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尹静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远古时代就开始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开发了一片肥沃的土地,缔造了伟大的文明历史,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儒释道思想文化、古代的四大发明、琴棋书画等,这些无一不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茶道融合了儒释道的精华,通过茶既可以修身养性、愉悦人的心灵、还能感悟人生,茶道如人道。茶如月,人心如江,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态对于茶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还对很多国家的文化、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对于灵感的来源提供了相关理论方面的支持。“浉河中心水,车云山上茶”,十大产茶区之一的信阳毛尖产茶区,风景如画,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茶文化体验馆对于人们认识并深刻了解信阳毛尖意义重大,信阳毛尖茶文化体验馆的设计应是淡雅、宁馨的环境,修身养性,怡情悦志。
一方山水、一方水土,造就了一方人文物产。悠悠淮河水,莽莽大别山,不仅养育了勤劳善良的信阳儿女,也滋养了漫山遍野的绿色茶树,茶是信阳人民须臾不能分离的挚友,更是信阳人民的骄傲。
信阳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比较优越,这里树木种类丰富,植被茂盛,降水充足,空气湿度大,太阳光照充足,早晚气温差较大。茶叶生长环境比较好,嫩绿且修长,一些有机物质得以积累。信阳地区年平均气温不是很高,信阳毛尖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香高味。
信阳属于湿润季风型气候特征,为发展茶叶生产提供了较优越的光、热、水、土壤等条件。茶叶有机质丰富,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恰到好处,产品品质好,香味浓,口感好,耐泡;毛尖中含有较大比例的茶多酚、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等,可溶解的糖分和氨基酸含量比也很大,由此形成的“信阳毛尖味美,提神,经泡”的特点。茶叶中所含叶绿素比其它一些绿茶含量都要高,因此具有茶色翠绿,叶嫩底绿的特性。此外,毛尖茶香味浓重且持久,如板栗般香,久久萦绕。
信阳毛尖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评为“中国十大茶”、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1990年度全国品质奖、1999年度昆明茶博会金奖。毛尖茶的名望、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覆盖率也变得越来越广,名气也越来越大。信阳人喜爱喝茶,经过时间的变迁,形成了独有的饮茶习惯及文化。朋友和家人之间的联系,也多以茶作为礼物,以表心意。信阳茶艺具有“和、美、清、静、雅”的风格,在自然柔和、流畅的动作中欣赏表演,享受茶水,体验茶的冲泡方法,感受他们的环境,了解茶的相关的礼仪、历史文化、名人故事、风俗以及优美的舞蹈,不失为人间一大乐事。
茶具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历经了几千年的变迁。古茶大师艺术家创造的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其功能和审美功能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紫砂茶具众所周知,它是新型材质陶器其中的一种。宜兴紫砂壶受到了众多人的青睐不仅因为其款式,品种变化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和其它茶具不同之外,还因其特殊的材质纹理适合泡茶有关。宜兴陶器,其铸造品质致密坚硬,无吸水性,音粗韵长。用它泡茶没有汤味茶,且保温度好,炖茶也不易爆炸。因此,历史上有一壶虽然不过数两,价钱有一二十金可以与黄金,土地相媲美的说法。
插花是指将剪下的枝干、树叶、花草、果实等,经过一定的工艺(修剪、弯曲等)和艺术(其他色彩、构思等)处理后,作为原料,重新组合成能表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花艺作品。东方的插花最早起源于中国。明代时期,在坐席中间摆放插花已变得十分普遍。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书中写道:“赏之人上之,言之人下之,饮之人下之。”“可见当时茶与插花已不可同日而语。”插花,追求自然的格调,简单中透着淡雅。其基本特征是:古朴、小巧玲珑、雍容华贵。[1]鲜花的数量不需要很多,插入一枝或两支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重点线,美和变化的形态共同构成良好的艺术效果。在茶环境中,插花作为一种装饰品存在着,是其它的装饰品所不能替代的。
焚香,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加工,从植物动物中提炼出天然香料,熏制出不同的香味,从而尽情地享受着美妙的感觉。焚香对于茶的环境来说,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整个环境相协调,空气中散发着特殊的香味,使人感觉良好,使茶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其发展到现在,已不是简单的闻香,更重要的是与环境融为一体,两者合二为一,实现外在美的创造、心灵美的营造、文化统一的创作。正如《茶道》所言,其意义已远非茶所能及,也非饮茶本身所能及。香炉是焚香的重要器具,在环境中摆放香炉要把握一个原则——不能夺香,香料和茶香不要引起强烈的嗅觉冲突,一般的茶香都是清新淡雅的,因此,茶境中的焚香一般不会选择比较浓郁的檀香、沉香等香型,而应选择花草型的淡雅香料,如茉莉、蔷薇等。从而使整个环境的香气都趋向于一种平和的境界。除可供选择的香型不同外,还应注意在离饮茶稍远处放置香炉,环境中不可放置中心位置,以免让茶客闻不到茶香气。
墙上的挂画,也被称为挂轴,在茶的环境中,茶几后作为背景的书法和绘画等被称为挂轴。绘画作品多以中国水墨山水人物画为主,书法作品多以中国文字为主。陆羽在十图中,主张把有关茶事写成文章挂在墙上,希望用丝或布来写,保留下去。到了宋代,绘画和一些茶、香、花为“四艺术”,出现在茶馆和社会生活中。在我国挂轴的内容,绘画的种类丰富多彩,有人物画,浓墨重彩的花鸟虫鱼画,以及水墨山水画。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美以心灵,这一中国茶人的茶道秉性,也同样反映在茶席挂轴的绘画内容之中。
茶和音乐自古以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早些时候,茶馆说书、戏曲等文艺表演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现代茶馆更注重能调节气氛的背景音乐。以古筝、古琴、琵琶等乐器为主。古筝作为一种乐器,自身不仅具备演奏功能,还具备审美功能,古筝作为一种引入到茶环境中的装饰品,增加了空气中灵动的美感。
茶与棋也有很深的缘分,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在松间水畔或庭院茶室里品茗下棋,而民间闲聊、听书、下棋、喝茶,都是在街边茶肆中度过的。时至今日,在农村,也有很多人在城市的中街巷角户外下棋,端壶不忘品茗,闲聊品茗于乡村的茶肆。一幅没有下完的围棋盘,上面黑黑白白,疏密有致,成为一幅绝佳的平面构成图案,仿佛棋人的心思还在周围萦绕,正所谓“人走棋不散,人去茶不凉”。[2]
在唐代诗歌处于鼎盛状态时,在诗歌的创作中成就最大的是白居易,他创作了60多首古代诗和咏物诗。宋代苏东坡、杨万里、陆游等人的茶诗贡献较大。茶诗数量之多,题材之广,形式之多样,流传之久远,是中国茶界流传最广的茶诗。
中国的茶画作品异彩纷呈,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作品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古时候种茶,制茶相关的活动,而且含有丰富的、深刻的哲理。历史上的茶画,历来受到了茶文化爱好者的喜爱,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同时也反映了生活。茶文化发源于中华大地。内容更以丰富的宋代文化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宋代时期的民俗画发展日趋鼎盛,茶画内容丰富,艺术造诣也日趋成熟。
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接触。文化体验馆可以作为社交场所使用。以茶会友,抒情叙旧。游人相约体验馆,了解茶的历史,感受茶文化历史的气息。上海浦京素有“民间收藏半壁江山”的美誉,这要归功于上海的爱好者和收藏家其人数多达有10万人,许多爱好者、收藏家到茶馆进行交流,每次交流,或多或少总有收获。边饮茶边交流,清净,且无旁人打扰。茶文化体验馆可以充当一个抒情怀旧的地方。
审美功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所需要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品茶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主要是它既能满足人的生理饥渴需求,又能满足人的审美、社交、保健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比如通过建筑园林之美、茶品之美、茶具之美、茶艺之美等。
我国山水风景美不胜收。亭子、阁楼是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馆设置在山水园林之间,使茶人在品茗过程中充分享受来自自然山水的审美感受。
品茶离不开茶具。从欣赏壶艺的角度看,茶具的美要比茶的美更为重要,几百年以来,人们对于紫砂壶总有一种特别的亲睐。[3]现代壶艺界泰斗顾景舟觉得,一件紫砂作品如何称得上完美,要具备“气态形神”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气,指的是气质即陶艺品所独有的一种颜色光泽美;态,指的是形体状态,茶壶作品的高低,方圆的各种形体状态。形状,形式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神,即神态,是一种神态韵味。
茶艺最早出现于台湾,在当今已经广泛流传开来。茶艺有广义与狭义的分别,从狭义方面来看,茶艺包含着品茶的艺术感以及泡茶的技术。通过学习了解茶叶的冲泡过程,可以知道关于茶文化方面的知识。泡茶时不仅要对茶叶进行鉴别,对火候的把握,水温的调节,动作的规范性等都要注意,在整个冲泡过程中,也要注意动作的美感问题。沏泡技术能带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和良好的意境。
休闲是为了达到全身心的放松,可以使体能得到恢复,达到保健的目的。休闲有着许多方面的功能,它的主要的功能是调节人的身体的能量,同时也是补充文化知识,充分展现人们个性的一种方式。
品茶是休闲的一种方式。现代人可以通过品茶这样的一种形式来达到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品茶也是有某种说法的,要注意茶、水、皿器以及周围的环境、心境的和谐统一。它的神奇之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感受和品尝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古往今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喝茶的地方都是人们闲暇时最好的去处,人们在茶馆除了可以品茶外,还可以下棋、打牌、猜谜等每个人都可以到茶馆放松一下,同时又可以找到各自的乐趣。
外部环境可以是一些自然风景,也可以再现历史场景,还可以是在现实上有间隔但是在精神层面没有距离的文化外部环境。[4]这种布局元素体现“本土”和“本土化”,为该地区建筑布局的研究以及理解文化氛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今,建筑物变得越来越普遍,我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和大自然相协调。信阳茶文化体验馆是为了让游客了解信阳毛尖的重要历史,解读信阳茶文化的深刻内涵,来感受信阳毛尖茶的采茶制茶工艺,感受信阳毛尖的茶文化习俗以及茶艺等等,从建筑文化上来说,茶文化体验馆是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为了让游客了解信阳毛尖采茶制茶工艺,在外面的布置上可以选择一些古朴自然的木质的一些材料,再加上青砖白墙,有一种比较符合毛尖文化的淡雅和恬静的气息。让人能够置身其中,加上紧邻浉河,沏上一壶茶,细细品味,端坐在浉河沿岸,欣赏着眼前美景,一种深深的满足幸福感油然而生。
在信阳毛尖茶文化体验馆的室内布局上可以选用一些古典家具的形态,简单古朴自然,巧妙的利用了自然纹理以及木材本身的颜色,来反映自然和简单的设计思想。大厅相当于一个中心的枢纽,其相当于一个配送中心,游客的集散地,分散客流量。一个好的公共空间都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规划来展现美,把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元素引入空间符合空间所追求的内敛、质朴的设计思想,其中在商品的销售区,也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感,比如背景墙可采用中式风格。出一种品质,展示一种风格。
装饰设计属于一个动态的方面,它可以进行随时的变化,随时的改变和调整。通过装饰布置可以让茶文化馆的气息更加浓厚。装饰物分很多种,可以是小挂件、小摆件等,具体可以是:绿植、陶器、瓷器、剪纸、小泥人、织锦、工艺品、琴棋字画等。具有文化气息的茶馆内,古玩字画是最好的装饰品,如果是一些名人名画将会更显珍贵。按照当地习俗布置的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茶楼,会显得更有民族特色,比如四川地区的一些江南木雕窗、竹椅,还有少数民族特有的小竹篓,欧式风格的画作、墙纸等等,都能让人浮想联翩。除了这些非常独特的装饰品,其中室内的软装饰品花卉。盆景、屏风等的摆放也很重要,要注意与周围和谐相处,注重舒适。信阳毛尖茶文化体验馆整体设计风格应属于中式设计风格,以中国古典文化为背景,以传递特定人群居住区域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个极富信阳地区特色的文化体验空间,在需要视线分隔的地方,采用中式屏风和简约中式博古架,通过这种分隔,可以展现出中式家居的那种层次之美,在空间里放入符合茶文化特色的紫砂茶壶,红木,以及青花陶瓷,永不过时而且会愈久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意境表现可通过光和影来传达,无论是大落地灯、墙上的壁灯、还是吊灯,各种形态的灯笼等,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味道,或明亮而高贵,或者闪烁而婉约,灯具的质地较好,新颖美观大方,经过精心的设计,与整体的空间布局相协调,和房间装饰物品以及家具的陈设相配套,能体现出主人的意境;可以根据人们的某种需要营造出所需要的氛围,如平静的、温暖的等。信阳的茶文化体验馆中灯光的设计应与茶馆相辉映,中式的灯具装饰大多以雕刻的木材或者镂空为主,宁静且古朴自然。
茶文化的体验馆是设计的风格与品位的综合表现,设计也无处不在。比如多一些茶艺与茶器的展示,不同的种类瓷器予以介绍,体验馆内的工作人员上班的时候可以穿汉服,更有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在体验馆的外围可以多开辟几个小的茶园,让游人可以体会到种茶、摘茶、泡茶之乐趣。茶介绍单可以做成单竹简式,把很小的字写在折纸扇面上,也可以做成仿古书籍类等,要随时留意观察生活中的美。
在当代空间环境设计中能够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风格,符合本民族的特色与时代潮流的设计风格。一些传统文化也可以运用到现代的环境设计当中,将当代的生活方式与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走出一条属于本民族风格的道路,而且这也能体现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那种骄傲与自信,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断跟随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才能够最终形成空间环境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