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赜与实践路径

2023-08-04 21:28房广顺祁玉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房广顺,祁玉伟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和前进方向。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实社会中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利益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日益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现实课题和紧迫任务。只有坚持引领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内在机理

从词语释义来考察“引领”一词,“引”有开弓、拉、延长、伸着、牵连、引导、带领等释义,“领”有头颈、衣领、带领、接受、领会等释义。作为动词,“引领”表示一事物带领另一事物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表达了发挥引领作用的主体所具有的支配性和主导性。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呈现”[1],首先需要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能够引领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

文化同其他任何社会现象一样,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文化的价值理念决定了文化为谁发展、为什么发展等根本性问题。中国古代无论是孔孟之道,还是老庄学说,之所以在今天仍然被人们广为传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和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理念上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构筑了文化建设价值标准、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从价值标准上看,其确立了社会成员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所应当参照的价值依据,具有价值尺度的性质和功能;从价值目标上看,其指明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表征了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从价值规范上看,其强调了社会成员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入了文化建设所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之中。纵观历史发展,每个时期都蕴含着各不相同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立足于当今现实、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念。它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理念与时代潮流相融合,推动了传统价值体系向现代价值体系的转换,承载着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标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文化建设的精神追求

文化精神是指特定民族文化系统所反映出的基本精神特质,是该民族特定的精神取向、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基本风貌的反映,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2]39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中国文化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呈现,是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推进当代文化建设,无论是强大有力文化能力的培育、理性平和文化心态的构建还是积极包容文化形象的塑造,都需要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精神的支撑与引领。从思想渊源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思想和理念,与中国文化精神在内涵、意义、实质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牢牢把握这一载体形式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情感认同和精神力量。从精神层面上看,它的丰富内涵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人为本、刚健有为等优秀精神品质,彰显着开放性、科学性、现代性等时代精神,也批判着传统文化中封闭、狭隘、保守、落后、专制、奴化等弊病和局限性,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难以切中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要害。只有充分把握其对文化建设的精神引领,才能使文化建设始终保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既有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有以意识形态、价值观为主的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从国际上看,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愿望和要求有较大差距。从国内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离不开物质生活质量和文化生活质量的双重提高,迫切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52一方面,核心价值观能够巩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主义价值共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面对大量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它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筑牢文化软实力根基,牢固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筑成抵制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坚强壁垒。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推动社会成员逐步形成和拥有与之相匹配的道德品质和观念心理,这是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它能够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智慧,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力;能够确立中国自身的文化品格,构筑与异域文化交流互动的文化基础;能够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穿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散发着文化自信的独特魅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对自身拥有的和所禀赋的文化内容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文化自信能够激励文化主体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激发发展与创新的活力,是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曾说过:“对一个社会、一个群体或一个个人来说,文化是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自身认同的连续力量。”[4]36可见,这种内聚力来自文化的内在吸引力,体现于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又进一步生成为“维持自身认同的连续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它萃取于文化精华之中,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道路;从革命文化的角度看,它是革命文化的时代延伸,凝练着革命文化的特质和精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不断充实革命文化内涵的过程;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看,它是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树立了旗帜。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充分的文化自信,实现了对我国主流文化的认同,为应对多元文化挑战、促成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为进一步探索人类社会的美好蓝图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化建设的实践相联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分析,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内在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站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未来社会进行构想和思考,第一次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探索中始终承载着对于价值观的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集中映现。第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恩格斯价值观理论的起点。人的目的性活动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物质动因,他的主观指向性受需要、利益、价值等因素的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这一切的前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脱离特定的历史时代、脱离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抽象地谈论价值,指明“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5]40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文化建设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就要充分反映当时当下的社会关系,反映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第二,对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重要环节。从异化劳动发生的根源看,“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6]567-568,私有制是造成异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矛盾充分显现,劳动工人的价值被充分剥夺,在此基础上所宣称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观都不过是虚伪的妄言。资本主义文化异化在这一时期就体现在各个方面:科学技术上,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人为地造成了智力的荒废”[7]460;教育上,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远离工人的实际生活;道德上,资本主义社会陷入金钱本位价值观,利己主义盛行。因此,马克思强调要扬弃资本主义文化,让文化服务于人的真正解放的价值目标,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诉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最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关注,其根本价值指向自然,也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不但体现在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及政治上的人民当家作主之中,还要体现在文化建设上。“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12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正是对文化价值的叩问,体现了文化发展的深层自觉。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在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也要始终致力于服务人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决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引领。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规定了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意识形态是文化构成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整体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理上分析和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性差异、基本功能,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9]第一,意识形态的本质在于舆论控制和思想统治。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立足点,指明意识形态是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并反映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与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在国家实施统治的过程中,作为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通过发挥舆论控制和思想统治,把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信念灌输给社会成员,实现社会统治。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任何社会的价值观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因此,只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保证和强化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保证特定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合法性存在。第二,阶级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意识形态总是与一定的处在某种经济基础之上的阶级思想相一致的,总是产生和存在于一定的阶级社会之中,并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它克服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利益狭隘性,没有任何需要隐瞒的意图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反映着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建立在正确认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阶级关系之上,能够揭示并自觉运用自然和历史的发展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律性和科学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对这一理论的深刻阐述,而在于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社会,推动无产阶级运动。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其根本在于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文化建设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应对和解决当前各种复杂矛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的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引领文化建设,就是坚持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文化服务于广大人民。当前,“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0]16。我们也要警惕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应对好接踵而至的意识形态挑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作为内在要求,这也是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明晰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理解文化本质是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在马克思看来,人必须在自然界中谋求自身生存的物质基础,进而在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身[11]274,文化内容正是这一实践过程的产物。人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提高推动着人类自身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彰显的人的主体本质和创造精神,而文化成了主体的人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眼中,“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本质规定性,不只是一种具体的特质和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而是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存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2]51。简单而言,“文化的属人性质是文化最根本的规定性”[13],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循着这一本质规定,文化建设必然要以实践为基石,从人的存在和社会运行的角度确定文化进步的方向和价值追求,突出了文化和价值观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化功能的两重性凸显了文化价值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中蕴含着对文化社会功能的不同描述,既指出了文化的积极正面功能,也指出了文化的消极负面影响。例如:从科学技术上看,“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4]602,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的过渡,改进了人们的观念及思维方式。同时,科学技术的异化“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钝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5]580,机器不断排挤工人,损害工人的身心健康,不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文化功能的两重性就是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的多样性、矛盾性和冲突性,而文化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这就体现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个体的价值观的冲突。因此,有意识地确定主流价值观的地位或者形成一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不仅是统治阶级获得合法性的需要,也是形成集体认同的需要。这要求文化建设要“在坚持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实践基础上”[16],其成果、内容和目标都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进而确立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求实现价值观对文化的引领。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同样,文化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断走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明确生产力推动文化进步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也是在遵循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物质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过程。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社会的加速转型推动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甚至出现道德滑坡、价值观解构等不良现象和危险苗头,凸显了生产力发展与文化建设的不相协调。这客观要求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价值统领,着力于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追求,推动文化建设与生产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凸显了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领导权的实质就是获取民众广泛的价值认同。在列宁看来,苏维埃政权确立后,不但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且还要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其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理想信念来支撑并巩固所夺取的政权。这是因为,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无产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并没有文化生产和创造的主动权,反而处于无权享受文化成果的被剥削境地,这就要求无产阶级要把掌握在资产阶级专家手里和头脑里的科学、技术、艺术等夺过来。在实践中,无产阶级夺取文化领导权就意味着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取得了民众的认同和接受,也意味着无产阶级政党的价值取向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获得文化认同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获取民众广泛的价值认同。无产阶级掌握文化领导权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作用的发挥对内指向政党本身,对外则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文化领导权能够增强党的向心力。文化领导权的实现过程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特别是注重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从价值观、人生观的角度凝聚全体党员共识。“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17]16,掌握文化领导权有助于实现全体党员对本党文化的积极认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另一方面,文化领导权有助于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导向。一旦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确立起来,无产阶级文化就逐渐发展起来甚至强起来了,这有助于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构建文化领导权不断将无产阶级文化价值融入大众生活,用共产主义理想凝聚人民共识,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价值导向。作为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时代化与民族化的鲜明体现,其引领文化建设弥合于文化领导权的实现过程,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无产阶级的价值意识输送于文化这一载体,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领导权,反映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与我国治国理念相得益彰,凸显了引领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对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刻洞察实践呼唤、牢牢把握时代契机,在遵循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基础上,趁势而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时代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诉求,支撑着广大社会成员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其引领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了对近代历史上文化批判和文化价值重构的深刻反思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批判和文化价值重构的历史。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快速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而中国却正处于盲目自大的封建统治泥淖中裹足不前,政治腐朽,经济军事落后。面对西方现代化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挑战,走出文化困境客观要求对民族文化做出理性审思,既要对传统文化糟粕做出客观清理,又要立足于文化现代性转化对其进行价值重构。文化批判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价值重构则是利用“现代文化意识鉴别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用开放的胸怀,吸取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文化,予以现代意识的批判,并结合本民族条件和时代条件,创造出现代新型文化价值系统”[18]57。科学的文化批判和理性的价值重构是文化建设走向正确发展道路的标志,文化批判为价值重构理清道路,价值重构是文化批判的发展旨归。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吸收并实践了西方文化的积极层面,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和价值重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实现了对近代历史上文化批判和文化价值重构的深刻反思。近代历史上的文化进路充满坎坷,其原因就在于未能在坚强正确的价值导向下对待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挽救民族危机,中国近代文化批判和文化价值重构也都是由这个危机和解决这个危机的要求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众革新求变者并没有明确“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这个问题,也没有坚实的价值引领,最终导致了激烈的文化批判不彻底,迫切的价值重建软弱无力,进而触发了现代文化转型的阵痛。从物质与文化的关系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农业社会为根基,西方现代文明建立在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之上,东西方文化体现出来的差异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整体差异的总和。因此,在新的生产方式还没有确立的前提下,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价值感知实际上是建立在自身不发达的物质文明发展水平之上的,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感知也是建立在落后的、被动挨打的现实环境之下的,难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底蕴,也难以形成对待东西方文化的科学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就突出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功能不单单要以文化冲突中的文化竞争力来衡量,更要关注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实际运用中所体现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感、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明确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需要立足于我国国情进行客观看待,坚持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是实现中西文化互补的前提。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们才能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正确的思想前提和价值取舍,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系统,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二)担当了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时代新人具有丰富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力量。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时代新人既是对社会主义“新人”的理论塑造,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概念的当代拓展。历史是人的历史,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在于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的一代又一代人。只有培养出能够堪当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此同时,社会思想意识纷繁复杂的事实愈发显现,这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磅礴伟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要求。

培养时代新人,关键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19]从本质上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是内在统一的。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就是要塑造具有正确价值观导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是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首先,两者的培育目标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逻辑,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这与培育时代新人的目的同向共行。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遵循”[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能够从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上引领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培养。此外,后者是弘扬前者的主体力量。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能够从文化层面引导时代新人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渊源和实践要求,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

(三)彰显了党对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高度自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价值观建设,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价值观建设思想。”[21]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2]248。一方面,文化的发展、构建和创新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文化自信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牵引才能形成,价值观自信为文化自信的确立和提升奠定广泛的价值共识,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也为价值观自信提供了文化滋养和文化环境。价值观形成于一定的文化传承环境中,稳定自信的文化环境能够为价值观认同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使全体人民价值观念的树立和发展稳定在健康轨道上,这是塑造当代中国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条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正是建立在现阶段党对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相互关系的充分理解之上。可以说,“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凝练”[23],文化自信就彰显于价值观自信的塑造与践行之中。

文化建设要努力推进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的良性融合,最大限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从世界范围的文化格局看,“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24]109。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彰显中国魅力,塑造中国形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以规范化的力量引领社会思潮,坚定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当代中国社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支撑,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同我们国家所要解决的问题相适应,传达着当代中国实践发展所需要的价值指向。以其引领文化建设就是以中国价值夯实文化建设,实现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的高度融合。应当明确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高度自觉,绝不在于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而是致力于增强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对客体实际改造的必然过程。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确实实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引领、整合、激励和凝聚的功能,则要经历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目前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25],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民教育,引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领精神文化产品创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引领国民教育筑牢文化建设的思想根基

教育、受教育以及需要教育是人的最基本诉求之一,教育不但能够使人掌握生存的技能和手段,使人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世界,同时也指导人以正确的价值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有在国民教育中不断增强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属感和自觉践行力,提升文化建设中人们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的能力,才能确保引领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打牢思想根基。

第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价值观是在不断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是社会转型期营造价值观念多元化氛围的客观需要”[26]。要充分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教育和引导,将其视为承载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人群,增强他们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扎实开展全乡性、基础性、自发性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广泛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第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知识教育。文化中蕴含着价值观,文化是价值观塑造的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就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脉,要确保教学时间,着重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革命文化是凝聚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精神纽带,要抓好革命文化中的先进人物和英雄人物,以时代感强、精神感人的文化内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要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认知和理论觉悟,自觉抵消外界各种腐朽思想的入侵。

第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教育。“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165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日常行为,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要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拓展社会实践领域,鼓励人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让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培养情操,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一定意义上突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存在的障碍,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

(二)引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夯实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包含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在养成是其实践转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文化建设的内在保障。只有“充分坚持发挥道德支撑作用”[27],将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将现实个人思想道德建设视为塑造价值观信念的重要抓手,才能夯实引领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第一,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新时代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是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度的重要方式。要牢牢掌握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方向和方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达到对道德认识的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善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传统美德资源,注重对其时代价值的刻画与弘扬。要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深化道德的教育引导,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能力,不断净化社会环境。

第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基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能够将理想信念、社风家风、公民道德传入人们的灵魂深处。要聚焦重点内容,精准开展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解决事关民生福祉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自身利益的实现相辅相成。要壮大志愿队伍,强化服务多样性,通过定期的培训、宣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创新方式手段,提升宣传工作质量,注重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和设置,同时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宣传能力,利用多种方式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引领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第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2]164要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理念,既要以“古为今用”为原则,又要把握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一科学方法,这决定着传承发展工程在社会实际中的落实情况。要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作用,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努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基础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类文化创建活动,通过推进各类文化工程建设、举办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举办乡村文化振兴活动,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生活的角角落落,这是其引领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三)引领精神文化产品创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精神文化产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文化产品的价值主要不是取决于其物质载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决定于其精神内容或思想内涵的社会属性,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新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创造含有中国元素和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吸引力,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可贵、可敬、可用之处[28]。精神文化产品创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

第一,创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精神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价值观的承载,是文化产品交流贸易中价值体现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引导,把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弘扬正风正气正能量。要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和管理,激发文化市场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导向的引领,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经济大潮的正确价值引领。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提供强大动力,使精神文化产品在总量、结构和质量上尽可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要求。

第二,创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载体平台。任何精神文化产品都不会凭空产生,都需要合适的创作载体平台。这就要求创新并充分利用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各类文化平台、载体和项目,使其成为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重要媒介。要依托“五个一工程”,催生精神文化产品的精品力作;要紧抓重点项目,示范带动精神文化产品的产出;要抓网络平台建设,拓展精神文化产品建设的空间。

第三,营造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于引领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着人们对于这一过程的支持力度、参与程度,决定着人们对于文化产品成果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因此,要大力营造符合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良好社会环境,扩大接受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市场和空间,激发人们参与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热情。要提升大众文化品格,引导人民增强文化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精神文化产品创造局面;加强对新媒体的舆论监管,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