可养军曹鱼、金鲳鱼、大黄鱼,年产450吨。投放在广东珠海万山枕箱岛外海水深20米海域,能适用17级台风、9米浪高海况。2018年11月投入军曹鱼苗7万尾、大黄鱼20万尾。2019年3月收获军曹鱼,平均尾重17斤;2019年5月收获大黄鱼,平均尾重550克。
开展深远海养殖,要融入更多先进手段,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做好投喂、换网、洗网、运输、管护等相关配套。最后,陶启友建议,在发展大型智能渔场前先做好五点思考。一是设施装备是否合适好用,二是养殖什么品种、采用什么模式,三是养殖主体是谁,四是养殖的产品怎么卖,五是怎么能产生更大的效益。“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要探究设施装备和养殖品种之间的相互适应性。”
花鲈,又称海鲈,是广温、广盐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快,养殖9个月体重可达1斤以上,适宜多种养殖模式。邱丽华介绍了花鲈深水网箱养殖的两种模式,一是从鱼苗直接养至成鱼,二是采用陆海接力方式,将1.5斤以上规格的花鲈在海水网箱中养成4斤以上。
模式一可选用天然苗或人工苗,放入深水网箱前都需要进行病毒检测,包括神经坏死病毒、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等。投苗时,海区温度不宜超过25℃,要避开大潮。放养密度40~50尾/立方米,随着个体生长,要及时按规格分箱,并适当降低密度。花鲈体长小于15厘米时,每日投饵3次;体长大于15厘米时,每日投饵2次。水温高于28℃时,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消化。
模式二若选用海水池塘养成的花鲈鱼种,无需经过咸化,而选用咸淡水池塘养成的花鲈鱼种,则要经过咸化,过程要缓慢,可每天增加2‰,当盐度达到18‰ ~20‰时暂停,适应3-5天后继续咸化至25‰ ~28‰,需时15-20天。陆海接力转运对水温要求严格,转运时池塘及海区水温均不能超过25℃,广东一般在11月至次年清明前操作,投放密度15尾/立方米。日投饵2次,8成饱即可。水温低于4℃和高于32℃停料。要定期检查网箱周边有无破损,经常清洗网箱附着物,每1-2个月更换网衣一次。
邱丽华团队对花鲈深水网箱养殖做了对比实验和分析,结果显示,养殖第100天后,深水网箱养殖的花鲈体重增长率大于池塘养殖的,在250天时,深水网箱养殖的花鲈体重较池塘养殖快21%。深水网箱养殖花鲈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和肥满度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的。邱丽华表示,业界特别关心深水网箱养殖的花鲈品质,因此,她和团队做了两种养殖模式下花鲈肌肉品质比较,发现深水网箱养殖的花鲈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偏低。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深水网箱养殖的比咸淡水池塘养殖的花鲈,DHA含量提高54%,ARA含量提高44.3%。
邱丽华指出,开展花鲈深水网箱养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不仅可以解决半咸水土塘养殖面临的高密度、频繁抽换水、市场价低等问题,还可以提升花鲈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对于现场观众提出的“如何降低运输损耗”的问题,邱丽华建议,一方面合理控制密度,另一方面选择适宜的时间,保证运输和海区温度不过高,降低应激反应。
巩华介绍了养殖乌鳢的主要病害,具体包括水泡病毒病、肠炎病、舒伯特气单胞菌病、溃疡病、柱状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病、水霉病、诺卡氏菌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等。
患弹状病毒病的杂交鳢,口腔周围、头部、鱼鳍基部和尾部充血,体表侧线以上的黑色斑纹较深。有的病鱼眼球突出,有的病鱼鱼鳃颜色变浅,出现上述症状的病鱼会在3-7天内大量死亡。该病流行季节为4-5月,10-11月,水温25~28℃最易发病,通常发生在水温突然升高或突然降低时,主要危害苗种。
巩华特别提到,流行性溃疡综合征。其主要病原较多,为多种丝囊霉菌,混合水霉、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早期病鱼漂浮在水面,体表、头、鳃盖、尾部可见红斑。后期出现较大的红色或灰色的浅部溃疡,并常伴有坏死,出现死亡。对于乌鳢等敏感的鱼类,损伤可深入到内脏,可造成脑部暴露或尾部断掉。通过病例切片观察等可确诊。该病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低水温期,或大降雨后。
锚头鳋病又称为“针虫病”,俗称“生丁”。锚头鳋主要寄生于体表和口腔,寄生部位肉眼可见针状的虫体。患病鱼发病初期呈现焦急不安,或失去平衡引起活动失常,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游动迟缓。严重感染时,患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红肿斑点和许多“针状”物,也可产生“蛀鳞”等病变。该虫在12~33℃的水温均可繁殖,均可能流行。对各龄养殖鱼类均能产生危害,尤以鱼种和成鱼为甚。
目前,病原检测的技术和方式有很多,比如肉眼观察、电镜观察、血清学技术、生化菌检测、PCR技术等等。巩华指出,预防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注射免疫,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
病害防治可采用区域养殖水体多样性养护技术,该技术重点关注投喂、环境、营养、病原等因素,主要内容有饲料及氨氮管理、生态调节剂等投入管理、氧气管理、池塘生物平衡管理等。“做好‘三良一保’,也就是良种、良法和生物安保。”最后,巩华总结道,对症下药、科学用药,养重于防、防重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