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 李学芳 侯嘉毅
摘 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以构建教师发展体系,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形成教师发展合力,推动高校教师职业科学化发展。我国教师发展中心隶属行政机构,在工作要求和服务环节上方式单一、吸引力差、针对性不强,影响青年教师对其的依赖度,导致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方面的工作效果不显著。该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针对高校青年教师领域的研究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和薄弱环节,并基于研究结果存在的现实问题,聚焦高校青年教师,以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为切入点,讨论教师发展中心对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采取的有效途径与实践方案,构建适合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体系。
关键词:教师发展中心;高校;青年教师;有效途径;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1-0132-05
Abstract: Aiming at building a teacher develop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teacher developing,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Teacher integrates resources to form a teacher developing synergy, and drives the scientific developing of teachers' careers in universities. Most of China's teaching developing centers are affiliated with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with features of single approach, weak attractiveness, poor targeting, etc. in terms of work requirements and service links, greatly affecting the reliance of young teachers on them and lead to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s in driving the developing of young teachers. By using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his study analyzes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reveals research hotspots and weaknesses, and focuses on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takes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s and practices of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in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s and practices of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s in promoting young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builds a "young teachers developing program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Keywords: The Teacher Developing Cent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ng teachers; effective way; system construction
教師发展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策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能是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产学交流、教学研究、教学咨询、评估管理及职业发展咨询,作为教师发展的载体,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及与之相关的促进教师发展项目的建设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方向[1-2]。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重点关注群体。根据2017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拥有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数量为88.09万人,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5%[3],这些青年教师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后,世界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博士后、海外留学、访学经历,普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较高,这对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设计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项目体系,实现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激发科研创新能力和实现专业成长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构建能够合理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发展的项目,发挥较好作用,是当前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利用CiteSpace[4]可视化软件分析,在梳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构建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体系为例,讨论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案例参考。
一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热点领域分析
在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中,从不同角度分析青年教师培养途径较多,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此进行探索成果较少,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专业检索设置以“青年教师”或含“青年教师培养”或含“教师发展”并含“高校”(TKA=(‘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教师发展)*‘高校),设置检索年限为1979年至2021年,期刊来源设置为“全部期刊”,检索时间为2021年4月8日,经过人工剔除相应的论坛通知、投稿须知等非学术类文献后,实际有效文献为5 500条,并采用CiteSpace3.9.R.5可视化软件来分析关键词、作者、发表机构和文献共被引等情况,并以量化的知识图谱揭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文献的关键词是对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能够反映文献研究内容的关键信息[5],浓缩了文献表达的学术观点、科学问题及研究脉络,关键词出现频率高,代表了研究主题得到的关注度高。因而,本文选取文献关键词作为指标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词频统计。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发现研究热点,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相关论文中作者提供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和中心性,以此测量研究热点。软件时间切片设置为3,topN设为50,即提取每个时间切片内出现频次排前50位的关键词,节点类型设为Keyword,选择pathfinder,运行软件后,得到710个,连线1 400条(图1),图1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关键词,节点名称的字号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反之越少;连线表示2个关键词有共现关系,共现的次数越多线条越粗,反之越细;圆圈越大中心性越大,反之越小;中心性是测度关键词在形成的知识图谱中的重要性指标,中心性越大该关键词越重要[6]。
由图1、表1可见,1979年至2021年的40余年间,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青年教师的发展研究,二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三是针对民办、地方高校进行青年教师研究,四是青年教师师德和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由此可见,专家学者关注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青年教师发展路径和思想政治引领,这些研究领域应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 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现存问题
(一) 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的工作规划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涉及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教师发展中心、组织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和各二级学院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均有举措,但由于高校职能部门行政管理范围的限制[7],形成“分头培养”的工作格局,有些高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抓手,统筹学校教师发展整体工作,多挂靠在教务处、人事处,不是独立运行机构,工作思路局限,且不同于国外的教师发展中心,多以独立建制为主,配备的工作人员以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居多,可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学术性特征[8],我国教师发展中心大多难以实现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全流程培养目标,培养效果不理想。
(二) 以短期培训代替长期培养,缺少持续性的培养方案
高校教师大多属于没有师范类院校背景,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知识,教师技能急需提高。而教师发展中心为帮助青年教师熟悉适应学校环境、尽快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大多通过组织新教工培训、岗前培训的方式进行。青年教师正式走上讲台后,大多开展的是讲座观摩式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的辅导,且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达到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进行系统性培养的长期目标。教学咨询、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问题辅导、科研能力提升和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等教师关注点高的活动尚未启动,不能有针对性地为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导致教师发展中心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三) 忽略了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动能
高校青年教師职业需求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培养举措不匹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是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9]。青年教师入职之初也迫切希望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但往往受迫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考核和生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对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职业准则理解不深刻,职业信念不牢固,将教学工作仅作为谋生的职业,教学积极性逐渐降低,丧失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自我提升的愿望不高。而教师发展中心忽略了对青年教师职业生涯长期规划和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仅关注于激励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完成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任务,忽略了青年教师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认同[10]。
(四) 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质量较差
从事教师发展工作人员队伍专业水平低,大多是非专业行政人员,缺少专职从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专业人士,这导致了教师发展中心无法依靠自身的学术性提供教学方面的技术服务。此外当前国内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组织功能不断弱化,难以在基层支撑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难以形成联动机制,导致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参与的培训缺少在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研究和探讨的平台与机制,这也影响了教师发展中心作用有效发挥。
三 教师发展中心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
(一) 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教育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11](以下简称“改革意见”)提出“突出师德”,强调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这对培养青年教师从传播知识的“教书匠”,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一些青年教师育人意识寡淡,将教师身份片面理解为讲授书本知识和完成岗位考核指标,还有甚者对课堂教学存有应付了事的态度,仅仅为了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量。一些为了尽快完成考核指标,达到职称晋级目的的青年教师心浮气躁,不专心教学科研,无视学术道德的案例也时有报道[12]。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必须明确任务,开发能够提高师德师风面貌的培育项目来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提升。
(二) 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3],强调要根据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抓手,优化制度环境,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培育跨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以团队培养人才,增强人才梯队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意见”中提到,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组织教学科研培训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辅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这些文件提到的信息涉及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业务,对教师发展中心培养青年教师精湛业务水平,促进综合素质提高指明了方向,对教师发展中心打造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提出了要求。
(三) 培养青年教师服务学校的使命感
青年教师群体大多具有三年以上海外留学背景,有学者对青年海归教师的成长发展困境进行了问卷调查[14],结果显示,国内高房价、子女入学、生活环境和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是制约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消极因素,且中西方文化和执教模式差异,也导致海外归国青年教师产生社会隔离感、人际交往障碍、学术土壤不适应,影响教学、科研工作成效和处于竞争劣势,久而久之对学校的情感淡漠,服务学校的热情不足,干事创业积极性下降,与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差异凸显,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不强,出现辞职、调离等现象,人才流失频发。因此,教师发展中心应营造关心关爱青年教师的良好氛围,树立引导、培养、帮扶和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调动青年教师主动融入学校、服务学校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
四 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体系的构建
(一) 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现状
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于2017年,是正处级建制,与人力资源处合署办公。中心由主管人事的副校长担任主任,人力资源处处长担任常务副主任,设六个成员单位,即教务处、人力资源处、工会、宣传部、研究生院和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形成“教师发展中心、主管负责成员单位、各二级学院”三层一体的组织框架,按照“中心统筹规划,主管分工责任,主体协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教师发展体系,此种模式可将教师发展目标有效分解,各协同单位发挥特长和资源优势高效落实工作[15]。中心成立以来,对标北京建筑大学“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及建设北京市属龙头高校的要求,围绕完善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师德师风、高端人才引育、师资国际化能力提升,以及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等关键问题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总结起来仍发现一些问题,诸如教师发展项目还仅停留在新教工培训、教学科研培训班层面、校内“自产”高端人才不足和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凝练迟缓等。青年教師是高水平人才梯队链条的起点,直接影响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将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源聚焦到青年教师的发展,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青年教师发展项目体系,从教师职业生涯的起点开始有效推动与帮扶,打好基础,是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 促进青年教师发展“三航”体系的构建
1 发展引航工程
由于北京建筑大学设有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的博士后大部分为师资博士后,纳入专任教师编制管理,所以,新入职教师大部分具有博士后和专任教师双重身份,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比较淡漠,注意力还停留在博士后阶段积累科研成果尽快出站彻底留校的压力上。为此,教师发展中心启动了导师制培养计划,为青年教师配备学术导师,针对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基金申报、教学能力提升,融入科研团队等关切方向进行一对一定点培养,并在青年教师导师的岗位聘任条件和出岗考核条件中增设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相关指标,纳入KPI管理。
针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启动入职培训计划,会同人事、教务、科技、财务、研究生院、国交、教师工作部、工会和校友工作等职能部门,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科研、预算编制、研究生指导、出国访学、心理健康、师德师风、幸福能力提升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教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点问题,助力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和“教师、科研发展咨询档案”,由青年教师导师为其“把脉问诊”。成长档案记录工作生涯的各种经验、反思、学生评价、个人心理健康建设和师德师风理想信念建设等,作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科研、社会服务能力的依据和支撑;发展咨询档案,为教师提供发展咨询服务,咨询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媒体运用、班级经营、基金和专利申报辅导等,将咨询的相关内容记录在案,形成系统性资料,追踪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路径。
2 成长助航工程
启动“青年教师业务提升计划”,针对不同教龄的青年教师,分层次开展教学促进活动。针对新入职教师,毫无教学经验,设立“教学能力达标营”项目,形成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案及课件制作”全过程的学习体系,由青年教师导师全程指导,最终完成“教学能力达标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办理教师资格证,作为走上讲台的第一步。凝聚新教师和教龄3年左右,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设立“教学成长互助营”项目,以学院为单位,针对该学科领域中的某一知识点、章节或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组成专项教学互助组,由学科领域内的校内外资深教师、教学名师领衔开展系列研讨、观摩活动。促进教技、教法提高,早日成长为教学技能纯熟的新秀。针对全体青年教师,以改进教学形式和刺激有效课堂互动为目标,设立“教学工作坊和讲座”项目,凝聚有共同兴趣的青年教师,组成主题鲜明的教学工作坊,例如英语教学工作坊、课程设计工作坊、教师礼仪与发声技巧工作坊、教学大赛赛前PK比练和网络学习平台使用技巧工作坊等,深层次、多维度地促进青年教师成为教学名师。
建立常态化的“交叉学科论坛”项目,聚焦交叉学科和行业领域内热点、新兴话题,瞄准国家、北京市城乡建设中的重大需求,激发创新思路,拓展研究方向,引发尖端科学问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联合开展沙龙、报告、讲座和工作坊等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开拓视野,有效推动学术交叉融合,支撑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凝练团队。教师发展中心为“交叉学科论坛”开放专属空间,创造环境温馨的个性化教师公共交往空间,打破办公室围墙壁垒,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交流研讨的固定场所,有助于灵活地激发青年教师的创造力,并提供经费支持,帮助积极参与此活动的青年教师在校内各种选拔性竞争中脱颖而出。
3 名师领航工程
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计划”,加强协同创新高水平团队培育力度。优秀教学团队是由教学任务相近的教师组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教学团队成员构成以教研室为基础架构,以重大教学改革为目标,鼓励学科联系紧密的部分课程根据实际需要跨教研室、跨学院组建,以国家级教学名师、省部级人才项目获得者为团队负责人,他们拥有敏锐的教学方向研究直觉、丰富的教学经验、过硬的理论专业能力,可带领整个团队逐渐走向高层次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团队骨干力量,新入职青年教师和师资博士后为核心成员,全面促进教学团队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绩效产出,并根据教学团队的实际人员组织、学科特点及绩效目标等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激励举措,通过职称评聘、人才项目选拔和表彰评优等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教学团队成员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精品课程等工作作为团队成员的内生动力。同时,学校对教学团队给予相应配套经费支持,为其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资源提供科研经费保障。
成立“高才——青年联谊会”,发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在前沿理论研究、工程基础研究上的优势,组织专场报告会、对话沙龙、冷餐会等活动,展示、宣传高层次人才依托重大科技设施推动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的具体做法,并利用外部资源,拓宽高层次人才与地方政府、兄弟高校、行业企业的沟通渠道,聚焦研讨技术攻关和工程化问题解决。搭建服务学校、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交流平台,拓展科技创新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将青年教师纳入联谊会会员管理,建立青年教师与高层次人才沟通桥梁,为青年教师进入大师团队创造条件,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五 结束语
青年教师发展是高校人才工作的重点内容,青年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学、科研、专业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应是全校各部门共同的责任,促进青年教师发展“三航”体系的构建,能够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弥补目前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方案中关于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不足,以“发展引航工程”“成长助航工程”“名师引航工程”三大项目为支撑,夯实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基础,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此体系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在构建促进教师发展项目方面研究提供案例参考,为同类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青年教师培养提供具体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斌.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核心使命分析——基于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陈述稿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6-42.
[2] 张晓莲,周久军.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国内研究综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37-40.
[3] 孙子乔.浅析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2019(1):36-37.
[4] 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5] 龚雪,余秀兰.我国近15年高校教师研究热点与脉络演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方法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7(2):112-118.
[6] 吴昌龙,李永.国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研究现状解读——基于2011—2016年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7(4):67-76.
[7] 李红惠.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个案研究[J].教育评论,2018(8):108-111.
[8] 吉伟.中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比较研究——基于三所世界名校的分析[J].管理观察,2017(33):147-149.
[9] 王海锋.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对策及建议[J].大学教育,2017(9):177-179.
[10] 张剑.生态学视阈下的高校青年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0):65-70.
[1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2-01-20].http://www.gov.cn/zhen 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12] 朱光好,閆东.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研究——以北京市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6):74-77.
[13]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2021-11-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14] 马慧,张宁.高校青年海归教师的成长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20(2):91-95.
[15] 魏红,赵彬.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69所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报告文本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7):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