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节目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路径分析
——以《非正式会谈》为例

2023-08-03 15:13张霞
声屏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话语符号交流

□张霞

《非正式会谈》邀请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嘉宾(以国内外青年为主要代表)进行社会性话题讨论,通过多方之间观点的辩论与交融来展现因地域区隔、文化背景、成长环境以及教育底色所带来的差异。电视节目是当前社会盛行的传播手段之一,其内容的创作来自于社会现实的映射,在电视节目播送的过程中亦体现着社会生态的建构过程。[1]《非正式会谈》之所以广受中外观众好评,其根本原因是基于社会共识的探讨,立足于新生代的异质文化背景,通过多种符号进行沟通,促进文化融合。本文从非语言符号的角度对《非正式会谈》节目进行研究,以期为访谈节目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提供参考路径。

非语言符号

虽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但是非语言符号同样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传播符号,而是以触觉、视觉与听觉等符号作为传播符号,社会个体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必然有着非语言符号的参与,符号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是某一社会全体成员使用的具有意义的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的传播过程就是通过语言以外的能动行为进行个体的信息传递,此过程中包括除语言外的所有能动行为与社会语境。非语言符号具有整体性、广泛性、形象性和通义性,与语言符号一样,存在于人类的日常交流之中。在《非正式会谈》节目中,嘉宾之间交流时面部表情的变化,论述过程中手势的运用,节目中音乐、灯光效果的穿插以及场景的设置,均体现着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应用,其广泛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个体与群体、过去与未来之中。

在访谈类电视节目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是信息传播的关键环节,在对《非正式会谈》的考察过程中将交流中所使用的非语言符号进行分类辨识,且将其置于交流场域之内进行分析,以此探讨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在访谈节目中所呈现的种类以及产生的效能。张国良指出,传播是传播者对受传者相互进行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同时非语言符号亦属于整个传播过程体系的环节之一。[2]基于此,可以认为《非正式会谈》节目中大量存在非语言符号所参与的传受信息行为,且对受传者起到相当的传播效能。因此,对该节目中的非语言符号运用的考察有利于为学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做出补充。

《非正式会谈》节目中非语言符号的具体运用

衣着符号。服装向来就存在于对文化交流对象的评价系统之内,在《非正式会谈》节目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嘉宾通过穿衣风格进行着个人风格的表达。嘉宾围绕节目主题进行讨论,在这个以跨文化交流为核心的访谈过程中,视觉符号是影响他者第一印象的首要因素,其次在个人意见的表达过程中亦强化着行为主体的个性与审美,以进一步体现该嘉宾背后的文化。《非正式会谈》节目中的嘉宾多以西装示人,但抛弃了领带、口袋巾以及繁杂的配饰,在凸显儒雅气质的同时又不失活泼的青年气质。嘉宾外形与节目主旨相契合,既能够增强嘉宾气场,在讨论过程中增强说服效果,又能更好地升华节目跨文化交流的主题,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

表情符号。美国学者萨姆瓦曾指出,人类之所以通过面部神情传递信息,主要由个人真实情绪的四个调控节点构成,分别为增强、削减、均衡以及隐瞒。[3]《非正式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在神情的使用方面颇具代表性,穿着、年龄、体态等与节目嘉宾相似的主持人在聆听嘉宾陈述时始终保持着温和、自然的微笑,并以平和自然的目光与发言人进行接触,随着议题的逐渐深入,眼神交互变得更加频繁,情绪的起伏随着嘉宾的表现进行变化。除去主持人与节目嘉宾的神情交流,嘉宾之间的神情交流在观点的补充、话题的开拓以及价值观念的碰撞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传受双方以亲切、轻松的神情进行文化交流,偶尔配合夸张的眼神、表情变化构建交谈的氛围。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双方近乎一半的交流都离不开眼神交流。美国学者L.伯德惠斯特尔估计,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7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可见,神情交流所表达的信息量有时远胜于言语。以“去明星化”的素人作为嘉宾,在平等接触的过程中建立情感连接,在对方进行长时间叙述的过程中,各国嘉宾以平等、尊重的目光进行注视,使人在交谈过程中自觉敞开心扉,面对各有不同的异质文化,在深入交谈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辩论性与娱乐性的结合,更是为节目的广泛传播铺垫了道路。

肢体动作与接触行为。在人类日常行为中,语言符号的传播能够受到主观控制,但无意识的非语言符号使用却是不受主观控制的。肢体动作和接触行为属于非语言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此领域最早着眼研究的是心理学家埃克曼(Ekman)和弗里森(Friesen),他们将人类的肢体与面部动作进行研究归类,根据非语言符号的行为动机、使用方式与代指含义分为五个要素,分别为符号势、图解势、调节势、心情展示势和适应势。[4]以传播学角度对人类的肢体动作与接触行为进行探析,个体动作的运用一般分为两种可能:自身语言符号表达的意义增强或对事件重述起到辅助作用。在《非正式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所采取的肢体动作与接触行为,主要由该节目的演绎风格、受众群体以及本期节目的主要议题框定。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可发现主持人大左、杨迪、陈铭以及嘉宾等人在内容表述时做到了话语风格和肢体动作的统一,各司其职的节目参与者都通过台前的实施呈现与幕后的排演形成与自身风格相符的标志性肢体语言,并在每期节目的表演过程中内化,最终实现节目风格的定型与个人形象的建构。

在该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因议题的开放性与节目风格自由开放的特点,存在大量夸张的面部表情与论述过程中肢体语言的掺入,双手高举、开怀大笑、夸张鬼脸以及突然站起等动作的添加使讨论气氛更为热烈,议题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参与者的特色与个性魅力。正是因为此类肢体动作与接触行为的产生,才使得节目更具年轻化色彩,为活泼激烈的交流空间构建提供有力支撑,进而形成节目特色。

交流空间的场域建构。与传统的大众传播严肃、庄重的气氛不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视觉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现代电视节目的装潢、场景以及细节正在发生转变。短平快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渐深入到普通大众的行为习惯中。因此,更加口语化的内容表述、更加鲜明的舞台特征、更加多元且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电视节目在信息扩散过程中的主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媒介接收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话语权的重新分配也使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不再居于垄断地位,被迫转型升级,而《非正式会谈》节目中的交流空间的场域建构亦是以受众更加青睐的多样性、互动性与娱乐性展开的。

《非正式会谈》节目在场景构建过程中着重体现了“非正式”的主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往往是正式而严谨的访谈,但在节目中却转变为轻松诙谐的话题讨论,使原本严肃的知识科普节目成为异质文化交流与年轻人观念碰撞的娱乐舞台。在舞台上,去“主持人”化的多元行为主体自由展示自身观点的场域雏形由此形成。学者曾一果在著作中提出:“电视节目借助仪式化内容的设置,使得节目本身成为一种媒介仪式。”在该节目中,大型会议桌呈现于舞台中央,主持人与各国嘉宾围绕而坐,不同国籍的嘉宾面前均会放置本国国旗,形式上属于较为正式的会谈方式。尤其在每期节目的开场,主持人通常会借助仪式化的道具——铃铛进行会谈开始的宣告。作为节目开场的标志性环节,既能够加强受众对节目的印象,又能为会谈的气氛进行预热。嘉宾入座以后,各自通过“提案”的特殊形式进行自身想法的表达,相对正式的会议流程映射着“国家间交流会谈”的仪式进程。观众通过对此仪式的观摩与解读,间接参与了仪式化进程,获得了同与会嘉宾相类似的参与感。此外,通过对该舞台其他细节的解读。例如,舞台灯光的运用以暖色、亮色的黄、白灯光为主,有效缩短了嘉宾间的心理距离;嘉宾之间座位区隔部分以主题多样化的、外包装色彩斑斓的书籍填充,桌面中央放置地球仪、各国标志性建筑物模型、小型绿植以及教学用具,在细节方面尽量贴合国际会谈以及日常交流的场景融合,通过多元的场景布置促成交流空间的建构。

《非正式会谈》节目运用非语言符号的成效分析

《非正式会谈》节目在长期的内容创作中不断锐意创新,展现出媒体传播手段、表现方式的融合与进步,在开拓过程中注重传播路径的把控,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传播方式的互动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群体互动获得认同,是现代电视节目内容传播的重要环节。受众作为原子化、碎片化的个体,通过相同的爱好凝聚成为社群,传播力也因此呈几何倍数递增,在节目的宣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非正式会谈》播出过程中参与的粉丝群体从不同角度对相同的文本话语进行解读,基于个体在经历与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以节目内容为素材凝结个性化表达的创作也具有二次传播的潜能。自该节目与B 站进行合作之后,通过大量社交媒体平台中自媒体账号针对非语言符号采集、加工并传播的二次创作多次爆火于网络。网络中因网民制作的次级内容构建了融合个人理解的语义场,类推至整个粉丝群体的内容创作可发现彼此的刺激创作相互勾连,至此粉丝社群的话语体系构建完成。近年来个人媒介素养逐渐提升,在原创内容基础上个性化解构亦逐渐理性客观,群体间的氛围也趋向于和谐,在多元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过程中,《非正式会谈》节目的爆火出圈则成为一种必然。

交流过程的多元性。《非正式会谈》节目实现了交流场域中多元文化、多元立场以及多元符号的互动。布迪厄提出场域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通过无数个个性化的微空间组合建构,作为社会的构成部分的微空间就是所谓的“场域”,场域内拥有独特的构成逻辑与必然要素。[5]由此可以理解谈话场就是在特定的空间(通常是演播室)由多个话语主体共同营造、信息多向且有序流动、不同语义合理叠加的对话语境。《非正式会谈》节目不同于传统的谈话类节目,其谈话场并非由二元主体的单一互动构成,节目中的12 位外国代表分为正反两方的话语主体,围绕特定的话题展开辩论,形成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其谈话场的话语构成也由于外国代表们的参与而变得多元。从国别的角度来看,《非正式会谈》节目其实就是国际关系的缩影。在节目特定情境中,这些嘉宾必然本能地成为所属国家的代表,“个人即国家”的认知使国际话语于无形中融入节目当中,由此将节目话题探讨的范围和深度也上升到了新的维度。从文化基因的角度看,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嘉宾的民族印记和价值观念,这些特征使嘉宾在节目的“全球文化相对论”环节产生合理的冲突和碰撞,加深对彼此民族话语的了解和认同。嘉宾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活动以及正在承担的社会角色构成了节目中丰富的社会话语。因此,以国际话语、民族话语和社会话语为代表的多重话语在谈话场交织,使谈话场内意义流动变得更加立体,同时也为谈话场中语义叠加和话题互动提供了充足的扩展空间。

空间建构的合理性。信息环境的具体情境一般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节目的物理环境主要是对选定的演播环境进行精心布置,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节目背景。《非正式访谈》节目的演播室为半弧形结构,舞台的设计为开放式,力求拟合正式会议的空间感,这是节目本身一再强化的标志概念。在每一期节目的开场,镜头总是从摇臂的进入式运动开始,叠画处理后,定位于中近景的是主持人与参与嘉宾,这就是《非正式会谈》物理环境的固定模式。在这样的物理环境中努力营造“很宽松很真实、没有被侵犯的心理环境”。在演播室的设置中,嘉宾与嘉宾的间隔通常为0.5—1 米左右,减少压迫感,又留有非语言符号交流的空间,使嘉宾快速进入状态,向对方打开心扉,获得交流的最大效果。《非正式会谈》节目的演播室氛围,主持人和嘉宾、观众之间的空间设置,都被有机地纳入到了整个节目的策划与传播过程,并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应。

结语

嘉宾活泼自由的个人风格和主持人自由开放的节奏把控,为跨国文化交流营造了亲切随和的谈话语境,加之舞台布景方面营造的良好交流环境,让观众迅速沉浸其中,在异质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潜移默化地丰富认知。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是《非正式会谈》节目一次次“出圈”和爆火的一大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话语符号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学符号,比多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