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成,柏 杰,尹 亚,吕玉娜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县域村庄布局是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层级中的专项规划之一,在统筹村庄地区发展,指导编制村庄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全域统筹、底线管控的理念下,村庄布局需要从编制目标、思路及方法上进行转变。在编制目标和思路上,从原本强调土地流转、设施均等转变为强调底线管控、特色发展,要求村庄布局规划跳脱出以往以乡镇为单元的规划工作模式,引导其在县域范围内的统筹协调,形成全域空间“一张蓝图”,并有效推进村庄布局规划的实施。在村庄分类评价方法上,不仅需要考虑人口、产业、交通、设施配套、环境建设等传统评价因子,还需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和存量盘活等特色指标[1],在全域全要素综合分析评价和“三区三线”底线管控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建设引导。
从2011年古浪县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古浪县生态移民区,都体现的是实现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意志。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9年聚焦“三农”,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发展逐渐成为焦点。文章选取古浪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总结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易地搬迁工作实施完成后,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进行县域村庄分类的方法,以及搬迁新村和其他村庄的发展模式。
古浪县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县城位于县境西南边缘,距武威市中心城区65 km,距省会兰州220 km。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 550~3 469 m。产业以农业为主,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全县域共有行政村186个,平均每个乡镇约辖10个行政村,最多的乡镇下辖26个行政村,最少的乡镇下辖2个行政村。村庄人口分布相对分散,平均每个行政村约有1 000人,黄灌区和河灌区的行政村村庄人口数量普遍偏大。
历经“生态移民”的古浪县,目前村庄主要分布在国道312沿线与省道316沿线。全域乡村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绿洲农业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古浪县着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目前已经实现南部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整体搬迁至黄花滩移民区。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富民新村,调研考察了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及群众生活情况。2020年2月,古浪县正式验收实现脱贫摘帽。
随着全省村庄规划工作的推进,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近期村庄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优化调整现有村庄分类。随着全省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以及生态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工作实施,全省部分地区村庄功能定位发生变化,以2019年村庄分类为基础,结合村庄发展实际,尽快组织所辖县(区)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村庄分类优化调整工作”。各县(市、区)逐步开始部署县域村庄分类及村庄规划编制的工作,古浪县刚刚实施过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为实现县域内村庄高质量发展,保证村庄规划的编制进度,村庄分类工作迫在眉睫。
从县域村庄地区来看,古浪县存在以下3点问题,一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古浪县全县人口“断崖式”减少,乡村地区人口减少更为显著。古浪县常住人口25万人,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减少13.8万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7.08万人,占比为68.29%,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了15.19万人。二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且老龄人口呈增长趋势。古浪60岁及以上人口4.92万人,占比19.67%,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8.98个百分点。三是地域差异显著,古浪县整体呈“南山北沙,中有绿洲”的自然格局,地貌分异明显,南部为祁连山亚高山、中低山丘陵沟壑地带,中部为倾斜的冲、洪积平原,北部为荒漠区[2]。
就村庄自身来说,分为2个层面来展开,一是将继续保留的村庄,该类村庄在地域、政策等条件不满足搬迁撤并的要求,整体将继续保留下去,该类村庄存在设施分配不均衡、人居环境亟须整治、村庄产业不健全、各村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二是搬迁后的移民新村,历经搬迁后村庄整体自发性秩序发生断裂和瓦解,乡村在定位上、村民关系、产业发展上、居住环境以及乡村风貌等实现整体关系重构。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国土空间体系及地方易地搬迁实施后的背景下,基于搬迁后乡村地区在乡村定位结构、乡村村民关系、乡村产业、乡村环境、乡村风貌等瓦解重构;深入挖掘现状人口结构、地域结构、设施分布、人居环境、产业功能、村庄特色以及管理边界等存在的问题;构建村庄分类评价体系,从生态敏感性、用地适宜性、村庄发展潜力以及自然历史资源评价4方面,结合ArcGis技术,选取多种影响村庄发展的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依照各因子的重要性和对系统行为贡献率的大小进行排序,计算各因子在评价模型中的权重,经各项因子加权叠加得出评价结果[3];结合评价结果及村庄发展潜力综合打分排序,得出村庄五大分类的归类,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位规划的指引以及镇村意见,对现行五大类分类体系进行细化,归类为二级类;乡村地区发展路径上,从村庄产业支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乡村风貌上提出发展引导,针对发展类村庄,以二级分类为基础分类,对村庄发展策略、村庄建设、配套设施、村庄风貌、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上提出发展指引。
现行村庄分类较为宽泛,对地域差别明显的区域指导性不足,因此本研究结合古浪县实际情况,在五大类分类的基础上,沿用集聚提升型、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及看不准型四大分类,在大类基础上增加二级分类,并细化二级类各类村庄管控内容(表1),对发展类的村庄提出发展指引。
表1 全域村庄二级分类表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案例,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DEM数字高程模型、Landsat8 OLI卫星影像等资料中选取自然条件、地形因子、生态因子、用地因子4个一级因子,水域、NDVI植被指数、高程、坡度、基本农田、生态红线、林地、草地和耕地9个二级因子。
运用层次分析法,依照各二级因子的重要性和对系统行为贡献率的大小排序,计算各因子在评价模型中的权重。经各项因子加权叠加得出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果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极低敏感区5类。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案例,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DEM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等资料中选取地形因子、建设因子、水文因子、限制因子4个一级因子,高程、坡度、区位交通、建设用地、距河流距离、距水库距离、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和地质灾害分区9个二级因子。
运用层次分析法,依照各因子的重要性和对系统行为贡献率的大小排序,计算各因子在评价模型中的权重。经各项因子加权叠加得出本次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结果划分为适宜发展区、可发展区、控制发展区、禁止发展区4类。
村庄的发展受到交通条件、村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设施配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为全面反映各个村庄的发展情况,识别村庄的未来发展潜力。本研究从区位条件、村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设施状况4个方面对行政村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特尔菲法”,最终确定从区位条件、村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设施4个方面构建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根据各个因子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
经各项因子加权叠加得出本次村庄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将村庄发展潜力分为5个等级,五级为最高,一级为最低。
选取村庄自然资源条件、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存、古民居、古树、传统村落等评价要素,评价村庄历史价值,并对其交通便利程度、是否靠近景区与历史文化名城,对村庄的自然历史资源进行评价,筛选出特色保护类村庄。
目前处于规划过渡期间,本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初步成果等衔接,并与现行法定规划及乡镇村民意见对接,得出最终村庄分类结果。
(1)产业发展。提升现代农业质量效益,持续发展以牛、羊、鸡(鸽)为主的舍饲养殖,以日光温室精细果蔬为主的丝路寒旱农业,以优质饲草、特色林果为主的高效节水大田种植,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在黄花滩安置区、绿洲小城镇及南部山区等其他就近安置区引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大力发展枸杞、肉苁蓉等。发展特色养殖业,鼓励移民利用日光温室、养殖暖棚产权加入合作社,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打造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态型综合新型小镇。
全面打响“丝路要塞·红色古浪”旅游品牌,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依托312金色丝路文化廊与308生态绿色文化廊,以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为核心,串联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富民新村与金水源丝路驿站等旅游资源为节点形成古浪特色的红色经典旅游线路,以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为核心,串联八步沙两山创新实践基地、西凉女儿国景区、金水源民宿驿站、古浪牡丹园等景点,形成以沙漠景观为重点的沙漠风情体验旅游线路,以黑松驿丝路驿站为核心,串联古浪战役纪念馆、古丰芍药花基地等节点,打造南部山区花海游线路,以古浪县博物馆作为核心,串联泗水明长城遗址、土门古镇等具备历史特色的节点,打造历史文化精品游线路,逐步形成其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发展格局。
(2)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健康管理、为老服务、终身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政务服务、商业服务、就业引导、日常出行等。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规模、层次应基于乡村生活圈理论进行配套。构建“乡集镇-村/组”2个社区生活圈层级,强化县域与乡村层面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
(3)乡村风貌分区。依据《甘肃省村容村貌提升导则》中对于河西地区乡村风貌的引导,以古浪红色文化、军旅文化为主要文化主题。强调红色古浪、沙漠绿洲的地域特征,突出红色主题,古风新韵的风貌特征,保留传统建筑形式,以合院为主,建筑色彩以白、灰、土黄色为主色,以期塑造融入山水背景的风貌意向。移民搬迁区风貌整体塑造提升以安置点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为主。建筑体量为小尺度建筑,2层为主,部分公共建筑可建3层。建筑色彩以白色、蓝灰色为主色调。
发展类村庄是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甘肃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实施对象,因此本研究结合村庄重构归类结果,对发展类村庄提出相应的发展指引。
(1)集聚提升型村庄。①中心集聚型村庄可归类为2类,一是搬迁后移民新村,该类村庄为近年来易地搬迁安置新村,未来发展上主要以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培训、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为主。二是其他中心集聚型村庄,该类村庄在完善公用设施的基础上,应优先安排和实施涉农项目,优先组织编制村庄规划。②保留整治型村庄在现状村庄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庄设施,合理发展乡村产业。
(2)城郊融合型村庄。①城市近郊型村庄在发展上应积极融入城市,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业,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②城镇开发边界覆盖范围内村庄,该类村庄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城镇雏形,在发展上应与城镇统筹考虑,在设施建设上实现共建共享,可不单独编制村庄规划。③镇政府驻地村庄应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吸引周边自然村实现本地城镇化。④园区带动型村庄距离园区较近,在发展上借助园区延伸产业链条,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村民就业培训,同时加强污染防控。
(3)特色保护类村庄。①传统文化载体型村庄,在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的同时,着力做好保护与开发并举,在村庄规划中应保护村庄原有肌理及格局,划定村庄历史文化保护线,并提出保护名录、原则、措施等。②自然景观保护型村庄,保护村落与自然景观整体的空间形态,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乡村产业。③其他保护价值型村庄,在发展上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提出开发利用的方式,如老城村的手工根雕技艺。
本研究以古浪县为例,结合“后搬迁时代”的现状,在全域统筹的视角下,通过空间技术叠加分析以及实地对接的方式,将全域村庄分为4个大类9个二级类,并逐一提出发展指引,以期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与村庄规划提供一些借鉴。在实践过程中,“后搬迁时代”的县域村庄布局及乡村地区发展应从下面4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乡村地区在发展上不能以单个村庄为出发点考虑,应从片区统筹的角度出发,考虑产业的适合性,临近安置新村的村庄,在设施上可与其共享,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依然延续保留的村庄并不等于都可以集中发展,除已经完成易地搬迁的新村,以及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自身不具备发展潜力的村庄会逐渐自然衰败;三是搬迁时代的移民新村的发展上将不是注重设施短板的补齐,而是促进产业发展,解决新农人、新农业与新村庄的适应及发展问题,同时进一步梳理提升村庄内在情感组织的空间;四是为实现乡村地区“一张蓝图”,搬迁前后涉及区划调整及调查数据变动需衔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